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将军神威

刘綎出现的时机不错,计划也够精妙,此时缅军因为人数众多,被明显分成了前后中三个部分。

前军后军都在挨炮击,还有鬼知道什么时候会炸的地雷。按照过往的经验,此时最要紧的不是立刻还以颜色,而是赶紧把军心稳住,以免出现溃乱,尤其是由点及面的整体崩溃。

缅军这些年就没停止过征战,因而经验还是很丰富的,前后中三个部分都很默契地选择了就地集结防守。

但就地防守的好处固然是不容易崩,可坏处也比较明显,那就是三方脱节,谁也别指望对方能来拯救自己,大家只能各凭本事争取生机。

可惜刘氏兄妹要的就是这点,因为刘綎的兵力对比缅军而言严重不足。哪怕是伏击,他也做不到三线通吃,顶多只能集中一线打狠点,而另外两线则只能以拖延、迟滞、混乱对手为主要目标。

本来按照刘馨的战前计划,她是想要打后军的。因为在这种局面下,重点打后军则对方前军和中军大概率会加速逃离,而后军能逃多少则全看自己的造化。这样一来,对明军而言就最容易取得更多的斩杀,整体战果最好。

然而刘綎不同意,他认为最好的战果就是莽应里的人头,只要莽应里一死,缅军就算崩了,哪怕不崩,逃回缅甸也会群龙无首。

刘馨不太认可这一说,因为莽应龙当年并非只有莽应里一个儿子,他还有个弟弟莽应瓦。甚至哪怕不算弟弟也没关系,因为莽应里已经快五十岁了,他还有儿子莽时等人随时可以继承王位,这些人总不能一网打尽吧?

这话显然有道理,刘綎稍稍犹豫了一下,但最终还是决定打中军。因为他认为即便缅甸方面在莽应里被杀之后不会群龙无首,也一定会有一个混乱期,这个混乱期对大明也很有用——后续的援军也好,更充足的粮饷也罢,这些都需要慢慢抵达、部署到位。

刘馨觉得她大哥没有搞明白一个问题,就是朝廷的目标和他的目标可能并不相同。

按照刘綎的意思,当然是除恶务尽,这缅甸一战既然开始打了,那就是不把缅甸彻底打服不算完的局面。

但刘馨总觉得朝廷恐怕不是这么想的,或者即便这么想了,也力不能及。

这是有根据的:朝廷这次动兵,别看光是云南就有十万大军动了起来,还要加上一些土司,看起来声势浩大,不比号称二十万大军的缅军少多少。

但只要再仔细想一想就会发现,这十多万大军里头,真正担当刀尖的兵力一共就两支,即刘綎、邓子龙两军——而这两军即便算上临时加强进来的援军,全部加在一块也就两万不到。

而与此同时,按照高务实暗地里传来的消息,安南方面出的兵都比朝廷多!安南方面出动了陆军三万多人,还有海军两万人(她对舰队的归属权不熟,错以为是安南的),光是这里就有五万大军了。

更别提高务实还联络了暹罗黑王子纳黎萱、老挝刀家姐弟等缅甸的反对者,他们手头到时候会有多少兵?具体不知道,但几万总得有,哪怕战斗力不强,人数总是明摆着的。

这么回头一看,大明居然是实际出兵最少的,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朝廷要么是不肯出兵,要么是出不了。

出不了足够的兵又有两种可能,要么是兵力不够,要么是银子不够,当然也可能二者兼而有之。

银子不够是肯定的了,因为刘馨已经知道,朝廷都开始发“债券”了。她一看就知道这肯定是高务实的手笔,但高务实能够操作出“债券”不奇怪,朝廷能容忍多大的“欠债”规模却不好说。

按照刘馨的想法,大明这个朝廷保守得要命,只怕未见得肯搞赤字财政。当前这一笔“债券”那是被逼得没法子了才发的,等战事一平稳,云南可以确保无虞之后,朝廷首先要做的恐怕就不是什么除恶务尽,而是赶紧还钱,确保自己无债一身轻。

至于兵力么……其实也紧张。因为明朝不是红朝,兵力这玩意分了三六九等,云南方面能够拿出来打进攻的,除了刘綎、邓子龙手里的这不到两万人之后就没剩多少了,而那些兵力也不敢都派出来——周边一大堆的土司,鬼知道他们有没有“通缅”?要是前脚大军刚出去,后脚云南就被造反的土司占了,这责任谁负得起?

