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节 安南人

把安南人放在那里?

这个问题成为了眼下一个让人头痛的问题。

“安南人,脑生反骨!”中华皇帝朱祁钰给安南人下了一个定义,在他的眼中,安南人已经数次造反了,翻看着手上的那些史册,朱祁钰又问了一句:“这个安南,之间到底是不是中华的领土,汉书记载,那就是交趾郡。”

文华殿之中,就是毛胜这样的武将出身,也是读书不少的

对于皇帝的问题,商辂起身回答:“万岁,根据查抄的安南王宫卷册。以安南的史书记载是秦、汉都对其有过入侵,但根据汉史记载,当时安南不为国,只是部落,处于蛮夷状态,农耕、布织,甚至文字都是大汉朝带去的。”

朱祁钰点点头,这不是灭国,那就是同化,

教化蛮夷本就是上国的仁慈,而且当时不为国,所以根本就算不上入侵。

“根据史册记载,安南所谓的第一次北属时期,他们认为征氏姐妹是英雄,但根据汉书记载,是这对姐妹的夫君欺压百姓,破坏大汉朝税法,律法,甚至有违礼教的行为,所以处罚,她们兴兵是报仇。”

朱祁钰冷哼一声,没接话。

王文起身,先是施礼然后向商辂点了点头,商辂也点头回应后,王文这才说道:“万岁,各位大人。依安南史册记载,他们所谓的第二次北属时期,是三年后,大汉兴兵,杀死征氏姐妹。安南平定,这一次就是五百年。”

众位大臣都点点头,这与中华史册记载没有错,也就是说,只是一次造反罢了。三年后就给杀了,然后五百年都过去了,这个时候可以说安南已经是越人与汉人共居的时代了。

“五胡乱华时期,安南再一次有野心家趁中原动乱而兴兵。但仅仅五十年之后,大隋平定安南李朝,这在安南史册上就是第三次北属时期。经过隋唐三百年后。又因为中原战乱而独立。”

“而第四次,就是我大明对安南的统治。”

“朕以为,安南人脑生反骨!”同样的话,朱祁钰第二次讲了。

众臣没人接话,安南是在不断的造反。他们西南之乱还不同,西南之乱争的利益,民族风俗。而安南纯粹就是在造反了,一代又一代的野心家希望成为王,甚至是皇帝,这一点众臣们也有些接受不了。

“朕决定了,安南为奴族!”朱祁钰又开口了。

众臣依然没有人开口,没有有人反对。但也没有人开口支持。

“卿等以为如何?”朱祁钰这是在逼着文华殿的众臣表态呀。

“万岁,总是要有些赦免的,一概而论。有不教而诛之恶名。所以请万岁三思!”商辂赶紧在劝说着,如果他不劝,也不是他的为人。

朱祁钰想了想,点点头:“有理,就特赦千人!”

“万岁,千人太少了。”于谦也忍不住了。要知道安南有多少人,这才特赦一千人。

“既然卿为他们求情。那朕也就改一改,还是千人。几千就是了。”朱祁钰依然没打算把特赦人数超过一万人。说完,又补充了一句:“特赦之中,只能是工匠,良匠,不得有半个读书人,不知孝道,不尊王化的,不配读圣贤书。”

这一次,倒没有人反对了。

白名鹤的理论,造反的都是有知识的,只会干活的人有饭吃就不会造反。

“来人,发电报。”朱祁钰吩咐着。

于谦起身:“万岁,让臣来书写吧,以臣的名义去发

。”

“为何?”朱祁钰有些不明白了。于谦解释道:“万岁,赦免纵然是九千九百九十九人,也是不过万人,白名鹤肯定会上书反驳,但此事却不能不狠心。虽然臣也认为万岁这次不够仁慈,但为中华之大兴,却不得不为之。臣以为,既然让臣子在外作事,特别是这等大事,总要求一个心服口服。”

“于爱卿的意思是,朕的圣旨白名鹤会遵守,但心中却会有反复?”

“臣……”于谦想说,我没这么说,可想一想自己的意思也差不多就是这样了。朱祁钰笑着说道:“于爱卿说的没有错,此事朕支持。文华殿议事,规矩就是少数服从多数,除了举国之事外,朕也不会动用一票否决权。”

“万岁英明,求大同存小异,但总要把这个大同,小异说个清楚。以万岁的名义发电报,白名鹤想问也不能问,但臣来发,却可以与他交流一二,纵然无法完全让白名鹤心服,但也可以让他明白是为什么?”

