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太子越来越蠢

这不是在折他的寿吗?

赵曜一边对孟老先生说“使不得”,一边急忙回礼。

皇帝很狡猾,等孟老先生向赵曜行完礼,他这才走过去扶起孟老先生。

“孟老,您向小十行这么大的礼,小十可受不起。”

站在角落充当背景板的孙奎听到皇子这么说,在心里吐槽道:皇上,那您怎么不在孟老向十殿下行礼之前,阻止他老人家?等他老人家行完礼,您才说这话,是不是太晚了些?

赵曜连连点头附和皇帝的话:“我受不起的。”说完,他又向孟老先生回了一礼。

孟老先生忙扶起赵曜,神色慈爱地说道:“十殿下快快请起。”

赵曜站直身子,乖巧地对孟老先生笑了笑。

皇帝故意装作不知地问孟老先生:“孟老,您为何行如此大礼?”

“回皇上的话,草民是感激十殿下为天下读书人做出印刷术,又为天下百姓做出曲辕犁。”当年,印刷术出来的时候,孟老先生写好几篇文章和好几首诗词来赞叹印刷术。

前几年,赵曜又做出曲辕犁,再次震惊到孟老先生。虽然他老人家是大儒,但是他平日里也经常种地。他并不是那种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也不是那种觉得读书高贵,不能下地的人。相反他非常喜欢种地,他吃的粮食和菜都是他自己种的。

就是因为知道种地的辛苦和不易,他老人家一直提醒并警告世人爱惜粮食。他时常写有关种地、有关粮食、有关菜蔬等文章或者诗词。

他老人家也专门写过关于农活方面的书。他还劝诫学子们不要只顾着读书,也不要以为读书人就高人一等,更不要看不起辛苦种地的百姓。他经常建议学子们多下地走走看看,最好亲自体验种地的不易,这样他们日后进入仕途就能知道怎么造福百姓。

孟老先生这个人很朴实,不整那些花里胡哨的,也不像有些沽名钓誉之辈。他觉得读书人想要做官没有什么不好,也不觉得读书人有功名利禄之心不好。他更不认为做学问的读书人就品行高洁,比读书做官的人高贵。在他看来,不管出于什么目的读书,只要能救世或者济世,又或者能造福百姓,就是好事。

他经常对友人或者他的学生们说,他不是大儒,也不比其他人厉害或者高贵,相反他比不上那些真正为百姓做事的人。

他还时常嘲讽自己,说自己研究了一生的学问,却从来没有为百姓做过一件好事。当年,他回归山林,其实就是逃避。他觉得自己是个胆小可耻的人,不配做大家景仰的大儒。

先帝册封他为大儒的时候,他是拒绝的,他认为自己没有资格,直到现在他都觉得自己不配做大儒。

在归隐山林这些年,孟老先生除了研究学问,也专研农活。由于他自己种地,他了解种地的各种困难,他一直想解决种地的难题,但是他做不到。

前些年,孟老先生走访了很多种地经验丰富的老农。老农们知道什么时候撒种最好,知道什么时候插秧最好,知道怎么预防虫害等很多事情,但是他们不知道怎么解决耕地困难,不知道怎么提高粮食的产量……

孟老先生隐居的地方在江南某个偏远的山里,赵曜制造出来的曲辕犁最适合耕江南的田地。它让耕地变得简单了些,也变得轻便了些。

要想粮食增产,除了种苗好,除了要施肥,除了要灌水等缘故,最重要的是要耕好地。如果地耕的不好,再好的种苗,再有充足的肥料,充足的雨水都不能让粮食增加。

耕地是种粮食最基本的,最困难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环。曲辕犁的出现真的解决了耕地困难的问题。

江南地区的粮食本来就要比其他地方多,曲辕犁的出现让江南的粮食翻了几番。

这几年,江南的粮仓装满了粮食。不止如此,百姓家里也装满了粮。家里有了余粮,百姓们心里踏实,再也不用担心饿肚子。经历过前朝暴乱,没有粮食吃,沦落吃土,甚至吃人的地步,百姓们再也不想经历一次。

