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不要小看女人

贺莲芳送来的两个岭南人,是地地道道的岭南本地人,并不是流放到岭南的罪犯之后。他们是上岭隐山部落的人。

岭南分为上岭、中岭、下岭,这是根据地势划分的。在岭南,当地人几乎不说自己是某某城的人,他们只会说“我是上岭某部落的人”,或者“我是下岭某某部落的人”。

虽说是按照地势来划分的,但是上领要比中岭富裕强大,下岭自然是岭南最贫穷的。

来自隐山部落的两个人之所以会说大周的官话,是因为他们整个部落的人都与中原人来往,也就是被流放到岭南的罪犯。

隐山部落的土司是一个非常有智谋的人,并且非常开明通达。她不像其他部落的土司,古板、固执、迂腐,对中原人有很大的敌意。

她对中原的文化、生意、礼仪都非常感兴趣,并且欣赏。所以,她一直鼓励自己部落的人多与中原人来往,学习中原人好的东西。

显而易见,她与中原人交往的政策是对的。这些年,在她的管理下,隐山部落从一个落后贫穷的小部落,变成上岭最大的部落。

对于隐山部落的土司与中原人来往一事,其他部落的人是非常瞧不起的,他们一致认为隐山部落这么做非常丢人。实际上呢,他们一边看不起隐山部落,一边又羡慕隐山部落日益强大。

隐山部落的土司对于其他部落轻蔑他们一事完全不在意。在她看来,人是活的,规矩是死的,没有什么事情比填饱肚子重要。在她心中最重要的事情,是让部落里的人能吃饱穿暖。如果为了面子而死守着一层不变的死板规矩,而不顾百姓的死活,那么她这个土司就做的非常失败。

在她的管理下,隐山部落的人基本上都会说中原话。不仅如此,大多数人还会识字,当然识的是中原的字。他们中还有不少人学过《论语》和《孟子》等书。

岭南当地的各个部落都有自己的语言,但是却没有自己的文字。他们记载东西,是靠画,而不是文字。

隐山部落的人跟流放到岭南的中原人学文识字,用中原的文字记录一切事情。自从学了中原文字后,整个隐山部落的人对中原文化越来越痴迷。

隐山部落的土司了解中原的一些事情后,自然变得越发向往中原,她想要亲自去中原看一看,可惜岭南人没有通关文书是出不了岭南的。

想要申请出岭南的通关文书非常艰难,因为这不是岭南的衙门发放的,而是由京城发放的。也就是说你想出岭南去中原,必须经过京城的衙门同意。

即使你申请了出岭南的通关文书,京城的衙门基本上不会同意。也就是说岭南人只能一生一世地待在岭南,哪里都去不了。如果有岭南人偷偷地跑出岭南,然后被发现,那么不仅这个人会受到严厉的惩罚,当地的官员也会受到严惩。事情严重的话,这个偷跑出岭南的人会被斩首。

岭南人不能离开当地,这条律法不是大周制定的,而是前朝规定的。前朝朝廷之所以不让岭南人离开本地,是因为岭南人曾经造反,并且成功攻下岭南附近的几个城池,杀害了不少人。当时的前朝皇帝雷霆震怒,派大军剿灭岭南叛军。

因为这件事情,再加上前朝朝廷派去岭南的官员经常被杀,前朝朝廷觉得岭南人野蛮粗鲁,不受教化。于是,前朝皇帝便下旨不允许岭南人出岭南。

大周虽然改了不少前朝的律法,但是对于岭南的律法,大周完全照搬前朝的,没有修改一条。

不管是前朝,还是大周,又或者更早的王朝都岭南人为顽固不化的野蛮人。在他们眼里,岭南人跟野兽没有什么区别,没必要花心思去教化他们。即使花了心思去教导他们,他们也学不好。

