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初战

双方的战前示威不相上下,南越军居高临下,看起来似乎更胜一筹。松涛阵阵,配合着雄壮的吼声,站得高,传得远,无形中就压了闽越军一头。

更重要的是,在闽越军头顶还坐着一个人:梁啸。

梁啸坐在一道延伸出山岭主体数十步的陡坡上,直面大河以南的余善中军,两侧山坡陡峭,几乎直上直下,很难攀登,闽越军只能看着他,却碰不到他,看似危险,实质拉风而又安全。

他在这里坐着,位置比赵婴齐低一些,看起来像是为赵婴齐做前锋主将,但位置前突,不论是岭下的闽越军还是岭上的南越军,都有近一半的人能看到他。对闽越军来说,他是压在心头的一块巨石,沉甸甸的,让人无法忽视。对南越军来说,他却是一块压舱石,只要看到他,心里就有了底,再大的风浪也不怕。

这样的位置,当然是他精心挑选的,为的就是那种看不见,说不明,却能真切感觉到的心理影响。

听到身后南越军的怒吼声,梁啸很满意。南越将士此刻的心理状态是稳健的,有斗志,而又不轻狂。他们知道即将开始的战斗是艰苦的,却又充满了必胜的信念。

这才是打硬仗应有的心理状态。

接下来,就看他练的小阵能不能以一当十,发挥出传说中的威力了。据说戚继光的鸳鸯阵练成之后。每次出战都能大胜,而自身的伤亡却可以忽略不计。他的小阵虽然没有狼筅那样的奇形兵器。但他面对的敌人也不是手持锋利倭刀的倭寇,效果应该相去不远。

双方兵力优势悬殊太大,他必须将自身的伤亡降到最低,要让余善碰到头破血流,觉得这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知难而退。

低沉的战鼓声响起。战斗正式拉开序幕。

岭下。四面列阵的闽越军品字形阵势的最前面一个千人队散开,小心翼翼地向坡上攀登。

梁啸晃着二郎腿,看着正面山坡下的闽越军。这个千人队算不上什么精锐——第一次试探性攻击,惯例都是用战斗一般的普通部队作炮灰,试探对方的虚实。只有看到对方的破绽,决定一击定胜负的时候,才会用上真正的精锐。

石榴岭不算太高,也就是两三百步,但面对大河正面的山坡坡势最缓。长度相应也最长,有四五百步之遥。最下面的两百多步接近平地,其上则越来越越陡,连行走都有些困难。闽越军还要防备岭上突然放箭或抛石。走得更加小心,几乎是步步为营,用了近一顿饭的功夫,才算爬到了半山腰。

眼看着快要进入射程,闽越军停下了脚步,再一次查看地形,准备接战。

在刀盾手、长矛手的掩护下。弓箭手站成两排,张弓搭箭,随时准备射击。刀盾手、长矛手也如临大敌,眼睛紧紧的盯着头顶的树林,生怕里面突然射出箭来,抛下石来。更有人不时的看一眼位置突前的梁啸。这位据说是箭神,能于几百步之外取得性命,上一次骑兵突阵,国相和景将军都被他射伤,不能不加倍小心。

梁啸的威名已经被传得近乎神话,他的一举一动都倍受关注,特别是负责正面进攻的闽越军校尉吴诸更不敢有丝毫大意。神箭手就是军中狙击手,而狙击手重点关照的目标就是对方的将领,这是人人皆知的常识。面对梁啸这样一个传奇般的神箭手,任何一点疏忽都有可能导致性命危险。

岭上一片安静,只有战鼓声不紧不慢地响着,却看不到准备迎战的南越将士。树林之中,隐隐约约地可以看到一些人影,却分不清是观察情况的斥候,还是准备迎战的士卒。

南越军的反应不合常理,让吴诸深感不安。看不见的敌人更可怕,这是所有人都会有的思维惯性。实际上,这正是梁啸安排南越军将士藏在树林中的目的之一,利用一切可能,持续给对手施加心理压力,让他们在紧张中无谓的消耗体力,自己则以逸待劳。

