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7章 财迷

这个猜测实在不可言说,哪怕是高务实,也不敢暗示朱翊钧或者拐弯抹角地询问什么。

毕竟谁也不敢去问皇帝,说您是不是那方面技术不到位。

这不是找死?

见高务实深锁眉头好半晌却依旧没有开口,反而脸色越来越慎重,朱翊钧才意识到自己刚才这话站在高务实的立场确实没法接。

总不能指望一名文官大臣来教皇帝怎么哄皇后开心吧?这事从来只有宦官会做。

“呃……求真。”朱翊钧赶紧岔开话题:“各镇总兵的自陈现在应该已经到兵部了吧?”

高务实也暗暗松了口气,点头道:“到了。”

朱翊钧没话找话地问道:“都有哪些人,有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嗯?

高务实心道:这事不归我管啊。

兵部现在是四侍郎制,戎政侍郎地位倒是不低,但各地总兵、副总兵等每年的按例自陈却并非高务实这个戎政侍郎管理,而是兵部尚书梁梦龙亲自审阅,朱翊钧这一问按理说是问错了对象。

Wωω☢ttκд n☢C ○

不过幸好,这事在兵部是开过会的,高务实倒也不是不知道,因此便答道:“迄今为止,计有辽东总兵李成梁,蓟镇总兵杨四畏,昌镇总兵张臣,保定总兵董一元,宣府总兵王国勋,大同总兵麻贵,山西总兵李如松,延绥总兵贾国忠,宁夏总兵张维忠,固原总兵李真,甘肃总兵刘承嗣,四川总兵李应祥,浙江总兵王化熙,福建总兵于嵩,广东总兵刘凤翔,广西总兵呼良朋,贵州总兵张澡及副总兵张玠等,各遵例自陈不职。”

“兵部有何见解?”朱翊钧问道。

高务实道:“此事大司马已召集几位同僚商议,大抵只有宣府总兵王国勋年老当退,另外有几位副总兵该当轮调。”

朱翊钧便问道:“宣府乃京师门户之一,王国勋既退,谁可继任?”

高务实道:“麻承恩可以继任。”

朱翊钧一愣,问道:“麻承恩不是在开原吗?前几天刚刚让他去巡视辽北,若现在把他调回宣府,开原参将换谁?”

高务实答道:“换麻承勋,他二人是堂兄弟,所统主力都是麻家达兵,麻承恩既然镇得住开原,麻承勋也不会差。甚至据臣所知,他二人手中的达兵人数相差仿佛,调任之时没准只需要换将而无须换兵,还能省些开拔银子。”

朱翊钧想了想,问道:“麻承勋前次漠南之战也是有功的对吗?”

“是。”高务实点头应道。

“那好,就这么办。”朱翊钧颔首道:“麻家久镇宣大,麻承恩去了宣府,将来我大明去攻图们之时,也免得侧翼不稳。”

“皇上圣明。”高务实说到此处,稍稍一顿,道:“对了皇上,有件事须得注意。”

“什么事?”

“青海土默特首领著力兔、火落赤二酋,因嫉妒顺义王把汉那吉得我大明厚赏,如今已不再听从土默特本部号令。顺义王把汉那吉欲出兵征伐,但恰巧河套鄂尔多斯万户切尽黄台吉忽患急症,鄂尔多斯部内暗流涌动,顺义王恐大军西征之后河套有变,因此只能暂且按兵不动,同时行文兵部,提醒朝廷留意。”

朱翊钧皱眉道:“竟然出了这种事?这其中可有什么内幕吗?”

他当然知道高务实的京华在蒙古渗入多深,因此直接了当问起了内情。

高务实也不藏着掖着,答道:“事情基本属实。著力兔、火落赤二酋原是兄弟,此二人当年是被俺答赶去青海的,对土默特本部并无多少忠诚。当日顺义王势大,加上鄂尔多斯的切尽黄台吉力主奉把汉那吉为彻辰汗,因此他二人只好暂时表示臣服。

今年秋天之时,切尽黄台吉染疾,不到两月便已形销骨立,难以掌控局面,著力兔、火落赤二酋便隐隐有些不听丰州滩的王令。而此时,据说有图们的使者绕道漠北而至青海,不知许以著力兔、火落赤二酋什么好处,总之此后二酋便不再听命丰州滩,开始完全自行其是起来。”

朱翊钧顿时皱起眉头:“这里头还有图们的黑手?看来辛爱的那个儿子还真有些能耐,有点谋主的模样。”

高务实正色道:“布日哈图虽是臣手下败将,但此人的确有些本事,不能等闲视之。以臣之见,他既然出手,便不会仅仅只布这一局。”

朱翊钧果然重视起来,沉吟道:“你以为他还会做什么?”