因为曲辕犁的出现,百姓们对赵曜感恩戴德。有不少百姓把赵曜这个十殿下称为“再生父母”。在民间,在百姓心中,赵曜这个“不受宠”的十殿下有着很高的名望。

前些年,因为宣平侯他们到处吹嘘代王的战功,代王在民间有很高的名望,太子远不如他。但是,这几年,百姓们感激的不再是战功赫赫的代王,而是赵曜。

对百姓们来说,没有什么比粮食重要。十殿下让他们的粮食变多,十殿下就是他们的大恩人。

一向关心民生的孟老先生,自然也非常感激赵曜。他老人家这次出山讲学,第一站选择在京城,一方面是因为京城在天子脚下,全大周最为优秀的读书人都在京城。另一方面是他想见见做出印刷术和曲辕犁等东西的十皇子。

在来京城之前,孟老先生特意打听了有关十皇子的事情,知道他是一个不受宠的皇子。还了解到因为他的外祖家没有什么权势,所以朝中并没有大臣待见他。

孟老先生想着自己有大儒这个虚名,如果他来京城拜见十皇子,多多少少能帮到十皇子。但是,当他见到赵曜的时候,他忽然明白为什么年幼的十皇子能做出这么多利国利民的好东西。他还发现十殿下并不像传说中那样不受宠,相反皇上很宠爱十殿下。

皇上看十皇子的眼神充满宠溺疼爱,是做不得假的。看来,传言做不得真。

孟老先生语气非常客气地询问赵曜是怎么做出印刷术、新纸、曲辕犁等东西的。

赵曜说他的脑子里忽然蹦出这些东西,然后他就把它们做了出来。他这么说,不算是说谎,因为本来就是他脑子里的东西。

这边,孟老先生正和赵曜相谈甚欢。那边,李仆射收到了太子派人送来的文章。

皇帝在太学,太子不敢过来,只好先把他写好的文章和诗词送来。太子还是希望能见见孟老先生的。哪怕孟老先生不收他做学生,但是只要能和孟老先生见面,聊聊天说说话,他便心满意足了。

东宫里,太子原本应该在处理政事,但是他现在却没有一点心思看这些奏折。

八皇子坐在另一张桌前,也在看奏折。他突然听到太子的叹气声,便抬眸望了过去,关心地询问道:“大哥,你怎么了?”

太子心里有些忐忑:“八弟,你说我写的文章和诗词真的能得到孟老先生的青睐吗?”

“大哥一直心神不宁是担心这个?”八皇子早就看出来太子一直在走神。

太子承认地点了下头:“嗯。”

“大哥,你就这么想见孟老先生吗?”

太子听到八皇子的语气里充满戏谑,很不雅地白了他一眼。

“于公于私,我都想见到孟老。”说着,他长叹一口气,接着他脸色一肃,“八弟,这是最好的机会,你明白吗?”

八皇子明白太子最后一句话的意思。他点了点头说:“大哥,孟老要在京城待一段时日,我相信孟老看到你的诚心,一定会愿意见你的。”

“你说的对,在孟老待在京城这段时间,我要让孟老看到我的真心。”太子正色道,“我要让他知道,我想见他并不单单是为了权势,也是为了学问。在做学问这方面,我也是认真的,我有很多问题想向他老人家请教。”

“大哥,我相信孟老会被你的真挚打动。”

太子笑了笑说:“我也这么觉得。”跟八皇子这么说了下,太子心里顿时有了信心,方才还愁眉不展的眉宇此刻舒展开来。

“大哥,不管怎么样,孟老肯定不会见代王的。”

太子指了指八皇子,笑骂他道:“八弟,你真是越来越促狭了。”

八皇子一脸无辜地说道:“我说的可是实话。”

“我要是见不到孟老,代王更别想见孟老。”太子说着,神色变得严肃起来,“就是因为如此,所以我很想见到孟老。”只要他见到了孟老,代王没有见到孟老,那代王将不会是他的对手。

“大哥,孟老肯定会见你的,你不要太担心。”

“八弟,你说孟老是因为十弟做的那些东西才要见十弟的,你说孟老为什么在意十弟做的东西?”太子到现在还是想不通,也无法理解。

听到太子这么问,八皇子的眼底划过一抹冷意,不过他面色依旧温和。

“大哥,你忘了孟老对农事非常关心,他写过不少关于农事的书籍。”

