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战争理由到手(4更1W2)

南宁着粤绣,燕京服貂锦,大明神京已笼罩在漫天飞雪之下。

朱翊钧刚刚吩咐司礼监,赐辅臣及日讲官咸肉、核桃、枣、柿饼、栗子、乾菱角米等腊八节熬粥之物有差,回到乾清宫西暖阁之后,还没来得及坐下,便有陈矩跟了过来,手里拿着一道奏疏,躬身道:“皇爷,有广西高直指密奏。”

“密奏?”朱翊钧微微一怔,立刻伸手道:“拿来。”

陈矩连忙递上密奏,朱翊钧拿过来,一边检查火漆,一边问道:“上次听黄孟宇说,务实调了几千家丁去钦州,那地方被倭寇祸乱得这么厉害么,建个港口和两个厂子需要这么多人守着?”

陈矩道:“听说是被糟蹋得不像话,说是港口沿海二十里人迹全无。”

“哦,看来务实这笔投入不小啊。”朱翊钧笑了笑道:“就不知道他这点金手能不能把钦州港做起来,要真是能成,广西倒也多了个进项,总省得连年都要朕减赋……朕记得今年他们一共只有十五万八千多两的实收,结果后来内阁算了算,又给他们减掉了一万七千两,有这回事吧?”

“有的,有的,皇爷记性真好。”陈矩笑着应道。

“是好,所以有人上疏说朕心里就记得钱。”朱翊钧哼了一声,没好气地道。

“呵呵呵,皇爷何必理这些闲话,当初高文正公不是就说了么,洪范八政,首诸食货;禹谟三事,终于厚生。足见古圣贤极重言利;后世迂腐好名之人,倡不言利之说,遂使俗儒不通国体者转相传习,甚有误于国事,以致无为国理财者。”

“这话高先生能说,你却要少说。”朱翊钧摆摆手,道:“高先生也好,务实也罢,他们说这话,人家可骂不回去,但若是你说出这‘俗儒’二字……嘿嘿,被外廷知道了,明天通政司里,就会有比你人还高的一摞折子要朕砍了你的脑袋,你信不信?”

“奴婢自然是信的,所以奴婢只敢引用一下高先生的原话啊。”陈矩做出一副诚惶诚恐的样子,逗得朱翊钧哈哈一笑。

打开高务实的密奏,朱翊钧本来还笑着看,看着看着,就变成了一脸严肃。

陈矩自然是不敢主动开口询问的,不过没多久,朱翊钧就对他说话了,道:“务实在广西遇刺了。”

陈矩大吃一惊:“遇刺了?”一瞬间脸都吓白了。

朱翊钧皱着眉头一摆手:“我没说清楚,他是遇刺,但人没大事……可能受了点惊吓。”

陈矩这才松了口气,有些后怕地问道:“谁这么大的狗胆,连高直指都敢下手?”

“奇怪就奇怪在这儿。”朱翊钧思索着道:“他说是安南莫茂洽的人干的,而且不光是对他动手,当时他身边还有一大堆土司,莫茂洽的人居然想将他们一网打尽,不仅动用了毒火甩手炮,还用了蛊毒。”

“莫茂洽?”陈矩目瞪口呆地道:“这厮疯了?”

“疯了?没疯,清醒得很呢。”朱翊钧哼了一声,道:“务实说,莫茂洽自袭职以来,军权和政权分别掌握在他的两个叔爷爷手里,一个叫莫敬典,一个叫莫敦让。前不久那个掌兵权的莫敬典死了,安南南朝黎朝蠢蠢欲动,莫茂洽担心我大明会趁机取他的北安南,所以想出这一手,打算把广西的水搅浑,等他们对黎朝打赢一仗,稳住局面再说。”

