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伴星对参宿四的影响(下)

第132章 伴星对参宿四的影响(下)

Xu-Weyl-Berry定理精准计算遥远天体的参数信息的方法丢到arXiv预印本服务器上后,徐川就没有再管过这些了。

至于天文界的轰动,暂时也还只在天文界内流传,还并没有破圈。

知道了这篇论文不少天文科研者都在尝试想办法弄懂这篇论文,但奈何里面数学知识实在太过深奥,整个天文界几乎没什么人能看懂。

不过科研界的圈子就那么大,天文学界也还是和数学界挂钩的,于是不少的关注到这方面的天文学家拿着论文就去找以前合作过的数学教授了。

寄希望于数学界能帮助他们验证作这篇论文中的计算过程和计算方法是否正确。

与此同时,《天文学和天体物理学年度评论》期刊的内部人员也爆出了这篇论文目前正在他们手里,正在进行审核。

但同样的,他们也遇到了一个麻烦的事情。

那就是Xu-Weyl-Berry定理作为数学界前几个月才公开公布的一条定理,目前整个数学界熟悉这一块的人真不多。

而且这篇论文的投稿者,就是证明了Xu-Weyl-Berry定理的原作者,所以现在他们找不到合适的人员来进行审核这篇论文。

这是最大的麻烦。

徐川不知道天文界和天文物理界的波动,在将论文投递出去后,他暂时就没关注这些了,他进入了休息状态。

毕竟之前忙碌了两三个月都没好好休息的,有时候还得熬夜整理数据,身体再强也经不起这样造,得好好休息恢复一下。

不过没等他休息几天,南大这边主持的大型全国天文会议就召开了。

这次会议,他作为Xu-Weyl-Berry定理精准计算遥远天体的参数信息的方法的创始者,肯定是要参加的。

现代国内的天文界,起步其实很晚,各种大型天文设施的数量质量,包括巡天卫星、大型外天空空间望远镜等设备,目前来说和西方国家比起来还是有很明显的差距的。

不过华国发展和追赶的速度很快,比如目前正在建设,位于黔贵省QNBYZMZ治州境内的天眼,以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开创了建造巨型望远镜的新模式。

建设了反射面相当于30个足球场的射电望远镜,灵敏度达到世界第二大望远镜的2.5倍以上,大幅拓展人类的视野,用于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

此外,还有大型空间站、巡天望远镜等设备也在建造中。

等到这些设备投入使用,华国将一跃称为世界上最顶级的天文观测国家。

而现在,时机恰好。

Xu-Weyl-Berry定理精准计算遥远天体参数信息的方法出现,再配合各种天文设备,在未来几年,十几年,华国将涌现出一大批顶级的天文学者。

这就是一个学科有突破者走在前沿的好处。

即便是精准计算遥远天体参数信息的方法面前全世界公开,但只要他这个创始人有心去传播,在这一学科上注定能领先于其他国家。

一种全新的方法,特别是数学这种,创始人的理解,在方法出现的十年,甚至二十年内,理解几乎是必然超越其他人的。

大型天文会议召开,全国各地的天文学者纷纷来到了南大。

徐川倒拾了一下自己,骑了个共享单车来到了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这边离他的宿舍还是挺远的。

来到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这边大型会议的氛围十足。

道路上挂着指示牌和宣传报刊,教学楼实验楼前面也拉着横幅,足以证实南大对这次大型天文会议的重视。

毕竟也是,南大的天文系虽然在全国各大高校中都排名顶尖,但高校是高校,相对于那些顶尖天文科研机构来说,影响还是要弱很多的。

所以举办这种全国性的天文会议的机会并不多,有一次这样的机会,自然得正式一点。

“川神来了。”

举办会议的礼堂外,招待前来参会的天文系博士生孟璨笑着打了个招呼。

他之前参与了参宿四的观测实验,自然认识徐川。

徐川打了个招呼,从孟璨手中接过一份会议表程,翻了一下。

不得不说,有华国天文会总部的插手,这次的天文会议影响力直接辐射到了全国,基本各大有名的天文机构都安排了人过来。

比如天文会的理事长,国家天文台的常进院士、滇南天文台的韩占文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数理科学部的主任等等。

这些人在国内的天文界,几乎都是最顶尖的一批。

而那些普通的研究员,天文家,天文教授就不用说了,名单末尾显示的人数足足有三百七十三人。

可以说除了华国天文会每隔四年才会组织一次的大型天文交流会外,几乎再没有其他的会议能有这样的规模。

毕竟天文界本身就不大,涉及到宇宙星体研究这一块的天文学家就更少了。

这次大型天文交流会的会程有三天,第一天上午开幕式和各领导讲话,下午则是由南大的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汇报这次针对参宿四的观测发现。