既如此,那就索性“困住”他们,让他们永远待在岭南,继续做野兽。

这两个隐山部落的人能出岭南,自然是经过皇帝的同意,不然他们是出不了岭南的。还有,他们两个并不是贺莲芳的人随便抓来的,而是经过一番考察后,才选定他们二人。

他们二人离开岭南一事,不仅隐山部落的土司不知道,就连他们的兄弟家人也不知晓。他们忽然失踪,所有人都认为他们出门办事出了意外。

贺莲芳的人先把他们两人送到京城,贺莲芳亲自见了他们。一开始,面对贺莲芳的询问,他们两个有所隐瞒,还说了谎。之后,他们被用了刑,这才乖乖地把他们所知的事情全部说了出来。

现在面对赵曜的问询,他们不敢再欺瞒,因为他们中了毒。如果不乖乖听话,便不会有解药,届时就会毒发身亡。

他们二人在隐山部落有些身份地位,不但熟知自己部落的事情,对其他部落的事情也有些了解。

听完隐山部落的两个人的话后,赵曜对岭南部落的情况有了大致的了解。果然情况很是复杂,但是也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办。

在他看来,岭南的部落基本上处于愚昧落后的状态。当地的百姓只信土司的话,他们把土司视为皇帝,把土司的话视为圣旨。更甚者,他们把土司视为神明。只要控制并除掉土司,就能顺利收复各个部落的百姓。

岭南的各个部落的土司和百姓都信奉神明。即使各个部落的语言和文化习惯有所不同,但是他们却相信一个神——龙。

在岭南各个村里都能看到龙王庙。不管村子有多穷,有多破,但是村子里的龙王庙一定是最豪华最好的。可见他们对龙的虔诚。

除了每个村都有自己的龙王庙,每个部落也都有自己的龙神庙。

岭南人之所以这么信奉龙,是因为经常发洪水的缘故。再加上,岭南靠近海边,不少百姓靠出海为生。

按理说,岭南人这么信奉龙,那他们应该相信皇帝,因为皇帝是真龙天子。不过,岭南人对皇帝是真龙天子一事并不相信。他们有自己的信奉方式,只有通过他们的信奉方式,他们才相信。再者,他们一直都认为中原人信奉的龙,跟他们信仰的龙不是一种龙。

赵曜听到这里的时候,在心里嘀咕着,龙本来就是虚构出来的东西,世上根本就没有龙,怎么中原的龙跟岭南的龙还不一样呢?

明明岭南人信仰的龙跟中原人信奉的龙长得一模一样,怎么岭南人觉得他们的龙要比中原的龙高贵厉害?

最好笑的是岭南各个部落的土司也自称是“龙的传人”,他们觉得自己比中原皇帝厉害。他们还觉得自己才是真正的“龙的传人”,而中原皇帝并不是。他们认定中原皇帝谎称“真龙天子”。

遭点太多,赵曜都吐槽不过来了。

隐山部落的两个人并不知道赵曜在心里笑话他们,他们继续说着岭南各个部落的事情。

赵曜听后,心里有了个谱。现在看来,隐山部落的土司最容易收服。或许现在就可以收买她。

这个隐山部落的土司心里清楚,他们要想生活的好,就不能世世辈辈都困在岭南,必须走出岭南。她也一直想要带着部落里的百姓走出岭南,去中原看看。可惜,没有中原朝廷的同意,他们永远无法离开岭南。

赵曜觉得他可以给隐山部落的土司一个机会,让隐山部落的人走出岭南,来京城看看。他相信只要来过中原,隐山部落的百姓就会深刻体会到中原的繁华。

只要见识过别处的繁荣,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落后,届时心中的向往和野心也会不觉变大,变得不再满足原先的生活。

事实就是如此。隐山部落的两个人被带到中原后,就深深地被中原的一切震撼。在他们看来,中原的一切犹如仙境,是他们不敢想的。

他们现在就已经不想再回到隐山部落,他们想要一辈子留在中原。

赵曜又问了些事情,这才让同喜带隐山部落的两个人下去。

郑溪林走进来,开口好奇地问道:“有什么收获?”

赵曜朝郑溪林灿烂一笑:“收获丰厚。”

听赵曜这么说,郑溪林心里越发好奇,问道:“收获到什么?”

赵曜把方才隐山部落两个人说的事情,大概第跟郑溪林说了说。

郑溪林听后,表情非常诧异意外。他对岭南的情况并不是很了解,他的了解只限于以前看过的一些内容。

“你打算怎么做?”

