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第204章

书房里,肖先生一边和赵曜下棋,一边和赵曜聊天。

两人用闲聊的方式,把朝中的局势分析的非常透彻。

他们两个人,一个在文德殿里教书,一个在文德殿里读书,从来没有上过朝,但是他们二人却把朝中的局势看的明明白白。并比朝中很多大臣看的清楚。

说到朝中的大臣,肖先生的脸色忽然变得凝重。他幽幽地叹了口气:“唉……现在朝中的大臣基本上都出自世家或者官宦世家,很少出自寒门,寒门学子想要出人头地还是太难了。”

“现在要比以前好多了,最起码朝中的寒门大臣变多了。”赵曜跪坐了一会儿,双腿发麻,现在改成盘腿坐着。如果不是面对肖先生,他很想抠脚趾。“前朝时,上早朝的大臣基本都是来自世家,可以说世家把持了朝堂。”在这方面,赵曜很像周武帝。

“皇爷爷建立大周时,特意把四哥的外祖父请出山建立太学,招收寒门学子,为的就是给朝廷培养官员。如今太学已经为朝廷培养一些寒门大臣,虽然他们现在大多数还没有在朝中任要职,但是日后肯定会在朝中担任要职。届时,他们会推荐寒门学子入朝为官。这样下去,朝中寒门大臣会越来越多。”

“这样是很不错,但是终究治标不治本。”肖先生微微粗着眉头说,“世家是不可能让寒门大臣越来越多,也不会让寒门大臣在朝中担任要职,抢了他们的权势。”

“这不是世家想不想的事情。”赵曜把棋子抛向空中,又伸手接住,“父皇是决不允许世家阻止寒门学子入朝为官的。”

“在京城,皇上能阻止世家干涉官员的选拔,但是在地方就不一定了。”肖先生叹道,“地方离京城远,山高皇帝远,地方官员的选拔还不是地方的官员说了算。”

“我听说有些地方明码标价的卖官,当然卖出去的这些官职不是什么大官,都是小官。”

地方的大官,还是由朝廷说了算,比如说太守。

太守是有资格推荐官员,也有资格选拔一些官员在他手下任职。他手下的官员的官职并不高,大多数都是太守说了算。

虽说太守手下的官员由他说了算,但是也要经过考核。不过,很多地方并不需要考核。

明面上,太守是不敢卖官,但是私底下还是在卖的。

别的不说,就说每个地方都有富商。这些富商虽然有钱,但是身份却非常低微。这些富商并不想一直伏低做小,他们也想做高官,但是他们的身份根本不可能入朝为官。

可是,他们并不想一直这样。他们自己可以一直低三下气,但是他们的后代不能。

富商们有的是钱,同时也非常有野心。他们不仅想要钱,还想要权势,最好能把家族发展成世家。

不想做世家的富商不是有脑子的商人。

富商们知道他们不能去京城为官,但是可以在当地当官。哪怕在当地做一个小官也是好的。所以,不少地方的富商偷偷地买官。

朝廷禁止买卖官职,但是不少地方仗着山高皇帝远,偷偷卖官。

“这种情况屡禁不止。”肖先生神色沉凝道,“自古以来选拔官员的方法都不太好,哪怕是以前的月旦评。”

赵曜问:“先生,那你觉得怎么选拔官员好?”

肖先生摇了摇头:“我不知道。如果我能想到更好的选拔官员制度,早就跟皇上说了。”说到这里,肖先生面色苦恼地叹气道,“我只想让更多的寒门学子有机会入朝为官,施展他们的抱负,为朝廷效力,为百姓祈福。”

“其实有一个办法能让更多寒门学子入朝为官,同时也能从众多的寒门学子中选拔出优秀的学子。”

肖先生听到这话,双眼登时一亮,急切地问道:“什么办法?”

赵曜刚准备说出口,但是忽然想到了什么,立马住了口。

肖先生见赵曜忽然抿嘴不说了,惊疑又关心地问道:“殿下,怎么了?”

“先生,我的那个办法还不是时候说出来。”赵曜面露歉意地对肖先生笑了笑,“我要是说了出来,你一定会激动地告诉父皇,父皇也一定会同意,到时候会在大周掀起轩然大波。”

肖先生惊愕道:“轩然大波?”