“对哦,孟老归隐山林后,就自己下地种菜、种粮食。”听八皇子这么说,太子这才想起来还有这么一回事。

“孟老曾经写过一本关于怎么种田的书,他从耕地开始写,还在书里感叹耕地不易。”

太子摇了摇头说:“我没看。”孟老写的一些关于农事的书或者文章,他都没有看过。

“大哥,你看了,就知道孟老为什么要见十弟。”八皇子又说道,“比起大儒,孟老更喜欢别人叫他一声【老农】。”

“关于这点,我不明白。”太子微微皱眉地说道,“孟老不是农民,是大儒。我不明白他为什么这么在意农事,他应该在乎学问。”

“大哥,你觉得天下是读书人的天下吗?”

“对,我不赞成皇爷爷那句天下是百姓的天下。”

八皇子心想:如果父皇知道你是这样的想法,只怕会废了你这个太子。

“读书人是读书人,农民是农民。”太子一脸严肃的说道,“读书人不能是农民,农民也不能是读书人。”

“大哥,你认为读书人不应该下田种地,农民不能读书?”

“各司其职。”

八皇子闻言,低下头的那一瞬间,眼神非常冰冷。

“八弟,你不这样认为?”

八皇子抬起头那一刻,神色如常,眼里一片温润。

“大哥说的是。”

见八皇子认同他的看法,太子满意地笑了笑。

“孟老在这方面……”他一个晚辈不好说孟老先生的不是,没有再说下去。等他见到孟老的时候,他委婉地提醒下孟老,让他老人家不要太过在意农事。

八皇子没有说话,但是却在心里冷笑。

“十弟还是个孩子,平日里也不喜欢读书,他见了孟老,只怕不能好好地跟孟老说话,说不定还会惹得孟老不高兴。”孟老就应该见他。

“大哥,父皇在,不会有事的。”

“父皇他……”太子想说什么,但是又不敢说。“算了。”他坐回到桌前,继续看奏折。

八皇子见太子没有再说话,也没有再开口,低下头装作继续处理事情。

身为太子,却说出这样的一番话来,难怪父皇对你越来越不满。

这几年,太子真的越来越蠢,蠢到八皇子都快要控制不住自己。

看了一会儿奏折,太子又看了一眼桌子上的沙漏,发现快午时了。对门外叫了一声:“吕聪。”

吕聪听到太子殿下叫他,忙走了进来:“殿下。”

太子问道:“父皇他们回来了吗?”

吕聪恭敬地答道:“还未。”

“还没有回来?”太子惊了,“这快午时了,父皇他们竟然还没有回来?”

“没有。”

太子对吕聪挥了挥手,吕聪恭顺地退了出去。

八皇子笑道:“看来,父皇跟孟老相谈甚欢啊。”

“不知道父皇和孟老聊了什么?”太子心里好奇,他想知道父皇有没有跟孟老聊到他或者代王。孟老有没有跟父皇聊儒家学问。

八皇子摇摇头,说道:“不清楚。”

“也不知道李仆射有没有把我的文章和诗词送到孟老的手中。”

“大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这次,孟老先生来京城讲学,让太子非常在意,也让他非常焦急。

太子用玩笑的语气说道:“我们待会就吃豆腐吧。”

“大哥,你……”八皇子无奈地笑了笑。

太学里,皇帝一边和孟老先生下棋,一边和孟老先生聊天。两人从诗词歌赋聊到民生。

在聊民生的时候,两人有很多看法一致,于是就多聊几句,聊着聊着就聊到了午时。皇帝见到了用午膳的时间,便留下来和孟老先生一起用午膳。

在皇帝和孟老先生下棋聊天的时候,赵曜并没有离开,而是坐在他们身边观看他们下棋。不过,看着看着就趴在一旁睡着了。他一开始是装睡的,没想到后面真的睡着了。

赵曜是被皇帝捏脸捏醒的,皇帝笑骂了他几句,他无关痛痒。

用午膳的时候,皇帝和孟老先生依旧在聊民生,赵曜坐在一旁乖乖地吃东西。

等用完午膳,皇帝便带着赵曜回宫了。

除了刚开始见到的时候,孟老先生和赵曜说了一些话,后面他老人家没有再和赵曜说话。当然,也没有发生同喜猜想的那样,孟老先生要收赵曜为学生。

在回宫的马车上,皇帝看了看赵曜,问道:“臭小子,想不想做孟老先生的弟子?”

