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相信的人,自会相信

金陵城,宋家。

景王和宋青云一边饮酒,一边下棋。

此时,窗外正下着大雨,雨水滴落院里的芭蕉叶上,发出滴答滴答的声响,在这安静的雨夜里不仅不吵闹,反而别有意境。

宋青云落子后,抬眸看向坐在对面的景王。

“殿下,楚王殿下的尸身一直没有找到,只怕不会让京城那边相信。”

景王把玩着手中的棋子,没有急着落下。他勾起嘴角,玩味地一笑:“你觉得找不找到楚王的尸身真的有那么重要吗?”

宋青云微微怔了怔,面上露出一抹微愕的神色。

“殿下,您的意思是找不到楚王的尸身并不重要?”

“楚王已死的消息已经传回京城,相信的人,自然会相信。不会相信的,自然不会相信。”

景王的这句话说的宋青云有些糊涂。他面露茫然地问道:“殿下,这是相不相信的事情么,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其他人不说,太子和镇国公他们没有见到楚王的尸首,他们会相信楚王遇刺身亡了吗?”

“太子那个蠢人肯定相信,至于我那个好舅舅肯定不会相信。”提到太子,景王的眼里毫不掩饰地露出轻蔑的神色,“太子那个蠢人巴不得楚王死,他听到楚王遇刺身亡的消息,只会非常高兴。”不得不说景王非常了解太子的性子。

“太子相信楚王遇刺身亡没有什么用,镇国公相信才有用。”宋青云也没有把太子放在眼里,但是镇国公不得不防。“殿下,我的意思是我们得找到楚王的尸首,然后送回京城,让所有人都认定楚王已身亡。”

景王闻言,轻轻扬了扬眉梢,“你是想用假的尸首冒充楚王的尸体?”

宋青云微微颔首:“没错,要让京城那边见到楚王的尸体,这样镇国公他们才会彻底相信楚王真的死了。”

“你以为本王没想过吗?”

宋青云见景王一副不以为意的模样,面露不解地问道:“殿下,您觉得这招不行?”

“当然不行,如果我们真的用一个假的尸体去冒充楚王的尸首,不仅行不通,反而会适得其反。”景王落下手中的棋子,接着一脸深意地对宋青云说,“找不到楚王的下落才是最好的,才会让我那个好舅舅心神不宁。”

宋青云不太明白景王的意思,“殿下,楚王死了,不是反而对很多人来说有利吗?”

“那要看死在什么时候,楚王不能在这个时候死,明白吗?”

宋青云不明白景王的意思,“请殿下赐教。”

景王没有直接告诉宋青云是何缘由,而是反问道:“本王明明可以向京城那边禀告说楚王已死,可是本王却说楚王身受重伤沉江,并下落不明,为的是什么?”

宋青云想了想说:“因为我们没有找到楚王的尸体,不能确定楚王是不是真的死了。”

景王无奈地看了一眼宋青云,“你想事情还真是单纯。”

“请殿下指点。”宋青云亲自给景王倒了一杯酒。

景王端起酒杯,低下头优雅地喝了几口,旋即不急不慢地说道:“楚王去彭城是为了什么?”

宋青云毫不迟疑地答道:“为了调查偷铜一事。”

“偷铜一事的幕后主使是谁?”

“太子和镇国公。”朝中的大臣都知道偷铜一事的幕后主使是太子他们,虽然没有任何证据,但是所有人都是这么认为。

“楚王从彭城离开,代表着他已经查到偷铜一事的真相,你觉得他要是在这个时候死了,是好事吗?”

听到这里,宋青云终于明白过来了,但是他还是有些不懂。

“楚王死了对太子他们来说是好事啊。”

“楚王死了,意味着偷铜一事的真相即将埋没,这对代王和宣平侯来说,可不是好事。”景王没有直接回应宋青云之前的话,自顾自地说道,“偷铜一事可是拉太子下台的好机会,代王他们是绝对不会错过的。”

“您的意思,不管楚王是真的死了,还是假的死了,代王他们都会利用楚王身亡一事,撕咬太子。”宋青云一脸恍然道,“如果楚王真的死了,代王他们直接说是太子他们派人杀了楚王。如果楚王没死,到时候楚王会带着偷铜一事的证据回京,到时候太子他们百口莫辩。”

“你少说了一件事情。”景王拿起一颗棋子,用大拇指弹起,接着伸手接住,“李家。”

宋青云猛地瞪大双眼,接着面上露出敬佩的神色。

“殿下,您这一招真是高啊。”难怪殿下刚刚说楚王死没死,真的没有那么重要。

“李家会配合本王传回京的消息,认定楚王出事了。”景王扬起嘴角,意味深长地一笑,“即使没有证据证明是太子所为,但是所有人都会认为是太子他们做的。李家的背后有天下大半的读书人支持,他们要是认为太子杀害了楚王,你觉得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殿下,您为什么这么肯定李家会配合您?”这是宋青云不理解的地方。

景王给自己倒了一杯酒,优哉游哉地喝着。过了一会儿,他才开口问道:“你觉得李家会认为楚王已死的事实吗?”