高务实道:“具体会做什么,臣还没来得及细思,不过臣以为他之所为总逃不了两大主旨:一是尽量孤立土默特,二是尽量争取拖延我大明的战争准备。”

朱翊钧不大的双眼中精芒一闪,冷然道:“朕亦以为然也。”

他稍稍一顿,又问:“察哈尔部在辽南之战失败后损失不小,现在恢复得如何,你那边可有什么消息么?”

“略有一些。”高务实皱眉道:“图们对布日哈图依旧十分信任,而从目前能了解到的情况来看,布日哈图至少给图们献上了两策,用以加快察哈尔部的恢复。”

“哪两策?”朱翊钧立刻问道。

“一是发展农业。现在察哈尔部也与土默特一样,在一些可供种植之地开辟农田,种植粮食,甚至还不知道从哪里弄了些棉花种子,开始种植棉田,只是不知道他们有没有弄到织布机。”

朱翊钧微微蹙眉,沉吟着问道:“可知道他们开辟了多少农田?”

高务实摇头:“京华的马队也去不了察哈尔境内多远,具体情况暂时不知。”

朱翊钧想了想,又道:“我看他们应该搞到了织布机——否则的话,他们种棉花有什么用?总不能光弹几床棉被吧?”

关于棉花,后世似乎不少人都有误解,以为中国古代没有棉花,这其实是不对的。

中国在秦汉及之前就已经有棉花种植的记录,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南方的海南岛、两广、云南、福建、四川等地;北方也有,但是大抵在西域(新疆)、河西走廊等地区。只不过在当时,棉的种植面积很小,也很少用来做成衣服穿着。

到了宋朝,棉花开始传入中原地区,但此时的棉花,主要作为花卉观赏,并没有人想起来把棉花织成布,做成衣服。也是从宋朝开始,正式出现了“棉”字,之前都是“绵”。

到了宋末元初,种植棉花的南方地区出现了一位伟大的人物,她就是“布业始祖”黄道婆。黄道婆改进了棉花织布的整套设备,并将织布技术推广到了大江南北,人们开始穿棉布衣衫。元朝军队也开始装备用棉花填充的棉甲。

大明建国之后,太祖朱元璋用强制的方法推广棉花种植,才让棉布、棉衣开始普及起来。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中有载,“棉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此时的棉花已经在明朝非常普及了。如万历年间的江南地区就是两大纺织业中心:丝绸和棉布。

不过江南的棉花并不算高产,因此大明的棉花主要产地其实反而在北方。

比如明代的山东,无论是丝绵还是棉花,都属重要产区。《农政全书》卷35《木棉》中就有记载,说“齐鲁人种棉者”,“亩収二、三百斤以为常”,属棉花亩产量高的地区。

当然,这个产量和现代产量没法比,但在古代没有化肥农药的情况下,这个产量还是很高的。

不止山东,河南、山西和陕西三省都有棉花生产。高务实的家乡河南,植棉业也相当兴盛。《太祖实录》中有载,洪武二十五年十二月辛未载,“彰德、卫辉、广平、大名、东昌、开封、怀庆七府”,“今年所收”的“绵花千一百八十万三千馀斤”——那还是在明初,七府之地就有一千多万斤的棉花产量了。

除了产量高,种棉花的收入也很高,如山东六府皆种棉花,史载“五谷之利,不及其半”。因此,很多地方就放弃种粮,特别是南方棉纺织业发达的地区,连高产的水稻都不种了,十分之八九用来种棉花或者养蚕,原因就是种棉花或者养蚕的收入更高,当然这也是为什么江南富庶之地反而需要湖广供粮的原因。

面对朱翊钧的问题,高务实摇头道:“臣倒觉得这也是有可能的。”

“你是说他们就只弹棉被?”朱翊钧诧异道:“这是为何?这样的话,他们还是需要想方设法搞到我大明的布帛才有用啊。”

高务实道:“辽南之战那年的冬天,察哈尔恐怕是冻死了不少人,对于他们来说,穿得好不好倒在其次,关键要解决的是冻死人的问题。棉布的外流其实大明是禁不住的,察哈尔只要愿意多花些本钱,总能搞到,而有了棉布,那些棉花用棉布包裹一下,无论是做棉被还是棉衣,其实都是可以的。至于做出来的衣服是不是难看,这显然不是他们现在会在乎的事。”

朱翊钧眉头大皱:“为何棉布外流禁止不住?现在还有人敢和察哈尔私市?”

