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骑射(四)

张伟与张瑞并肩而骑,看着眼前的万骑队伍乱纷纷走过,张瑞皱眉道:“大人,咱们对这些土人未免太过放心,哪有这般放纵的,万骑将军都由他们的部落勇士担任,这也罢了,下级军官也是全数由土著任职,这样将来若是有哪一个将军图谋不轨,只要随意找几个同部落的军官,纵臂一呼,瞬间便生大乱!大人,不可不慎啊!”

张伟见他一脸忧虑,忍住笑问道:“我给他们土地,粮食,美酒,又发给军饷,这么好生待他们,是个人就知道感恩,哪有人肯做乱呢。就算偶有一两个不知好歹的,只怕也未必有多少人肯跟随吧。”

“不然,人心不足蛇吞象。大人主政台湾,亦常言人心难足。人性本恶,有了美食想美酒,有了美酒就渴盼美人,美人之后便是宽大的房子,出则驷车骏马,入则豪宅美妾,**永远止境。大人若是不对万骑加以控制,只怕会有肘腋之变。”

张伟点头道:“张瑞,你跟在我身边几年,确是长进了!不再相信那些儒生说的那些鬼话,什么人之初,性本善,全是胡扯。什么环境出什么人,这些高山人以前住在山里,生性纯良,没有什么花花肠子。嘿嘿,出来的时间久了,难免会染上汉人勾心斗角欲壑难填的毛病,是以一定要严加控制,不可放任,这一点,你尽管放心就是。”

“那如何控制呢?各层军官都是他们自已人,除非,仍以家属为质?不过驻防台湾时,家属为质效力不强,他们若有人反叛,第一件事必定是控制族人的居处。”

嘿然一笑,答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既然你担心有人为利反叛,那么你又没想到,也可以以利诱之,入吾掌中么。分化,拉拢,再加上教导他们的都是汉军将佐,留下资料,该拉则拉,该打则打。对高级将领,认准了以诚待之,以金银养之,解衣衣之,推食食之,此之谓御下之道。况且,土人部队的规模我不打算扩大,高山族也没有这么多箭法精准的青壮男子,干强枝弱,无足虑也。”

见张瑞仍有担心之意,乃又笑道:“唐人以突厥人为边将,未尝闻反。后来安碌山反,天下人皆以为是胡人为将之过,其实大错。明皇信重安碌山,一人掌四节度,掌雄兵十数万,不论胡将汉将,看准了唐朝**的事实,没有不反的道理。重要的不是下面的将领是不是忠诚,还是在于上位者是不是懂得因势而制,再辅以良好的制度加以约束,有了这些,我又有何虑呢!”

将马鞭一挥,骑马向台北而回,张端将马腹一夹,紧紧跟上,却听得张伟向他吩咐道:“张瑞,你的飞骑尽皆是精锐之士,今日用飞骑挫了万骑锐气,日后凡战阵演练,骑术冲刺之术,皆调飞骑与那万骑演练,只怕他们还忌惮些,听话些。哼,三月之内,要让那万骑洗去匪气,成为我的无敌雄师!”

张瑞诺了一声,自是听命不提,心里却只是叫苦不迭,那些万骑原是土著,语言驳杂,不懂规矩,又是从未骑过马,更别提在军马上纵横骑射,原本训练之事不该他管,现下张伟吩咐,也只得捏着鼻子应了,心里却对训练万骑一事殊无信心。

不但是他,汉军诸将皆持怀疑态度,不但是骑射之术,便是行军布阵,战术操练

,众人也是不信能将这些蛮子训练好。千年来汉人与异族的隔阂又岂是一时半会

能消弥的?再加上建州女真攻占辽东,汉人对异族的仇视与防范之心甚重,张伟

亦虑及于此,是以不设汉军将佐于飞骑,亦是无耐之举。若只为节制防范,便失去了设立万骑的本意,这支射术极佳的军队,只需再辅以数月的军阵训练,马术训练,便足以体现出惊人的战力。马术虽不是一夕之间可以练就,但以张伟之意,原本也不指望以南方之地建立大规模的重骑兵,一则没有上好的战马,二则也无法得到上好的牧场,是以只需这飞骑学会简单的骑术,辅以射术,为他掠阵,绝粮道,射乱敌阵,游骑袭敌,只要不是正面骑兵对冲,其战力当不在辽东女真八旗之下。有了这个底线,张伟自是不顾众将反对,一力栽培这支纯异族的军队,无论营地、甲仗、粮草军饷,皆与汉军相同,自契必何力以下,众高山族人都对张伟感激泣零,忠心不二。

