第三十八章 天热地旱(上)

而“红契”则是具有法律效力,经过官府认可和加盖章、被官方承认的契书。

妙儿和李氏签订的契书,眼下因还没经过官府盖章这一道程序,所以只能算之为“白契”。这白契其实也能用,且很多人因加盖官方银子要多花钱缴纳契税,都不愿意去将白契变成红契。

但妙儿可不想辛辛苦苦花了大钱买的田地,最终只立了那不受官方承认的白契。因此虽然去官府加盖县官红印、需要再缴纳一笔契税,但为了避免以后不发生一些不必要的纠纷,妙儿宁愿多花钱也要去官府把白契变成红契。

这一点妙儿也是早早就和黄牙侩说好了,并和李家约定到官方缴纳的契税、双方必须各出一半,且这一点也早早的就在契书上写明了。因此李氏、黄牙侩、妙儿和尤大牛几人,很快就动身一起去了城里的县衙。

县衙里的官差仔细验过契书后,再逐一同买卖双方仔细的核实买卖细节,核实完收了双方缴纳的契税后,便十分爽快的在“白契”上粘贴一张、由官方排版统一印刷的文书,那张文书即是红契上最为重要的“契尾”;粘完契尾后,县老爷再在契书和契尾交接处加盖州县官印,此印也被称之为“骑缝章”。

妙儿和李氏立下的田契经了这么一道程序后,原先的白契就变成了“红契”,也被称作“官契”。而一直到妙儿从官差手里接过红契,这田地买卖一事才算是圆满结束,李氏那八亩二等良田从此刻开始也就归妙儿所有了。

既然田地已经买好了,那接下来妙儿自是要以最快的速度把地利用起来,按照计划用来挖塘养鱼、种桑养蚕了!于是和黄牙侩几人分别后,妙儿立时央求尤大牛替她找几个短工挖塘,想尽快把刚刚买的八亩田地中的、五亩田挖深成鱼塘。尤大牛自是当下便答应了,并打包票一定会帮妙儿把这件事给办妥当了。

妙儿谢过尤大牛后便回自个儿家去了,一到家就找了刘婶躲在屋里,私底下偷偷的商量买鱼苗、蚕宝宝和谷种桑苗等事。这刘婶也算是经验丰富的农妇,很快就给妙儿提了不少建议,并给妙儿指了买那些物事的门路。

和刘婶商量妥当后,妙儿专程四下打探了一番,打探到什么鱼儿好养活、好卖后,第二天妙儿就和张大郎兄弟一起再进了次城,兄妹三人一连跑了好几个地方,又是杀价、又是货比三家,一直到太阳高挂在正中央、眼看着到晌午了,才把该买的物事都置办齐整了……

鱼苗和种子都买回来后,妙儿兄妹第一时间把鱼苗放养到挖出来的五口鱼塘里,随后在塘基上栽种了桑树苗,并趁着刚好赶上播种的季节,在剩余的五亩田地、以及尤氏留下的那几亩田地里播种种上了稻谷。

除此之外,妙儿还买了一些蚕宝宝养在尤家,先用普通的桑叶喂养,打算一等种在塘基上的桑树长茂盛了,再换摘采那些桑叶喂蚕———这也是妙儿几兄妹和尤大牛早早就商量好的,妙儿他们不能万万不可将蚕养在张家,所以他们早就说好把蚕养在尤家、由卢氏和尤大牛的浑家帮忙照看。

这样也方便一些,毕竟那些桑树是种在塘基上,而鱼塘在尤家村又不在矮岭村……

当然,妙儿也会经常抽空偷偷的往尤家跑,帮着采采桑叶、喂喂蚕宝宝、喂喂还没长大的小鱼儿。且妙儿私底下也和张大郎兄弟商量好了———将来这桑基鱼塘要是能赚钱,一定要算卢氏和尤大牛一份,不能叫他们白白替他们操心和帮忙。

有了事情忙乎后时间总是过得飞快,春耕过后转眼就到了最热的六月,头一季的稻谷也到了可以收割的时候了。六月的稻谷收割完后,妙儿兄妹那几亩稻田虽然没有盛产,但收成却比种甘蔗要好上不少,卖了粮的钱正好让妙儿用来再添置了一些鱼苗和蚕宝宝。

而闽南人向来讲究“大暑后插秧、立冬谷满仓”,也就是说闽地的稻谷一年前后种了两季———第一季大约是清明前播种(三月底),四月底移栽、六月底收割;第二季则是大约七月初播种,八月初移栽、十月初收割。

