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1章 皇帝宣召

潞王虽然只是个自私自利的毛头小子,政治水平也确实不怎么样,但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他刚才就有句话说的很对:高务实当了朱翊钧十年的伴读,朱翊钧对高务实的了解远胜他人。

朱翊钧几乎完全猜出了高务实这样做的用意,他的确是在“一举多得”,而且总的来说已经近乎于面面俱到,无论哪边都要对他报以感激。

这很高务实,因为他一贯善于平衡各方利益,总能在旁人理不出头绪的纷乱之下切中肯綮。只是……朱翊钧不是朱翊鏐,也不是李太后、李文进,他需要考虑得更全面、更长远,所以他对高务实的这个做法暂时还存有一定的疑虑。

朱翊钧并不怀疑高务实的动机,而且也认为高务实可以确保那个小岛将来的收益,潞王放弃景王遗业而换做那小岛,暂时来说肯定不会吃亏。

可是朱翊钧认为,这一切都是建立在高务实这个人的基础上。只有高务实在,这小岛的收益才能得到保障,那万一要是高务实不在了呢?毕竟他又不是神仙,又不可能万寿无疆!

谁能保证高务实的儿子也有他爹爹的本事?

封王建制,是为了让这一藩永享富贵,赐田赐产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可倘若按照高务实的这个做法,那么潞王一系将来安身立命的产业就变了性质,从稳定的田产收益变成了不可预知的商业收益。

还是那句话,高务实在,这笔交换肯定是划算的,因为没有人敢怀疑高务实的商业眼光。但高务实一旦不在了,潞王一系真的能靠着这种商业收益永享富贵吗?这没人敢保证,朱翊钧也不敢。

应该说,朱翊钧对自己这个亲弟弟还是很关心的,只要他不威胁皇位,朱翊钧还是挺乐意为他多打算一些。

再说,万一将来潞王一系真的因为这个交换而闹得贫困潦倒,后人议论起来只怕还是会归咎于他朱翊钧这个皇帝哥哥目光短浅,这当然不可接受。

朱翊钧现在不光想要中兴大明,而且想要建立太祖、成祖未有之功业,将蒙古这个两百年宿敌彻底征服,永远杜绝北方边患。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朱翊钧现在对自己的名望相当看重,当然不乐意自己将来的“圣君”光辉受到潞王产业之事的影响。

只是……现在的麻烦在于高务实的这个主意至少暂时来看肯定利大于弊,而且他显然是一番好意,是为了帮自己摆脱两难的境地,自己实在不好拒绝。

朱翊钧正在为难,慈圣太后派来的人已经到了。朱翊钧听说是母后派来的,立刻就知道母后肯定是为了弟弟的事,当下便宣那宦官进来。

这次李太后派来的宦官倒不是什么知名人物,也没有多说什么其他话,只是老老实实把太后让他转达的话转述给皇帝听了,然后便恭恭敬敬告退而去。

朱翊钧听完却没有什么反应,甚至还有些发呆,或者说是陷入了思考。

“朕是不是想得太远了些?”他在心里自己问自己。

母后和弟弟显然根本没有考虑到多年之后的事,他们只是关心现在的收益,而现在的收益……反正有务实在,那肯定没问题,所以母后就这么决定了?

朱翊钧叹了口气,一时之间也只能自行苦笑一下,暗道:希望是朕庸人自扰了吧。

摇摇头,朱翊钧便把陈矩叫了进来,吩咐道:“明日一早,你去兵部宣召务实来宫里,就说朕要见他,问他……嗯,就说要问他禁卫军的事。”

陈矩知道这只是个借口,不过景王遗业归属问题事关重大,皇帝不肯马上宣之于众也是理所当然,于是连忙应了下来。

次日一早,陈矩便亲自带着人去兵部宣召,高务实一看陈矩亲自来了,顿时知道昨夜宫里多半已经有了定论——潞王进宫是瞒不过他的,只是他不知道潞王是单独和太后说,还是干脆去找了自己的皇兄。当然,潞王和太后说了之后,太后再找皇帝也有可能,这对高务实来说差别不大。

皇帝宣召的地点依旧是在文华殿,时间是讲读之后,所以高务实还可以稍微迟一点再走,他先在兵部看了看戚继光递交上来的练兵计划。

这份计划制定得比较谨慎,实际上是一个计划两种应变。按照这份计划,禁卫军最早应该在明年的三、四月左右具备战斗力,达到可以参战的水平。

这个时间节点显然比较早,原因是大明能对察哈尔部发起总攻的时间最早不会早于明年三月——现在已经是年末了,冬天肯定不适合对蒙古动兵,毕竟蒙古人哪怕是在冬天也可以说走就走,后勤压力并不大。

