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9.第509章 百姓重要,还是文人士族重要?

郑溪林跟赵曜说话时,没有赶走小儿子。郑谦坐在一旁,安静地听着他爹跟汉王殿下说一些大道理。

赵曜原本以为郑溪林会跟他说上好几个时辰,没想到只说了一个时辰。说完,郑太尉就表示他累了,明日一早便会乘船离开沼泽府,绝不会给赵曜带来麻烦或者危险。

郑谦请赵曜去他书房喝茶。赵曜端起茶杯,没有急着喝茶,而是拿着茶盖轻轻拂着水面。郑谦坐在他对面,没有说话。

过了半晌,赵曜这才开口说话:“你觉得你爹是什么意思?”

郑谦心里清楚赵曜不可能没听懂他爹话外之意,“主公,你不用理睬他的话。”他一向都不太听他爹的话。“你就当他在放屁。”

赵曜听到郑谦这么说他爹,先是愣了下,旋即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哈哈哈哈,郑谦你这么说你爹好吗?”

“我一向都是这么说他的。”比这更大逆不道的话,他都说过。

赵曜早就看出郑谦对郑太尉浓浓的嫌弃。他打趣道:“你大哥二哥他们也有郑太尉这样的父亲为傲,为何你这般嫌弃你爹?”

郑谦冷哼道:“他讨嫌。”

赵曜没有再说话,而是慢慢地喝起茶来。

“主公,你还是按照你的心意活着。”

赵曜喝完茶,放下手中的茶杯,“我不会因为你爹的一番话就改变我的心意,我现在是不明白你爹为何会看重我,我哪里值得他老人家另眼相看呢?”他到现在也不明白父皇为什么会选中他。他觉得他就比他的皇兄们会赚些钱,然后其他的处处不如皇兄们。论打仗,他不如代王。论读书,他不如四哥。论隐忍搞诡计,他不如八哥。论家世,他远不如景王。他真的除了会赚钱,处处比不上皇兄们,父皇他们为何会觉得他能堪当大任?

“主公,如果他看不上你,那他才眼瞎。”郑谦虽然各个方面嫌弃他爹,但是他爹看中赵曜一事,他是认同的。“主公,你很好,他看重你很正常。”

“我哪里好呢?”赵曜指了指自己说道,“我胸无大志,只想当个富贵王爷,不想管天下事,这样的我有什么资格做皇帝啊。不说其他人,就说我四哥,各个方面都优秀,心系天下苍生,他才是最适合做皇帝的人,为何父皇和郑太尉看不中他,他哪里差了?”

“楚王是不错,但是楚王不及主公。”

“四哥哪里不如我呢?”在他看来,四哥是完美的继承人选。

“主公,你会做很多利于天下苍生的东西,这点楚王远不如你。”

“这又能代表什么,做皇帝又不要做曲辕犁和水车这些东西。”赵曜摆摆手,“我做的那些东西的确造福百姓,但是这不代表我就适合做皇帝。做皇帝不需要这些,而是要管理好江山。我连我的小朝廷的正事都懒得管,更何况天下大事。”他连他小朝廷的正事都嫌多,更何况天下事。最重要的是天下事,没有一件事小事,都事关整个大周百姓,不能敷衍了事。

郑谦忽然问道:“主公,你觉得楚王做上皇帝后会怎么管理大周江山?”

赵曜毫不迟疑地说道:“自然是仁治天下。”

“那你觉得仁治天下好吗?”

这个问题问的赵曜微微怔住。他皱起眉头,满面不解地反问道:“仁治天下不好吗?自古以来的明君,不都是仁治天下吗?”

郑谦没有回答赵曜的反问,而是继续问道:“主公,你觉得皇上是在仁治天下吗?”

“父皇难道不是在仁治天下吗?”赵曜觉得郑谦这个问题很奇怪,“父皇登基以后,减免各种赋税和徭役,减轻刑罚,还制定了各种有利于百姓的政策,这难道不是仁治吗?”

“主公,你认为的仁治就是这些吗?”

