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3章 连中三元(中)

点名完毕,考生入场。这时考生全都依照卷面右上方印的号数,对号入座,长条书案上每隔二尺贴一号数,各自寻到自己的座位坐好,不许随便动弹。

高务实入座之前随意四望,发现自己可能是今年考生中年龄最小者——之一,这主要是因为考生太多,他目之所及能看到的怕不是连十分之一都没有,参考价值不大。但他也不禁有些心里嘀咕:早知道考生这么多,我在京师的时候就该跟三伯商议一下,干脆给我来个“举神童”。

所谓“举神童”,乃是明代独有的规矩,属于特设考试。意思就是说某地间或有十岁左右的儿童聪慧异常,可以由各县、州、府正官推举为神童参加道试。督学会对这种人特别照顾,另眼相待。

这种举神童的小考生,哪怕其八股文文理稍差,只要放在成年考生之中仍然还算过得去,通常也会破格录取。历史上万历时大才子冯梦龙就曾以神童被推举,十一岁即入庠当了秀才。

这举神童之制不是杜撰,而是史实,很有可能是因为明代神童实在出得太多所导致。

明代神童之多前文已有说明,不必赘述。但其实神童不光是多,甚至有直接应试故事记录在史的也不少。譬如嘉靖时与唐顺之、王慎中齐名的才子、文武双全的赵时春也是八股文高手。

赵时春九岁便“举神童”,去参加道试,结果因为所作之文过于出色,督学怀疑是有人代作,便把他叫过去面试,当场出了一道《四书》中最常见的二字为题:“子曰”,叫他作破题。

赵时春应声而出:“匹夫而为百世师,一言而为天下法。”

这个破题既切合孔子之身份,又将二字意义完全破出,令督学大为惊奇。但惊奇之后,督学又想再试试其才情,于是又叫他将自己的名字“赵时春”为题,来作破题。

神童不愧是神童,赵时春仍然脱口而出:“姓冠百家之首,名居四序之先。”

这就……聪明得简直没天理了。督学也大为折服,当即将之取中,进学当了生员。

言归正传,高务实此时悄悄打量了一下,发现每条长凳的最外头,均有各县教官一人,高踞于高凳之上进行监考。这种情况他曾听高拱之前和他说过,此时若有人交头接耳,监考的教官便会喝令禁止,甚至在违纪考生的试卷上盖一朱印,以违规论。

其他如移席、换卷、丢纸、喧哗、顾盼、搀越、吟哦者,轻则扣考,重则枷示。

高务实坐好之后不久,督学李元泰便出来了,他此来是出题。这里必须补述一下:道试的题目不止一道,而是“一考一道”。

也就是说,由于人数众多,道试是分批次开考,而同时开考的一批则为同一考题,下一波开考的考生拿到的题目就是另一题了,这也是为了不至于导致泄题等涉嫌舞弊的情况出现。

当然,为了尽量示之以公平,前后不同批次的考题难度要大致相同,如第一批次考生的考小题,则后面的考生肯定也考小题;第一批考生考大题,后续的考生也肯定考大题;甚至第一批考生考上截题,后面的考生也必然考上截题,以此类推。

此时,仍然是由于考生众多的缘故,考题的公布也是两条线并举:一是由教官宣读,以照顾那些近视眼;二是同时写在牌子上,命书吏举牌巡场,以便耳背者。

这时候天色还未大亮,考生各以所备之烛点燃放在书案上,考棚内烛光闪亮,题目也抄写在灯牌上,由书吏差役举着行走在东西走廊之间,让各考生抄录。

高务实这次的座位位置没人给他特殊照顾了,坐了个偏僻角落,听不太清教官的声音,只好伸长脖子去看书吏的举牌,却见最近的一名书吏所举牌子上写着五个字:“大德不逾闲”。

高务实马上知道,这是一道相对来说不那么刁钻的大题。

但大题虽然相对不如小题刁钻,却更考验考生的功力、底蕴。好比此前高拱猜测郭朴出题考高务实,只会出大题而不会出小题,原因就是郭朴如果收高务实为弟子,肯定不是冲着区区一个秀才去的,他的着眼点只能是进士,而进士考试必考且只考大题。