而反观明军,由于是以步军为主,且配备了大量的火器,后勤压力远胜于蒙古,所以要在冬天出塞的话,那就和自杀相差不大了。甚至退一步说,即便明军出塞的主力也以骑兵为主,那也没法和蒙古人比后勤——人家早就习惯了,四舍五入相当于没压力,这玩意还怎么比。

因此戚继光这个计划的第一种应变就是针对这个最早的时间节点,争取要在明年三四月份达成初步训练目的,也就是“可堪一战”的水平。

不过戚继光在这份报告中也明确说明了,如果真的在明年三四月份参战,那么禁卫军最好不要作为先锋主力冲杀在前,应该考虑作为中军存在,只有在战争的关键时刻或者打顺风仗的时候才出动出击。至于其他时候,则还是要以求稳为第一要务,切记不可浪战,否则损失兵力是小,损失士气事大。

这个原则高务实很满意,因为他知道军队的特性就是胜仗打得越多便越强,一支“常胜军”的军心士气是一支“常败军”所远远不能比拟的,纵然他们兵力相差仿佛,装备水平一样,“常胜军”也一定能完虐“常败军”。

这也是后世很多部队明明都是一样的制式装备,但其中那些有着光荣历史的王牌军就是比普通部队敢战、能战一个道理。

所以戚继光的这个思路就是一旦“早战”,那就把这次战争也变成练兵的一部分,用胜利来使这支部队更快的进步。为了达成这一目的,谨慎是必须的,其要求相当于一些演义小说中的“只许胜,不许败”。

而戚继光练兵计划的另一个应变则是“晚战”。倘若明年三四月无法发动战争,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禁卫军这边都不管那些,只管逐项提升训练水平,时刻保持闻令则征的状态。

“闻令则征”是戚继光的用词,换做后世的话来说大抵就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至于其下戚继光写了足足近万字的练兵细则,高务实暂时就没有细看了,这个方面他还是很相信戚继光的能力的——反正肯定比他这个半吊子强,这一点他很有自知之明。

别看高务实麾下的武装家丁也好、南疆各地的警备军也罢,说起来都是一流强军的水平了,但这里头他高务实的功劳其实不大,充其量也就是早些年和戚继光商讨过一些战术,然后请戚继光按照这些战术构想来帮忙制定训练计划。

换句话说,他只是提供了一些历史曾经证明过有效的战术,而相应的针对性训练计划其实都是戚继光操刀的,真要论练兵大师,还得看戚少保。

于是他代表兵部写了部覆,同意戚继光的练兵计划。同时又写了一封私信,让他专心练兵,只需要考虑禁卫军的战斗力,不必考虑战时的补给问题。

这话当然不是无的放矢,但戚继光肯定也能闻弦歌而知雅意:高务实是在暗示他万一真的早战了,京华也有能力帮他在后勤上“兜底”——毕竟朝廷的后勤水平没个准,大家齐心协力的时候表现还不错,万一朝中有点什么变故,那就什么都说不好了。

真要到了那种时候,高务实为了确保胜利,肯定得让京华给禁卫军兜底,至于时候的账怎么算,那也只能到时候再说了。

回完部覆,高务实便动身入宫。

文华殿是高务实在皇宫中最熟悉的地方,就不必多介绍了。此时讲读已毕,朱翊钧正在休息,听到宦官们高声禀告:“戎政侍郎高务实觐见——”之后,他立刻便宣高务实进了殿。

应有的君臣礼仪在文华殿中一贯被省去大半,朱翊钧直接让高务实在当年做伴读时坐着的位置上坐下,然后道:“务实,潞王府昨天的事我已经知道了,不过还想听你说一说。”

潞王府里肯定有东厂和锦衣卫的人,这是毫无疑问的,高务实当然知道朱翊钧肯定清楚昨晚自己去过潞王府。再加上潞王这小子也不会商议什么“机要”,事后还光明正大的开了个会,那就连具体的对话都可能被皇帝知晓了。

不过这事对高务实来说本身就没什么值得隐瞒,他本意只是不希望在事情没有定下来之前在外界传得沸沸扬扬罢了,但对朱翊钧却没有保密的必要,因此又把昨天的情况原原本本叙述了一遍。

朱翊钧听完微微点头,道:“后来潞王进宫找了母后,你知道吗?”