可惜刘馨毕竟不是黄芷汀,她对刘綎只有建议权,刘綎坚持要打的话,她也拦不住。而且她很清楚,刘綎之所以非要打莽应里的中军,很大程度上也是不得不争这个功。

此前一段时间,刘綎虽然势如破竹,但打的都是缅北的土司宣慰,战功成色不太足。陇川一战本来有机会跟缅军交手,谁知道缅军提前跑了,连岳凤本人都玩了个金蝉脱壳,害得刘綎几乎只拿了个空城。

而邓子龙方面则不然,他不仅在姚关硬生生顶住了缅军主力的进攻,居然还有余力清剿了罕拔那一家子,这就不能不让刘綎感到压力山大——邓子龙虽然主要是守,而且有姚关天险可以凭恃,但那也得考虑兵力对比啊,邓子龙的兵力几乎只有缅军的十分之一!

所以站在刘綎的角度来看,这一仗实际上也是他和邓子龙分高低的一战,既然如此,那当然是“万军之中取上将首级”最无可争议。

哦,不是上将,是国王?嗯……那更好。

刘綎杀出来的时候,缅军中军的阵型刚要稳定下来,结果被他一阵冲杀,一百多缅军很快就报销了,单他个人就连斩了十余人,其中有三个看起来应该是将领的。

刘馨也接战了,不过她身边的亲卫过于勇猛,一些敢于阻拦的缅军连和她照面的机会都没有就已经被斩于马下。

她很快发现了异常,但并没有呵斥亲卫们,而是故意朝着一名明显衣甲华丽的缅军将领冲去。

那员缅将年纪不小,估计已经五十出头,他见对面一员女将冲来,而麾下亲卫更是极其勇悍,却也丝毫不见慌张,冷着脸指挥身边的亲兵迎敌,自己也杀将过来。

然而刘馨在双方交战之后立刻一拉马头,斜斜里杀往另一边。

刘馨用的武器却不是刘綎那样的斩马刀,她用的是长枪,而兄妹二人的战斗风格也完全不同。

刘綎的风格和他少年时代没有多少区别,势大力沉,一往无前,丝毫没有半点花哨,能一招杀敌的绝对不用第二招,经常还会强行一刀将对方的兵器斩断,顺势把人劈死砍伤。

而刘馨则很少与对方兵刃相接,更多的时候是靠着灵巧的枪法抢攻,依靠刁钻的角度和速度直接点杀,非到万不得已坚决不做格挡,即便对方攻来不得不防御的时候,她也会采取卸力的方式应对。

简单的概括就是一个主“猛”,一个主“巧”。

刘馨这边连杀四人,奉命护卫在她身边的亲卫又围了过来。这些亲卫紧张得要命,生怕出现万一,事后被刘綎拿来祭旗了,是以刚才一见不对就找机会丢开那缅将,再次将刘馨给“保护”起来。

刘馨也没办法,只好任他们去了,自己则看了一眼局势,发现刘綎正朝白象聚集的那边冲去,但背后插了两支箭。

羽箭对于大将而言并不可怕,因为高级将领身上的甲胄都是真材实料的好货,加上现在京华的冶炼技术比过去更好,刘綎背上这两支箭根本不会伤到他。

但刘馨知道,大哥这么快就中箭,本身可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这意味着缅军的抵抗不弱,而且刘綎本身冲得太猛——冲太猛才可能后背中箭。

她很快打定了主意,娇叱一声,策马便向刘綎所在的方向而去,打算护住刘綎的后路,以免继续深入之后陷入重围,她身边的亲卫没有二话,也跟着去了。

但此时出现了一个之前没有料到的情况,那就是象兵反击了。

象兵是缅军的特色兵种,刘家兄妹战前就有考虑和安排,按照之前高务实安南之战中与象兵交手的情况来看,大象的弱点是怕巨响和火攻,因此今天的伏击也是从炮击和地雷开始。

但中军这边由于是预定的主战区,所以没有地雷,以免把自己给炸了。炮击的巨响对大象也有足够的影响,那些大象在伏击发动之初就陷入了混乱,狼奔豕突、四下乱冲,对缅军的阵型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然而此时刘馨却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象军整体虽然算是崩了,到现在也没能集合起来,但那批白象却没崩。虽然其中好几头白象都嘶鸣了几声,大鼻子一甩一甩的,显得有些焦躁,但却仍然乖乖地服从象奴们的指挥,正在进行编组列阵。

而更糟糕的则是,这十来头白象的目的很明确,全都正对着刘綎!

“大哥小心那些白象!”刘馨一边带人杀散刘綎身后的缅军,一边冲刘綎大喊道。

刘綎听到身后妹妹的示警,右手一刀将面前缅军的人头劈开,伸出左手抹了一把被溅了一脸的鲜血,朝那白象阵看了一眼,也不由得心中一紧,暗道:这些象怎么没疯?而且怎么好像还格外高大一些?