“先派人去正式地出使隐山部落,让隐山部落的土司派些人跟着我们的人来中原。”赵曜听完隐山部落的两个人的话后,心里便有了些安排。“隐山部落的土司不能随意离开本部落,更不能轻易离开岭南,但是可以让她派她的心腹来中原。等她的心腹来中原后,告诉她真实的中原情况,我想她本人会更加愿意来中原。”

“隐山部落并不是岭南最大的部落,也不是势力最强的部落。”郑溪林听完赵曜的话,便理清了岭南各个部落的情况。“因为隐山部落的土司与岭南的中原人来往,她和隐山部落都被其他部落排挤,并被视为叛徒。你想通过她,收复其他部落很难。”

赵曜笑嘻嘻地说道:“那就帮隐山部落成为岭南最大最强的部落,让她成为土司王,让所有部落和土司都视她为尊。”

郑溪林微微挑眉,表情质疑:“就算你有能力帮她,但是她一个女人能让所有部落的人臣服?”

听着郑溪林这副小看女人的语气,赵曜很失礼地送给他一个白眼。

“三叔,你怎么能小看女人呢?你要知道很多女人比男人还要有手段、有本事,不说别人,就提前朝的范皇后,如果没有她,前朝传到第三代的时候就毁了……”

前朝的范皇后是个非常厉害的女人。当年,她的丈夫病逝后,她的儿子是个年幼无知的稚子。这还不是最糟的情况,当时有几个亲王,他们各个年轻力壮,并且拥有强大的势力。还有朝中不少大臣被他们收买。可以说,她儿子继位时,危机四伏。

她面对如此危险的情况,凭借她出色的智谋和手段,一步步化险为夷,最终成功的除去威胁最大的几位亲王与他们的势力,让她儿子稳稳的坐在皇位上。

解除皇位的危机后,她又开始实施一些惠民政策,让百姓生活的越来越好。对于朝中的大臣,她恩威并施,并且充分给有才能得大臣发挥的机会,这才前朝变得越来越好。

“隐山部落的女土司是一个聪明有野心的人,只要给她机会,她一定能做出一番不得了的成就来。”或许是收到梁嫔的影响,又或者收到梦中赵耀的影响,赵曜从来不认为女人就该比男人矮一等,更不觉得女人做不出什么事情来。相反,他觉得女人很厉害,只要给她们机会,她们就一定能做出一番事业来。“或许一开始她会比较青涩,但是我相信她很快就会成长,然后给我一个满意的交代。”

郑溪林没想到赵曜这么信任隐山部落的女土司,有些惊愕道:“你还没有见这个女土司,就这么看好她啊。”

“就凭她与中原人来往。”赵曜再次说道,“三叔,千万不要小看女人。”

郑溪林笑了笑说:“那我期待着。”

“其实,岭南是一个非常好的地方,但是不管是父皇,还是其他王朝的皇帝都没有发现,白白浪费了岭南出色的地理位置。”梦中赵耀那个世界的岭南可是非常了不得的。

“你说出色的地理位置是靠海?”郑溪林道,“东吴很多地方也靠海,最重要的是这些地方没有瘴气,而岭南弥漫着浓浓的瘴气。”

“东吴是有很多地方靠海,但是论与安南和柔佛等外邦国家的距离,岭南最近,这就是它比东吴很多地方有优势的地方。”赵曜一脸认真地说道,“瘴气的确是个问题,但是并不是完全不能解决的。我派去的大夫,对瘴气有了一定的研究,日后想要清楚瘴气并不是不可能。再说,靠海的地方并没有瘴气,瘴气基本上都是存在山林间的。”

“看来,你是铁了心要把岭南建设成一个码头。”郑溪林提醒赵曜道,“并不是所有部落的人像隐山部落的人,他们大多数都非常野蛮。”

赵曜明白郑溪林的意思,“岭南人之所以不受教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只信服土司,只要解决了土司,再以强硬的手段强迫他们学习中原文化,他们自然受教。如果还不行,那就打到他们听话为止。到了最后还是不行,那就杀了吧。”