陈矩仍然一脸莫名其妙,诧异道:“可咱们没想打安南吧?奴婢记得朝中最近甚至根本没人提起过安南。”他也是司礼监秉笔之一,当然是知道朝中动向的。

“咱们是没有,不过务实推测,莫茂洽应该是误判了形势。”朱翊钧也有些无语,很没有皇帝范的翻了个白眼,道:“务实到广西之后,连续平定了思明州和泗城州两处内乱,威望正盛。恰巧他又因为要在钦州开港建厂,调了几千家丁过去,再加上需要海路运输各项物资,现在珠池(北部湾)那边千帆竞展、百舸争流。在莫茂洽看来,这就是所谓水陆大军云集,倒像是咱们要对他动兵似的,所以才会做出这档子蠢事。”

陈矩哭笑不得,道:“嗨,真不知道说这莫茂洽是胆小还是胆大,说他胆大吧,这不过是高直指自家一些家丁调动,居然把他吓成这样了;可说他胆小吧,他倒敢行刺一省巡按!犯下如此大罪,岂不是逼着朝廷发兵打他?”

朱翊钧微微眯起眼睛,道:“理是这么个理,不过务实劝朕不要出动大军,他有更好的法子。”

陈矩一愣:“更好的法子?莫非高直指要效当年张岳故事?”

他口中的所谓张岳故事,是这么回事:当初嘉靖帝登基时,安南政局动荡,没有前来祝贺,明朝宣诏到边境也无人接应。因安南久不来贡,明使也不能至安南宣诏,嘉靖皇帝决定兴师问安南不贡之罪。

嘉靖十五年,大明遣千户陶风仪等勘问安南久不来贡的原因。十六年初,大明将议征安南的目标指向篡臣莫登庸,并令仇鸾、毛伯温为统帅,集中兵力至两广、云南中越边界。

然而当时两广地方官员大都不主张对安南用兵,所以到了十六年五月,反对用兵的两广总督潘旦被调任,原山东巡抚蔡经代之。

蔡经上任后,廉州知府张岳再上疏反对用兵。蔡经问张岳:“空言罢兵,无以塞明诏,子能保毋用兵降登庸乎?”

张岳回答道:“欲降之,必令纳地,令贬号,且令匍伏诣阙,献国中图籍,听上处分,夫国体固不可亵也”,并称此“一檄之力足矣”。

此后毛伯温见张岳,岳“连数日语”,陈述其“罢毋征为完计”,伯温与蔡经被其说服,均认可了张岳的计划。于是,至莫登庸与张岳私下通使时,“岳用前言於经者要之”,登庸“初犹倔强”,岳“懼以祸,令早自为计,於是登庸惟命”。

而此后嘉靖十八年二月,莫方瀛所上降书,并未提出上述条件。大明廷议及嘉靖帝本人的意见,是要求地方督抚及领兵大员将安南实情勘验,如莫氏“有隐谋,则进兵以正朝廷之法”;如“其束身待命,果无他心”,则“朝廷待以不死”。

前线领兵的毛伯温等人,一面指挥大军向边境聚集“声威张甚”;一面遣王良辅等人正告莫登庸;“令毋求封,毋求贡,束身请罪,归地纳印,去王号,奉正朔,则大兵可止,而登庸可生矣”,并示以手书令其相信大明的诚意。

随后莫登庸纳降书,亲赴南关请罪。莫氏在呈上的《安南耆人士人书》中写道,“思念莫氏虽负重罪,实为夷情所归……伏望陛下矜怜远方生灵,俯顺夷俗,赐以新命,查照历代故事,或为总管,或为都护,俾得管摄国事,世世称藩”。

他如张岳所建议,提出贬号的要求。仇鸾、毛伯温就此事上奏时建议,“倘蒙矜宥,或可别以都护总管等项名色,如汉唐故事,此所谓以夷治夷者也”。

最后,嘉靖帝命降安南国为安南都统使司,以莫登庸为安南都统使,并指出“兹为交人永图,革去王号,庶免乱贼接迹,相叛既去”。

莫氏负有篡立之罪、不贡之罪,明朝本应兴兵征讨,但为“矜怜远方生灵”,以降其封号作为惩罚。

而这次降服安南,因为张岳之计,最终只以大军压境,引而不发,既使朝廷慑服安南,又没有浪费兵力、物力、财力,可见其功,陈矩把张岳故事提出来,便是以为高务实也打算这么办。

毕竟在陈矩眼里,高务实的“说服”能力也是很强的。

不过意外的是,朱翊钧哈哈大笑之后却道:“张岳当年干得不错,不过嘛,务实的胃口可比他更好——务实是要打的,但却不打算让朕破费。”

陈矩呆了一呆,心说不让皇上破费是什么意思?

