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六十二节

八月下,冀州,邯郸。

黎明前夕,长公主率领一万乌拉铁骑率先赶到邯郸大营。

大将军李弘率行辕大吏,冀州刺史郭策率冀州大吏出营相迎。

长公主在雷子等一帮北疆将领的簇拥下,飞速赶到大臣们面前,“诸位爱卿快快免礼。天要亮了,大家不要挤在行辕门口,还是到营内说话吧。”

李弘站起来,抬头向长公主望去,一张白皙而略带倦色的脸庞映入他的眼帘,在布满灰尘的亮银色铠甲的映衬下,这张脸更显得格外的美丽而英武。长公主冲着他嫣然一笑,眼内流露出百般柔情。李弘一阵窒息,心跳骤然加剧,身躯轻微地战栗了几下,一时间竟然不敢和长公主对视,两眼慌乱地看向长公主身后的一帮将领。

“大将军……”雷子兴奋地大吼一声,带着众将大礼参拜。

“好了,好了,都免了吧。”看到这一张张熟悉的面孔,听到这一个个熟悉的声音,一股亲切感从李弘心里油然而生,强大到可以摧毁一切的信心霎时喷涌而出,让李弘挥动的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

“大将军……”雷子等诸将因为太过激动,躬身再拜。

“都起来吧,都起来……”李弘急行两步,一一扶起。诸将围在他的四周,一双双眼晴热切地望着他。李弘想说两句感激的话,但那句话哽在嗓子里,半天没有说出来。这时一股淡淡的幽香传来,长公主出现在他的身边,有意无意的轻轻依偎着他高大的身躯,一双含情脉脉的眼晴狠狠盯着他,片刻也不离开。当着诸大臣和将领们的面,李弘非常紧张,脸上的神情有些局促不安。

突然,长公主踮起脚尖,尽力凑到李弘的耳边,“我千里迢迢给你带来援军,你不但连句感谢的话都没有,竟然连看都不看我一眼。”长公主幽怨的声音传入李弘的耳中,让他心弦震颤,脸显愧色,但他随即意识想到长公主这个姿势和自己显得太过亲密,慌乱中不禁急退一步。

“殿下,臣……”他刚想弥补自己的过错,却发现眼前那张迷人的小脸上尽是戏谑之色,那双水灵灵眼睛里的浓浓情意让他脑中顿时一片空白。

“大将军,你身体好些了吗?”长公主温柔而关切的声音再度在他耳边响起。

李弘勉强镇定了一下心神,迅速扫了一眼四周。大臣们和将领们都在望着他们,脸上的笑容明显就很暖昧。李弘暗暗苦笑,毕恭毕敬地躬身施礼道:“谢谢殿下,臣在陈留遇到了华陀大师,经他诊治后,已经好多了。”

“接到奏报后,我很着急,立即请襄楷大师和黄达大人急赴邯郸。”长公主宽慰地一笑,轻声说道,“我很担心你。你真的没事了吗,”

李弘感激地点点头,伸手相请,“殿下,连日奔波行军,太累了,还是进行辕休息吧。”

“你还知道关心我?”长公主瞥了他一眼,神情骄嗔,顿显万种风情。李弘心中再窒,几乎有些喘不过气来。长公主随着年龄的增长容貌也愈发美丽,李弘每隔一段时间看到她,都有一种惊艳的感觉。

长公主休息了几个时辰后,立即在行辕召集大臣们军议。

傅干向长公主禀奏了这段时间中原战场和其它战场的军情,“目前河东方向,杨凤大人正在和袁谭、段煨交战。青州的臧霸大人已经在高唐城把陈登的徐州军解决了,现在他正率军急速南下北海,准备在中原决战结束后,再次攻击徐州。”

“中原战场上,阎柔、高顺两位大人已经率步骑大军撤离了陈留、雍丘一线,现正在济水河两岸的封丘、乌巢一带阻敌。河内的彭烈大人已经率军撤到朝歌,正在鹿肠山、牧野、淇水河一带阻敌。官渡战场上,袁绍在故市和乌巢两地烧毁了我们的粮草大营后,再次停战,依旧没有和我们决战的意思,为此,张燕大人打算撤到济水河北岸的原武、阳武城一带,看看能不能把袁绍引出来。”

长公主黛眉微皱,转头望向坐在自己左侧的大将军李弘,柔声问道:“这么说,中原战场还是没有形成决战之势?”