“不止。”赵曜想了想说,“我的那个办法,从古至今都没有,不仅会掀起巨大的轰动,还会创造历史,在历史上留下浓墨厚彩的一笔。”

他又说道,“毫不夸张地说,我说那个办法会让我名垂千史。”

听到赵曜这么说,肖先生的面上露出无比震惊的神色。他心中越发好奇,急不可耐地问道:“殿下,到底是什么办法?”

赵曜摇摇头说:“现在还不能说。”

“殿下,如果真的像你所说的那样,你不应该瞒着。”

“先生,一旦我说出这个办法,我将会暴露在所有人的面前。”赵曜也想向周武帝提议举办科举,但是他现在还小,不能说。“到时候全天下的学子都会感激我,我这个十皇子将会变成他们的恩人,我在全天下的文人学子们心中的地位将会变得非常高,并且我在朝中和民间的名望也会变得非常高。”

“这对我来说是一件好事情,但是同时也会给我带来危险,说不定我没法平安活到成年。”赵曜的脸色非常沉重,“先生,我是个自私的人,我现在只想好好的活着,平安顺利的长大。等长大封王后就去封地,等到了自己的封地,我将会用这个办法选拔人才和官员。”

肖先生了解赵曜的处境。听了他这番话后,肖先生心中满是疼惜。

“看来,殿下你说的这个办法非常好。”

“嗯,非常好,不仅能很好的选拔人才和官员,还能打破世家对官场的掌控。”赵曜笑着说,“最重要的是能让寒门出贵子,这样全天下的读书人都有机会当官,也给全天下读书人带来了新希望。”

肖先生越听赵曜这么说,心里越发好奇。

“殿下,我实在好奇你说的办法。”

“先生,现在不能告诉你。”赵曜抱歉地笑了笑,“这个办法只能等我去了封地,我才能实施。”

肖先生恨不得马上知道,但是听赵曜这么说,还要等十来年。他等不了这么久。

“先生,这是一件大恩德的事情,我可不会告诉别人,让别人去做。”赵曜还没有大方到这个地步。“先生,你只能等我长大去封地了。”

肖先生明白并理解赵曜的顾虑。他扬起嘴角苦笑道:“殿下,你还不如不告诉我。你现在告诉我有一个这么好的办法,但是却不能告诉我具体是怎么回事,这会让我一直好奇。”

“如果我是太子哥哥,或者是四哥,我会立马向父皇建议。”赵曜对肖先生耸了耸肩,“可惜我是一个不受宠的皇子,还是一个无权无势的皇子。我要是把我的那个办法说出去,我有可能小命不保。”

“殿下,你说的,我都明白。”肖先生说道,“我等着。”他只能等着。

“先生,不会让你白等的,到时候会让你大吃一惊的。”等他去了自己的封地,不仅要开办了科举,还要重新规划官职,把梦中赵耀历史的六部搬出来用。

他觉得现在的官职又杂又多,还不好记。梦中赵耀的历史中的六部官职,他觉得挺好的,比现在的简单多了,也比现在好记。

“殿下这么说,那我等上十年又何妨。”肖先生嘴上这么说,其实心里还是想马上知道。

“先生,你还是想马上知道吧?”

“没错,但是殿下你不说。”肖先生的心好奇极了,“殿下,你说的那个办法必须在皇上还在的时候说出来,一旦皇上不在,你的那个办法说出来还是会有危险。”

“这是自然。”赵曜道,“等我长大,父皇还在壮年,不会不在的。”

肖先生点了下头,旋即一双眼灼灼盯着赵曜看:“殿下,你有什么事能告诉我的?”他总觉得殿下还有很多东西没告诉他。

“其实,在朝政上,我有很多想法,这些想法都很不错,但是都没法在这个时候说出来。”赵曜也想把梦中赵耀那个世界里的一些东西弄出来,然后造福大周的百姓,但是他现在没有那个能力承受做出这些东西的后果。“等我封王去了自己的封地,我会把这些想法一一实施出来。”

“就没有一两个能说出来的吗?”肖先生只觉得挠心抓肺

“我想想啊。”赵曜捏着下巴,认真四思索了一会儿说,“有一两个能说。”

肖先生双眼放光地问道:“什么?殿下你赶快说。”

“我可以改良耕地的工具、改良武器、改良纺织机等好多东西……”赵曜说到这里,意识到这些东西也不能随便弄出来,“好像也不能在这个时候弄出来。”

肖先生惊了:“殿下,你还会改良耕具?”

