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希格斯教授的遗信

四月初,物理学界发生了一件大事。

4月8日,曾提出“上帝粒子”,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英国科学家彼得·希格斯去世,享年94岁。

在物理学的发展过程中,能够被载入史册影响整个领域发展的学者有很多。

从伽利略开始,文明历史上的经验物理学转变成经典物理学;到牛顿这位物理发展史乃至科学发展史都无法绕开的伟大人物;再到爱因斯坦、麦克斯韦、普朗克、玻尔兹曼等人逐渐建立起来的以‘标准模型’为基础现代物理学体系。

可以说,在这三百年的时间内,物理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宏观到微观,由低速到高速等等,影响整个时代,整个文明的发展。

而在‘标准模型’中,由彼得·希格斯教授提出来的最难寻觅又极为重要的‘上帝粒子’和‘希格斯机制’,是解释其他粒子如何获取质量的关键,也是宇宙如何形成质量、物质的核心。

毫不夸张的说,在近半个世纪,理论物理学领域最重大的成果,就是在大型强粒子对撞机LHC中成功的探测到了希格斯玻色子。

它完善了标准模型,为现代物理学这座大厦奠定了基石。

而在今天,这位可以是二十一世纪最让人印象深刻的物理学家,离开了人世。

不过,相对比绝大部分的理论物理学家来说,希格斯是幸运的。

至少,他在有生之年见证了自己提出来的理论被证实的那一天。

这是无数其他物理学家梦寐以求都未能实现的遗憾。

许多星星孤独地燃烧着,熄灭了,很久以后,它的光才到达我们的眼睛。

而希格斯是幸运的,他看到了自己亲手创造出来的那一颗星星散发出来的光。

办公室中,环形超强粒子对撞机CRHPC即将建成的喜悦在这一刻被冲散。

无论是徐川,还是林风,都盯着手机上的新闻沉默着没有说话。

对于物理学界来说,这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辈。他开创性工作激励了成千上万的科学家,他的贡献还将继续鼓舞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

长叹了口气,徐川放下了手中的笔,站起身走出了办公室。

江南的四月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大概是上天也在为这位伟大学者的离去而感到悲伤。

望着那有些阴沉的天空,徐川默默的思考着。

希格斯教授的离世,对他的触动很大。

如果说幸运,那他大抵才是最幸运的那个人。

毕竟带着记忆重来一次的机会,可以说几乎是每一个人都梦寐以求的。

只是,希格斯的梦想已经实现了,他看到了属于自己的那一颗星星;那他的星星又在哪里?

盯着院外淅淅沥沥的小雨,思绪已然不自觉的飘向了远方。

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的时间,站在院落门口的徐川听到了有人在喊自己。

“教授。”

恍惚中回过神来,他看向声音的来源,有些诧异的是,喊他竟然是南大那边的助理汤然。

“你怎么来了?”

汤然从随身携带的背包中取出了一封信件,递了过来:“教授,这是从英国爱丁堡大学邮寄过来的信件。”

说着,她看了一眼徐川,沉默了一下继续说道:“是那位彼得希格斯寄过来的。”

她已经看到了网络上公开的消息,那位彼得·希格斯教授在数个小时前离开了人世。

而差不多是恰好的时间,南大收到了希格斯教授从爱丁堡大学寄过来的信件。

看着汤然手中的信件,徐川沉默了下来。

“我知道了。”

半响,他轻声的道了一句,从汤然手中接过了信件,转身走进了办公室。

身后,汤然看着徐川的背影,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随手带上了办公室的大门,坐在沙发上,徐川拆开了信封。

牛皮黄色的信袋里面,是厚厚的一迭稿纸,通过了一只黑色的文件夹简单的夹合在一起。

而最表面的,是两三张薄薄的信纸,放在了最表面。

徐川伸手拾起信纸,目光落在了并不是那么规整的笔迹上。

【你好,徐川教授,我是彼得·希格斯。】

【想给你写封信已经很久了,不过因为一直在养病的关系,没能够抽出什么时间来。】

【虽然我们有些遗憾我们并没有见过面,不过对于我们这些学者来说,想来也不是什么事。】

【你在物理学上所做出来的论文和成果,我已经全都看过了.尽管那些东西花费我很长的时间去阅读,去思考,】

【对于一个已经九十岁的老年人来说,我觉得这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了,要知道你所创造和研究的那些数学知识,就算是年轻的我想要理解都很困难,更别提如今的我了。】