“李家应该不相信吧。”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在没有见到楚王的尸体前,李家肯定不会相信楚王已遇刺身亡的消息。

“既然李家不相信,为什么他们要配合本王呢?”

“是为了对付太子和镇国公他们?”

“不是,是为了让楚王平安回京。”

宋青云一脸讶异,旋即心服口服地说道:“原来如此,殿下真是高明。”

“本王要是没有猜错的话,楚王已经找到了所有证据,并且在回京的途中。”

“什么,楚王找到了?”宋青云先是狐疑,接着否认道,“不可能,楚王不可能找得到,我们帮太子他们做了那么多的事情,至今为止也没有找到从彭城中偷走的铜的下落。”

“你们找不到,不代表楚王找不到。”景王倒是对楚王的能力很有信心。

“殿下,我们几家跟太子他们合作这么多年,一直以来帮他们做了很多事情,其中就包括帮他们把铜从彭城运出来。”宋青云神色认真道,“从彭城里运出来的铜再从金陵再运到别的地方,我们几家为了打探到这些铜最终被运往何处,花费了不少心思,但是我们始终都没有找到。

他继续道:“我们几家在江南还是有些势力和手段的,凡是从江南运出去的东西,没有我们找不到的。楚王是有能力的,但是楚王在江南有势力么。就算他在江南有势力,能比的上我们吗?我们找了几年找不到的东西,楚王轻轻松松就能找到?”

景王没有说话。

“殿下,偷铜一事对太子他们来说至关重要,关乎着他们的身家性命,您觉得他们会轻易地让别人找到吗?”虽然太子很蠢,但是镇国公可不是蠢人。“一旦找到这些被偷走的铜,太子就会被废,而镇国公府只怕会被诛灭三族。再者,您方才也说了,楚王有能力,那太子他们就更不可能不提防楚王了。”

宋青云这番话有几分道理,但是有些事情不能以常理来判断。

“楚王或许找不到,但是我父皇呢?”

“皇上?”宋青云惊呼一声,旋即他想到什么,面上一片惊愕,“殿下,您的意思是皇上知道那些被偷走的铜的下落,然后派楚王去寻找?”

景王轻点了下头:“也不是不可能,不然父皇不会派楚王去调查这件事情。”

“如果皇上知道,为什么还要派楚王去调查?”

“自然是为了让楚王收集证据。”景王说完,想到什么,似笑非笑地说道,“当然,父皇这么做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给楚王铺路,让楚王拉下太子。”

宋青云信了景王的这番话。他惊得倒抽一口冷气:“这……如果真是这样,皇上未免太看重楚王。”

景王发出一声嗤笑:“父皇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废了太子和镇国公。”

“殿下,草民有一件事情不解。”

景王猜到宋青云想问什么,“你想说太子和镇国公他们一直以来并没有做出大逆不道的事情,为什么父皇要这么对付他们?”

“是的,虽然偷铜一事很严重,但是还没有达到大逆不道的地步,或许太子他们日后会利用这些铜做出胆大妄为的事情,可是太子他们现在毕竟什么都还没有做。”宋青云又道,“至于太子他们在金陵做的事情,也没有严重到谋反的程度。皇上为何如此针对太子和镇国公?”

景王看一眼宋青云,忽然莫名地问道:“提到太子这个人,你第一时间会想起谁?”

宋青云略微迟疑了下说:“镇国公。”

“那现在你明白了吗?”

宋青云的眼中先是露出一抹迷茫,不过很快他眼中的迷茫被震惊取代。 “因为镇国公?”

“准确来说是因为谢家。”景王满脸讥讽道,“太子那个蠢人事事都依赖我那个好舅舅。与其说他是大周的太子,还不如说他是镇国公府的太子,你觉得我父皇会允许日后整个大周被镇国公府操控吗?换做是你,你愿意吗?”