“先生,我之前可是做出了马镫。”赵曜一脸得意地说道,“改良耕具和纺织机又有什么难的。”

“殿下,没想到你还擅长墨家。”肖先生感叹道,“你之前做出来的马镫真是好东西。”

赵曜扬起下巴说道:“我会的东西可多了,但是现在都不是时候弄出来。”

“这真是太可惜了。”没想到殿下还精通墨家,“殿下,你还精通什么?”

“我会的东西多着呢,先生你日后就知道了。”赵曜故意卖了个关子,“对了,我最近在想一个东西。”

“什么东西?”

“我觉得现在的纸不太好,我想改进下纸,让纸变得更好用,更便宜。”

肖先生大惊:“殿下,你还会造纸?”

“会一点,我觉得现在的纸有些贵了,所以书也贵。”赵曜神色认真地说道,“书贵了,百姓们就买不起书,那他们也就读不起书,这样他们就学不了知识。”

肖先生觉得赵曜说的很对,赞同地点点头说:“书的确很贵,但是要比以前便宜了不少。”

“以前的书贵,是因为字都刻在竹简上。现在的书都是纸做的,不过书还都是抄出来的,这样不仅慢,还很废人力。”赵曜一脸若有所思地说道,“我在想要不要把印刷术弄出来,这样书就能印刷出来,不需要人一个字一个字抄写出来。”

“印刷术,这是什么东西?”肖先生第一次听说“印刷术”这个字。

“就是把字印在书上,然后就不用人抄写了。”活字印刷术好像不难弄出来,他试试这段时间弄出来。

“如果真的能印出来,那真是太好了。”虽然赵曜讲的简单,但是肖先生能听出来这个印刷术是一个了不得的东西。

“如果有印刷术,书就会变便宜,到时候就能有很人多买得起书。”对了,四哥之前说带他去看怎么造纸的,结果四哥忘了。明天他得提醒下四哥。

“如果殿下你真的能把这个印刷术弄出来,天下学子们会感激不尽的。”

“先生,你我之前讨论过世家和李家,还有孔家都有自己的藏书,而且他们藏了很多书不外传。李家甚至为此创造了李家字,先生你认识李家字吗?“

“不认识,李家字只有李家人才能学,我并不是李家人。”

“我觉得这样是不对的,但是你和四哥都说自古以来都是这样,所以我有一个想法。”

肖先生问道:“什么想法?”

“其实,我现在之所以收集各种书籍,并不单单的是为了日后带去封地送给学子们,还为了建立图书馆。”

“图书馆?”肖先生第一次听说这个词,不明白是什么意思。

“就是放书的场馆,其实跟书店一样。”赵曜笑着说,“书店卖书,图书馆不卖书,免费对所有人开放,这样所有人都能来图书馆借书看,或者直接在图书馆里看书。”

肖先生之前从赵曜这里得知“免费”是什么意思。他听了赵曜建免费的图书馆想法后,心中大为震惊。

“殿下你……”

“这样就有一个专门的地方让百姓们能免费看书。”赵曜忽然握紧右手拳头,干劲满满的说道,“我要建一个非常大的图书馆,里面收集各种各样的书,这样大家想看什么书就能看什么书。”

“殿下,你这个想法太伟大了!”殿下明明才六岁,但是他的思想却比很多人,甚至大儒都要开明。在传播知识这方面,殿下真的是非常无私。

“我觉得书籍必须一代一代地传下去,不然很多书都会失传,这样后世子孙就看不到,这太可惜了。”不管是一般的书,还是孤本,最好都传下去。如果失传了,书籍就失去它原有的价值。