不仅是正面的山坡上如此,其它几面山坡上同样如此。四五百名南越骑士下马步卒,所守的范围有限,因势利导,待对手爬上坡顶再进行反击,也是无奈的选择。

吴诸等人不是梁啸肚子里的蛔虫,想不到这么多,见南越军迟迟不出现,他们只能击鼓向山下的余善请示。闽越军的战鼓声此起彼伏,都是请令是否攻击。

中军的余善迟疑了一会,发出了攻击的命令。

在军令的催促下,闽越军士卒齐声呐喊,一百名刀盾手、长矛手排斥着同等数量的弓箭手上前,冲到林外五六十步的地步,停了下来,开始射击。

百十枝羽箭飞跃而起,射入树林之中。

树林之中寂静无声,一点反应也没有,仿佛里面根本没有人似的。

闽越军射了一阵箭,见没有反应,更多的弓箭手冲了上来,相隔十余步,立下掩护阵势。紧接着,两百刀盾手、长矛手穿过来弓箭手之间的空隙,向树林冲去。

虽然只有五六十步,但毕竟是上坡,还要防备随时可能出现的攻击,闽越军士卒走得很艰难,爬得呼哧呼哧直喘,汗流浃背。等他们冲到树林边,也没有人下令,不约而同的停了下来,一边观察着林中的情况,一边大口大口的喘气。

就在这时,树林深处突然一阵急促的鼓响,数十枝利箭飞出。数名闽越军士卒中箭,惨叫声四起,阵形顿时大乱。等他们将盾牌举起来,瞪大了眼睛四处张望的时候,树林却又重新安静下来。鼓声消失了,羽箭也不见了。只剩下中箭的同伴哀嚎声在耳边萦绕,更增添了一份诡异的气氛。

闽越军士卒惊魂未定,向身后的吴诸请示,吴诸考虑片刻,又派了两百人上来,总共四百人。在树林边缘列阵。这才小心翼翼的,一步一步的走进树林。

看着两三百闽越军士卒消失在树荫之中,梁啸也不由得屏住了呼吸,前戏已经结束,接下来就是真刀真枪的肉搏了。小阵能不能发挥他期望的作用,南越将士能不能顶住闽越军的攻击,以少胜多,就看接下来的战斗表现了。

初战的胜负,影响到双方的士气。特别是南越将士的士气。

梁啸的手指在轻轻的跳动,仿佛在弹奏一曲无声的战歌。

应和着他的手指,突然间,树林中战鼓声大起。南越将士齐声怒吼,从藏身之处冲出了来,十人一阵,冲向刚刚进入树林,尚未看清楚四周情况的闽越军。看着闽越军一步步的爬上来,他们早就做好了战斗的准备,此刻听到出击的战鼓声。立刻如猛虎下山,杀向闽越军。

林外阳光灿烂,林中却昏暗许多,又累又热的闽越军士卒从明处走入暗处,一方面欣喜于林中的清凉,一方面却有些不太适应环境。再加上前前后后爬了小半个时辰的山坡,遇到了不少诡异的事,体力消耗不少,心里那根弦更是绷得紧紧的,骤然遇袭,不免有些慌乱,一时间大呼小叫,仓促应战。

一个养精蓄锐,以逸待劳;一个身心疲惫,精神紧张。战斗一开始,情况就对南越军有利。

而让闽越军士卒更加郁闷的是,南越军的阵型与他们估计的大相径庭。南越军士卒没有像他们一样排成几列横阵,而是结成小阵,各自为战。尚未接触,对方的箭先射到,然后长矛刺到,再然后刀剑砍到。长短结合,远近兼备,攻势凌厉。

闽越军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像山贼一样灵活,却比山贼更加凶猛的对手。他们轻而易举的突入闽越军的阵势,大砍大杀,转眼间就砍倒数十人。闽越军虽然奋起反击,但是他们相互之间缺少配合,只能三五成群的各自为战,面对南越军的小阵,他们束手无策,纷纷倒地,惨叫声四起。

见此情景,南越军士卒信心大增,杀得更加快意。将士们吼叫着,互相打气,什长一边杀敌,一边留神整个局势。他身处阵中,四周都有同伴保护,可以从容观察对方和已方的情况,及时做出调整。在对手不能给他们造成足够威胁的情况下,他们士气如虹,将平时训练的结果展现得淋漓尽致,大杀四方。