【不过,我可以很自豪的告诉你,无论是Xu-Weyl-Berry定理,还是质子半径的证明和利用数学方法来计算高能粒子的最理想搜索衰变通道的方法,亦或者强关联电子体系大统一框架理论,我都有完整的阅读,并且理解了它们。】

【我很感慨,能够在有生之年看到了一名年轻而又伟大的学者在蓬勃的生长,汲取和创造大量的知识。那是未来,也很让我期待,只不过我大概没有多少的时间去见证它了.】

【虽然很遗憾没能够和你见上一面,但能在有生之年看到物理学界后继有人,这已经足够的欣慰了。】

【用华国的古来的话语来说,长江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这大概是最恰当的词语。我也由衷的希望你能够在学术这条道路上能够走的更远。】

【对了,前段时间弗朗索瓦·恩格勒来过我这里一趟,他说伱在研究暗物质、强电统一理论、引力和爱因斯坦罗森桥(时空洞)这些东西。】

【这让我很是感慨,不得不说,你所涉及和研究的领域真的太广了。而且这还仅仅是你在物理学上部分研究。】

【如此浩瀚的学识和研究方向,在我的记忆中,恐怕也只有我年轻时候见过的那位爱因斯坦先生能够与之比较了。】

【言归正传,听恩格勒那个糟老头说,在强电统一理论、暗物质、引力.这些领域中,目前你似乎还没有太大的方向。恰好,在早些年年轻还有精力思考做研究的的时候,对于这些问题我也有些思考。】

【而这些东西,我已经让佣人整理出来,统一连带这封信件邮寄给你了。希望它们能够帮到你一些。】 【另外,我有个小小的请求。】

【如果在未来的某一天,你能够解决或证实其中的某一个问题,可以的话,记得在我的墓前烧一份给我。】

【或许在天堂中我也能看到也说不定,是吧。】

【.】

【哦,对了,还有件事,我也想和你聊聊。】

【关于CERN与CRHPC针锋相对的问题,说句心里话,或许短时间内它们的确能更大程度的促进理论物理学和高能物理学的繁荣。】

【但如果站在长远的角度上来考虑,他们的针锋相对极有可能会割裂如今相对统一的学术界,在我看来,这并不是一个什么好的消息。】

【因为无论是理论物理学界还是数学界,亦或者是其他的学科,只要是理论上的研究,那么它需要的就必然不是某一个国家或者某一个地区,某一个组织的力量。它需要的是整个文明共同的努力。】

【或许是我在生命弥留的最后时光看到了什么,所以我希望在未来,如果你带领的CRHPC取代了CERN的地位的话,还望你能够接纳CERN中各国的物理学家们。】

【他们中绝大部分人都是无辜的,对于这些争斗也不感兴趣。文明的落幕,即便是未来会发生,我能做的,就是在天上祈祷,希望它能更缓慢一些的到来了.】

【.】

一封信件,徐川一字一句的认真看完了。

“我们见过面的,希格斯教授。”

望着手中的信件,徐川喃喃自语着,眼前浮现出了一道虚影。

那就是给他写这封信件的学者,彼得·希格斯。

如果说爱德华·威腾是他两辈子的导师,那么彼得·希格斯教授则在过去带给了他繁多高能物理领域的知识。

包括上辈子对暗物质的探索,这位已然逝去的老人也曾给他带来过一些灵感和理论观念。

可以说,上辈子他能够完美的预测和发现探索到暗物质,希格斯教授的贡献重大。

“其他的我不敢保证,但是暗物质理论,我一定会记得的。”