听到赵曜云淡风轻地说“杀了吧”,郑溪林心中微微震愕,旋即笑着说:“我等着你日后去岭南大展拳脚。”

赵曜忽然变得垂头丧气:“唉,我还有三四年才能去岭南大展雄威。”

正说话间,同喜在门外敲了几下门,接着听他说:“殿下,孟老先生醒了,请您过去。”

“这就去。”

赵曜跟着郑溪林前往孟老先生的房间。他老人家靠坐在床上,气色和精神好了不少。

他找赵曜是为了说科举考试一事。他老人家担心世家们会强逼贫困学子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到时候整个金陵会没有一个人参加科举考试。

关于这件事情,郑溪林之前跟赵曜说过了。赵曜便把之前对郑溪林说的那番话,又跟孟老先生说了一遍。

孟老先生听后,心中的担忧并没有减少。

“苏州的情况,我不太了解,但是想来跟金陵差不多。”孟老先生脸色沉重地说道,“虽然这几十年我一直躲在山里,看起来我不过问世间俗事,但是我对金陵的情况还是比较了解的。”

“您的意思?”

“金陵的世家们与漕帮和盐帮是一条线上的蚱蜢,科举考试不仅事关世家们,也事关漕帮与盐帮的利益,他们决不允许金陵的官场上的官员是他人。”孟老先生紧皱着眉头,语气有些凝重地说道,“金陵的漕帮与盐帮的人之所以这么嚣张跋扈,就是因为有官员们的维护和偏袒。”

“我知道。”孟老先生方才说的,赵曜早就猜到。

“皇上想要整顿金陵的世家和官场没有那么容易,扬州的成功经验并不能在金陵复制。再者,金陵的这些人也决不允许他们重蹈扬州的覆辙。”孟老先生言道,“还有一件事情,我曾经听说扬州的漕帮与盐帮,还有世家都听一个人的话,是他把这三个紧密联系在一起。”

赵曜急忙问道:“谁?”

孟老先生摇了摇头说:“具体是谁,我不清楚。”

“您的意思是这个人才是金陵幕后真正的王?”

孟老先生轻点了下头,旋即接着说:“听闻这人神机妙算、料事如神、手段通天,尤其是对朝廷的事情了如指掌。”

“金陵背后最大靠山的不是太子和镇国公吗,这人对朝廷的事情了如指掌,并不奇怪。”

郑溪林帮孟老先生补充一句道:“孟老的意思是这人能算到你父皇的心思。”

赵曜闻言,心中大吃一惊,大惊失色道:“什么?”

请不要把文中的岭南带入现实的两广啊。

文中的岭南,我自己设定了很多,不仅跟现实中,还跟历史上的岭南都不一样。

信仰龙这一点,也是我胡编乱造的啊,当不得真啊。

最后还是卑微的求月票!求打赏!求留言!!!