肖先生忽然站起身,双手作揖向赵曜行了一个非常郑重的礼。

“殿下,我替天下学子们谢谢你。”如果所有人都能像殿下这样,那么书籍和知识能很好的一代一代地传下去。

赵曜被肖先生这个行礼动作吓到了,他忙站起身扶起肖先生。

“先生,你现在向我道谢太早了,毕竟我还什么都没有做。”

“殿下,你有这样的想法,足以让天下学子们感激了。”这世上有几个人像殿下这样无私地传播知识。

“等我真的把图书馆建出来,先生你再感谢我也不急。”赵曜笑着说,“在我去封地之前,我要多收集书。”

“殿下,我也会帮你收集书的。”

“这段时日,我就把印刷术弄出来。”

“殿下,您弄出来了一定要让我见识下。”

“这是自然。”

此时,何相府邸里。

何相正在与郑溪林的三个儿子聊天。

就在今日下午,郑溪林的三个儿子抵达京城。

郑溪林的大儿子名叫郑让,今年十八岁。他与他父亲长得很像。

二儿子名叫郑诚,今年十六岁。他长得像他们的母亲,并不怎么像郑溪林。

小儿子名叫郑谦,今年十二岁。他长得很是清秀,再加上皮肤白皙,看起来像个小姑娘。

郑让从小就喜欢读书,虽说没有达到学富五车的程度,但是却满腹才华。他得到了他父亲的几分真传,善谋断,决胜千里。

郑诚从小就喜欢墨家的机关术,从小就喜欢做各种奇怪的东西。

郑谦比他两位兄长都要聪明,甚至比他的父亲郑溪林还要聪慧,并且他还擅长占卜,但是因为太过聪明,很是目中无人,觉得全天下人都是蠢人。

他的想法和言行举止都异于常人,经常说出或者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事情来。

郑溪林觉得他小儿子天生反骨,如果不好好地管他,他早晚会祸国殃民。为了让他小儿子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他特意让大儿子和二儿子带小儿子来京城。

经过一下午的接触相处,何相已经摸清楚郑溪林三个儿子的能力和性子,果然如郑溪林说的那样。

何相让他们先休息两天。等过几日,他会带他们去见一些人。

郑谦面无表情地拒绝何相的好意:“伯父,我不需要您的安排。”

见小弟说的如此直接无礼,郑让瞪了一眼郑谦,警告地喊道:“小谦!”

何相已经摸清楚郑谦的性子,对他如此无礼的语气并不在意。

“小谦,那你想好做什么呢?”

“我在来京城之前为自己算了一卦,我会在京城遇到我的主公。”郑谦原本是不想跟着两位兄长来京城的,他觉得京城里的人也都是蠢人,但是当他算到自己会在京城里遇到他的主公,他便改变了主意,跟着两位哥哥来到京城。

他对他未来的主公充满期待。

“阿嚏!”赵曜冷不防地打了个喷嚏。

今天回老家堵车堵的想死,堵到下午六点多才到老家,平日三四个小时能到,今天却花费两三倍的时间才到家,真的无语。

今天只能更一章,明天恢复正常更新,中午一更,晚上一更。

月底最后两天了,继续求月票!

(本章完)