虽然南越军只出动了五个小阵,面对两三百闽越军,他们却占据了上风,牢牢地控制住了局面。在他们的立体攻击下,闽越军士卒一个接一个的倒了下去,剩下的人也惊恐莫名,步步后退,有的甚至转身就逃,冲出树林。

听到树林中的喊杀声,吴诸也非常紧张,正当他犹豫是不是要派更多的人冲上去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部下退出了树林,而且神情狼狈,顿时大惊失色。他一面喝令部下不得后退,一面带着人冲了上来,赶到树林边,抢上前去,挥剑砍倒几个逃兵,这才勉强控制住形势。

林中渐渐平静,喊杀声散去,就连伤兵的哀嚎都一个接一个的消失了。

吴诸更加不安。他在亲卫的保护下,带着五百士卒,一步一步的走进了树林。

树林中横七竖八的躲着很多尸体,放眼看去,几乎全是闽越军,看不到一个南越军士卒。刚刚还活蹦乱跳的两百多人,现在无声无息的倒在血泊之中,惊恐的表情凝固的脸上,更让人心惊肉跳。

树林中的气氛凝重如山,压在每一个闽越军将士的心头,让他们心跳加速,呼吸困难。

就在这时,战鼓声突然响起,一阵密集的箭雨从四面射来。闽越军士卒猝不及防,纷纷中箭倒地。吴诸一面下令结阵,一边环顾四周,惊恐地发现自己似乎被包围了,甚至连身后都出现了敌人的身影。

这是多少人?吴诸觉得头皮一阵发麻。余善说,南越军只有四五百人,他这里有五六百人,南越军要包围他,数量绝不可能比他少,否则没有任何意义。难道赵婴齐和梁啸将所有的人都派来对付我了?

吴诸随即否定了这个猜想。他自己清楚,做为一个没什么战功,全凭资历积累才升于校尉的普通将领,他根本入不了南越太子、大汉冠军侯的眼,不可能得到这么高的待遇。

要么是余善对南越兵力的估计有误,要么是出了其他什么事。不管什么事,都不是什么好事。

没等吴诸想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南越军将士已经发起了进攻。有了刚才那一次实战的检验,他们现在对小阵的威力坚信不疑。没有了紧张和不安,他们的动作更流畅,配合更默契,攻击也越发凌厉,有如神助。

惊魂未定的闽越军士卒根本挡不住他们的步伐,被打得节节败退,伤亡惨重。

闽越军士卒终于崩溃了,再也没有人听吴诸的命令,也没有人战斗,只知道逃命。失去了阵势,再多的人也是一盘散沙,在结阵而斗的南越军将士面前毫无反抗能力。

南越军将士越战越勇,几个小阵互相配合,攻击前进,牢牢的堵住了吴诸,将他斩杀在阵前。

闽越军全线崩溃,除了几十人逃出树林之外,超过五百人被斩杀在树林中。

正面战场结束战斗的同时,其他几个战场的战斗也接近尾声,闽越军的第一波攻击全面失败,损失过半,最惨的一个攻击千人队几乎全军覆没。包括吴诸在内的四个校尉两个阵亡,一个重伤。

余善还没有接到确切的消息,但是他听到了南越军将士的欢呼声,心里顿时一沉。

南越军欢呼,自然是闽越军败了。他不敢怠慢,立刻命人击鼓,询问各个战场的情况。

经过一番忙碌之后,各个战场的结果送到了他的面前。具体的统计数据还没有出来,但粗略的结果已经足够他震惊。攻击会有难度,他早有心理准备,但是败得这么彻底,伤亡如此惨重,却完全超出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

四千人发起攻击,折损过半,两个校尉阵亡,一个重伤?

看起来,景昭这次的估计不太靠谱啊。一次攻击就损失了两千多人,五千人的伤亡怎么可能够。难道真要付出上万人的伤亡,才能攻下石榴岭?