第354章 被贺莲芳嘲笑的皇帝506.第506章 派船寻找美洲第236章 怪物第391章 相国人选第440章 高叔回来了第425章 贺莲芳的目的第405章 怼皇帝第294章 报仇第406章 玻璃和镜子第218章 郑让的请求第403章 人口问题第254章 代王妃病逝第101章 李嫔建议四皇子参与修史第36章 四个逗逼第340章 可怕的楚王第448章 建度假山庄第403章 人口问题第241章 兄弟信物第255章 先皇后和皇后娘娘第312章 玩弄人心第387章 要钱第340章 可怕的楚王第130章 比试529.第529章 韩王不敢回京第109章 遇刺第320章 抵达金陵第148章 报复孔家第105章 一箭双雕第249章 十弟是我唯一的弟弟第14章 训练猫狗第445章 玩弄于鼓掌之中第14章 训练猫狗第231章 舍不得第335章 跟猪一样第264章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第282章 八哥跟南魏又有什么关系?第254章 代王妃病逝第449章 汉王殿下不该第37章 想做纨绔子弟第237章 恃宠而骄第9章 加珠第174章 八哥又要搞事情第18章 寻找外邦之物第392章 虎崽子第121章 鹿第415章 凹凸镜第181章第338章 这笔账他记下了第144章 玉牌真正的作用第450章 殿下好算计第269章 不怀好意的匈奴人第160章 为了牛肉也得把匈奴打下来第28章 代王=牛肉?第451章 捣鼓橡胶第167章 皇上的老丈人第434章 被南魏人盯上第278章 必打不可第426章 黑火武器第270章 要给匈奴人一个下马威535.第535章 楚王的担心第178章第51章 出宫迎接代王第178章第127章 弄巧成拙第418章 不回京城第307章 开门红第389章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第352章 杀了景王508.第508章 送神难啊第363章 抓李傕的真正目的536.第536章 抵京第436章 该轮到王家了第469章 军市第352章 杀了景王第373章 魏王回京参与夺嫡第182章第287章 有好戏看了第233章 笔友第167章 皇上的老丈人第316章 科举考试第161章 臣说句实话,您比义勇太子更适合做第1章 风雨欲来第254章 代王妃病逝第484章 北境形势复杂第491章 南魏人找到裴定远第411章 做热武器必须保密第53章 挖坑506.第506章 派船寻找美洲第92章 沈虎的惊奇第6章 今晚这场戏真是好看第255章 先皇后和皇后娘娘第121章 鹿第260章 金矿第13章 种菜第83章 第三更第79章 第二更第161章 臣说句实话,您比义勇太子更适合做第359章 相信的人,自会相信第462章 招女工第93章 小酒窝
第354章 被贺莲芳嘲笑的皇帝506.第506章 派船寻找美洲第236章 怪物第391章 相国人选第440章 高叔回来了第425章 贺莲芳的目的第405章 怼皇帝第294章 报仇第406章 玻璃和镜子第218章 郑让的请求第403章 人口问题第254章 代王妃病逝第101章 李嫔建议四皇子参与修史第36章 四个逗逼第340章 可怕的楚王第448章 建度假山庄第403章 人口问题第241章 兄弟信物第255章 先皇后和皇后娘娘第312章 玩弄人心第387章 要钱第340章 可怕的楚王第130章 比试529.第529章 韩王不敢回京第109章 遇刺第320章 抵达金陵第148章 报复孔家第105章 一箭双雕第249章 十弟是我唯一的弟弟第14章 训练猫狗第445章 玩弄于鼓掌之中第14章 训练猫狗第231章 舍不得第335章 跟猪一样第264章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第282章 八哥跟南魏又有什么关系?第254章 代王妃病逝第449章 汉王殿下不该第37章 想做纨绔子弟第237章 恃宠而骄第9章 加珠第174章 八哥又要搞事情第18章 寻找外邦之物第392章 虎崽子第121章 鹿第415章 凹凸镜第181章第338章 这笔账他记下了第144章 玉牌真正的作用第450章 殿下好算计第269章 不怀好意的匈奴人第160章 为了牛肉也得把匈奴打下来第28章 代王=牛肉?第451章 捣鼓橡胶第167章 皇上的老丈人第434章 被南魏人盯上第278章 必打不可第426章 黑火武器第270章 要给匈奴人一个下马威535.第535章 楚王的担心第178章第51章 出宫迎接代王第178章第127章 弄巧成拙第418章 不回京城第307章 开门红第389章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第352章 杀了景王508.第508章 送神难啊第363章 抓李傕的真正目的536.第536章 抵京第436章 该轮到王家了第469章 军市第352章 杀了景王第373章 魏王回京参与夺嫡第182章第287章 有好戏看了第233章 笔友第167章 皇上的老丈人第316章 科举考试第161章 臣说句实话,您比义勇太子更适合做第1章 风雨欲来第254章 代王妃病逝第484章 北境形势复杂第491章 南魏人找到裴定远第411章 做热武器必须保密第53章 挖坑506.第506章 派船寻找美洲第92章 沈虎的惊奇第6章 今晚这场戏真是好看第255章 先皇后和皇后娘娘第121章 鹿第260章 金矿第13章 种菜第83章 第三更第79章 第二更第161章 臣说句实话,您比义勇太子更适合做第359章 相信的人,自会相信第462章 招女工第93章 小酒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