“当然不愿意。”宋青云叹息道,“难怪皇上会这么针对太子和镇国公。”他说完,想到景王和镇国公府的关系,面色不由变得古怪。“那殿下您……”

“本王跟太子那个蠢人不一样,本王绝不会事事依赖镇国公,更不会事事听他的话。”一想到镇国公只帮太子,不帮他这个亲外甥,景王的心头不由地浮现一片恨意,眼底划过一片阴鸷。“再者,本王跟镇国公府并不亲近。”

“这就是殿下被皇上重用的缘故吧。”宋青云有句话没敢说,皇上明显在挑拨太子和景王的关系。不过,就算皇上不离间,景王跟太子的关系也会不好。

“本王知道父皇在利用本王对付太子和镇国公,但是本王不在乎。”景王心里清楚得很,“就算父皇不让本王这么做,本王也会对付太子他们。本王要想坐上储君之位,就必须除掉太子和镇国公。”

“殿下,草民有句话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说吧。”

“殿下,我们宋家只能帮您在金陵行事,但是帮不了您在京城做事。”他们宋家在金陵,可以说是权势滔天,但是在京城,可什么都不是。“您要想坐在那个位子,需要京城世家的支持,而镇国公府是你最好的后盾。”

“本王说会除掉太子和镇国公,并没有说要铲除镇国公府。”景王当然知道他最后还是需要镇国公府的支持,“只要太子和镇国公没了,镇国公府就会为我所用。”

见景王都明白,宋青云没有再多嘴。

“殿下英明。”

“楚王的事情,用不着我们操心。”景王故意把楚王遇刺身亡的消息传回京城,为的就是让京城乱起来,让太子和镇国公他们暂时没有心思放在金陵这边。“县试已经结束,但是我们还是不能疏忽大意,要让那些人老老实实批阅考卷,在发榜之前,绝不能泄露半点消息,明白吗?”

宋青云心头一凛,神色郑重地说道:“草民明白。”刚说完,他便想起一件事情,“殿下,等县试发榜后,您是不是要启程回京呢?”

“本王不打算回京。”

“您不打算回京?”

“本王打算院试结束后才回京。”景王心里清楚,县试结束后返京,一定会有危险。以太子和镇国公他们的手段,只怕会让他在回京的途中意外去世。“县试是科举考试的第一场考试,本王在金陵成功地让县试举办,为金陵的科举考试开了一个好头,本王可不想把这个功劳让给别人,自然是要把接下来的两场科举考试办了。”

“草民原本还打算劝说殿下留下来,现在看来不用了。”宋青云的看法跟景王一样,如果现在就回去,未免太可惜了。

“本王已写信给父皇,恳求父皇让本王留在金陵,继续负责主持接下来的府试和院试。”这段时日,景王不仅尽职尽力地举办科举考试,还暗中对付太子和镇国公的人。当然,最重要的是他结识了不少寒门子弟。他以前看不上这些寒门子弟,虽然他们中很多人有才,但是因为他们出身低微,很难有机会出仕,所以他没有花心思在他们身上。

如今却不同了,寒门子弟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只要他们真的有才华,就能从科举考试中脱颖而出,届时就能出仕。所以他现在有必要结识他们,让他们为他所用。

所有人都觉得父皇举办科举考试,只是为了对付世家。其实,并不仅如此,最重要是为朝廷选拔人才。

以父皇对科举考试的重视,日后朝中的大臣都要通过科举考试。父皇对世家忌惮,一定会重用出身寒门的大臣。在这些寒门子弟还没有考中之前,与他们相识,并帮助他们。等到日后他们高中,在朝中任职,他们一定会支持他。

还有,母后说的对。他负责金陵这边的科举考试,对金陵的寒门子弟来说,他算得上是他们的恩师。不管日后他们支不支持他,但是对他,他们会心存点感激。

“殿下,明年的乡试,您不打算主持了吗?”宋青云道,“比起今年的三场考试,明年的乡试才是最重要的。”

“本王明白,本王会向父皇争取明年的乡试。”景王当然不想错过明年的乡试,如果可以,他还想负责明年的会试。不过,以他的资历,父皇肯定不会同意他负责主持会试。但是,明年江南的乡试,他还是可以争取的,当然前提条件是他成功地举办今年的三场科举考试。

“殿下,魏王那边要不要……”宋青云没有把话说完,但是意思很明显。“魏王如今身受重伤在彭城,正是下手的好机会。如果错过这次机会,以后怕是很难找到这么好的机会除掉他。”

“魏王?”景王讥诮道,“他算什么东西。”

“殿下,魏王可是太子的得力干将。”

“得力干将?你还真是看得起他。”景王满脸不屑地说道,“他不过是太子身边的一条狗。他用不着的我们出手,太子和镇国公他们会拿他出来做替罪羔羊。”