“决战之势早已形成,但双方的决战却因为袁绍抱定了拖延之策所以至今还没能展开。”李弘担忧地说道,“现在殿下已经统率大漠胡骑南下,时间久了,这个消息势必要暴露。要想在黄河北岸隐藏七万铁骑,难度太大。袁绍一旦得到消息,他就更不会主动决战了。”

“胡骑在中原参战的时间只有一个月。”长公主的目光转向悬挂在大帐一侧的地图,“十一月大漠就要下雪了,所以到了十月初,他们必须返回大漠。大将军要尽快想办法啊。”

“实在不行,只有强攻了。”李弘苦笑道,“七万铁骑赶到战场,我们兵力上有优势,可以不惜代价展开全面攻击。只要我们能在官渡上取得突破,这场决战我们还是赢了。只不过因为我们未能重创叛军兵力,因此明年的中原战事估计很频繁,这对河北财赋来说,是个沉重的负担。”

长公主轻轻叹了一口气,“大将军只管把仗打好,其它的事你就不要操心了。明年我们即使一天只吃一餐饭,也要把这个难关度过去。”

黄昏,李弘把雷子等一帮乌拉铁骑的将领送出了大帐。

“你们沿着驰道一直南下到荡阴城,和屯兵黑山的子龙(赵云)、大单于刘豹会合。”李弘一边缓步而行,一边嘱咐道,“所有南下的胡骑都将赶到黑山东麓的几座大山谷里驻扎。子龙已经在这些山谷里搭建了营帐,屯积了粮草。你们赶到后,好好休整几天。”

“的确需要几天时间休整。”雷子说道,“进入飞狐要塞后,我们都在夜间行军,一千多里路走下来,将士们都已疲惫不堪,这样子无法渡河打仗。”

“大将军,我们大概什么时候渡河?”一个校尉问道。

“如果袁绍坚守不出,中原决战迟迟未能按照我们预定之策展开,那么九月上你们就要渡河参战了。”李弘说道,“有件事我要警告你们,屯兵黑山期间,要严加约束你们的部下,严禁任何人私自下山。如有士卒违律下山骚扰百姓,杀无赦。”

诸将轰然应诺。

第二天黎明前夕,燕无畏、铁钺、弧鼎、弃城带着大军赶到了邯郸。

大将军和一帮老部下亲热地闲聊了一会,待他们告辞休息后,这才匆匆走进了自己的军帐。

风雪躺在胡床上,已经沉沉睡去。她随燕无畏的大军南下,到了行辕后便被傅干接到了大将军的军帐休息。连日行军让她精疲力竭,躺到舒适的胡床上便睡着了。

李弘蹲在她身边,抚摸着她柔软的金色长发,拥着她娇嫩的身躯,身心渐渐平静下来,温馨而欢悦的感觉慢慢弥漫了全身。

李弘凑到她光滑的脸颊上,轻轻吻了一下。突然,他看到一滴晶莹的泪珠,正沿着风雪的脸颊悄然滚落。

第三天黎明前夕,左卫将军鲜于辅、乌丸大单于踏顿率军赶到了邯郸。

对于官渡战场上的僵局,鲜于辅也是忧心如焚。但此刻胡骑已经陆续到达黄河北岸,北疆军的兵力劣势正在一步步扭转,即使战场形势并没有按预计的那样发展,中原大战也是胜券在握了。

李弘则更关心辽东和乌侯秦水两岸的鲜卑部落,一再问到柯比熊的事。鲜于辅笑着问道:“夫人是不是很担心他们的安全?”

“柯比熊、阙昆、熊霸、裂狂风都是她的亲人,她当然很挂念了。”李弘叹道,“我一直想让中部鲜卑诸部过上稳定的日子,但柯比熊桀骜不驯,屡屡和大汉为敌,实在没有办法达成心愿。小雪活得太累了。”

“夫人心情不好吗?”

“换了是你,你孤身一人远在异乡它土,兄弟姐妹都成了仇人,性命旦夕不保,你心情能好吗?”李弘摇摇头,“我欠她太多了。”

鲜于辅苦笑,伸手拍拍他的肩膀以示安慰,“长公主何时回晋阳?”