隆万之交这个时间段,道试考题大概是大题小题各有一半的概率,主要看督学的意思。

今天这道题“大德不逾闲”,高务实毫不陌生,乃出自《论语·子张》:“子夏曰:大德不逾闲,小德出入可也。”

大德、小德,犹言大节、小节。闲,阑也,所以止物之出入。朱熹的《集注》中说得很明白:“言人能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节虽或未尽合理,亦无害也。”朱熹对此题解旨的分析,贴近而尽情尽理。

而《反身录》如此说:“论人与自处不同,观人当观其大节,大节苟可取,小差在所略;自处则大德固不可逾闲,小德亦岂可出入?一有出入,便是心放,细行不谨,终累大德。”

此说与朱说并不矛盾,朱说面对普通人,此说面对圣人。小节之于圣人亦不可免,况乎普通人?

意义弄明白,破题便有的放矢,高务实仍然保持着他破题极快的习惯,几乎是第一个在草稿纸上写下破题和承题:

“观人者辩于其闲,当转求诸大德矣。”

“盖闲所以定乎其人,不逾所以定乎其闲也。综其人之全,而规其德之大,辩闲端在此矣。”

……

道试于申时才鸣炮开门放头牌,一般此时交卷的考生很少,有时候甚至一个也没有,但今年河南道试第一场居然就有两人在头牌交卷而出。外头等着看热闹的人群见考棚开门之后,由吹打欢送出一大一小两个考生,顿时轰动了,纷纷挤上前去看。

只见那两人沿着九龙厂而出,其中一个只有十五六岁,但身材肥胖,几步路走下来居然有些气喘吁吁,与大家伙儿心目中的才子形象差距有点大,让人不禁有些失望。

转眼再看另一人,却是大吃一惊。原来这个年纪更小,看起来怕是只有十岁左右,虽然个子不矮,但眉目之间稚气未脱,只是神色沉静,不类童子。

众人正要打听二人来历,恰好书吏唱名,欢送二位头牌交卷的考生,他们才知道二人来历:那十五六岁的胖少年名叫陈勖,原籍河南府,前些年随父改籍开封所以在开封参考;十岁左右的童生名叫高务实,籍贯新郑,因新郑去年改隶开封,所以也来开封参考。

众人纷纷议论:“今年若只有这两人敢交头牌,只怕道案首就是他二人之一哩!”

高务实没兴趣听他们议论,反倒是与那名叫陈勖的考生攀谈了几句,两人虽然交流的时间不长,不过高务实感到此人学问扎实,若是考场上发挥正常,还真有可能拿下道试案首。

高务实虽然早先也没想着一定要取这个案首,但此刻心底里也不禁隐约有些忐忑,不过这陈勖实在太胖了些,站着和高务实说了一会儿话,居然就有些站不住的感觉,高务实只好和他别过,自己回去。

三日之后,四场道试考完。又等了五六天,榜单出来了,这次不是轮榜,而是正常榜单,道案首一栏写得明明白白:开封府新政县高务实。第二名也真不是别人,正是那胖少年陈勖【注1】。