余善不敢大意,立刻命人到各战场统计伤亡情况,并询问参战的将士战斗经过,了解南越军的情况。

第407章 强敌来袭第49章 人不如马第585章 利器第603章 铁华离俯首第219章 斩首第367章 司马迁第415章 张次公第503章 蛊惑第278章 雪中行军第66章 因果第380章 别来无恙第474章 麻烦第39章 狡童第6章 暴力少年第311章 能,示之以不能第1章 猿臂少年第206章 不速之客第272章 往事第142章 狩猎(下)第254章 溃败第401章 乘马步卒第504章 雨季第450章 君子德风第567章 大狱第36章 射声士的耳力第103章 利令智昏第519章 初战第37章 闭门羹第416章 似曾相识第214章 迷路第143章 脱钩第412章 火烧连营第604章 混血美人第608章 惊弓之鸟第514章 危机第529章 神明第46章 耳听八方第462章 帝王心术第197章 误会第476章 面对第483章 出使第247章 一家亲第145章 古风第67章 喜忧参半第391章 上驷对下驷第339章 弄巧成拙第527章 水战第72章 定式第426章 知识改变命运第105章 心病第159章 免起鹘落第238章 说英雄,谁是英雄第192章 无赏第181章 小鞋第541章 误差第582章 死敌第183章 借风第460章 弄假成真第427章 风云再起第266章 欢喜第504章 雨季第540章 枚皋第54章 谁连累谁第624章 乱石阵第93章 开赌第276章 霍去病第44章 遇险第315章 小月氏第651章 野望第466章 借势第64章 两败俱伤第206章 不速之客第106章 养客第614章 人心所向第592章 挑拨第517章 意志第127章 僵持第598章 喜相逢第610章 借兵第208章 只要你的首级第239章 大获全胜第143章 脱钩第357章 路漫漫第77章 技惊四座第356章 女神作证第450章 君子德风第652章 以退为进第617章 引而不发第436章 让你四箭又何妨第349章 夜袭交河城(下)第127章 僵持第480章 南越第583章 威胁第597章 猎骄靡的发现第234章 刘陵献宝第25章 逃生有术第170章 小试牛刀第134章 后羿营
第407章 强敌来袭第49章 人不如马第585章 利器第603章 铁华离俯首第219章 斩首第367章 司马迁第415章 张次公第503章 蛊惑第278章 雪中行军第66章 因果第380章 别来无恙第474章 麻烦第39章 狡童第6章 暴力少年第311章 能,示之以不能第1章 猿臂少年第206章 不速之客第272章 往事第142章 狩猎(下)第254章 溃败第401章 乘马步卒第504章 雨季第450章 君子德风第567章 大狱第36章 射声士的耳力第103章 利令智昏第519章 初战第37章 闭门羹第416章 似曾相识第214章 迷路第143章 脱钩第412章 火烧连营第604章 混血美人第608章 惊弓之鸟第514章 危机第529章 神明第46章 耳听八方第462章 帝王心术第197章 误会第476章 面对第483章 出使第247章 一家亲第145章 古风第67章 喜忧参半第391章 上驷对下驷第339章 弄巧成拙第527章 水战第72章 定式第426章 知识改变命运第105章 心病第159章 免起鹘落第238章 说英雄,谁是英雄第192章 无赏第181章 小鞋第541章 误差第582章 死敌第183章 借风第460章 弄假成真第427章 风云再起第266章 欢喜第504章 雨季第540章 枚皋第54章 谁连累谁第624章 乱石阵第93章 开赌第276章 霍去病第44章 遇险第315章 小月氏第651章 野望第466章 借势第64章 两败俱伤第206章 不速之客第106章 养客第614章 人心所向第592章 挑拨第517章 意志第127章 僵持第598章 喜相逢第610章 借兵第208章 只要你的首级第239章 大获全胜第143章 脱钩第357章 路漫漫第77章 技惊四座第356章 女神作证第450章 君子德风第652章 以退为进第617章 引而不发第436章 让你四箭又何妨第349章 夜袭交河城(下)第127章 僵持第480章 南越第583章 威胁第597章 猎骄靡的发现第234章 刘陵献宝第25章 逃生有术第170章 小试牛刀第134章 后羿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