安顿了万骑一事,张伟便心系辽东,又虑及从此往后战事不断,虽然汉军饷足,无论死伤亦是重金抚恤,家属亦由政府体衅包养,再加上分一二三等户,凡有兵役之家,皆论等减税,纵是如此,唯恐大规模的战争引的兵疲将乏,唯有建立一套功赏爵的体系,饷银之外,再以郧爵位次加赏,提高收入的同时,又提升了政治和民间威望,在整体上将士兵地位再加提升。

于是决定设立军爵,以登城、斩首、陷阵、勤谨、忠忱等表现赏爵,分公士、上

造、公乘、元戎士、官首、千夫、执戎、军卫、中尉、柱国十级,最低级的公士,只需在战场上斩首一级,便可获得,得公士级,便可见县官不拜,原有的斌税减半,穿戎服,佩剑。上造在享受公士待遇的同时,还可以设立家族族徽,传之后世。以上类推,到了柱国一级,便可与将军分庭抗礼,在收益与声望上相等。爵位与职位不同,任何人只要奋勇杀敌,便可依次升爵,若是斩首千级,哪怕你是寻常小兵、伍长之类,亦可以在礼节与收入上,不逊于统兵数万的大将。

这样的军功赏爵,原本是以耕战立国秦朝的发明,秦之前,所有的爵位都是贵族的禁脔,周天子以公候伯子男令贵族世袭,地方诸候又以大夫之位令臣子世袭,百姓无论如何也得不到任何爵位。自秦朝以军功赏爵后,闲时耕作,战时出征,因赏罚分明,得到爵位后无论是身份地位收入都节节攀升,秦朝又以首级计功,于是史有明载,秦军做战时勇猛无比,经常在怀里、腰间,甚至一手持剑,一手提首敌人的首级,呼啸而前,猛不可挡,是以秦能以一国之力抗六国,又终能一统天下,这民爵制度,功在首位。至于秦朝之后,汉武帝亦曾定下十五级的军功爵位,后来无钱,索性将爵位出售,于是世家大族纷纷买爵给子弟,整个爵位系统崩坏而不可救药,终中国封建史而终,再也没有针对平民的公平的赏爵制度。至后世明清之际,民爵制度更是荒唐之极,比如清朝,凡活到百岁之人皆可赏七品顶戴,活的够长便可以赏爵,而且虚无缥渺之极,殊无实际好处,是以国家有事,百姓皆漠然视之,此亦是一因。

张伟自是要吸取历史教训,一开始封爵便郑重无比,一切皆以参军处所记录的军功为依据,封公士一百余人,元戎士以下共四十余人,元戎士以上暂缺,决不肯将爵位拿来做交易,又因封爵事大,喻令凡日后封爵,需政务署、参军处,军法处会同商议,一致无异议,方可通过人选,授予爵位文书。

这一日正襟危坐在指挥使衙大堂,最终签署完了一百多张封爵文书,张伟仍下毛

笔,长伸一个懒腰,步出大堂之外,在正门门廊下咪着眼看向北方的天空,心中

暗念:“我可是什么都准备好了,皇太极,你是动,还是不动?”

他在这边含情脉脉,却不知道皇太极却正在凤凰楼上大发雷霆,狠声咒骂道:“这个该死的南方汉人,我就说他巴巴的几千里数跑来,定然是不安好心!这一年多来到是卖了不少皮货人参,貌似赚了他不少银子,可是他一船船的精致货物送来,咱们还得陪上更多的银子,若是卖战马给他,只怕他一倒手又卖给了明国来打我们,当真是应了明国的那句话,无商不奸!”