盯着书信,徐川长舒了口气,默默的在心里说道。

只要等环形超强粒子对撞机CRHPC修建完成,那么暗物质对他来说就是注定能纳入口袋中的成果。

只是遗憾的,无论是上辈子还是这辈子,希格斯教授都没能够亲眼看到它的面世。

将手中的信件轻轻放下,徐川拾起桌上厚厚一迭的稿纸,翻开了第一页。

这是一份手写的理论,是有关于强弱电三力统一的思考,是希格斯亲手所写。

从徐川对希格斯的了解来看,他是一个很传统也很友好亲和的人。

直到八十的那天,希格斯才拥有人生中的第一台电脑,但他却几乎会对每一个写信写邮件给他的人进行回复。

早些年身为教授的时候,他有一个邮箱地址,但他从不发送电子邮件,甚至也从未浏览过网页。

每逢收到邮件,他的秘书会把收到的邮件打印出来,他一一用纸信回复;然后通过他的秘书将回信转交一位同事打理,进行回复邮件。

而那位处理邮件的同事很清楚,在希格斯回复的这些信件中,绝大多数邮件其实都无需惊动希格斯他老人家。

但他却仍然认真的回复每一个向他认真提问的学者。

这一点,其实徐川自己都无法做到。

他的邮箱是助理代理处理的,绝大部分的邮件都不会递到他的手中。

从第一页出发,徐川在办公室中一直坐了足足四个多小时,直到太阳落山,他才完整的将这几十页稿纸看完。

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转动了一下脑袋和腰椎后,他才长舒了口气,再度坐了下来。

希格斯教授送给他的稿件,事实上里面有不少的理论和观点,尤其是针对高能物理领域的思考,在上辈子的时候他就已经看过,了解过了。

不过即便是已经阅读过思考过的理论,再一次重新阅读,依旧能给他带来一些新的收获。

比如从希格斯机制到电弱相互作用。

众所周知,描述弱相互作用的矢量玻色子是W±,Z玻色子就是从希格斯机制中获取到质量的。

而对于这一理论,目前的理论描述是从U(1)希格斯机制讲起的,通过拉氏量为复标量场和U(1)规范场的耦合,可以将其视为与电磁场耦合的标量电动力学,其中电磁规范对称性被自发破缺。

换句话说,它是具有自发破缺电磁规范对称性的标量电动力学。

而在这份希格斯教授寄过来的手稿中,他对于希格斯机制到电弱相互作用及强电弱相互作用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有一些以前没有看到过的东西。

比如在强相互作用力(QCD)渐进自由的思考上,希格斯将其重新设定了平凡场论,引入了他此前研究过凝聚态物理中强关联电子体系大统一框架理论中的部分理论。

如果其正确的话,这意味着强耦合常数随着能标提高会减少,在高能时趋于0,所以高能极限下QCD变成一个平凡场论的观点将有所突破。

这将为强弱电数学模型的统一带来一个新的思考方向。

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东西。

长舒了口气,徐川将桌上的论文整理了一下,发了个信息给郑海,让他来接自己回去。

“我这几天需要做些研究,如果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就别来打扰我了。”

别墅前,徐川刚推开车门,就想起了什么,停下动作扭头朝着前面的郑海说道。

“好的教授,需要我帮你准备些什么东西吗?”

“不用了,该准备的家里都有,要准备的,你也弄不来。”