宋青云想想觉得也是。

“你还是好好对付李傕他们吧。”景王把手中的棋子扔进棋盒里,站起身居高临下地望着宋青云,“你一直对他们手下留情,他们未必会领你的情。你再心慈手软,到时候死的可是你。”

“殿下的话……草民记住了。”宋青云站起身来,退后几步,接着朝景王行礼,“殿下放心,草民不会再心软。”

景王斜睨了一眼宋青云,语气淡漠道:“你最好能说到做到。”

宋青云心里一紧,面色一肃:“草民一定能做到。”

景王深深地看了一眼宋青云,没有再说什么,转身便离开了。

守在门口的孟刚见景王出来,忙为景王撑伞。

“去贡院。”主持科举考试的地方叫贡院。县试已经结束,但是主考官们还在贡院批阅考卷。

宋家门口早已有马车等候。景王上了马车,问孟刚道:“贡院的情况如何?”

“一切正常。”孟刚恭敬地说道,“贡院有重兵把守,没人敢在贡院或者附近闹事。”

景王轻点了下头,旋即靠在马车上休息。

片刻后,景王的马车抵达贡院。

贡院里灯火通明,但是却十分安静。

守在门口的将士见来人是景王,恭顺地行了个礼。

景王见将士们都淋湿了,吩咐孟刚去准备姜汤。虽然这段时日,金陵天气炎热,但是这两日因为下雨的缘故,晚上还是有些凉的。如果淋湿了,很容易受风寒的。

将士们忙行礼感谢。

景王走进贡院,就听到屋子里传来主考官们在争论,而且争论的非常大声。他心头微微一沉,忙走了过去。

主考官们争论的是这篇文章写的好,那篇文章写的妙。

他们告诉景王,参加县试的学子们大多数都非常有才华,文章写的极好,让他们大为震撼。

景王随便拿起一张考卷,看到上面的文章,发现的确写的非常好。

江南不愧人杰地灵,满是才子。

见景王来了,主考官们就问他这几份考卷,该评谁为第一,谁为第二,谁又为第三。他们方才吵得厉害,就是因为他们觉得这三份考卷都写的非常好,可以说不相上下,他们一时间也不知道该评谁为第一。

因为考卷上的名字被糊住了,景王并不知道这三份考卷的主人是谁。

“本王来金陵之前,父皇曾特意叮嘱过本王,科举考试不仅仅是考文章写的好不好,还要考他们会不会处理事情。”他说完,又仔细地看了看主考官们选出来的前三名的考卷。他发现这三位学子,文章写的是极好,但是写实际的东西却欠缺了些。

“各位大人,你们看看,他们写的治理地方的政策。”

主考官们接过考卷,又详详细细地看了一遍这三位学子的答题,发现关于这方面写的的确不太好。

“各位大人,父皇举办科举考试是为了选拔人才,而这人才得务实,明白吗?”

“多谢殿下提点,臣等明白。”

“那你们再好好看看。”

景王陪主考官们批阅了一会儿考卷。临走前,他再三叮嘱他们,不要徇私舞弊,不然后果不是他们能承受的。

金陵城的某处宅子里,赵曜看着身受重伤的魏王,老气横秋地叹气:“八哥,你就算要受伤,也没必要把自己弄得这么惨吧。”

魏王瞪着赵曜,懒得搭理他。

“八哥,你的小身板本来就虚弱,这次又身受重伤,你还想不想好呢?”八哥要做戏,也没必要把自己伤的这么重。“八哥,你这次受伤都快要赶上那一次了。”

最后还是卑微的求月票!求打赏!求留言!!!