朱翊钧得意洋洋地道:“务实给朕算了账,就拿去年平定八寨之乱来说,别的什么人力物力先通通不计,光是财力,你知道朝廷花了多少钱?折合五十七万多两银子!八寨瑶民一共才多少,咱们就花了这么多钱,倘若是去打个比八寨强十倍不止的安南,则朝廷要砸多少银子下去?”

朱翊钧叹道:“当年永乐朝,朝廷府库丰盈,去打安南也弄得反反复复,花了不知道多少冤枉钱,所以宣庙后来才会干脆不要这破地方了。如果现在咱们又去打,别的且不说,户部非得跟朕闹起来不可。

所以务实就出了个主意,既然这次莫茂洽不光对他动了手,还对桂西、桂南一大票土司动了手,那干脆就由土司们出兵,去教训教训莫茂洽!而务实自己也咽不下这口气,打算把钦州的家丁调一部分跟着过去,同时支援一些银钱物资给土司们……如此一来,朕就不必破费了。”

陈矩有些愕然,迟疑道:“高直指的想法好是好,不过奴婢有两点没有想明白。”

“哦?”朱翊钧挑了挑眉:“什么地方没想明白?”

陈矩道:“一是,如果朝廷不出兵,土司们是否会听从高直指的安排出兵南下,即便听了,打不打得过安南?二是,高直指出钱出力虽说是因为被莫茂洽给激怒了,但这样的话,他岂不是损失很大?”

----------

感谢书友“黑夜之箭”、“书友160808204222637”的月票支持,谢谢!安南之战很快要开打了,继续求订阅,求各种票!