“大概要等到大战结束后。”李弘说道,“昨天她要求渡河到中原战场督战,被我拒绝了。”

“她没有坚持吗?”鲜于辅好奇地问道。

“想说服她很难,但最后她还是同意留在邯郸。”

“现在朝廷上下也只有你的话她还能听得进去,将来……”鲜于辅想想把后面的话又吞了回去,“大战结束后,你回晋阳吗?”

李弘摇摇头,非常坚决地说道:“不把洛阳打下来,我绝不回晋阳。”

鲜于辅盯着李弘看了一会儿,欲言又止,“算了,随你吧。我们这一代人别无所求,只求能平定天下,让百姓安居乐业,也就算没有白活了。你看我……”鲜于辅以手托起长髯,“白须越来越多了。过了五十,也就算着日子过,过一天是一天了。”

李弘笑了起来,“过几年,等你五十岁的时候,我们在洛阳给你做寿。”

“算了,算了。”鲜于辅笑道,“你不要折我寿了,让我多活几天吧。再过几年,子烈(徐荣)、云天(麴义)、飞燕(张燕)、子善(颜良),还有很多当年跟你一起从幽州出来的人,都要到五十了。希望在我们死之前,能看到社稷安宁的一天。”

李弘笑笑,“你要象赵岐老大人一样,要活到九十多岁。这样你就能看到大汉的中兴了。”

“活到九十岁?这世上有几个人能活到九十岁?”鲜于辅摇手笑道,“不要说活到九十岁,就是活到六十岁也是高寿啊。大汉中兴的那一天,我们是肯定看不到了,下一代还差不多。”接着他手指李弘,“说点正经的,这几年你要留在中原,那就把小雪夫人留在身边吧。她的确太孤单了,而且她身体也不是很好,一旦出点什么事,你会后悔一辈子的。”

李弘点点头,“看到她眼睛里的悲伤,我也很心痛。你说的不错,我听你的,把她留在身边,让她过得高兴一点。”

第四天黎明前夕,鲜于银、李溯、公孙续、楼麓、射缨彤、射虎、鹿欢洋等率军赶到。至此,南下七万胡骑全部到达。

当天晚上,李弘辞别长公主,率军南下黑山。

傅干奉命赶到黎阳,在黎阳渡口到长寿津之间几十里长的河面上架设十座船桥。

八月二十六,浚仪城。

刘表和曹操紧急召集荆州军、兖州军、徐州军各路统军大将于浚仪城军议。

蒯越在军议上详细分析了当前战局,严厉抨击了袁绍迟延不战之策,要求诸将以社稷为重,齐心协力,乘着北疆军正在撤离战场之际,奋勇杀敌。

诸将情绪激昂,士气极为高涨。

蒯越接着做了攻击部署。除了刘表、刘磐、文聘率军坚守在曲遇聚和浚仪一线外,其余大军即刻北上,以将近八万多人的兵力攻击封丘一线,意图杀过济水河,夺取延津和酸枣,把北疆军团团包围在原武和阳武城一带,逼迫袁绍挥军渡过鸿沟水进行决战。

曹操、刘表同时书告河内刘备,尽起所部大军,从延津渡方向渡河攻击,以牵制驻守于燕城和延津一线的北疆铁骑,策应大军夺取延津和酸枣。

同日,北疆军颜良部撤到济水河北岸,并迅速向封丘、乌巢和延津、酸枣两地移动。

八月二十七,中牟。

北疆军后撤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送到了中牟袁绍处。袁绍随即书告刘表、曹操,北疆军正在分批后撤,但尚不能确定北疆军是否已经决心撤出中原,所以请各部暂时不要盲目攻击,以防遭到北疆军的重击。

这份书信刚刚送出去,刘表的书信就到了。刘表在书信中直言不讳地说道,北疆军粮草被烧,军心涣散,正是重创其主力的最佳时机,但大人为了保存实力,迟迟不愿下达攻击的命令。此等绝佳时机一旦错过,让北疆军顺利撤回河北,社稷将要遭受更多杀戮。我等本为大汉社稷而战,虽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辞。今大人既然不愿战,那我只好命令荆州将士独自杀敌了。