第472章 贸易大会开始第449章 汉王殿下不该第417章 对汉王殿下的考验第396章 狠毒的汉王第80章 第三更507.第507章 为什么郑太尉在这里第297章 皇帝的怀疑第253章 长大好像也不是什么好事第43章 镇国公的手段第476章 简单粗暴第246章 试探八皇子第463章 沼泽府的奇迹第362章 可惜了第404章 不愧是汉王殿下第7章 猛禽第401章 沟滩晒盐法510.第510章 郑王的罪证第305章 楚王与赵曜最大的不同第26章 代王的心思第249章 十弟是我唯一的弟弟505.第505章 朕这么肤浅的吗?第85章 第二更第32章 蜀地第259章 梁昭仪晋升为梁嫔第438章 安阳公竟然支持第178章第465章 京城出现天花第90章 最恨先皇后的是谢皇后514.第514章 魏王气得吐血第7章 猛禽第215章 好玩第388章 防人之心不可无第135章 中年男人曾经是一名将士第211章 拼爹第219章 五公主的心思第316章 科举考试第397章 优惠第331章 处境危险536.第536章 抵京第41章 帝王心海底针第314章 赵曜的提议第221章 被吓到的贺莲芳503.第503章 别有深意第228章 十殿下的命运第263章 为什么每个朝代不能久远?529.第529章 韩王不敢回京第426章 黑火武器511.第511章 安南公主想要动摇大周朝堂?499.第499章 禁药第93章 小酒窝第118章 马镫是个好东西502.第502章 未来的汉王妃竟然出身第311章 老八还真是没有让朕失望第176章第406章 玻璃和镜子第127章 弄巧成拙第488章 北方即将有蝗灾第82章 第二更第261章 秘宝第85章 第二更第320章 抵达金陵第350章 不配做太子498.第498章 利用郑王第78章 第一更第185章第128章 胡人第495章 楚王察觉第3章 变天了第185章第431章 我到现在还不知道我未来的王妃是谁第64章 代王被质疑不行第154章 不能以貌取人第228章 十殿下的命运第334章 楚王的警告第9章 加珠第413章 汉王殿下您这是藏了多少本事啊第227章第486章 下毒第417章 对汉王殿下的考验第280章 看不起大周皇帝第251章 荒谬的赐婚旨意第267章 八哥是想利用孔家日后来对抗李家第14章 训练猫狗第153章 扬州的门阀世家第156章 四哥该不会知道了吧……第162章 八皇子的生辰第318章 下江南第107章 算术第343章 景王第309章 不碍事第223章 主公第247章 镇国公还真是敢第125章 代王的怒火第450章 殿下好算计第207章 笑话梁昭仪第459章 韩王很干净507.第507章 为什么郑太尉在这里536.第536章 抵京第451章 捣鼓橡胶第3章 变天了
第472章 贸易大会开始第449章 汉王殿下不该第417章 对汉王殿下的考验第396章 狠毒的汉王第80章 第三更507.第507章 为什么郑太尉在这里第297章 皇帝的怀疑第253章 长大好像也不是什么好事第43章 镇国公的手段第476章 简单粗暴第246章 试探八皇子第463章 沼泽府的奇迹第362章 可惜了第404章 不愧是汉王殿下第7章 猛禽第401章 沟滩晒盐法510.第510章 郑王的罪证第305章 楚王与赵曜最大的不同第26章 代王的心思第249章 十弟是我唯一的弟弟505.第505章 朕这么肤浅的吗?第85章 第二更第32章 蜀地第259章 梁昭仪晋升为梁嫔第438章 安阳公竟然支持第178章第465章 京城出现天花第90章 最恨先皇后的是谢皇后514.第514章 魏王气得吐血第7章 猛禽第215章 好玩第388章 防人之心不可无第135章 中年男人曾经是一名将士第211章 拼爹第219章 五公主的心思第316章 科举考试第397章 优惠第331章 处境危险536.第536章 抵京第41章 帝王心海底针第314章 赵曜的提议第221章 被吓到的贺莲芳503.第503章 别有深意第228章 十殿下的命运第263章 为什么每个朝代不能久远?529.第529章 韩王不敢回京第426章 黑火武器511.第511章 安南公主想要动摇大周朝堂?499.第499章 禁药第93章 小酒窝第118章 马镫是个好东西502.第502章 未来的汉王妃竟然出身第311章 老八还真是没有让朕失望第176章第406章 玻璃和镜子第127章 弄巧成拙第488章 北方即将有蝗灾第82章 第二更第261章 秘宝第85章 第二更第320章 抵达金陵第350章 不配做太子498.第498章 利用郑王第78章 第一更第185章第128章 胡人第495章 楚王察觉第3章 变天了第185章第431章 我到现在还不知道我未来的王妃是谁第64章 代王被质疑不行第154章 不能以貌取人第228章 十殿下的命运第334章 楚王的警告第9章 加珠第413章 汉王殿下您这是藏了多少本事啊第227章第486章 下毒第417章 对汉王殿下的考验第280章 看不起大周皇帝第251章 荒谬的赐婚旨意第267章 八哥是想利用孔家日后来对抗李家第14章 训练猫狗第153章 扬州的门阀世家第156章 四哥该不会知道了吧……第162章 八皇子的生辰第318章 下江南第107章 算术第343章 景王第309章 不碍事第223章 主公第247章 镇国公还真是敢第125章 代王的怒火第450章 殿下好算计第207章 笑话梁昭仪第459章 韩王很干净507.第507章 为什么郑太尉在这里536.第536章 抵京第451章 捣鼓橡胶第3章 变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