第285章 和伊屠比试第449章 汉王殿下不该第2章 拒绝内卷第429章 预防天花第226章 暗卫第392章 虎崽子第19章 加或者不加,这是个问题第360章 难搞第251章 荒谬的赐婚旨意第283章 耐人寻味第417章 对汉王殿下的考验第186章第467章 输给大周并不冤第28章 代王=牛肉?第146章 正合朕意第337章 看走眼第132章 四个小弟第130章 比试第18章 寻找外邦之物第210章 老爹光环第299章 八皇子的目的第283章 耐人寻味513.第513章 楚王归来第4章 晚宴527.第527章 即将回京第312章 玩弄人心第407章 发新盐第264章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第386章 要东西第404章 不愧是汉王殿下第45章 太子的怒火第193章第487章 韩王真的太看得起我了第411章 做热武器必须保密第402章 两全其美第47章 周武帝的目的第71章 谢皇后的愤怒第412章 我真是谢谢他们第406章 玻璃和镜子534.第534章 互相欺骗第232章 荣贵妃失宠?第129章 你们的爹知道吗?第159章 【周】这个国号的意义第60章 他是人第15章 九皇子的挑衅第214章 喜欢墨家很有前途第108章 十皇子与狗不得入内第26章 代王的心思第278章 必打不可第489章 早稻大丰收第198章第301章 孙奎的惊恐第10章 加八珠第280章 看不起大周皇帝第337章 看走眼534.第534章 互相欺骗第22章 烈火515.第515章 神丹第338章 这笔账他记下了第57章 没有让朕失望过第495章 楚王察觉511.第511章 安南公主想要动摇大周朝堂?第172章 密谋第252章 捧杀第371章 磨刀石第291章 楚王想十弟第168章 朕说了,你们就完了。第477章 被儿子嫌弃的郑太尉第295章 太子越来越蠢第194章第60章 他是人第235章 我们父子真是太可怜了第128章 胡人第231章 舍不得第367章 太子被软禁第365章 偏心偏到爪哇国第228章 十殿下的命运第264章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第172章 密谋第195章第221章 被吓到的贺莲芳第50章 太子的委屈第342章 镇国公正在头疼第73章 第一更第380章 早朝吉祥物第489章 早稻大丰收第273章 挑拨离间第329章 小十失踪第430章 神机营第292章 孟老先生想见十殿下第55章 好玩534.第534章 互相欺骗第268章 楚王第395章 一波接一波的刺杀第26章 代王的心思第90章 最恨先皇后的是谢皇后第197章第362章 可惜了第31章 扬州异常
第285章 和伊屠比试第449章 汉王殿下不该第2章 拒绝内卷第429章 预防天花第226章 暗卫第392章 虎崽子第19章 加或者不加,这是个问题第360章 难搞第251章 荒谬的赐婚旨意第283章 耐人寻味第417章 对汉王殿下的考验第186章第467章 输给大周并不冤第28章 代王=牛肉?第146章 正合朕意第337章 看走眼第132章 四个小弟第130章 比试第18章 寻找外邦之物第210章 老爹光环第299章 八皇子的目的第283章 耐人寻味513.第513章 楚王归来第4章 晚宴527.第527章 即将回京第312章 玩弄人心第407章 发新盐第264章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第386章 要东西第404章 不愧是汉王殿下第45章 太子的怒火第193章第487章 韩王真的太看得起我了第411章 做热武器必须保密第402章 两全其美第47章 周武帝的目的第71章 谢皇后的愤怒第412章 我真是谢谢他们第406章 玻璃和镜子534.第534章 互相欺骗第232章 荣贵妃失宠?第129章 你们的爹知道吗?第159章 【周】这个国号的意义第60章 他是人第15章 九皇子的挑衅第214章 喜欢墨家很有前途第108章 十皇子与狗不得入内第26章 代王的心思第278章 必打不可第489章 早稻大丰收第198章第301章 孙奎的惊恐第10章 加八珠第280章 看不起大周皇帝第337章 看走眼534.第534章 互相欺骗第22章 烈火515.第515章 神丹第338章 这笔账他记下了第57章 没有让朕失望过第495章 楚王察觉511.第511章 安南公主想要动摇大周朝堂?第172章 密谋第252章 捧杀第371章 磨刀石第291章 楚王想十弟第168章 朕说了,你们就完了。第477章 被儿子嫌弃的郑太尉第295章 太子越来越蠢第194章第60章 他是人第235章 我们父子真是太可怜了第128章 胡人第231章 舍不得第367章 太子被软禁第365章 偏心偏到爪哇国第228章 十殿下的命运第264章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第172章 密谋第195章第221章 被吓到的贺莲芳第50章 太子的委屈第342章 镇国公正在头疼第73章 第一更第380章 早朝吉祥物第489章 早稻大丰收第273章 挑拨离间第329章 小十失踪第430章 神机营第292章 孟老先生想见十殿下第55章 好玩534.第534章 互相欺骗第268章 楚王第395章 一波接一波的刺杀第26章 代王的心思第90章 最恨先皇后的是谢皇后第197章第362章 可惜了第31章 扬州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