高务实摇头,答道:“潞王进宫臣是知道的,但进宫之后的情况臣就不得而知了。”

这个回答朱翊钧很满意,尤其是高务实不隐瞒他手中有自己的情报系统,说明他对自己依旧忠诚。

其实情报系统这种东西并不稀奇,高务实有,申时行难道就没有?无非高务实特别有钱,他那京华的人手又多,所以可以布局得范围比较广、比较细罢了。

而申时行的情报系统则主要靠他们心学派的官员、门生等形成,局限性更大一些罢了。但不管怎么说,性质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异。

只要他们并没有把手直接伸进宫里,对于这些潜规则,朱翊钧都可以视而不见。

当然,他们在宫里都有自己的“盟友”,这也是潜规则了,朱翊钧照样懒得多问——这种事历朝历代都有,大明当然不能免俗,他没兴趣在这方面费神,只要不出格,他就和历代皇帝一样睁只眼闭只眼。

“太后和潞王大抵同意你的想法,不过……”朱翊钧微微皱眉,似乎迟疑了一下,缓缓地道:“你跟我说句实话,那小岛将来的收益可以确保多长时间不会出大漏子?”

高务实愣了一愣,有些意外地问道:“皇上此言何意?”

朱翊钧一摆手:“做买卖嘛,我也听说过,就算是那些盐商也有生意失败的时候,你就和我交个底,潞王在这小岛上收租,至少能保证多少年红红火火?在你有生之年应该不会有什么意外吧?”

高务实这才知道朱翊钧现在想问题想得这么远了,不过他提出这个问题也表示他的确还是一个单纯的“皇帝”,对于商业上的事情仍然不理解。

李嘉诚说过,“决定房地产价值的因素,第一是地段,第二是地段,第三还是地段。”

“那个小岛”之所以能崛起,后世有人以为关键因素是英国人,其实不然。

英国人当然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但历史上英国人占的地盘那么大,手底下又出了几个香港?

它能崛起的根源还是在于“地段”,也就是区位优势,英国人之所以看上那地方,本身也是因为这一点。

高务实的计划相当于是提前了两百年将香港开发出来,其所利用的是它可以充当西班牙人的贸易落脚点,这和英国人在原历史上干的事基本类似。差别当然有,但那主要只是主权方面的,贸易属性没有太大变化。

“原来皇上是担心这个?”高务实哈哈一笑,摇头道:“皇上,臣不会害潞王的,那小岛只要开发起来,潞王府就算是端了金饭碗,只要潞藩一系自己不把地卖掉,几乎不可能会有破落的一天。”

不等朱翊钧再问,他顿了一顿继续道:“皇上,臣打个比方吧:这就好比是把长芦盐场永久赐予潞藩一般,您说,潞藩只要自己不出事,怎么可能败落?”

朱翊钧愕然片刻,问道:“你确信?”

“臣确信。”

朱翊钧盯着他的眼睛看了一会儿,终于放弃了,点头道:“好吧,那这件事便依你的意思办。不过今天找你来,还有另一件要事。”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zhou4770”、“神霸天下2”、“书友20191018172646328”、“无效信罢了”、“系统崩溃”、“athulla”、“哇23333”、“秦朝小驻”、“愤怒龙神”、“yanhx_100”、“书友160205225421459”的月票支持,谢谢!