“好!”朱祁钰盛赞于谦,然后又补充了一句:“加一条,以后正三品以上,主官级,任何一位臣子都可以在军国大事上,在朕的圣旨下可有询问之权,就依于爱卿所说,定下的事情要办,但总要让明白的去办。”

“万岁英明!”众臣齐声回应,

没错,这一点太有用了,纵然不是反驳,但问个清楚总是有必要的。

电报发到钦州卫,正在陪着家人吃午餐的白名鹤看了一眼,然后将那电报纸折了起来放在口袋里,夹了一筷子菜放在了小晖的碗中:“多吃,身体强壮了才能去玩球的。大去处理了一些公务,记得吃过饭要休息一刻钟才能出去玩。”

“是!大!”小晖爽朗的回应了一句。

大!关中土话,就是父亲的意思的。

孙苑君曾经问过白名鹤,为何不让小晖和其他孩子一样,以父亲大人来称呼自己。白名鹤当时回答,感觉那样不够亲近。

事实上,白名鹤虽然尊重古代的这些礼节,但父子之间感觉有些远了。

后世的自己,没机会叫人大,也没有机会被人叫大。

所以,白名鹤在这里,肯定会选择这种最土法的称呼,而且关中之外,也未必有人这么称呼,只有这样白名鹤才感觉象家。

出了餐厅,白名鹤这才拿出那张电报来。

“小白,你怎么说?”毛毅坚已经想好了,先和白名鹤辩论一翻,说的白名鹤心服口服。然后再提怎么回复这电报的问题。

“恩,安排行首院派些人,挑良匠。”

“电报怎么回?”毛毅坚鼓足的气泄了,白名鹤这话中的意思就是同意了。

却听白名鹤继续说道:“电报这样回,就说我原则上认同于大人的意见,如果良匠数量很多的话,那么我会上书要求增加特赦。普通的工匠如果技术熟练,也会要求一个区别对待,但我认同,把特赦放在工匠身上。”

“就这样?”毛毅坚心说白名鹤这次怎么这么好说话了。

“再加上一句,就说于大人没有提出特赦给儒生这一点,我是绝对支持的

。这些安南的所谓读书人,还是让他们去劳力的好。”

毛毅坚重重的点了点头,安南这些读书人与中华的读书人是绝对不同的。

“上书,禁安南人读书,三十年内不得读书。至于识字权,可以考虑给,请文华殿批示。眼下,安排行首院去挑人吧。”

白名鹤竟然完全同意了于谦的作法,这一点让毛毅坚多少有些意外。

白名鹤却是明白,于谦给自己这电报,不是他个人的意见,怕是文华殿大半都认可,甚至于中华皇帝都认可过的,所以自己没必要再为安南这种反复小人去争。

记得后世的现代,白名鹤在孤儿院,那院长两个儿子就死在对安南的战场上。

而且那子弹还是当年华夏给安南的,用自己给的子弹打死了自己的子弟兵,这一点是个人都无法接受。

纵然白名鹤不是来报私仇的,可为了中华帝国的大政策,既然中华皇帝与文华殿不给自己慢慢改造时间与机会,既然朝廷上下对安南都以叛逆对看待,自己何苦作这个滥好人,安南本身也就是反复小人。

毛毅坚象看陌生人一样看着白名鹤。

“毛将军,莫非我脸上有花?”白名鹤笑问了一句。

“你是一个古怪的人,有时候狠起来让本将都怕,可有时候却是傻好人。“

白名鹤四下看看,看没有人注意这边,这才压低声音说道:“其实很简单,是咱华夏人就是自己人,不是咱华夏人就不是自己人。简单吧。”

“可倭人都传闻,有一半华夏的血脉?”

毛毅坚更糊涂了,不知道白名鹤的标准到底以什么为准。

白名鹤干笑两声:“倭人例外!”

“和小白你说这些没用的无趣,本将去打听一下封赏之事。”

眼看毛毅坚要走,白名鹤赶紧追上几步说道:“虽然说为奴,但先前的命令依然管用。安南这些人就算是奴,也是高等奴。放在佃奴一级吧,别整得太狠了。”

“谁也不是生来就是恶人的。”毛毅坚认为白名鹤的交待没意思。

对安南,贵族都全部处理掉了,谁会去欺压普通人。

看着毛毅坚走远,王诚这才走上前来:“大人,新的一份电报,是商辂大人的问询,问安南人将来安排在那里,您给个建议。”