“这些当然不够,我只是举出一些例子来。仁治天下的仁,要体现在很多方面。”赵曜一脸认真地说道,“要对文武百官们【仁】,这样他们才会积极纳谏。对文人学子们【仁】,这样会有让大周的文化繁荣,让更多人的愿意读书,愿意参加科举考试当官。对百姓们【仁】,这样会让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郑谦静静地听完赵曜说完他理解的“仁治”,“主公,你觉得只是靠仁治天下,够吗?”他又反问道,“你认为皇上只是一味的靠仁治天下吗?皇上对那些世家为什么不用【仁】治他们?”

赵曜听后,沉默了下,须臾后才说道:“只是一味靠【仁】治天下是不够的。”

郑谦又问道:“主公,你觉得皇上除了仁治天下,还靠什么治天下?”

赵曜道:“法治天下。”

“主公,如今皇上不止是采用儒家的【仁】治天下,还采用法家的【法】治天下。”

赵曜点点头赞同郑谦这个说法,“是这样没错,但是这跟四哥有什么关系?”

“主公,你一向对儒家那套仁义道德嗤之以鼻,但是楚王跟你却不同。”

赵曜面露疑惑地问道:“哪里不同?”

“楚王深受李家影响,把儒家那一套奉为圭臬。”郑谦也同样看不上儒家那一套,但是他并没有把法家那一套封为圭臬。“主公,这就是楚王跟你最大的不同。”

听到这里,赵曜终于明白郑谦的意思,但是就因为这点,父皇和郑太尉就看不上四哥,是不是太草率了点?

“儒家那一套并不是一无是处,如今皇上的政策大多数都是采用儒家的仁,所以百姓们才能安居乐业,日子也一天比一天好过。”“既如此,为何不能让四哥继续施行儒家的仁治?”

“主公,天下初定,满目疮痍,民不聊生,自然要实行仁治天下,但是如今大周已不是刚建立时的模样,不能再一味实行仁政。”郑谦又说道,“再者,世家门阀并没有彻底铲除,他们依旧对江山和百姓造成威胁。楚王有仁义,但是未必有狠毒之心。”

“狠毒之心?”

“主公,皇上当年铲除扬州那些世家,手段狠不狠毒?”

“在我看来并不狠毒。”赵曜觉得扬州那些世家罪有应得。

“可是,在很多人看来,包括在朝中不少大臣的眼中,皇上的手段未免太过狠毒。”郑谦看向赵曜问道,“主公,如果换做是你,你会跟皇上一样做吗?”

赵曜毫不犹豫地答道:“当然。”

“如果有大臣再三向你求情,让你网开一面,还跟你说了铲除扬州世家会让天下世家寒心、惧怕,你会网开一面,不斩草除根吗?”

“当然不会。”像扬州那些世家必须赶尽杀绝,不然他们会死灰复燃,到时他们又敢做出危害江山和百姓的事情来。再者,父皇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震慑天下所有世家门阀,让他们老实点。

“那你觉得楚王会狠下心来斩草除根吗?”

这个问题问住赵曜。他知道以四哥的脾性,肯定是不会放过扬州那些世家里的成年男人,但是女子和孩子们一定会放过。如果大臣们再三求情,四哥很有可能会真的网开一面,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主公,楚王殿下不会狠下心斩草除根。”郑谦说得非常笃定,“当年楚王殿下奉命去蜀地剿灭反贼,楚王并没有对反贼赶尽杀绝,甚至还为一些反贼求情,恳请皇上不要全部斩杀。”

“那是四哥觉得韩家人并不是全都无恶不赦,还有韩家人在蜀地扎地生根多年,留下一些韩家人继续掌管蜀地,能稳定蜀地。”赵曜为楚王辩解道,“再者,父皇也没有斩杀完韩家人的打算。四哥是明白父皇的用心,这才帮韩家人求情。你不能拿这件事情来批判四哥,四哥在这件事情上并没有做错。”

“主公,如果是你,你会帮韩家人求情吗?”