这项工作本来应该是徐川来做的,毕竟参宿四的科研观测项目是他的。

但徐川嫌麻烦,他在第二天的会程上还要上台做致词和讲解Xu-Weyl-Berry定理精准计算遥远天体的参数信息的方法,就将这事抛给了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

而天文系这边也乐于接受这样的麻烦,能在全国这么多顶级科研大佬面前露脸的机会,在其他人眼中,自然是极其难得的。

第三天则是内部的小型会议,天文会组织了各高校和顶级天文研究单位的顶级人才一起商议交流参宿四伴星对参宿四的影响。

这也是徐川关注的目标,他对会议的规模大小并不在意,他比较在意的是在这次交流会过后,这些天文学家们能否计算出参宿四体内的伴星是否对参宿四有影响。

这点才是他保持关注的目标。

对他而言,最好的结果莫过于伴星对参宿四有影响,能促使参宿四提前超新星爆发,但又不会影响到参宿四的磁极,不改变伽马射线暴的辐射区域。

这样一来,说不定他有生之年还能观察到一场宇宙中最绚丽的烟花,为高能物理带来新的发展,也不会影响到地球。

这是最好的结果了。

前两天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第三天,南大的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这边在教学楼中安排了一场小型会议,参会的人不多,不到二十人,但聚集了国内天文界的大部分顶级大佬了。

徐川混在一群中老年男人间,显得是格外的格格不入。

“徐川同学,毕业后有没有想法来咱白城天文研究所工作?”

会议上,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老人笑呵呵的拉着徐川交流着。

徐川嘴角抽了抽,这拉他去搞天文是什么鬼。

不过未等他回答,一旁就有另外一名老人出口道:“得了吧,老傅你还真是喜欢到处拉人,人家在数学上走的好好的,年纪轻轻就证明了世界级猜想,跟你去天文台?这是严重浪费人才。”

闻言,傅姓老人反驳道:“什么叫做浪费人才,搞数学和搞天文都是为国家做贡献,地位是同样的。”

对面,老人不屑的瞥了一眼:“亏你想的到,也亏伱还好意思说出来,老不修。”

“你什么意思.”

见两人有吵起来的意思,南大天文院的院长苏定强连忙劝和,这两人,在如今的天文界真就是活着的泰山北斗。

前者叫傅公立,带领国内天文界从一穷二白发展到现在,奠定了国内天文界的发展。

后者叫王绶琯,是华国现代天体物理学的奠基者之一,开创了华国射电天文学观测研究,大幅度提高了授时讯号的精度,推动了天体测量学发展,研制出多种射电天文设备。

此外,他还参与了多项大型工程项目。

比如黔贵大型天眼的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南仁东教授,就是他的学生,天眼的设计与制造,就有他的参与。

这两位在南大要是吵起来了,劝架的人都找不到。

相对前两天证实交流会来说,第三天的交流会就没那么正式了。

与此说是开会,也不如说是同行之间的交流。

“王院士,从您的计算来看,参宿四氢包层内的伴星似乎不会对参宿四造成影响的样子?”

交流会上,在王绶琯院士展示了自己的看法与初步计算后,徐川看向了这位年老的长者。

这位老人出生在1923年,如今已经93岁高龄了,不过精神状态倒是还挺好的,还从事着教学和研究工作,只不过已经不是正式的了。

王绶琯笑着点了点头,道:“南大天文院之前提交个天文会的资料我都看了一下,虽然里面的计算过程我不懂,但上面有你对参宿四和伴星的质量计算。”

“在来之前,我让人计算了一下,如果你的数据准确的话,这颗氢包层内的伴星几乎不会对参宿四的磁极产生影响。”

“因为两者的质量相差太大了,十几倍的质差,唯一的结果就是参宿四在超新星爆发内核坍缩时直接产生巨大的引力释能,将这颗原本能稳定运行的伴星推出去。”

“如果它能在超新星爆发的瞬间依旧保持自己的形态的话,这颗伴星将成为宇宙间的一颗‘孤独的’流浪恒星。”

“不过更大的可能是,它会毁灭在超新星爆发中。”

“因为它距离参宿四的内核实在太近了。”

“强大的冲击会如同手术刀一样,一层层的将这颗恒星像剥洋葱一样,从外层开始,将所有的物质全部剥离掉,最终变成游离在宇宙中的氢、氦等材料。”

“如果幸运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材料可能会重新形成一个聚集点,再度利用参宿四的超新星爆发喷出的物质,以及这颗伴星原有的物质缓慢的重组成一颗新的恒星。”

“不过这个时间太漫长了,可能需要数百万,数千万甚至是数亿年,我们是观察不到了。”

徐川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这位老人虽然已经九十多岁高龄,但思维和表达简介清晰,即便是不了解的天文的普通人也能听懂。

确定了伴星不会对参宿四的磁极造成影响后,徐川心里的疙瘩也落下了一块,不过他还有一个疑惑,便紧接着问道:

“那参宿四的超新星爆发,是否会受到这颗伴星的存在影响而提前,亦或者延迟?”