范文程待立在旁,听他骂完,默然半响,方道:“此人的奸险,还不止于此。据

奴才所知,此人的商船已最少从南方送来一百多个戏班子,全数被咱们的王公贝勒们买去,现下盛京之内,南方倡优戏班子到处都是,王公贝勒八旗猛将们,无事便在家里听曲唱戏,甚至有脸涂朱粉,亲自下场充做票友的,这样下去,可怎么得了。”

皇太极听他说完,冷笑道:“前几天我在堂子里告天祭拜,便八旗王公贝勒尽数到场,多铎告假,说是老婆病了,我后来派人打听了,才知道他是怕冷,缩在被子里听戏!还有去年,我派多尔衮带兵去黑龙江征伐叛乱部落,他告病不去,也是躲在家里听戏喝酒,不愿意去那苦寒之地受苦,听说,他还学会了抽烟!除了岳乐几个老成的贝勒,大多数贝勒上朝时穿箭衣,下了朝在家,甚至拜客访友,都穿了张伟卖来的精致丝绸,穿着明国衣衫,大袖飘飘以为神气!启心郎索尼还劝我下旨,令全国都改穿明朝衣饰,我不听,他还不高兴!”

范文程忧心仲仲说道:“这样下去可不得了!我朝立国之本,就在于八旗上下一心,大汗如臂使指,无不应命。凡有战事,亦都是拼死向前,没有畏惧怯战的,现在连朝会都有人推脱不来,还敢指望他们拼死效力吗?”

见皇太极点头,又道:“还有服饰,明国服饰固然好看,可是大袖飘飘的,如何方便打仗,长此以往,人心皆思安逸,谁又愿意重持刀剑呢?”

“你说的都对!昨天我已经召集了所有的贝勒,饮酒时,我对他们说:咱们现在无忧无虑的喝酒吃肉,如果突然冲进敌人来,该当如何?他们都说,抽出身上佩带的小刀来迎敌。我说,你们说的对,我们身强力壮,衣甲在身,又有佩刀,便是来了敌人也不怕。可若是大家换了明朝的衣袍,宽衣大袖,怎么佩刀,就是佩了刀,好用吗?若是那样,有敌人突然进来,大家只能等死了!见他们不说话,我又下了命令,以后,决不允许后金国中有人改换明朝衣饰,或者是蓄发的,一有发现,立时处死!还有戏班子,倡优,烟草,一律禁绝,王公贝勒有敢犯者,一律夺爵!”

跪地一碰首,范文程高呼道:“大汗英明!”

“哼,张伟那蛮子虽然给我添了些麻烦,想要扯住我的手脚,却差的老远。八旗

十五万劲旅又岂是一个小小商人能够阻挡的!文程,我意已决,现今是三月,再过两个月,从科儿沁草原饶道,从遵化、昌平,怀来一线,进攻明国!”

“难怪大汗最近一直调集粮草,又屡次召见科尔沁贝勒,台吉,原来是打算从草原绕道入关。”

“是的!”,皇太极重重一点首,目光深沉,步至这凤凰楼窗前,向下望去,向范文程道:“袁崇焕此人,太过厉害,这两年镇守宁绵,数次击退我的大军,损兵折将不可胜数,若还是放眼关宁,只怕终我一生也无法踏足明国半步了。是以我思来想去,将眼光放向别处,绕过关宁,直逼那北京城下!”

“大汗,北京城墙高大,城内有京营十几万,再加上京师被围,必定会调集天下兵马勤王,我军孤军深入,后方随时被断,就是打下了北京,也断然守不住,只怕大汗此举,多半是徒劳。”

“我此番攻打北京,一来是练兵,熟悉一下自草原入关的路径,为经常袭扰明国做准备,二来,调袁崇焕入关救驾,趁他离开宁远之际,想办法除了他!此人不除,我永远宁日!”

