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怕什么来什么

李如桂在一边听得愕然呆住,显然一时不能接受在辽东居然真有人敢对自己下手,这简直是想都没想过的咄咄怪事。

而李成材则是当场眼前一黑,惊得目瞪口呆,下意识也朝自己兄长李成梁望了过去。

李成梁脸色铁青一片,他比任何人都知道高务实这个人有多棘手,但毕竟之前高务实在他面前时表现得颇为和善,看起来并不像是专门针对他来的辽东。

虽说即便如此,李成梁依然对高务实的到来抱有异常的警惕,可高务实仅仅因为侄儿一次开会不到就直接发牌锁拿,这还是太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了。

李成梁想不明白的是,如果高务实此来辽东的目的真的就是自己,那他前恭后倨的用意是什么呢?

按理说,他根本不需要如此,因为如果他此来真是为了对付自己,他其实没有必要亲自来辽东。

这中间的道理是很明显的,他李成梁就算有四万家丁,就算手头的实力“雄冠天下”,也远远不能和昔年的安禄山相比,造反什么的根本没有指望。

大明的总兵,如果没有督抚、兵宪的配合,能够调动的就只有他的随任家丁,而辽东的卫所兵虽然与其他地区一样,远不及家丁能打,可是由于辽东本身常年处于战备状态,卫所兵员的素质倒也不至于完全不能战,而与此同时,辽东镇的总兵力对于这四万家丁还是处于碾压态势的。

大明九边到底有多少兵力,这个答案连李成梁都不是特别清楚,但高务实手头掌握的情况肯定比李成梁要确切,因为就在前不久他还拥有这数千里边镇的统合之权,可以根据各督抚的奏报大致判断一下,虽然也肯定不准确,可大致总能有个概念。

如此,再配合他前世闲来无事时看的某些历史论文专著,就能大致推算出一些数据来,基本搞清楚一个后世很多人都挺糊涂的账:大明九边到底有多少兵力。

为加强北部的防务,大明在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绵亘万里的北部边防线上设立了九大军事重镇,也就是赫赫有名的大明九边,由东往西依次为辽东镇、蓟州镇、宣府镇、大同镇、山西镇(也称太原镇)、延绥镇(也称榆林镇)、固原镇(也称陕西镇),宁夏镇,甘肃镇。

九边重镇的总兵力在大明各时期变化较大,其中永乐年间约为68万人,后来兵力人数一直在40万到90万之间,在原历史上,大概到万历四十八年的时候兵力人数达到巅峰,到了88.5万人。此后经过各时期的变化,明末崇祯时期,兵力为59万人。

辽东镇东起凤凰城(后世凤城市),西至山海关,全长将近两千里。

辽东镇的城防体系分为镇城、路城、卫城、所城和堡城五级。镇城有两座,分别是辽阳城和广宁城,也就是之前所说的辽东其实一分而二:辽河以西、辽河以东。

镇城下设东、南、西、北、中五路屯兵城,就是路城。各路城分管二十五卫,每卫理论满额编制是5600人,但实际上有多有少,有一些重要卫所的兵力长期超编,也有一些长期缺员。

有些卫单独建立了防御性的卫城,如著名的宁远卫城。辽东各卫下计有127所,所依托的城为所城,其规模较小。而最低一级的是堡城,也称台堡,有107座。

九边重镇的城防体系大体类似,所以其他军镇的城防情况参照辽东镇即可,这里不做重复介绍。

在永乐时期,辽东镇驻军兵力为23万人。大明中期的时候驻军兵力在7万至9万之间。原历史上的万历四十八年,辽东镇兵力达到了历史最高的26万,不过人数虽多,但战斗力很差,而且很多士兵都是吃空饷,真正遇上战事的时候却经常遇到无兵可用的尴尬境地。

至于到了明末崇祯时期,由于辽东已经丢得七七八八,兵力遂裁减至8万余人。眼下由于西怀东制进程以及偏向于“东制”,辽东兵力已经由此前一些年的衰落而重新开始加强,虽然还不到永乐时期的数量,但也有18万左右。

蓟州镇是九边中最大的军镇,东起山海关,西至慕田峪,全长一千七百余里。永乐时期驻军兵力定为8.5万人,到了崇祯时期驻军兵力近13万人。

不过眼下的蓟镇兵力反而超过原历史上的崇祯朝,因为高拱改革之后,西怀东制的中间节点就是蓟镇,所以蓟镇实际上有一个“功能”,西边有事要支援西边,东边有事要支援东边,那么兵力当然要比较充足才行。

而且这一世的戚继光,由于有高务实迷信般的支持,一直保留了“总理练兵”之权,以至于九边各镇常年有部分兵力被调往蓟镇轮训,使得蓟镇实际兵力经常性高达17-18万左右。