第023章 连中三元(下)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123章 俺答封贡(三)第130章 开平潜流(上)第011章 材料价格(上)第154章 将至第009章 安阳之行(三)第036章 临行前的准备第039章 靠山吃山(下)第009章 安阳之行(六)第055章 分道扬镳,图们西进(2更破万)第053章 蛇影(还是4更破万)第128章 务实制义(下)第041章 太子赐赏第134章 战争理由到手(4更1W2)第263章 密议第006章 禁军与警备军第054章 明修栈道(下)第237章 阅卷与黄孟宇的拜访第099章 归途考察第158章 借势用势第163章 冠绝京华(上)第038章 青把都台吉第075章 臣要要官了第180章 请献户籍于圣使第088章 协助办案[第四更!]第106章 郑王使者第131章 战争窗口期第036章 同往别院(上)第068章 隆庆托孤(四)第095章 时不我待了啊第002章 谁说服谁第178章 此乃诈降也第123章 俺答封贡(七)第136章 兵来将挡第178章 宰赛台吉(二合一)第021章 天下为棋第034章 高钦差再临大同(3更破万)第096章 冯保倒台(三)第054章 翻云覆雨等闲间第094章 经济控制(下)第042章 宗室大难题第031章 务实被掳(下)第087章 岑凌到访第089章 一支穿云箭第059章 绝代双娇(下)【为盟主单骑照碧心加更第一章】第261章 准备“私会”第126章 俺答求封(二)第042章 护卫定制(上)第244章 千帆覆海(上)第259章 妖书案?第088章 戊辰群星(下)第149章 朕知道了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019章 高党的底蕴!第255章 公主召见第120章 新的任命第115章 惊天大发现!第254章 将军神威第113章 高戚之会(六)第104章 广西发展大计(上)4更破万第060章 张冯靠拢(下)第022章 花厅议事(上)第145章 原来如此(四更1W1)第272章 孝陵卫司香第018章 香皂厂址(下)第014章 轻重有别第252章 兄妹第103章 高文正公(下)第023章 连中三元(上)第118章 太子出阁(下)第265章 私会白玉楼第112章 内阁的对赌第110章 两个倒霉蛋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211章 目标第121章 刘馨的建议第124章 奉旨观政(二)第005章 无关道理(上)第146章 阁老相商(下)第152章 天下己任第066章 天津开港第244章 千帆覆海(中)第096章 兴趣培养(上)第206章 弑岳(上)第062章 陷城还是献城?第216章 准备第072章 姐弟相商(上)第009章 安阳之行(三)第103章 纨绔之王(下)第175章 卖队友的大汗第131章 战争窗口期第086章 凯旋而归第067章 倒高风波(九)第123章 俺答封贡(八)第246章 前锋之战(中)第076章 四九之外第157章 图们之军师第053章 布日哈图之策(2更破万)第095章 破虏(下)
第023章 连中三元(下)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123章 俺答封贡(三)第130章 开平潜流(上)第011章 材料价格(上)第154章 将至第009章 安阳之行(三)第036章 临行前的准备第039章 靠山吃山(下)第009章 安阳之行(六)第055章 分道扬镳,图们西进(2更破万)第053章 蛇影(还是4更破万)第128章 务实制义(下)第041章 太子赐赏第134章 战争理由到手(4更1W2)第263章 密议第006章 禁军与警备军第054章 明修栈道(下)第237章 阅卷与黄孟宇的拜访第099章 归途考察第158章 借势用势第163章 冠绝京华(上)第038章 青把都台吉第075章 臣要要官了第180章 请献户籍于圣使第088章 协助办案[第四更!]第106章 郑王使者第131章 战争窗口期第036章 同往别院(上)第068章 隆庆托孤(四)第095章 时不我待了啊第002章 谁说服谁第178章 此乃诈降也第123章 俺答封贡(七)第136章 兵来将挡第178章 宰赛台吉(二合一)第021章 天下为棋第034章 高钦差再临大同(3更破万)第096章 冯保倒台(三)第054章 翻云覆雨等闲间第094章 经济控制(下)第042章 宗室大难题第031章 务实被掳(下)第087章 岑凌到访第089章 一支穿云箭第059章 绝代双娇(下)【为盟主单骑照碧心加更第一章】第261章 准备“私会”第126章 俺答求封(二)第042章 护卫定制(上)第244章 千帆覆海(上)第259章 妖书案?第088章 戊辰群星(下)第149章 朕知道了第059章 索命之人第019章 高党的底蕴!第255章 公主召见第120章 新的任命第115章 惊天大发现!第254章 将军神威第113章 高戚之会(六)第104章 广西发展大计(上)4更破万第060章 张冯靠拢(下)第022章 花厅议事(上)第145章 原来如此(四更1W1)第272章 孝陵卫司香第018章 香皂厂址(下)第014章 轻重有别第252章 兄妹第103章 高文正公(下)第023章 连中三元(上)第118章 太子出阁(下)第265章 私会白玉楼第112章 内阁的对赌第110章 两个倒霉蛋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211章 目标第121章 刘馨的建议第124章 奉旨观政(二)第005章 无关道理(上)第146章 阁老相商(下)第152章 天下己任第066章 天津开港第244章 千帆覆海(中)第096章 兴趣培养(上)第206章 弑岳(上)第062章 陷城还是献城?第216章 准备第072章 姐弟相商(上)第009章 安阳之行(三)第103章 纨绔之王(下)第175章 卖队友的大汗第131章 战争窗口期第086章 凯旋而归第067章 倒高风波(九)第123章 俺答封贡(八)第246章 前锋之战(中)第076章 四九之外第157章 图们之军师第053章 布日哈图之策(2更破万)第095章 破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