第68章 灭明(五)第65章 治平(八)第49章 镇倭(七)第63章 倭乱(一)第31章 立威(上)第21章 招兵(上)第45章 设县(上)第71章 定鼎(三)第73章 南洋(三)第68章 灭明(四)第49章 镇倭(八)第51章 骑射(二)第39章 贿赂(下)第71章 定鼎(一)第73章 南洋(六)第50章 和谈(二)第47章 辽东(十)第67章 激战(八)第62章 江南(四)第54章 反间(一)第67章 激战(四)第46章 制约(下)第64章 关宁(八)第3章 出海第66章 北伐(四)第61章 伐明(三)第67章 激战(三)第72章 法度(三)第60章 鼎革八第61章 伐明(十四)第60章 鼎革(二十七)第59章 爪哇(三)第59章 爪哇(五)第59章 爪哇(五)第58章 吕宋(三)第60章 鼎革一第61章 伐明(一)第55章 偷袭(八)第73章 南洋(六)第19章 甘蔗(上)第60章 鼎革五第61章 伐明(九)第67章 激战(七)第71章 定鼎(二)第70章 决战(二)第51章 骑射(四)第47章 辽东(十)第64章 关宁(七)第67章 激战(六)第58章 吕宋(七)第30章 械斗(中)第46章 制约(上)第63章 倭乱(六)第42章 围城(中)第38章 归附(上)第55章 偷袭(九)第65章 治平(一)第61章 伐明(三)第71章 定鼎(二)第70章 决战(九)第66章 北伐(十一)第58章 吕宋(三)第64章 关宁(四)第49章 镇倭(九)第31章 立威(下)第18章 平乱(下)第55章 偷袭(十)第62章 江南(四)第48章 灭郑(六)第58章 吕宋(四)第54章 反间(三)第20章 会议(下)第57章 试探(二)第50章 和谈(一)第60章 鼎革(十三)第63章 倭乱(七)第45章 设县(上)第6章 结交(上)第47章 辽东(四)第70章 决战(二)第45章 设县(下)第60章 鼎革八第50章 和谈(二)第65章 治平(七)第72章 法度(一)第15章 卧龙(上)第65章 治平(十)第14章 情动(下)第4章 火拼(下)第60章 鼎革(十二)第31章 立威(上)第11章 北港(下)第70章 决战(四)第53章 造反(一)第58章 吕宋(二)第43章 攻城(上)第60章 鼎革三第62章 江南(二)第57章 试探(三)第63章 倭乱(十二)
第68章 灭明(五)第65章 治平(八)第49章 镇倭(七)第63章 倭乱(一)第31章 立威(上)第21章 招兵(上)第45章 设县(上)第71章 定鼎(三)第73章 南洋(三)第68章 灭明(四)第49章 镇倭(八)第51章 骑射(二)第39章 贿赂(下)第71章 定鼎(一)第73章 南洋(六)第50章 和谈(二)第47章 辽东(十)第67章 激战(八)第62章 江南(四)第54章 反间(一)第67章 激战(四)第46章 制约(下)第64章 关宁(八)第3章 出海第66章 北伐(四)第61章 伐明(三)第67章 激战(三)第72章 法度(三)第60章 鼎革八第61章 伐明(十四)第60章 鼎革(二十七)第59章 爪哇(三)第59章 爪哇(五)第59章 爪哇(五)第58章 吕宋(三)第60章 鼎革一第61章 伐明(一)第55章 偷袭(八)第73章 南洋(六)第19章 甘蔗(上)第60章 鼎革五第61章 伐明(九)第67章 激战(七)第71章 定鼎(二)第70章 决战(二)第51章 骑射(四)第47章 辽东(十)第64章 关宁(七)第67章 激战(六)第58章 吕宋(七)第30章 械斗(中)第46章 制约(上)第63章 倭乱(六)第42章 围城(中)第38章 归附(上)第55章 偷袭(九)第65章 治平(一)第61章 伐明(三)第71章 定鼎(二)第70章 决战(九)第66章 北伐(十一)第58章 吕宋(三)第64章 关宁(四)第49章 镇倭(九)第31章 立威(下)第18章 平乱(下)第55章 偷袭(十)第62章 江南(四)第48章 灭郑(六)第58章 吕宋(四)第54章 反间(三)第20章 会议(下)第57章 试探(二)第50章 和谈(一)第60章 鼎革(十三)第63章 倭乱(七)第45章 设县(上)第6章 结交(上)第47章 辽东(四)第70章 决战(二)第45章 设县(下)第60章 鼎革八第50章 和谈(二)第65章 治平(七)第72章 法度(一)第15章 卧龙(上)第65章 治平(十)第14章 情动(下)第4章 火拼(下)第60章 鼎革(十二)第31章 立威(上)第11章 北港(下)第70章 决战(四)第53章 造反(一)第58章 吕宋(二)第43章 攻城(上)第60章 鼎革三第62章 江南(二)第57章 试探(三)第63章 倭乱(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