第20章 考场上没有运气,只有实力!第262章 米国的调查第749章 物理学的新纪元!第755章 带着导师拿诺奖第80章 再上热搜第207章 PPPL实验室的邀请第578章 国际数学大会落幕第632章 NASA的分析第616章 CERN的新闻发布会第178章 斯德歌尔摩的颁奖典礼第76章 高尔斯教授的赞扬第296章 麦格米伦:你就是个疯子!单章第526章 通向大统一理论圣杯的基石第347章 垄断高温超导材料市场第440章 聚变堆航母舰队第467章 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第141章 晨星数学奖颁发第36章 回家过年第95章 兼职的学姐第528章 报告会都要预定了吗?第102章 小学弟喜欢啥?(求首订)第295章 主动找上门的普林斯顿化学系主任第746章 强核力与电弱理论的统一(1)第690章 抢生意啦!第632章 NASA的分析第272章 从物理的角度推进NS方程!(二更求第610章 举世无双第48章 别忘记了祖国第654章 无解的局面第782章 17万亿电子伏特的碰撞!第768章 等离子体孤子与混沌墙第350章 材料不够,石墨烯来凑!第114章 真正烧钱的科研项目第347章 垄断高温超导材料市场第302章 让子弹飞一会儿(为盟主大佬高山流第69章 周海的欣赏第450章 空天发动机!(求订阅月票)第458章 和杨老先生的首次碰面第797章 带你看看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天才’第256章 一封信第350章 材料不够,石墨烯来凑!第414章 老人的到来第455章 战略目标与战略忽悠第540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变的第一道关卡第547章 二代可控核聚变技术第546章 换一种聚变方式!第133章 新闻发布会第378章 你在做什么青天大白梦呢?第454章 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交流会第289章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第574章 毕竟是那个男人!第716章 NASA的求救和火热的太空旅行第461章 你川哥还是那个川哥!第737章 瞄准马斯克的技术?第733章 NASA宇航局的到访第285章 锂电池行业最大的变革!(二更求月第256章 一封信第145章 入学普林斯顿第486章 突破性的提升!第345章 有你是国家的福分第325章 如果我都能看懂的话,那应该不可能第508章 这就是大佬的世界吗第396章 整合人才第707章 新的研究方向:量子化学!第602章 招标大会第330章 NS方程通过同行评审!第2章 魂归故里第159章 泰晤士日报的专访第32章 可能你永远都不知道为啥考试那么难第151章 失职的《自然》杂志第173章 争论与交换第132章 伴星对参宿四的影响(下)第136章 毕业第125章 伴星对参宿四的影响(上)第246章 某位发型很酷的~第748章 强电统一!第403章 高能级中子辐照实验第473章 最后的答案第698章 徐川:我对钱不感兴趣第164章 被抄袭了?第2章 魂归故里第717章 属于华国的星际时代!第438章 手搓常温超导材料?第343章 影响国家发展的材料第459章 只不过是寻以为常罢了第68章 物数双修第97章 建模工作开始第323章 煽动数学物理界的风暴第276章 核能项目中的问题(二更求月票)第432章 迈向未来的脚步第433章 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单章第264章 对于你们来说,这还太早了第622章 永不沉没的堡垒第219章 回国前的最后安排第60章 高考第106章 陶哲轩的邀请(求订阅)第785章 ‘破限’运行第671章 三千亿的超级工程!
第20章 考场上没有运气,只有实力!第262章 米国的调查第749章 物理学的新纪元!第755章 带着导师拿诺奖第80章 再上热搜第207章 PPPL实验室的邀请第578章 国际数学大会落幕第632章 NASA的分析第616章 CERN的新闻发布会第178章 斯德歌尔摩的颁奖典礼第76章 高尔斯教授的赞扬第296章 麦格米伦:你就是个疯子!单章第526章 通向大统一理论圣杯的基石第347章 垄断高温超导材料市场第440章 聚变堆航母舰队第467章 二氧化碳合成淀粉第141章 晨星数学奖颁发第36章 回家过年第95章 兼职的学姐第528章 报告会都要预定了吗?第102章 小学弟喜欢啥?(求首订)第295章 主动找上门的普林斯顿化学系主任第746章 强核力与电弱理论的统一(1)第690章 抢生意啦!第632章 NASA的分析第272章 从物理的角度推进NS方程!(二更求第610章 举世无双第48章 别忘记了祖国第654章 无解的局面第782章 17万亿电子伏特的碰撞!第768章 等离子体孤子与混沌墙第350章 材料不够,石墨烯来凑!第114章 真正烧钱的科研项目第347章 垄断高温超导材料市场第302章 让子弹飞一会儿(为盟主大佬高山流第69章 周海的欣赏第450章 空天发动机!(求订阅月票)第458章 和杨老先生的首次碰面第797章 带你看看这个世界上真正的‘天才’第256章 一封信第350章 材料不够,石墨烯来凑!第414章 老人的到来第455章 战略目标与战略忽悠第540章 小型化可控核聚变的第一道关卡第547章 二代可控核聚变技术第546章 换一种聚变方式!第133章 新闻发布会第378章 你在做什么青天大白梦呢?第454章 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交流会第289章 只许成功,不许失败第574章 毕竟是那个男人!第716章 NASA的求救和火热的太空旅行第461章 你川哥还是那个川哥!第737章 瞄准马斯克的技术?第733章 NASA宇航局的到访第285章 锂电池行业最大的变革!(二更求月第256章 一封信第145章 入学普林斯顿第486章 突破性的提升!第345章 有你是国家的福分第325章 如果我都能看懂的话,那应该不可能第508章 这就是大佬的世界吗第396章 整合人才第707章 新的研究方向:量子化学!第602章 招标大会第330章 NS方程通过同行评审!第2章 魂归故里第159章 泰晤士日报的专访第32章 可能你永远都不知道为啥考试那么难第151章 失职的《自然》杂志第173章 争论与交换第132章 伴星对参宿四的影响(下)第136章 毕业第125章 伴星对参宿四的影响(上)第246章 某位发型很酷的~第748章 强电统一!第403章 高能级中子辐照实验第473章 最后的答案第698章 徐川:我对钱不感兴趣第164章 被抄袭了?第2章 魂归故里第717章 属于华国的星际时代!第438章 手搓常温超导材料?第343章 影响国家发展的材料第459章 只不过是寻以为常罢了第68章 物数双修第97章 建模工作开始第323章 煽动数学物理界的风暴第276章 核能项目中的问题(二更求月票)第432章 迈向未来的脚步第433章 时代的潮流,浩浩荡荡单章第264章 对于你们来说,这还太早了第622章 永不沉没的堡垒第219章 回国前的最后安排第60章 高考第106章 陶哲轩的邀请(求订阅)第785章 ‘破限’运行第671章 三千亿的超级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