赵曜想都不想地说道:“不想。”

虽然早就猜到小儿子会这么说,但是见他没有任何迟疑地说不想,皇帝还是挑了挑眉:“为什么不想?”

“我不喜欢读书。”赵曜给的理由非常简单粗暴。

“你知道有多少人想做孟老的弟子吗?”

赵曜斜了一眼皇帝,满是不在乎的语气说:“跟我有什么关系,我又不想。”

“做孟老弟子的好处,你应该知道吧。”

“知道,但是还是不想。”虽然父子俩没有捅破那层纸,但是父子俩说话要直接了很多。“父皇,你不会想要我做孟老先生的弟子吧?”

“不是朕让你做的,而是孟老有想收你做弟子的想法。”

“我不信,我没看出来他老人家想要收我为弟子的想法。”赵曜说,“而且他也没和我说。”难道他之前睡着的时候,孟老先生跟父皇说了?

皇帝问:“孟老要是亲口对你说,想收你做弟子,你该如何?”

“谢谢他老人家的好意,但是我不想做他的弟子。”

皇帝伸手敲了下赵曜的小脑袋,笑骂道:“朕就知道你这个臭小子没出息。”

“我就没出息。”做孟老先生的弟子,不是给自己找事么。

“臭小子。”皇帝气的揉搓赵曜的小脸。

赵曜伸手反击了回去。父子俩在马车里,你捏我脸,我捏你鼻子,玩闹了一会儿才停下。

躺在皇帝的腿上,赵曜满脸通红地说道:“父皇,强扭的瓜不甜,你不要强逼我做孟老先生的弟子。”

皇帝又捏了捏小儿子的小脸,无奈又宠溺地说道:“朕能逼得了你吗?”

听皇帝这么说,赵曜心里便知道皇帝不会逼他了。

“我困了,我要睡一会儿。”赵曜把脸埋在皇帝的肚子上。

皇帝轻拍了拍赵曜的后背,温声道:“睡吧。”

赵曜环抱着皇帝腰间的手,不觉用力。他撒娇蹭了蹭皇帝的肚子,然后安心地闭上眼睡觉。

皇帝低头见小儿子已经睡着了,微微的讶异了下,小声地骂道:“这小子是猪么,说睡就睡。”他嘴上这么骂,但是却换了个姿势,让赵曜更舒服地睡在他的怀里。

等皇帝离开后,李仆射就赶紧把太子派人送来的文章和诗词拿给孟老先生。

孟老先生没有急着看,而是先放在了一旁。

太子一直在等孟老先生看完他写的文章和诗词后的反应。他原以为孟老先生看后,会立马见他,可是他等到明日,也没有等到孟老先生见他。

赵曜:绝对不做孟老的学生,

太子:我做!我做!我愿意做!