因此六月丰收后,才七月初、尤大牛就急忙忙的再替妙儿那几亩田播了一次种,并告诉妙儿这一次播种到十月初才能再丰收,并且收成会比头一季好上不少。

七月初播种后,很快就迎来了三年一度的秋闱。且这才刚刚进入七月中旬,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们就纷纷开始准备,打算全力以赴参考秋闱。

这一次张大郎兄弟都没去参加,一是因盘缠还不是准备得十分充裕;二则是张大郎觉得自己准备得还不够充足,想再读三年再参考下一届科举考试,免得到头来名落孙山、白白浪费了好不容易才攒下来的盘缠。

倒是张光和徐天光早在六底、七月初时就结伴上京去了,和往年一样再去参考科举。尤其是张光,逼着崔氏拿出家里卖上一季稻谷得来的银钱作盘缠,并放出大话说这一回他一定会金榜题名、让崔氏很快就能跟着他享福。

这样的大话妙儿从小听到大,自是不觉得新鲜也一点都不激动,更是不相信张光真能一举高中。不过见崔氏被张光强行把钱要去当盘缠,一张脸一连苦了几天都没露出笑容,妙儿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

且张光不在家,崔氏没法子借张光的手教训妙儿几兄妹,妙儿的日子自是过得十分悠哉,且妙儿很快就以卢氏想要她陪伴为借口、回尤家小住去了……

今年的夏天特别热、闽地有几处地方都闹了干旱,妙儿那几亩田地里新种的稻苗也因天气大热而长势不大好。这让妙儿心里十分担忧,住在尤家时天天都要往田里跑、蹲在田埂上观察那些稻谷。

除此之外,妙儿还趁机拉着尤大牛问东问西,恶补一些和种田有关的常识。并且闲暇之余,妙儿也没忘翻从张耀那里借来的那本《齐民要术》,好让自己增长一些和农事有关的知识,免得事事都要请教别人、靠别人。

妙儿前世没种过田,只听奶奶那一辈的人说过一些和种田有关的事,并且从书上、电视上学到一些皮毛。不过因从奶奶的嘴里听到不少宝贵的经验,因此妙儿住在尤家时,最爱去村头那颗老槐树下、和村里那些上了年纪的妇人闲聊,从她们的话里学一些生活经验、以另外一种方式来长见识。

这一日,妙儿才钻到一堆婆子中间坐了,就听得婆子甲唏嘘的感叹道:“我刚刚去替我们家那几亩田地锄了草,竟意外的田埂上有着几只鸟雀的尸体!想来那些鸟雀都是被活活给热死的!”

婆子乙听了马上一脸惊讶的接了话茬:“唉,这段时日天气实在是热哟!不晓得什么时候才是个头,这都几个月没下一滴雨了吧?”

“是啊,这都七月中旬了天气还这般热,就连我们这些人都被热得喘不过气来了,更别提那些畜生了!”婆子甲一边用力的摇着大蒲扇,一边接着往下说道:“你没见村里那些土狗这几日都不叫唤了吗?一只只都热得无精打采的趴在地上,还把舌头伸得长长的!”

这时年纪最为年长的婆子丙,用手里的大蒲扇指了指万里无云的蓝天,眯着眼慢腾腾的说道:“我看这天气还得再热上一、两个月,哪怕入了秋也照样会这般热!我记得我年轻那会儿,我们这一带也闹过一场大旱、并热死不少鸟雀!”