他下意识看了一眼自己手里的斩马刀,心道:码的,我这刀虽然是王家特制的,但这些畜生个头如此巨大,除非直接捅进心脏或者砍掉脑袋,否则只怕没戏。可他娘的这些白象太高了,怎么砍得到脖子?心脏……去你奶奶的,大象的心脏在哪?

最不好对付的敌人就是根本找不到弱点何在的敌人。

要知道成年亚洲象的身高能有三米五以上,体重高达五吨,而现在这个时代生态环境没有破坏,缅甸等地又把象视为天赐之物,保护得挺好的,他们选给缅王的白象,哪头不是象中极品?

任是刘綎凶猛如虎,面对这些一丈多高的巨大白象也只能抓瞎。

但刘綎这边发愣,不代表对方也会陪着他发愣,对方的象群已然冲了上来,为首的一头巨象上骑着一个身着金黄色袍甲的老将。

说是老将,其实也不是很老,跟之前那缅将差不多,看起来五十出头的样子,而且与之前那缅将长得很像。

此人手中持着一根约莫有一丈来长的特制长矛,看来是象战的特殊武器,其矛身似乎与狼兵们的武器类似,是竹制的,但用金漆刷成了金色。

刘綎脑子转得飞快,一下子就估算出来一个关键数据:就算自己骑术极佳,避开了白象的冲撞和对方的长矛攒刺,但自己手里的斩马刀最多也只能够得着对方的脚,杀敌那是想也别想。

这他吗没法打,得另想办法……

但偏偏他是刘綎,正面与人对敌还从来没有主动避开过,所以他又不大乐意先撤开。

这一犹豫,对方已经冲了过来,那缅将用汉话大喝道:“兀那明将,可曾听说过我莽灼的大名!”

莽灼?听过听过,莽应龙的弟弟,莽应里的叔父嘛,你的人头也是值钱的。

刘綎这厮一听对方居然还是一位皇叔——不对,好像是王叔——不仅没有退,反而一下子兴奋起来,大笑道:“某正愁你那没卵子的侄儿逃得太快,没有人头好下酒,你就送上门来了!妙哉,妙哉……莽灼,你的人头某今天非取不可!”

莽灼听得大怒,他虽然会汉话,但显然用汉话骂战不是他擅长的,当下气得哇啦哇啦一通乱骂,拍打着白象加速上前。看那模样,今天非要把面前这大言不惭的明将踩成肉泥不可。

而刘綎的反应更是诡异,他居然也策马上前了,而且还是极少见的陡然提速——这要不是因为他的坐骑是高务实送他的顶尖乌珠穆沁马,战后这匹马非得休养两三个月不可。

莽灼莽王叔显然也没料到这一点,但他并不慌张,反而冷笑一声,提起那根超长的长矛猛然刺去。按照他的想法,就算对方的战马会下意识避开白象,自己这一矛也能将刘綎捅个对穿。

莽灼也是跟着莽应龙杀遍中南半岛的缅军名将,即便年纪已然偏大,但年纪大之后,下降的主要是耐力,临时的爆发力还是有的,而经验不会随着年纪下降,所以他有这个自信。

然而刘綎毕竟是刘綎,他不仅不躲不闪,反而在那长矛的矛尖已经离他的身体不到一支手臂长的距离时猛然弃刀,双手飞快伸出,诡异地一旋一拉,同时大喝:“给爷下来!”

莽灼还没弄明白什么情况,就只觉得手中的长矛传来一股巨力,仿佛自己是抓着白象正在猛然回抽的鼻子一般,根本抵挡不足,整个人一下子腾空而起。

他居然被刘綎这一下子给反过来挑飞了,当场演示了一个“屁股向后平沙落雁式”,砰的一声摔在地上,一动不动。

刘綎身后的明军见状,一个个心潮血涌,兴奋大吼道:“将军神威!大明万胜!”

----------

感谢书友“玄游冥”、“Myzen0915”的月票支持,谢谢!