第128章 胡人第492章 事情难办了第144章 玉牌真正的作用第195章第292章 孟老先生想见十殿下第390章 替十殿下不平第109章 遇刺523.第523章 她没吃神丹前就疯了,还需要吃第200章第192章第434章 被南魏人盯上第191章第275章 景王是个极度自私的人第183章第24章 下药第452章 韩王的用意第76章 第四更第482章 贸易大会的影响第229章 打脸第358章 无动于衷的皇帝第365章 偏心偏到爪哇国526.第526章 目的第403章 人口问题第219章 五公主的心思第468章 外邦人的羡慕嫉妒恨533.第533章 韩王气的吐血第476章 简单粗暴第204章第123章 二狗第372章 镇国公府的下场第152章 插秧第380章 早朝吉祥物第26章 代王的心思第7章 猛禽第29章 找东西第34章 宣平侯想要的效果第220章 天生当皇帝的料第280章 看不起大周皇帝第400章 制作新海盐第21章 人不为嘴天诛地灭第387章 要钱第57章 没有让朕失望过第27章 代王回京并不是坏事第196章第108章 十皇子与狗不得入内第473章 官员考核536.第536章 抵京第141章 代王的恨意第181章第223章 主公第4章 晚宴第242章 以防万一第439章 安阳公的算盘第183章第221章 被吓到的贺莲芳第439章 安阳公的算盘第241章 兄弟信物第207章 笑话梁昭仪第68章 盛气凌人的荣贵妃第307章 开门红第99章 修史第326章 屠杀第247章 镇国公还真是敢第447章 种牛痘第269章 不怀好意的匈奴人第27章 代王回京并不是坏事第433章 新税收政策第394章 虎符第65章 功勋第242章 以防万一第202章第100章 生病第383章 不会有孩子第128章 胡人第408章 楚王和魏王的担忧第136章 冥冥中注定第258章 任性的皇帝508.第508章 送神难啊第176章第213章 自以为是的七皇子519.第519章 操控人的蛊第96章 兰花=韭菜?第215章 好玩第312章 玩弄人心第491章 南魏人找到裴定远第392章 虎崽子第257章 给四皇子赐婚第129章 你们的爹知道吗?第188章第497章 韩王势必要杀死楚王第54章 二哥是真的不知道,还是毫不在意?第446章 安阳公你可要好好谢谢四哥第435章 朕都没睡,他们睡什么睡第11章 大臣吵架第484章 北境形势复杂第96章 兰花=韭菜?第25章 到此为止第70章 主要目的第108章 十皇子与狗不得入内第68章 盛气凌人的荣贵妃
第128章 胡人第492章 事情难办了第144章 玉牌真正的作用第195章第292章 孟老先生想见十殿下第390章 替十殿下不平第109章 遇刺523.第523章 她没吃神丹前就疯了,还需要吃第200章第192章第434章 被南魏人盯上第191章第275章 景王是个极度自私的人第183章第24章 下药第452章 韩王的用意第76章 第四更第482章 贸易大会的影响第229章 打脸第358章 无动于衷的皇帝第365章 偏心偏到爪哇国526.第526章 目的第403章 人口问题第219章 五公主的心思第468章 外邦人的羡慕嫉妒恨533.第533章 韩王气的吐血第476章 简单粗暴第204章第123章 二狗第372章 镇国公府的下场第152章 插秧第380章 早朝吉祥物第26章 代王的心思第7章 猛禽第29章 找东西第34章 宣平侯想要的效果第220章 天生当皇帝的料第280章 看不起大周皇帝第400章 制作新海盐第21章 人不为嘴天诛地灭第387章 要钱第57章 没有让朕失望过第27章 代王回京并不是坏事第196章第108章 十皇子与狗不得入内第473章 官员考核536.第536章 抵京第141章 代王的恨意第181章第223章 主公第4章 晚宴第242章 以防万一第439章 安阳公的算盘第183章第221章 被吓到的贺莲芳第439章 安阳公的算盘第241章 兄弟信物第207章 笑话梁昭仪第68章 盛气凌人的荣贵妃第307章 开门红第99章 修史第326章 屠杀第247章 镇国公还真是敢第447章 种牛痘第269章 不怀好意的匈奴人第27章 代王回京并不是坏事第433章 新税收政策第394章 虎符第65章 功勋第242章 以防万一第202章第100章 生病第383章 不会有孩子第128章 胡人第408章 楚王和魏王的担忧第136章 冥冥中注定第258章 任性的皇帝508.第508章 送神难啊第176章第213章 自以为是的七皇子519.第519章 操控人的蛊第96章 兰花=韭菜?第215章 好玩第312章 玩弄人心第491章 南魏人找到裴定远第392章 虎崽子第257章 给四皇子赐婚第129章 你们的爹知道吗?第188章第497章 韩王势必要杀死楚王第54章 二哥是真的不知道,还是毫不在意?第446章 安阳公你可要好好谢谢四哥第435章 朕都没睡,他们睡什么睡第11章 大臣吵架第484章 北境形势复杂第96章 兰花=韭菜?第25章 到此为止第70章 主要目的第108章 十皇子与狗不得入内第68章 盛气凌人的荣贵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