赵曜没有马上回答,而是迟疑了一会儿才说:“我不会,我不会让韩家人继续留在蜀地。”

听到赵曜这个回答,郑谦一点也不意外。

“我不会这么做,并不代表我是对的。”

“主公,想必你心里清楚,蜀地日后还会发生动乱。”

“这不一定。”赵曜嘴上这么说,但是他心里却是这么认为的。“父皇准了四哥的求情,说明父皇是认可四哥的。”

“主公,皇上同意让韩家人留下来,继续管理蜀地,并不单单是因为楚王的求情,还有其他深意。”

“能有什么深意?与其镇压,不如安抚。”赵曜道,“安抚能避免再次流血,能让蜀地百姓安心。”

“主公,我游历时去过蜀地,并在那里待了一段时日。目前,蜀地的确太平,百姓安居乐业,韩家人也老实,没有再像以前那样为非作歹,他们兢兢业业管理蜀地,但是过不了多少年,韩家人会再次造反。”韩家人以往在蜀地可是做皇帝的,他们在蜀地享受着至高无上的权利和荣华富贵,他们怎么甘心屈居于人,做一个官职不大的官,还一辈子被监视。

“主公,蜀地是皇上留给你的。”

赵曜闻言,面露惊愕:“留给我的?”

“新皇登基要树立威信,而蜀地是你登基后最快树立威信的办法。”郑谦信誓旦旦地说道,“这就是皇上同意楚王求情的深意。”

赵曜立马否认:“不可能。”剿灭蜀地反贼一事是多少年前的事呢,那个时候父皇怎么可能就打这个主意?“我同意你说父皇留蜀地有可能是为了给新皇树立威信,但是我不赞成是为我留的。日后四哥登基还能再次灭了蜀地的叛乱。”吃过一次亏的四哥,绝不会再次对韩家人心慈手软。

郑谦没有再在蜀地这件事情上跟赵曜辩驳,他说起另外一件事情。

“主公,楚王跟你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是他的母族是李家,李家一直以来是书香门大,是文人士族。而你的母族是商人。”

“这有什么不对?”

“主公,你的母族往上数三代,应该是农民,对吗?”

“对。”

“当初前朝发生战乱,主公你的母族经历过,我记得当年梁家拿出钱财、田地和粮食资助百姓,而李家却避世,躲到深山野林里读书、著书,不过问天下事,也不管百姓的死活。”郑谦神色倏然变得严肃,“主公,在楚王心里,百姓是很重要,但是更为重要的是文人士族。在百姓和文人士族之间,楚王心底那杆秤会不觉地偏向文人士族。”