白名鹤没接电报,这电报不用再看。

想了想,也没有拿定主意,原本以为文华殿会有所选择,可看来文华殿也在犹豫。

“先回电,明天再回答,让我想想。”()

ps:新书今天已经上传了。

第248节 夫人的智慧第473节 双皇临朝第322节 闲话**第426节 被迷了眼的小白第464节 使节团的意外随行者第460节 同意西行第512节 海上霸主!第413节 富饶的辽东第227节 拳拳之心第563节 航向,倭京都第380节 战争的意义第220节 忠仆第386节 白名鹤晕倒了第57节 分胜负第255节 黑市??第349节 披上羊皮!第303节 暗香第195节 血光之灾?第414节 御选……小妾第156节 为什么第445节 不修路别当官第358节 人非完人第540节 三国公领军第246节 白父到第125节 关门,放狗!第576节 是白名鹤冷血吗?第446节 虚地第53节 春耕之喜第34节 这他娘的是火柴?第500节 入广西第167节 广州清晖园第509节 上税五十倍第545节 回到大明第127节 大明最狠的官第81节 海禁的机会第587节 安南人第8节 白府传奇级家将第619节 白名鹤致仕第372节 挡人财路是重罪第585节 思明府第296节 新年庆典第95节 给部下买点粮第477节 皇帝南下第49节 夜谋第306节 杨宁赴汉阳第561节 出海口第508节 一个又一个港口第150节 侠之大义第222节 失去刹车的白名鹤第457节 真的在劝降吗?第529节 明商第192节 双赢第593节 倭人的小秘密第67节 洞房花烛夜第447节 退不如战第345节 只是小生意第152节 最狠的情誓第452节 决战前的测算第595节 反复无常的盟友第407节 问妾第22节 花痴纯真美道姑第149节 天下英雄帖第360节 密谈第144节 自虐第3节 我关中白名鹤,饱读诗书!第436节 庙算(二)第481节 这玩具也太贵了第261节 述职舰队第195节 血光之灾?第265节 大明亡国之灾第47节 三人密谈第305节 黄金万两第540节 三国公领军第515节 谁才是大海的主人第161节 烈第446节 虚地第84节 廉州卫第242节 倭人的条件第480节 单流往复式第237节 屠戮(一)第571节 织田家要疯了第312节 突然离去第270节 大明皇帝也是年轻人第30节 君子六艺第579节 一间道观第90节 一蚌十两银第23节 被捧杀的白名鹤第600节 星月计划第466节 晚宴第375节 太子之死第355节 金英退休了第342节 金点子第240节 启动战国第243节 白名鹤的又一计第29节 诗会第三天第282节 改制大明水师第176节 有喜是大事件第596节 缅北开战了第436节 庙算(二)第577节 禁忌
第248节 夫人的智慧第473节 双皇临朝第322节 闲话**第426节 被迷了眼的小白第464节 使节团的意外随行者第460节 同意西行第512节 海上霸主!第413节 富饶的辽东第227节 拳拳之心第563节 航向,倭京都第380节 战争的意义第220节 忠仆第386节 白名鹤晕倒了第57节 分胜负第255节 黑市??第349节 披上羊皮!第303节 暗香第195节 血光之灾?第414节 御选……小妾第156节 为什么第445节 不修路别当官第358节 人非完人第540节 三国公领军第246节 白父到第125节 关门,放狗!第576节 是白名鹤冷血吗?第446节 虚地第53节 春耕之喜第34节 这他娘的是火柴?第500节 入广西第167节 广州清晖园第509节 上税五十倍第545节 回到大明第127节 大明最狠的官第81节 海禁的机会第587节 安南人第8节 白府传奇级家将第619节 白名鹤致仕第372节 挡人财路是重罪第585节 思明府第296节 新年庆典第95节 给部下买点粮第477节 皇帝南下第49节 夜谋第306节 杨宁赴汉阳第561节 出海口第508节 一个又一个港口第150节 侠之大义第222节 失去刹车的白名鹤第457节 真的在劝降吗?第529节 明商第192节 双赢第593节 倭人的小秘密第67节 洞房花烛夜第447节 退不如战第345节 只是小生意第152节 最狠的情誓第452节 决战前的测算第595节 反复无常的盟友第407节 问妾第22节 花痴纯真美道姑第149节 天下英雄帖第360节 密谈第144节 自虐第3节 我关中白名鹤,饱读诗书!第436节 庙算(二)第481节 这玩具也太贵了第261节 述职舰队第195节 血光之灾?第265节 大明亡国之灾第47节 三人密谈第305节 黄金万两第540节 三国公领军第515节 谁才是大海的主人第161节 烈第446节 虚地第84节 廉州卫第242节 倭人的条件第480节 单流往复式第237节 屠戮(一)第571节 织田家要疯了第312节 突然离去第270节 大明皇帝也是年轻人第30节 君子六艺第579节 一间道观第90节 一蚌十两银第23节 被捧杀的白名鹤第600节 星月计划第466节 晚宴第375节 太子之死第355节 金英退休了第342节 金点子第240节 启动战国第243节 白名鹤的又一计第29节 诗会第三天第282节 改制大明水师第176节 有喜是大事件第596节 缅北开战了第436节 庙算(二)第577节 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