袁绍勃然大怒。联军本是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损俱损,刘表竟在这个关键时刻擅自违抗军令,独自下令所部出战,简直不可思议。袁绍急告刘表,劝他冷静一点,再耐心观察几天。联军粮草还能支撑半月,即使北疆军确实粮尽而撤,我们依旧还有追击灭敌的机会。

袁绍把这份信送出去后,一个人站在地图前思考了很久。

北疆军如果撤过延津、酸枣一线,联军即使全线追击,也来不及了。在燕城和白马一线,都是大平原,北疆军的铁骑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肆意冲杀,阻挡联军的追击。刘表显然是看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才急于攻击,想抢在北疆军撤离延津、酸枣之前切断北疆军的退路,把北疆军包围在原武和阳武一带,以便数路大军同时展开围攻。虽然这样的决战会给联军带来巨大的损失,但对北疆军来说,却极有可能是全军覆没的命运。

如今刘表的军队已经杀了出去,曹操必定也是追随者,联军将近一半的军队已经出战,如果自己依旧按兵不动,那么刘表要么击败北疆军独占盖世功勋,要么被北疆军击败,彻底断送中原大战。当然了,刘表主动出兵攻击,绝不是只想着要重创北疆军这么简单,他的主要目的还是要胁逼自己出兵决战,以消耗自己的实力,阻止自己在最短的时间内霸占中原,取得王霸之业的根基。

袁绍思前想后,知道自己这份信肯定无法阻挡刘表出兵,遂下令官渡战场、河内战场和封丘战场各部,准备第二天展开攻击。

八月二十八,济水河,封丘城。

高览看到叛军浩浩荡荡地杀来,大为兴奋,一边急告阳武的张燕,一边指挥军队迎战。但一个时辰后,他就觉得不对了,叛军好象把攻击的重心放在封丘、乌巢一线,而不是官渡,看看城下黑压压的大军就知道,叛军这次用于攻击的力量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料。

“急告张燕大人,我要援军,要援军。”

当封丘城里的高览指挥军队浴血奋战的时候,高顺、管亥也在济水河边遭到了叛军猛烈地打击,防线一度出现危机。

徐璆、孙辅、鲁肃也接到了刘表的书信,但他们没有接到袁绍的命令,因此左右为难。

负责攻击封丘的蒯越看到徐璆三人按兵不动,大为恼火,怒气冲天地跑到徐璆的大营,把徐璆骂了个狗血喷头。你到底是袁绍的家奴,还是大汉的臣子?你读书念经几十年,什么叫忠诚,什么叫社稷你也不知道?难道你跪在天子面前发的誓都是假的?

徐璆给蒯越骂得哑口无言,老脸挂不住了,断然下令大军开向前线参战。但为了不得罪袁绍,他还是给袁绍写了一封急书以表明自己的两难处境。徐璆率军出动了,孙辅和鲁肃当然不敢缩着脑袋,于是也跟在徐璆后面,急速杀向封丘。

徐璆的大军刚刚投入战场,袁绍的命令就到了。徐璆大喜,一面派人把自己刚刚送出去的书信追回来,一面指挥大军展开攻城。

封丘城内的七千守军奋力迎战,但面对十倍于己的叛军,他们损失太大,城池岌岌可危。

就在此时,张郃、张辽率军杀到。他们奉命从阳武东渡阴沟水支援封丘、乌巢一线,途中接到高览、高顺的求援,随即丢下辎重,飞速驰援。

援军的及时赶到,大大缓解了危机。

官渡战场。

刘磐、文聘在刘表的指挥下,从曲遇聚、浚仪一线出击。吕布、樊篱指挥南军将士奋力还击。

同日下午,袁绍的大军从圃田泽到官渡一线出击。夏侯渊指挥七千人马从官渡到曲遇聚一线出击。

麴义指挥北疆各营死守鸿沟水北岸。

阳武城。

张燕接到从各战场传来的消息,兴奋的连声叫好。

“急告邯郸,叛军已经全线出击,决战已经开始了,请大将军即刻率领胡骑渡河南下。”

“急告颜良大人,立即赶到延津、酸枣一线指挥阻击,务必把刘备的大军挡在黄河岸边,掩护主力大军撤离。”

“急告张郃、高览、高顺诸将,封丘、乌巢一线战事暂由张郃大人指挥。”张燕顿了一下,转身对伏案疾书的司马懿继续说道,“告诉张郃大人,要死守封丘,把叛军挡在济水河西岸。”