郑谦最后一句话让赵曜无法反驳。

“主公,这就是皇上和我爹他们为什么会选中你,而不是楚王殿下。”其实,楚王殿下不管在哪方面都不如主公,但是楚王在这两个地方远远不如主公。

第437章 猫和老鼠第166章 抄家第434章 被南魏人盯上第5章 高帽子第462章 招女工第377章 知道贺莲芳的身份520.第520章 父皇他到底想要做什么?第323章 不要小看女人508.第508章 送神难啊第226章 暗卫516.第516章 赵曜的猜测第416章 梁嫔被罚第368章 一切的真相523.第523章 她没吃神丹前就疯了,还需要吃第188章第245章 绘画地图第214章 喜欢墨家很有前途第413章 汉王殿下您这是藏了多少本事啊第104章 太子的痛快第287章 有好戏看了第74章 第二更第422章 主动夺嫡和被动夺嫡没有什么区别第434章 被南魏人盯上第61章 马镫的好处第66章 赏赐牛肉第382章 未来王妃第374章 以绝后患第304章 喂战功第475章 父皇的如意算盘第94章 出家第90章 最恨先皇后的是谢皇后第402章 两全其美第445章 玩弄于鼓掌之中第425章 贺莲芳的目的第219章 五公主的心思第69章 三皇子的秘密第473章 官员考核第341章 楚王终于能放心了520.第520章 父皇他到底想要做什么?第25章 到此为止第71章 谢皇后的愤怒第155章 皇上,您玩脱了第219章 五公主的心思500.第500章 满拿罗第445章 玩弄于鼓掌之中505.第505章 朕这么肤浅的吗?第445章 玩弄于鼓掌之中第279章 八哥身后到底是什么势力第318章 下江南第230章 我好像是裴家人第402章 两全其美第429章 预防天花第373章 魏王回京参与夺嫡第264章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第340章 可怕的楚王第229章 打脸第491章 南魏人找到裴定远第65章 功勋第25章 到此为止第180章第69章 三皇子的秘密第181章第83章 第三更第477章 被儿子嫌弃的郑太尉第472章 贸易大会开始第400章 制作新海盐第268章 楚王第75章 第三更第286章 早已知晓第452章 韩王的用意第60章 他是人第47章 周武帝的目的第86章 第三更第462章 招女工第195章第407章 发新盐第273章 挑拨离间第17章 酒窝第306章 小没良心第33章 两只猴子第188章第320章 抵达金陵第19章 加或者不加,这是个问题第117章 扬州平叛没有平定的原因第136章 冥冥中注定第29章 找东西第269章 不怀好意的匈奴人第219章 五公主的心思第69章 三皇子的秘密510.第510章 郑王的罪证第449章 汉王殿下不该498.第498章 利用郑王第472章 贸易大会开始第134章 探险古怪的宅子第42章 反转第48章 荣贵妃的恨意498.第498章 利用郑王第11章 大臣吵架第416章 梁嫔被罚第314章 赵曜的提议
第437章 猫和老鼠第166章 抄家第434章 被南魏人盯上第5章 高帽子第462章 招女工第377章 知道贺莲芳的身份520.第520章 父皇他到底想要做什么?第323章 不要小看女人508.第508章 送神难啊第226章 暗卫516.第516章 赵曜的猜测第416章 梁嫔被罚第368章 一切的真相523.第523章 她没吃神丹前就疯了,还需要吃第188章第245章 绘画地图第214章 喜欢墨家很有前途第413章 汉王殿下您这是藏了多少本事啊第104章 太子的痛快第287章 有好戏看了第74章 第二更第422章 主动夺嫡和被动夺嫡没有什么区别第434章 被南魏人盯上第61章 马镫的好处第66章 赏赐牛肉第382章 未来王妃第374章 以绝后患第304章 喂战功第475章 父皇的如意算盘第94章 出家第90章 最恨先皇后的是谢皇后第402章 两全其美第445章 玩弄于鼓掌之中第425章 贺莲芳的目的第219章 五公主的心思第69章 三皇子的秘密第473章 官员考核第341章 楚王终于能放心了520.第520章 父皇他到底想要做什么?第25章 到此为止第71章 谢皇后的愤怒第155章 皇上,您玩脱了第219章 五公主的心思500.第500章 满拿罗第445章 玩弄于鼓掌之中505.第505章 朕这么肤浅的吗?第445章 玩弄于鼓掌之中第279章 八哥身后到底是什么势力第318章 下江南第230章 我好像是裴家人第402章 两全其美第429章 预防天花第373章 魏王回京参与夺嫡第264章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第340章 可怕的楚王第229章 打脸第491章 南魏人找到裴定远第65章 功勋第25章 到此为止第180章第69章 三皇子的秘密第181章第83章 第三更第477章 被儿子嫌弃的郑太尉第472章 贸易大会开始第400章 制作新海盐第268章 楚王第75章 第三更第286章 早已知晓第452章 韩王的用意第60章 他是人第47章 周武帝的目的第86章 第三更第462章 招女工第195章第407章 发新盐第273章 挑拨离间第17章 酒窝第306章 小没良心第33章 两只猴子第188章第320章 抵达金陵第19章 加或者不加,这是个问题第117章 扬州平叛没有平定的原因第136章 冥冥中注定第29章 找东西第269章 不怀好意的匈奴人第219章 五公主的心思第69章 三皇子的秘密510.第510章 郑王的罪证第449章 汉王殿下不该498.第498章 利用郑王第472章 贸易大会开始第134章 探险古怪的宅子第42章 反转第48章 荣贵妃的恨意498.第498章 利用郑王第11章 大臣吵架第416章 梁嫔被罚第314章 赵曜的提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