宣府镇东起慕田峪,西至西阳河,全长千里。永乐时期驻军兵力约12.6万人,崇祯时期驻军兵力8万余人。

但眼下宣府的兵力也超过以上这两个时间节点——还是由于高党连续执政的原因,所以宣府这个高党嫡系的边镇几乎总是第一时间得到加强,不仅包括新式火器,也包括兵力。其唯一的削弱大概就是最近马芳致仕后,部分骑兵被抽调至辽东这一条了。根据前次漠南大战时高务实掌握的情况,宣府镇现有兵力超过13万。

大同镇东起镇口台,西至鸦角山,全长约六百五十里。永乐时期驻军兵力13.5万人,崇祯时期驻军兵力7.6万余人。同样因为高党、晋党执政的关系,现有兵力虽然比永乐朝略低,却也有12万左右。

山西镇东起真保镇长城,西至黄河边的偏头关。由于山西镇位于大同、宣府两镇长城的内侧(南边),故又称为内长城。主要作用是防止外长城防线被突破后,敌军长驱直入。作为第二道防线,山西镇的兵力相对较少,崇祯时期驻军兵力5.3万人,现在也没高出多少,大概6.5万-7万左右。

延绥镇东起黄甫川堡,西至花马池,全长一千七百余里。永乐时期驻军兵力2.5万人,崇祯时期驻军约4.5万人,当前的兵力也介于这两个时期之间,约莫3.7万人,不到4万。

固原镇东起延绥镇饶阳水堡西界,西达兰州、临洮,全长约一千里。

这一镇要单说一句,大明初期,西北地区只设了延绥、宁夏、甘肃三镇,但由于战线太长,距离较远,一旦遭遇战事,三镇之间无法做到遥相呼应,因此在弘治年间又新增了固原镇。

该镇兵力在崇祯时期是近6万人,现在也差不多是这个数。

宁夏镇东起花马池,西至宁夏中卫喜鹊沟黄河北岸,全长约两千里。永乐时期驻军兵力约7万人,崇祯时期驻军兵力约2.5万人,目前的兵力是约3万余——因为土默特臣服之后,鄂尔多斯部也比较老实,所以驻军兵力不多。

甘肃镇东南起自后世兰州的黄河北岸,西北至嘉峪关讨赖河一带,全长约一千六百里。永乐时期驻军兵力约9.6万人,崇祯时期驻军兵力约4万人,目前兵力约6万余,不到7万。

这么一计算,大明九边眼下的兵力实际上已经接近原历史的最高水平,达到了86-87万左右。

究其原因,其主要增长来源于两点:一是高拱这些年的财政改革,二是俺答封贡后的边贸发展与漠南大战的胜利,对边贸持续发展都有重要的良性影响,这两个原因使得大明的军饷开始变得充足。

当然,以上这些数值之中肯定都有水分,不过此时的水分自然还远远不到原历史上明末的那种程度,按照高务实的估计,砍去三分之一大概就差不多是实数了——可见边军的表现还是远远好过京营,倘若是京营的话,估计要砍去三分之二,甚至更多。

边军砍去三分之一,也还有68万左右,其中辽东也还有12万卫所兵。

这意味着什么呢?李成梁要是想造反,即便算他那四万家丁都肯跟着他掉脑袋,首先他也得拿四万精骑去攻城——他的这支家丁本身是为了砍蒙古人首级或者说为了抢功而打造的,强的是野战能力,论攻城的话,反而也不算强项。

而卫所兵平时的责任正好相反,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守城,因此李成梁要是造反,等于是要以己之短,攻彼之长,战略上就先吃了大亏。

当然,也不是说就不能打,毕竟家丁作战之勇猛远不是卫所兵能比,可是拿四万家丁去强攻12万守城的卫所兵,李成梁亏不亏啊?何况等他拿下辽东的这段时间,怕不是戚继光早就来了!

不仅戚继光,甚至宣大那边的援军都要到了,搞不好还会有土默特骑兵——土默特现在派了一支两万余人的精锐骑兵扼守在大宁城和山海关之间巡游,这件事他可是知道的,他甚至还知道这支右翼蒙古的精兵,很大程度上是看高务实的面子出动的!

所以综上所述,李成梁根本不会考虑武力造反,既然如此,朝廷如果真要动他,一道圣旨就解决问题了,至于派高务实亲自来么?

由于想不明白这其中的缘故,李成梁对高务实发牌来拿李如桂的这一举动完全不能理解,外头那人说出“喧哗”缘由之后,面对弟弟和侄儿的目光,李成梁也迟迟拿不定主意,眼珠乱转,就是不肯开口。