第274章 大战拉开帷幕第254章 将军神威第038章 青把都台吉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129章 回乡之前(下)第128章 恩宪?第136章 为西南千秋永固!第039章 恰台吉的底线第067章 茶楼听报(上)第067章 决战沙城(一)第150章 部堂拜访第062章 犹豫难决(上)第157章 郑松的决断(4更破万)第068章 隆庆托孤(二)第094章 贵妃相召(上)第067章 决战沙城(四)第096章 冯保倒台(六)第184章 背锅侠(二合一)第048章 多事之秋第018章 产业现状(下)第125章 高务实的开平城第170章 他们的船有妖术!第128章 战前准备(上)第037章 你又是谁(4更破万,大爆料)第088章 切尽二子之决断第148章 谤君案(上)第065章 派系之争(上)第058章 老师法眼第015章 伴读之邀(下)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三)第136章 为西南千秋永固!第081章 我的“浩然之气”(4更破万)第050章 皇帝晕倒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246章 前锋之战(中)第112章 入城式第117章 振兴北瓷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091章 粗中有细(下)第096章 冯保倒台(五)第4更!第055章 雾里观花(下)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127章 刘氏献药第073章 无奈应对(上)第067章 倒高风波(六)第004章 捉拿讼棍(上)第006章 君臣面谈第148章 谤君案(上)第067章 倒高风波(五)第062章 陷城还是献城?第153章 培养嫡系第240章 三个“未来首辅”第051章 夜会第076章 七镇经略第034章 遭遇流民第117章 销售火爆(上)第067章 决战沙城(六)第097章 再会刘显(上)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三)第071章 黄芷汀的大度第237章 阅卷与黄孟宇的拜访第009章 原料来源(上)第160章 会试发榜第053章 善后安排(上)第118章 凭什么啊?第209章 加衔第023章 连中三元(上)第120章 指点还是暗示第189章 督抚相会(二合一)第040章 必有隐情(上)第199章 变生肘腋第044章 人才不少(上)第209章 加衔第118章 差别竞争第032章 全权钦使第030章 万历一式第035章 潞王背后有太后第067章 倒高风波(五)第009章 戚继光的接任者第028章 朕倒要听听你的高论第002章 张四维丁忧第030章 立威(中)第086章 蛇打七寸(下)第003章 隆庆天子(上)第030章 立威(上)第034章 高钦差再临大同(3更破万)第109章 公侯满堂(上)第020章 畅论盐铁(上)第068章 隆庆托孤(四)第037章 高珗献策第144章 内因第123章 俺答封贡(九)第012章 母子谈商(下)第100章 蒙古局势(上)第027章 巨富之家(下)第020章 畅论盐铁(上)第123章 大危机第074章 朱翊钧的烦躁第115章 封爵?第060章 异变突生
第274章 大战拉开帷幕第254章 将军神威第038章 青把都台吉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129章 回乡之前(下)第128章 恩宪?第136章 为西南千秋永固!第039章 恰台吉的底线第067章 茶楼听报(上)第067章 决战沙城(一)第150章 部堂拜访第062章 犹豫难决(上)第157章 郑松的决断(4更破万)第068章 隆庆托孤(二)第094章 贵妃相召(上)第067章 决战沙城(四)第096章 冯保倒台(六)第184章 背锅侠(二合一)第048章 多事之秋第018章 产业现状(下)第125章 高务实的开平城第170章 他们的船有妖术!第128章 战前准备(上)第037章 你又是谁(4更破万,大爆料)第088章 切尽二子之决断第148章 谤君案(上)第065章 派系之争(上)第058章 老师法眼第015章 伴读之邀(下)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三)第136章 为西南千秋永固!第081章 我的“浩然之气”(4更破万)第050章 皇帝晕倒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246章 前锋之战(中)第112章 入城式第117章 振兴北瓷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091章 粗中有细(下)第096章 冯保倒台(五)第4更!第055章 雾里观花(下)第006章 清污除弊(上)第127章 刘氏献药第073章 无奈应对(上)第067章 倒高风波(六)第004章 捉拿讼棍(上)第006章 君臣面谈第148章 谤君案(上)第067章 倒高风波(五)第062章 陷城还是献城?第153章 培养嫡系第240章 三个“未来首辅”第051章 夜会第076章 七镇经略第034章 遭遇流民第117章 销售火爆(上)第067章 决战沙城(六)第097章 再会刘显(上)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三)第071章 黄芷汀的大度第237章 阅卷与黄孟宇的拜访第009章 原料来源(上)第160章 会试发榜第053章 善后安排(上)第118章 凭什么啊?第209章 加衔第023章 连中三元(上)第120章 指点还是暗示第189章 督抚相会(二合一)第040章 必有隐情(上)第199章 变生肘腋第044章 人才不少(上)第209章 加衔第118章 差别竞争第032章 全权钦使第030章 万历一式第035章 潞王背后有太后第067章 倒高风波(五)第009章 戚继光的接任者第028章 朕倒要听听你的高论第002章 张四维丁忧第030章 立威(中)第086章 蛇打七寸(下)第003章 隆庆天子(上)第030章 立威(上)第034章 高钦差再临大同(3更破万)第109章 公侯满堂(上)第020章 畅论盐铁(上)第068章 隆庆托孤(四)第037章 高珗献策第144章 内因第123章 俺答封贡(九)第012章 母子谈商(下)第100章 蒙古局势(上)第027章 巨富之家(下)第020章 畅论盐铁(上)第123章 大危机第074章 朱翊钧的烦躁第115章 封爵?第060章 异变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