王绶琯院士沉思了一下,道:“这个没法确定,得看参宿四如今已经走到晚年的哪一步了。”

说了一句后,他看向徐川,接着道:“你应该懂一些天文知识,那我就直接说好了。”

“参宿四的超新星爆发,是否会受到这颗伴星的存在影响,得看参宿四本身的状态。”

“你知道的,参宿四如今已经走到了晚年,它已经演变成了一颗红超巨星。”

“但受限于观测技术和计算技术,天文界目前还不知道它具体已经走到红超巨星的哪一步了。”

“如果仅仅是刚开始燃烧聚变体内氦的初始阶段,那么距离超新星爆炸的时间最起码要以千年为基础来推算,伴星在这一阶段并不会影响到它。”

“但如果它已经走到了氦聚变的晚期,开始聚变锂、碳、氮、氧这些物质的话,这颗伴星或许有可能影响到参宿四,让它提前超新星爆发。”

“这其中的关键点在于氦后续材料的聚变一是速度相当快,恒星内核的反应会相当强烈,且会爆发出相当强烈的能量。”

”比如碳聚变,我们叫它‘碳闪’。”

“它聚变的时间很短暂,还不到一秒钟,正常情况下会在0.01秒至0.9秒内瞬间闪过,但在这极短的时间内爆发出来的能量却相当强。”

“如果碳闪的规模大的话,它的能量甚至能强到足够撕开参宿四星体,在星体表面撕开一道巨大裂缝。”

“正常情况下,这道裂缝会很快的就被周边的物质填补上,但如果碳闪的位置,正好和伴星对应的话,受伴星的引力影响,填补的速度可能就没那么快了。”

“或许可能只差几秒钟的时间,但也会对参宿四造成极大的影响。”

“比如当裂缝存在的时候,参宿四会向外喷射出大量的物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内部核心的‘电子简并压力’。

“而当核心的电子简并压力降低到不足以支撑钱德拉塞卡极限质量时,恒星内部的核心就无法再支撑整颗星体了。”

“强大无比的引力可能会直接压垮核心,进而引发超新星爆发或者核心坍缩。”

“从这个角度来看,伴星的存在可能会对参宿四超新星爆发造成影响。”

“当然,这种概率其实很小。”

聊聊状态。

昨天中午一两点时的体温37.8,除了肺闷,深呼吸的时候有些刺痛,以及止不住的想咳外,没有其他的症状,精神良好。

晚上九点多接近十点的时候,体温升高到了38.7度,胸闷加剧了不少,喉咙有点瘙痒,不过精神状态还算良好。

目前就这样,完毕,今天醒来后再看看情况。

(本章完)