——————————7.11号第二更奉上————————————

第一章 繁华汴京第五十三章 繁华泉州府第二十二章 孤注一掷第十二章 养珠(一)第十九章 风波平息第十七章 被迫陪偷情第六十章 马氏做媒(上)第十八章 妙儿反击第十六章 打赌第十五章 母女话谈第三十八章 天热地旱(上)第二十一章 智退饥民第二十九章 大郎娶妻(一)第二十四章 绝不退亲第十八章 再见“奸情”第六十一章 巧妙掉包(一)第三十二章 非常时刻第三十七章 掷环第十九章 谋官第六章 犯了忌讳第九十五章 一拍即合第八十八章 北宋典妾(一)第五十一章 事情败露(一)第二十四章 妙儿酿酒(二)第一百零五章 尤氏遗愿(一)第三十九章 全民皆扑卖(二)第二十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九章 新鲜出炉第七十四章 男人也会不要脸第八十六章 抄书赚钱第三十五章 砍价第四十二章 婉拒第四十八章 原来如此第十八章 妙儿反击第四十四章 无巧不成书第八章 有趣的传说第四十八章 无中生有第五十六章 七出三不去第二十一章 闹洞房第五十一章 事情败露(一)第三十六章 难产第十九章 机会出现第二十六章 狭路相逢(二)第十章 自食其果第四十一章 枉做好人第七十六章 噩梦叠加第三十三章 讨厌被围观第十二章 红红火火第八章 有趣的传说第二十六章 欢喜冤家第五十章 妙儿捣乱第十七章 再次尝试第十四章 磨喝乐第六十四章 妙儿寻救兵第三十三章 桑基鱼塘第六章 安置第二十三章 妙儿酿酒(一)第五十四章 巧娘(上)第二章 亲戚失信第三章 骨气第三十二章 启发第八十六章 抄书赚钱第三十一章 咬的就是你!第四十六章 非她不娶第五十三章 妙儿管家第二十四章 以“七去”休妻第六十章 马氏做媒(上)第三十九章 全民皆扑卖(二)第三十章 轮作种植第十二章 养珠(一)第六章 考验(一)第十七章 被迫陪偷情第十七章 崔黄使坏第九章 一劳永逸第一百零一章 妙儿定亲第二十三章 小产第三十章 大郎娶妻(二)第四章 溺死第九十八章 惨遭打击第二十六章 欢喜冤家第二十章 事成第二十九章 错过第二十六章 欢喜冤家第三十二章 启发第三十章 轮作种植第十三章 热情帅小叔第十二章 针锋相对(二)第四十四章 无巧不成书第二十六章 狭路相逢(二)第二十一章 将错就错第七十五章 大彻大悟第五十八章 陈年旧事第十四章 养珠(三)第八十七章 北宋赚钱门路第十三章 路遇意外第十三章 路遇意外第十章 后娘进门第二十九章 下三滥手段第三十六章 买田(上)第六十七章 教训马氏
第一章 繁华汴京第五十三章 繁华泉州府第二十二章 孤注一掷第十二章 养珠(一)第十九章 风波平息第十七章 被迫陪偷情第六十章 马氏做媒(上)第十八章 妙儿反击第十六章 打赌第十五章 母女话谈第三十八章 天热地旱(上)第二十一章 智退饥民第二十九章 大郎娶妻(一)第二十四章 绝不退亲第十八章 再见“奸情”第六十一章 巧妙掉包(一)第三十二章 非常时刻第三十七章 掷环第十九章 谋官第六章 犯了忌讳第九十五章 一拍即合第八十八章 北宋典妾(一)第五十一章 事情败露(一)第二十四章 妙儿酿酒(二)第一百零五章 尤氏遗愿(一)第三十九章 全民皆扑卖(二)第二十章 人算不如天算第九章 新鲜出炉第七十四章 男人也会不要脸第八十六章 抄书赚钱第三十五章 砍价第四十二章 婉拒第四十八章 原来如此第十八章 妙儿反击第四十四章 无巧不成书第八章 有趣的传说第四十八章 无中生有第五十六章 七出三不去第二十一章 闹洞房第五十一章 事情败露(一)第三十六章 难产第十九章 机会出现第二十六章 狭路相逢(二)第十章 自食其果第四十一章 枉做好人第七十六章 噩梦叠加第三十三章 讨厌被围观第十二章 红红火火第八章 有趣的传说第二十六章 欢喜冤家第五十章 妙儿捣乱第十七章 再次尝试第十四章 磨喝乐第六十四章 妙儿寻救兵第三十三章 桑基鱼塘第六章 安置第二十三章 妙儿酿酒(一)第五十四章 巧娘(上)第二章 亲戚失信第三章 骨气第三十二章 启发第八十六章 抄书赚钱第三十一章 咬的就是你!第四十六章 非她不娶第五十三章 妙儿管家第二十四章 以“七去”休妻第六十章 马氏做媒(上)第三十九章 全民皆扑卖(二)第三十章 轮作种植第十二章 养珠(一)第六章 考验(一)第十七章 被迫陪偷情第十七章 崔黄使坏第九章 一劳永逸第一百零一章 妙儿定亲第二十三章 小产第三十章 大郎娶妻(二)第四章 溺死第九十八章 惨遭打击第二十六章 欢喜冤家第二十章 事成第二十九章 错过第二十六章 欢喜冤家第三十二章 启发第三十章 轮作种植第十三章 热情帅小叔第十二章 针锋相对(二)第四十四章 无巧不成书第二十六章 狭路相逢(二)第二十一章 将错就错第七十五章 大彻大悟第五十八章 陈年旧事第十四章 养珠(三)第八十七章 北宋赚钱门路第十三章 路遇意外第十三章 路遇意外第十章 后娘进门第二十九章 下三滥手段第三十六章 买田(上)第六十七章 教训马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