第103章 纨绔之王(上)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125章 可战方和(三)第095章 徐爵背锅第032章 少年刘綎(上)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248章 超级误会第113章 李如松式的胜利第129章 复杂第153章 在商言商第122章 覆灭第137章 水来土掩第054章 明修栈道(中)第209章 加衔第103章 好,朕信你第125章 可战方和(十四)第084章 新任厂督[第4更!]第041章 皇帝宣召第032章 少年刘綎(下)第114章 独家代理(下)第039章 靠山吃山(下)第071章 黄芷汀的大度第151章 要面子的安南第123章 等你将来文官称公第002章 翰林清贵(下)第129章 滇缅局势第167章 十万雄师过马江第103章 全面攻势第169章 十万大军围清化(4更破万)第067章 决战沙城(五)第055章 雾里观花(下)第125章 高务实的开平城第152章 三请高司徒第124章 奉旨观政(十五)第023章 连中三元(上)第093章 改革盐务的契机第005章 升官第068章 万历一式威天下(下)第023章 连中三元(上)第083章 冯保心思第213章 李家的反应第071章 冯保掌印第068章 隆庆托孤(二)第066章 喜得贵子第046章 商政相连(下)第061章 谜底揭晓【为盟主单骑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042章 护卫定制(上)第008章 淡化处理第125章 可战方和(十四)第104章 复宁夏(上)第045章 谕德上疏(下)第046章 冰底潜流(下)第097章 再会刘显(下)第280章 惊喜连连第056章 漠南之战(八)头铁就会白给第071章 影帝隆庆(下)第042章 宗室大难题第151章 枕边风(上)第089章 与帝同席第125章 可战方和(五)第155章 升龙,我的升龙第168章 战象VS大炮第143章 新郑新政(中)第100章 忽悠第279章 王储之死第123章 准备回京(中)第121章 以勤致仕(下)第280章 惊喜连连第074章 朱翊钧的烦躁第179章 “刑天”行动第070章 逐保倒张(一)第102章 八千大军第135章 蚁穴第173章 将计就计(上)第128章 青黄接否第203章 做黄雀(3更破万)第016章 还是勋贵最弱(第5更!)第050章 招降纳叛(下)第124章 道统之争(下)第042章 宗室大难题第108章 且慢动手!第122章 蒙疆风云(四)第080章 燕京欢声动第228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179章 “刑天”行动第070章 西北望第020章 大阅之讨价还价第095章 破虏(中)第119章 远虑,近忧第062章 打草惊蛇第235章 临别第070章 逐保倒张(十)第089章 一支穿云箭第163章 冠绝京华(中)第092章 各有所谋第074章 文华召对(下)第152章 三请高司徒第082章 暗箭就位第106章 臣以为当杀
第103章 纨绔之王(上)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125章 可战方和(三)第095章 徐爵背锅第032章 少年刘綎(上)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248章 超级误会第113章 李如松式的胜利第129章 复杂第153章 在商言商第122章 覆灭第137章 水来土掩第054章 明修栈道(中)第209章 加衔第103章 好,朕信你第125章 可战方和(十四)第084章 新任厂督[第4更!]第041章 皇帝宣召第032章 少年刘綎(下)第114章 独家代理(下)第039章 靠山吃山(下)第071章 黄芷汀的大度第151章 要面子的安南第123章 等你将来文官称公第002章 翰林清贵(下)第129章 滇缅局势第167章 十万雄师过马江第103章 全面攻势第169章 十万大军围清化(4更破万)第067章 决战沙城(五)第055章 雾里观花(下)第125章 高务实的开平城第152章 三请高司徒第124章 奉旨观政(十五)第023章 连中三元(上)第093章 改革盐务的契机第005章 升官第068章 万历一式威天下(下)第023章 连中三元(上)第083章 冯保心思第213章 李家的反应第071章 冯保掌印第068章 隆庆托孤(二)第066章 喜得贵子第046章 商政相连(下)第061章 谜底揭晓【为盟主单骑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042章 护卫定制(上)第008章 淡化处理第125章 可战方和(十四)第104章 复宁夏(上)第045章 谕德上疏(下)第046章 冰底潜流(下)第097章 再会刘显(下)第280章 惊喜连连第056章 漠南之战(八)头铁就会白给第071章 影帝隆庆(下)第042章 宗室大难题第151章 枕边风(上)第089章 与帝同席第125章 可战方和(五)第155章 升龙,我的升龙第168章 战象VS大炮第143章 新郑新政(中)第100章 忽悠第279章 王储之死第123章 准备回京(中)第121章 以勤致仕(下)第280章 惊喜连连第074章 朱翊钧的烦躁第179章 “刑天”行动第070章 逐保倒张(一)第102章 八千大军第135章 蚁穴第173章 将计就计(上)第128章 青黄接否第203章 做黄雀(3更破万)第016章 还是勋贵最弱(第5更!)第050章 招降纳叛(下)第124章 道统之争(下)第042章 宗室大难题第108章 且慢动手!第122章 蒙疆风云(四)第080章 燕京欢声动第228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179章 “刑天”行动第070章 西北望第020章 大阅之讨价还价第095章 破虏(中)第119章 远虑,近忧第062章 打草惊蛇第235章 临别第070章 逐保倒张(十)第089章 一支穿云箭第163章 冠绝京华(中)第092章 各有所谋第074章 文华召对(下)第152章 三请高司徒第082章 暗箭就位第106章 臣以为当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