第532章 NPP猜想第265章 震撼世界的成果!第68章 物数双修第233章 诺贝尔'数学'奖第346章 激光增能与粒子加速第710章 简直就是个花心大萝卜第149章 让德利涅震撼的学习天赋第22章 竞赛的危险第348章 他这个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第117章 质子半径之谜(求订阅月票)第474章 强关联电子体系的答案!第158章 解决质子半径之谜第303章 测试‘等离子体湍流’数学模型(二第506章 战忽直接变战恐第588章 阿尔忒弥斯计划,米国的反击!第673章 《大正整数因子分解具备多项式算法第796章 没错!我已经完成了!第624章 强磁偏转场的构思第435章 生活助理的妙用第228章 川海材料研究所第265章 震撼世界的成果!第452章 没人比他更懂忽悠第513章 偷偷摸摸干‘坏’事第40章 国集测试与额外加分第103章 星城一中的演讲第413章 或许,科学需要的,就是你这样的人第779章 再怼无良记者第227章 对抗核辐射的手段第762章 我更希望它是物理学的起点!第78章 十七岁的天才第382章 事实就是这么让人无奈第634章 弯道超车都不足以形容!第326章 火力全开的陶哲轩第733章 NASA宇航局的到访第265章 震撼世界的成果!第453章 太让人绝望了!第87章 普林斯顿的邀请第587章 不愧是传说中的那个人第128章 更具价值的东西第181章 用世界级数学难题来检验自己的学习第419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第2章 魂归故里第620章 特殊的邀请函第541章 没有人可以帮忙的领域第339章 寻找高温超导的机制第608章 外骨骼与仿生学机器人第656章 焦头烂额的NASA第498章 CERN那不切实际的想法第662章 救援成功!第30章 高难度的下半场(今天下午有事,提前第707章 新的研究方向:量子化学!第339章 寻找高温超导的机制第281章 走不通的道路第26章 同时抢人第222章 最适合的科技第772章 第一位‘中庸’的学生第599章 村子里面修族谱第537章 第二种杨米尔斯方程的解法!第652章 踏上那片土地!第677章 通向准黎曼猜想的道路第378章 你在做什么青天大白梦呢?第489章 突如其来的灵感第186章 证明霍奇猜想!第180章 米尔扎哈尼教授遗留的信件第29章 数竞国决开始第387章 坐不住的米国第664章 新一代航天飞机第354章 不欢而散第190章 征服全世界数学家第634章 弯道超车都不足以形容!第84章 史上最牛文科生第248章 国家自然科学奖第99章 上架感言第586章 国之幸事第625章 亿万分之一的可能第556章 科研又双叒叕的背锅了?第624章 强磁偏转场的构思第111章 见证奇迹第470章 给南韩记一大功第80章 再上热搜第142章 新的灵感第353章 出访庐阳科学岛第167章 就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第495章 人生的第一次漏洞第686章 这是我的信仰!第88章 请客吃饭第721章 来自学生的灵感!第669章 月球矿藏开采计划第419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第105章 数学家中的隐藏NPC第259章 展望未来第436章 南大学子:过年了?第642章 龙日节第448章 航天发动机的方向第672章 独一无二!第497章 热闹的物理学界第653章 航天史上的新篇章!第425章 聚变之光!第513章 偷偷摸摸干‘坏’事第311章 可控核聚变项目开工
第532章 NPP猜想第265章 震撼世界的成果!第68章 物数双修第233章 诺贝尔'数学'奖第346章 激光增能与粒子加速第710章 简直就是个花心大萝卜第149章 让德利涅震撼的学习天赋第22章 竞赛的危险第348章 他这个人,才是最宝贵的财富第117章 质子半径之谜(求订阅月票)第474章 强关联电子体系的答案!第158章 解决质子半径之谜第303章 测试‘等离子体湍流’数学模型(二第506章 战忽直接变战恐第588章 阿尔忒弥斯计划,米国的反击!第673章 《大正整数因子分解具备多项式算法第796章 没错!我已经完成了!第624章 强磁偏转场的构思第435章 生活助理的妙用第228章 川海材料研究所第265章 震撼世界的成果!第452章 没人比他更懂忽悠第513章 偷偷摸摸干‘坏’事第40章 国集测试与额外加分第103章 星城一中的演讲第413章 或许,科学需要的,就是你这样的人第779章 再怼无良记者第227章 对抗核辐射的手段第762章 我更希望它是物理学的起点!第78章 十七岁的天才第382章 事实就是这么让人无奈第634章 弯道超车都不足以形容!第326章 火力全开的陶哲轩第733章 NASA宇航局的到访第265章 震撼世界的成果!第453章 太让人绝望了!第87章 普林斯顿的邀请第587章 不愧是传说中的那个人第128章 更具价值的东西第181章 用世界级数学难题来检验自己的学习第419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第2章 魂归故里第620章 特殊的邀请函第541章 没有人可以帮忙的领域第339章 寻找高温超导的机制第608章 外骨骼与仿生学机器人第656章 焦头烂额的NASA第498章 CERN那不切实际的想法第662章 救援成功!第30章 高难度的下半场(今天下午有事,提前第707章 新的研究方向:量子化学!第339章 寻找高温超导的机制第281章 走不通的道路第26章 同时抢人第222章 最适合的科技第772章 第一位‘中庸’的学生第599章 村子里面修族谱第537章 第二种杨米尔斯方程的解法!第652章 踏上那片土地!第677章 通向准黎曼猜想的道路第378章 你在做什么青天大白梦呢?第489章 突如其来的灵感第186章 证明霍奇猜想!第180章 米尔扎哈尼教授遗留的信件第29章 数竞国决开始第387章 坐不住的米国第664章 新一代航天飞机第354章 不欢而散第190章 征服全世界数学家第634章 弯道超车都不足以形容!第84章 史上最牛文科生第248章 国家自然科学奖第99章 上架感言第586章 国之幸事第625章 亿万分之一的可能第556章 科研又双叒叕的背锅了?第624章 强磁偏转场的构思第111章 见证奇迹第470章 给南韩记一大功第80章 再上热搜第142章 新的灵感第353章 出访庐阳科学岛第167章 就没见过这么不要脸的第495章 人生的第一次漏洞第686章 这是我的信仰!第88章 请客吃饭第721章 来自学生的灵感!第669章 月球矿藏开采计划第419章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第105章 数学家中的隐藏NPC第259章 展望未来第436章 南大学子:过年了?第642章 龙日节第448章 航天发动机的方向第672章 独一无二!第497章 热闹的物理学界第653章 航天史上的新篇章!第425章 聚变之光!第513章 偷偷摸摸干‘坏’事第311章 可控核聚变项目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