“给他一个具体的时间。”贾诩补充道,“让他尽快调整兵力部署。”

“至少要坚守四天,也就是九月初二。在这之前,无论如何不能让叛军渡过济水河,否则大军主力将被包围在原武和阳武一带。你告诉他,就是把人拼光了,也要给我守住。”张燕用力一挥手,“谁敢后退一步,杀无赦。”

这时魏延匆匆走了进来,“大人,最新军情,清水口和延津渡方向的叛军还是没有动静。”

“刘备今天没有发动攻击,但明天一定会。”张燕笑道,“急告朝歌城的彭烈,立即出击,给我夺回清水口。”

“我们何时退出官渡战场?”贾诩仔细翻看了一下麴义和吕布送来的战报,“浚仪和曲遇聚方向的叛军都开始攻击了,但袁绍还是没有动。”

“袁绍真的很有耐心。”张燕连连摇头,“叛军的攻击策略很明确,他们就是要突破封丘,渡过济水河攻占延津,然后把我们围在原武和阳武一带展开围歼。这样一来,大战的主攻方向就移到了封丘,他只要把我们的主力牵制在官渡战场就行了。”

“所以他不攻也可以。”贾诩赞道,“这步棋的确不错。看样子袁绍胸有成竹,指挥起来也是得心应手啊。”

“命令麴义、吕布连夜后撤,把袁绍的主力全部吸引到阳武城的南面,让他和攻击封丘的叛军形成包围正在合拢的假象,诱骗封丘的叛军发力狂攻,以激起他们的斗志,一定激起他们的斗志。”张燕挥舞着双手叫道,“叛军士气如虹,才能一往无前的奋勇追击。”

八月二十九。

官渡战场上的北疆军全线后撤。

夏侯渊、刘磐、文聘毫不犹豫,三路大军渡过鸿沟水,街尾追击。刘表坐镇浚仪,居中策应官渡和封丘两个战场。

袁绍再一次犹豫了。他没有接到封丘方面的任何消息,不知道北疆军的撤退是不是因为封丘战场上出现了重大变故。难道北疆军顶不住,封丘、乌巢防线已经被我们突破了?

过河探查消息的斥候匆匆回禀。对岸北疆军大营一片狼藉,北疆军撤退得非常匆忙,大量辎重被丢弃,甚至连营寨里的帐篷都没有拆除。

“我们在距离北疆军大营不远的一处树林里,发现了大量牲畜的内脏和头颅,在大营内也发现了大量的牲畜骨头。”

“杀牲畜?”袁绍心里一喜,急忙问道,“大营里的火灶你们可去看了?”

“看了,都是冰凉的,至少三天没有动火了。”

“北疆军当真断粮了?”袁绍自言自语道。

“大人,不要迟疑了,下令渡河追击吧。”逢纪急忙劝道,“夏侯渊、刘磐、文聘已经率军追了上去,一旦他们给北疆军反咬一口,我们救援不及,不但刘表要找大人麻烦,我们还有可能错过全歼北疆军的机会。”

“全歼北疆军?”袁绍嗤之以鼻,“你想都不要想。凭他们的实力,至少可以保证一半的军队成功撤到黄河北岸。”

袁绍想了一下,下令大军分成左中右三路,齐头并进,并要求各军之间保持距离,一定要形成有效的保护和支援。

下午,袁绍的主力大军在辛评、蒋奇、孟岱、韩珩、夏昭等人的统率下,渡过鸿沟水,向阳武城逼近。

延津渡。

刘备接到刘表的书信后,并没有做出任何反应,甚至都没有和高干、高柔、朱灵三人说。以他现在的处境,当然还是遵从袁绍的命令好,贸然把刘表的命令拿出来,也许当场就被高干一刀砍了。另外,他很同意袁绍的拖延不战之策。如果能把北疆军逼回河北当然是最好的,这样自己可以保存一定的实力。自己实力犹存,袁绍想把自己赶出徐州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等自己回到了徐州,利用徐州的优势迅速恢复实力,将来袁绍再想吞并徐州就难上加难了。

然而,第二天袁绍的命令就到了,这让刘备感到了一丝不安。袁绍不愿意决战,而刘表在没有任何理由的条件下擅自违抗军令出击,联军内部的矛盾已经公开化了。虽然袁绍为了大局被迫下令决战,但此刻袁绍的命令已经不可能再得到忠实地执行,这种情况下联军还能决战?刘备闻到了一股死亡的气息。