----------

感谢书友“gjjkh”、“sugarsugar”的月票支持,谢谢!不知道为啥,后台ID又能显示了。

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096章 地雷阵第207章 女真头号忠臣第049章 三寸之舌(上)第122章 蒙疆风云(五)第195章 努尔哈赤拜会第154章 纠结第109章 喜与忧第067章 倒高风波(一)第286章 艺高人胆大第035章 陛见,广西巡按第157章 图们之军师第002章 歙县逃犯(下)第223章 皇帝的关爱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险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124章 奉旨观政(七)第120章 指点还是暗示第052章 各有算计第082章 库里台大会(下)第181章 壮士断腕第084章 务实回府(上)第068章 舆论造势(上)第289章 封赏第067章 倒高风波(完)第084章 西暖阁中(补)第005章 无关道理(下)第092章 流弹凶猛(上)第184章 背锅侠(二合一)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044章 四分土默特第043章 谁是奸商第294章 婚礼筹备中第212章 归化户籍制第038章 盛名之下第104章 权贵子弟(下)第157章 图们之军师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163章 冠绝京华(下)第120章 私人秘书第078章 太子伴读(上)第038章 盛名之下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003章 隆庆天子(下)第101章 萧如薰到了第001章 轻车简从(下)第154章 将至第117章 销售火爆(下)第083章 宫外反应(上)第080章 布日哈图的杀招第121章 以勤致仕(上)第032章 少年刘綎(上)第006章 君臣面谈第175章 卖队友的大汗第125章 可战方和(十)第151章 要面子的安南第264章 出宫第217章 “皇爷急召”第049章 殷去郭来(上)第193章 要打得先问钱(4更破万)第088章 戊辰群星(下)第214章 你即吾乡(4更破万)第083章 活佛的智慧第244章 千帆覆海(上)第070章 岑七公子的决断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万)第104章 广西发展大计(下)第087章 “生意”第161章 殿试金榜(中)第158章 借势用势第183章 血战古勒寨(上)第048章 魔之诱惑(下)第112章 东返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240章 三个“未来首辅”第275章 勃固会战(中)第021章 门生聚会(下)第261章 准备“私会”第146章 阁老相商(上)第197章 高孟男第130章 故事第148章 一个好机会第033章 京营生产建设兵团第228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126章 封爵换升官?第208章 曹淦急报第057章 财迷第035章 陛见,广西巡按第072章 紧急磋商第042章 纤帮第102章 八千大军第077章 各有所谋(4更破万)第120章 己卯乡试(下)第009章 安阳之行(四)第158章 去辽南抢他娘的!第100章 预则立,不预则废(4更过万)第036章 麻锦慌得一批第266章 长公主攥紧香囊第057章 隆庆教子(下)第123章 准备回京(中)
第124章 雨寺二姝(上)第096章 地雷阵第207章 女真头号忠臣第049章 三寸之舌(上)第122章 蒙疆风云(五)第195章 努尔哈赤拜会第154章 纠结第109章 喜与忧第067章 倒高风波(一)第286章 艺高人胆大第035章 陛见,广西巡按第157章 图们之军师第002章 歙县逃犯(下)第223章 皇帝的关爱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险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124章 奉旨观政(七)第120章 指点还是暗示第052章 各有算计第082章 库里台大会(下)第181章 壮士断腕第084章 务实回府(上)第068章 舆论造势(上)第289章 封赏第067章 倒高风波(完)第084章 西暖阁中(补)第005章 无关道理(下)第092章 流弹凶猛(上)第184章 背锅侠(二合一)第028章 永定河患(上)第044章 四分土默特第043章 谁是奸商第294章 婚礼筹备中第212章 归化户籍制第038章 盛名之下第104章 权贵子弟(下)第157章 图们之军师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163章 冠绝京华(下)第120章 私人秘书第078章 太子伴读(上)第038章 盛名之下第182章 代天行刑第003章 隆庆天子(下)第101章 萧如薰到了第001章 轻车简从(下)第154章 将至第117章 销售火爆(下)第083章 宫外反应(上)第080章 布日哈图的杀招第121章 以勤致仕(上)第032章 少年刘綎(上)第006章 君臣面谈第175章 卖队友的大汗第125章 可战方和(十)第151章 要面子的安南第264章 出宫第217章 “皇爷急召”第049章 殷去郭来(上)第193章 要打得先问钱(4更破万)第088章 戊辰群星(下)第214章 你即吾乡(4更破万)第083章 活佛的智慧第244章 千帆覆海(上)第070章 岑七公子的决断第200章 施比受更有福(4更破万)第104章 广西发展大计(下)第087章 “生意”第161章 殿试金榜(中)第158章 借势用势第183章 血战古勒寨(上)第048章 魔之诱惑(下)第112章 东返第044章 人才不少(下)第240章 三个“未来首辅”第275章 勃固会战(中)第021章 门生聚会(下)第261章 准备“私会”第146章 阁老相商(上)第197章 高孟男第130章 故事第148章 一个好机会第033章 京营生产建设兵团第228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126章 封爵换升官?第208章 曹淦急报第057章 财迷第035章 陛见,广西巡按第072章 紧急磋商第042章 纤帮第102章 八千大军第077章 各有所谋(4更破万)第120章 己卯乡试(下)第009章 安阳之行(四)第158章 去辽南抢他娘的!第100章 预则立,不预则废(4更过万)第036章 麻锦慌得一批第266章 长公主攥紧香囊第057章 隆庆教子(下)第123章 准备回京(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