PS:看来月票这种东西大家还挺容易忘记的,昨天悄咪咪提醒了一下,今天的票就多了……感谢感谢。

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123章 俺答封贡(八)第087章 翰林清贵(下)第165章 父子不同范第138章 战争账(4更破万)第122章 覆灭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079章 拉下帷幕?第182章 势不由人第059章 绝代双娇(下)【为盟主单骑照碧心加更第一章】第015章 新郑铁厂(下)第040章 必有隐情(上)第222章 麻烦大了啊第124章 奉旨观政(六)第257章 后续第127章 风起之前第075章 追击第067章 决战沙城(三)第067章 倒高风波(二)第129章 回乡之前(下)第104章 高务实依赖症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053章 善后安排(上)第129章 回乡之前(中)第096章 地雷阵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175章 卖队友的大汗第014章 轻重有别第104章 再别京师第126章 所为何来(下)第101章 戚帅继光(上)第179章 “刑天”行动第105章 慈宁宫的哭声第113章 高戚之会(六)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第043章 高陌荐才(下)第049章 谁种的蛊?(四更破万)第007章 申阁老之庙算(下)第四更第065章 多管齐下高务实第292章 风声鹤唳,所谋者谁?第158章 去辽南抢他娘的!第141章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上)第021章 大阅之金玉其外第090章 辽东有缺吗?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094章 经济控制(下)第239章 麻城刘,松江徐第107章 科学巨匠(下)第045章 “八府巡按”的气派(4更1W1)第275章 勃固会战(下)第027章 倒潘第063章 海瑞调职(上)第139章 怕什么来什么第107章 国士香皂(上)第134章 战争理由到手(4更1W2)第063章 布日哈图说图们(下)第104章 广西发展大计(下)第056章 漠南之战(三)第240章 三个“未来首辅”第047章 有诏第094章 贵妃相召(上)第067章 茶楼听报(上)第158章 庚辰春闱(四)第087章 “生意”第259章 妖书案?第129章 关系第173章 将计就计(中)第145章 原来如此(四更1W1)第061章 戚继光车营第104章 高务实依赖症第045章 天下文胆第040章 必有隐情(下)第119章 务必重视(上)第201章 吹,尽情的吹!第126章 俺答求封(四)第215章 明缅开战了!第121章 刘馨的建议第113章 高戚之会(一)第115章 惊天大发现!第098章 权如内相第048章 叛军旧事(上)第190章 京华十六条第075章 各家子弟(上)第100章 蒙古局势(上)第207章 女真头号忠臣第147章 断然不信第034章 军制改革的第一步第032章 京师潜流(中)第110章 财帛动人(上)第090章 宣府马芳(上)第146章 狂澜巨浪第088章 戊辰群星(下)第018章 谁是王法?第084章 土司威风第142章 代号:捕蛇第045章 务实御下(下)第104章 权贵子弟(下)第056章 太岳烧灶(上)第125章 可战方和(十三)第116章 戚继光进京
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123章 俺答封贡(八)第087章 翰林清贵(下)第165章 父子不同范第138章 战争账(4更破万)第122章 覆灭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079章 拉下帷幕?第182章 势不由人第059章 绝代双娇(下)【为盟主单骑照碧心加更第一章】第015章 新郑铁厂(下)第040章 必有隐情(上)第222章 麻烦大了啊第124章 奉旨观政(六)第257章 后续第127章 风起之前第075章 追击第067章 决战沙城(三)第067章 倒高风波(二)第129章 回乡之前(下)第104章 高务实依赖症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053章 善后安排(上)第129章 回乡之前(中)第096章 地雷阵第035章 添花送炭(下)第175章 卖队友的大汗第014章 轻重有别第104章 再别京师第126章 所为何来(下)第101章 戚帅继光(上)第179章 “刑天”行动第105章 慈宁宫的哭声第113章 高戚之会(六)第061章 挑唆居正(上)第043章 高陌荐才(下)第049章 谁种的蛊?(四更破万)第007章 申阁老之庙算(下)第四更第065章 多管齐下高务实第292章 风声鹤唳,所谋者谁?第158章 去辽南抢他娘的!第141章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上)第021章 大阅之金玉其外第090章 辽东有缺吗?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094章 经济控制(下)第239章 麻城刘,松江徐第107章 科学巨匠(下)第045章 “八府巡按”的气派(4更1W1)第275章 勃固会战(下)第027章 倒潘第063章 海瑞调职(上)第139章 怕什么来什么第107章 国士香皂(上)第134章 战争理由到手(4更1W2)第063章 布日哈图说图们(下)第104章 广西发展大计(下)第056章 漠南之战(三)第240章 三个“未来首辅”第047章 有诏第094章 贵妃相召(上)第067章 茶楼听报(上)第158章 庚辰春闱(四)第087章 “生意”第259章 妖书案?第129章 关系第173章 将计就计(中)第145章 原来如此(四更1W1)第061章 戚继光车营第104章 高务实依赖症第045章 天下文胆第040章 必有隐情(下)第119章 务必重视(上)第201章 吹,尽情的吹!第126章 俺答求封(四)第215章 明缅开战了!第121章 刘馨的建议第113章 高戚之会(一)第115章 惊天大发现!第098章 权如内相第048章 叛军旧事(上)第190章 京华十六条第075章 各家子弟(上)第100章 蒙古局势(上)第207章 女真头号忠臣第147章 断然不信第034章 军制改革的第一步第032章 京师潜流(中)第110章 财帛动人(上)第090章 宣府马芳(上)第146章 狂澜巨浪第088章 戊辰群星(下)第018章 谁是王法?第084章 土司威风第142章 代号:捕蛇第045章 务实御下(下)第104章 权贵子弟(下)第056章 太岳烧灶(上)第125章 可战方和(十三)第116章 戚继光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