从洛阳赶来的船只早就到了,渡河大战随即在延津渡展开。

有高干和朱灵在前线指挥攻击,刘备显得很悠闲,他站在一只停泊在河道中央的大船上,密切注视着战场。时间不长,他本来就很凝重的面孔上渐渐露出了稍许的惊惶。他发现颜良的战旗了,还有王当、徐晃和张绣的战旗。这支本来在官渡战场上的军队显然提前撤退了,也就是说,在一百多里外的封丘、乌巢一线,联军也同样遇到了提前撤回来的北疆军。颜良的军队从河内打到河南,又从河南打到官渡,极为强悍,有这支军队坚守延津、酸枣一线,联军想在短短时间内攻占延津和酸枣,几乎就是一个白日梦。退一步说,就算自己占领了渡口,刘表指挥军队占据了封丘,打过了济水河,但还有更强悍的北疆铁骑在后面。接下来的厮杀将更加残酷。

刘备不知道刘表为什么一反常态,突然擅自改变袁绍的大战策略,不过就自己看来,刘表显然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虽然自己从刘表的信中知道联军因为许昌粮草大营被毁后,粮草已经支撑不到十月了,但这并不是主动寻求决战的理由。或许刘表有更好的理由,他不敢写在书信里唯恐泄密,但以这种惨重代价来换取中原决战的胜利的确不划算。这一仗打下来,自己还能剩下多少兵力?曹操已经完了,而自己接着也完了,除非袁绍也遭受难以想象的重创,否则这大汉天下迟早都要变成他人的囊中之物。

刘备的眉头紧紧拧在一起,他要想个办法,他不能就这样白白放弃。

一艘小船飞驶而来。高干派人来报,北疆军的阻击太猛了,突击将士伤亡太大,根本冲不上去,是不是暂时退下来,想想其它的办法,或者另寻地点渡河。这附近百里河道上有很多渡口,北疆军兵力有限,不可能在所有渡口上都派驻重兵。

“撤。”刘备巴不得了,急忙下令,“快撤。”

曹操发了疯,完全不计代价,指挥兖州军、徐州军、九江军和江东军向济水河狂攻。

曹洪、史涣、于禁、乐进、李典、关羽、张飞、纪灵、孙辅、朱治、鲁肃等人无不身先士卒,带着突击士卒一次又一次向对岸发起猛攻。

张郃、高顺、张辽、吴雄、管亥、昌豨率军死挡。统军大将成廉、张瓒先后阵亡,项澄、孙鸾重伤,七位军司马阵亡。兵力上处于劣势的北疆军伤亡惨重。

与此同时,封丘城的战斗也越来越惨烈。

蒯越、邓义、庞季、黄忠、刘虎、徐璆等人指挥各自的大军轮番攻击,根本不给北疆军喘息的时间。

高览、雷重想尽了一切办法,死守城池。统军大将周华阵亡,萧恩重伤,五个校尉倒下了三个,伤亡极其惨重。

张郃面临困境,不得不向阳武求援。叛军集结了大约十万人以上的兵力攻击封丘和乌巢一线,恳求大人速速增兵援助。

八月三十。

麴义、吕布率领北疆军主力撤到济水河北岸,退守原武和阳武城一线。

袁绍、夏侯渊、刘磐、文聘率军追击到济水河,并立即开始了渡河作战。

这时,袁绍终于接到了封丘送来的消息。徐璆书告袁绍,封丘城、乌巢一线攻击顺利,北疆军支撑不住,摇摇欲坠,请大人不要追得太快,太猛,要尽可能把北疆军拖在原武和阳武一线,为联军突破封丘、乌巢,攻占延津、酸枣赢取时间。

刘表也把封丘战场的消息送到了夏侯渊、刘磐、文聘三人手上,嘱咐三人把攻击速度放慢一点,再给封丘战场上曹操和蒯越至少一天的攻击时间。

另外,刘表也给袁绍写了一封书信,一方面通告了一下封丘战场的消息,一方面表示自己将竭尽全力配合袁绍打赢这场中原大战。但他在书信中只字未提把战场指挥权交还给袁绍的事。此刻,战场上的指挥权一分为二,一部分掌控在袁绍手上,一部分掌控在刘表手上,两人各自指挥自己所控制的军队在各战场上展开攻击。

袁绍拿着刘表的书信不知道是笑好,还是哭好,一股不祥的预感顿时笼罩了他的全身,让他不寒而栗。

“告诉各部,全力攻击,不要停下来,连夜攻击,不惜一切代价打过济水河,直杀阳武城。”

袁绍这时只有一个念头,尽快把北疆军赶到黄河北岸去。联军现在这种可怕的局面如果继续维持下去,联军如果在延津、酸枣一线把北疆军挡住,和北疆军形成僵持局面,最后败亡的一定是占尽优势的联军,这几乎没有丝毫的悬念。他无法理解刘表,这是打仗,是决定生死存亡的大战,不是在朝堂上搞什么阴谋诡计,在战场上打仗需要一个统一的指挥,这是致胜的根本。两年前冀州大战的教训难道他全部丢到脑后了?

袁绍的军队在猛烈攻击,而夏侯渊、刘磐、文聘的大军却在一旁冷眼旁观。他们对袁绍这种做法极为不满,不愿意配合封丘战场也就算了,何必故意赶跑北疆军。既然畏惧决战,那还跑到战场上来干什么?

简雍从徐州送来了最新的消息。陈登来书,大军已到平原郡的高唐城,准备渡河攻击冀州甘陵国。

袁绍大喜。按时间推算,臧霸、陈登已经打进冀州了,北疆军应该退得更快。他一边把这个消息送给刘表,一边命令大军加紧攻击。

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七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八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一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九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二十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五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十三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四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三十三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四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十五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三十六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三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三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八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三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二十七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四十九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九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二十七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十六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九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一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二十五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六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六十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四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八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二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四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十三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八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六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十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十一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三十二节东汉末年军职制度演变转载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四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九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二十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二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十二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六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十四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九节第6章 风云再起 第十三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三十二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二十七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六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八十三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五十二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二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十七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二十九节第3章 风起云涌第三十九节(下)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四十八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一节三国人物介绍蜀下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六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十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一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二十一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七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二十三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四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四十三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十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二十二节第22章 芒刺犹在背第13章 成败转头空第21章 求索复国路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九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六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五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八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五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十一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二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二十三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八节(下)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九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十三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一节(上)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六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七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十七节第19章 飞骑入赤谷汉朝没有马鞍马镫吗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九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二十一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十一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二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四十一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八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三十七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节姚国华百年中国的思想脑震荡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一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六节
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七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八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一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四十九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二十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五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十三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四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三十三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四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十五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三十六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三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十三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八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三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二十七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四十九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九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二十七节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十六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九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一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二十五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六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六十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四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四十八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二十二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四节第5章 势如破竹 第十三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八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六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十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十一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三十二节东汉末年军职制度演变转载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四节第8章 箭在弦上 第十九节第1章 危机四伏 第二十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二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十二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六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十四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十九节第6章 风云再起 第十三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三十二节第9章 风卷残云 第二十七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六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八十三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五十二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二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十七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二十九节第3章 风起云涌第三十九节(下)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四十八节第12章 旌旗未卷 第二十一节三国人物介绍蜀下第11章 鹿死谁手 第六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十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十一节第7章 山雨欲来 第二十一节第5章 风云突变 第二十七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二十三节第1章 朝阳初升 第四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四十三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十节第2章 燕赵风云 第二十二节第22章 芒刺犹在背第13章 成败转头空第21章 求索复国路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九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六节第8章 剑拔弩张 第五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八节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二十五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十一节第4章 破釜沉舟 第十二节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二十三节第3章 风起云涌 第四十八节(下)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九节第10章 风雨如晦 第十三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一节(上)第9章 风卷残云 第六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七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十七节第19章 飞骑入赤谷汉朝没有马鞍马镫吗第10章 问鼎中原 第九节第3章 狂风暴雨 第二十一节第7章 风雷激荡 第十一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二节第11章 长河落日 第四十一节第6章 成事在天 第二十八节第4章 立马横枪 第三十七节第12章 日蚀苍黄 第二十节姚国华百年中国的思想脑震荡第9章 逐鹿中原 第七十一节第2章 如临深渊 第六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