有没有人还敢和察哈尔私市高务实也不知道,甚至从他的角度来看,他其实并不反对和察哈尔互市,毕竟他一贯能利用这种互市达到自己的目的。

不过他也知道大明对察哈尔的态度和对土默特完全不同,所以也懒得在这件事上去劝朱翊钧什么,只是说道:“察哈尔未必需要直接和我大明互市或者私市才能得到布帛,他们大可以去和女真各部做买卖,甚至可以和部分土默特人做买卖——彻辰汗麾下也未必没有人敢对大汗阳奉阴违,这和大明也有罪犯一个道理。”

朱翊钧听了这话,就有些恼火,恨恨地道:“真恨不得把他们的市赏都停了才好。”

市赏,是大明这边的说法,大意就是和你们互市乃是我大明的恩赏。

当然朱翊钧这只是句气话,他当然知道把互市全停掉会导致什么后果——当年俺答汗时期的土默特之所以跟大明打生打死几十年,不就是要求个互市吗?眼下土默特如此老老实实,总不可能只是高务实的面子,大明给了他们稳定的互市,这才是最基础、最根本的。

高务实果然摇头:“互市断然不能停了,不仅不能停,在拿下察哈尔之前甚至还要酌情增加一些总量,用以稳定诸边。”

朱翊钧叹了口气,无奈道:“除了转而重农,察哈尔还有什么举动?”

高务实道:“另一项其实刚才已经说到了,就是重商。”

朱翊钧略微有些诧异:“重商?”

对于他这个大明皇帝而言,重农听得多了,但重商好像还是头一回。

高务实点头道:“不错,重商。按照臣手头得知的消息来看,布日哈图应该大大加强了和女真人的贸易往来。”

“什么样的消息?”

“女真各部这一年多来,所食用的牛羊肉远比过去要多,而且各部所保存的马匹也比过去增加了一些。臣以为,这一定是从察哈尔流向女真的物资。换句话说,女真人把其他货物卖给了蒙古人,交换到了这些牛羊马匹。”

朱翊钧皱眉道:“女真人能卖给蒙古人什么东西?人参、鹿茸和各种毛皮吗?可蒙古人对这些东西也没多少需求吧?”

高务实果断摇头,道:“女真人当然不是卖这些给蒙古人,他们可以把这些东西拿来和大明交换,然后换了大明的货物再去和蒙古人交换,两头吃,两头赚。”

朱翊钧一听,顿时瞪大眼睛:“那咱么岂不是吃亏了?”

啊这……你才反应过来?女真各部现在摆明了就是仗着“中立国”身份两头赚啊,就和珍珠港之前的米帝没差。

“正是如此,咱们和残元决一胜负之前,女真各部就始终有这样的机会。”

朱翊钧听得心头冒火,在大树下转了几步,恨恨道:“好,好,好,就先让他们再赚三年,等到三年后我大明彻底覆灭残元,这笔账朕迟早要和他们再好好算一算!”

高务实脸上的肌肉稍稍一抽,暗道:史书上说你是个财迷皇帝,想不到你还真是啊……幸会幸会。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第055章 碧湘楼阁(上)第183章 血战古勒寨(中)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一)第001章 轻车简从(上)第035章 陛见,广西巡按第086章 麻杆打狼第123章 俺答封贡(十)第040章 荆州张府第009章 戚继光的接任者第044章 巡按到,巡抚病第109章 皇帝不担心第062章 犹豫难决(上)第143章 致谢?第038章 青把都台吉第049章 殷去郭来(上)第002章 翰林清贵(下)第011章 大阅很难啊第095章 国色天香(上)第124章 拜访蓟辽总督第153章 太顺利了!(4更破万)第089章 吾家宝驹(上)第191章 副总兵人选第095章 徐爵背锅第122章 蒙疆风云(一)第079章 三道汗令催谋主第076章 豪华配置(下)第047章 未雨绸缪(上)第212章 误解第058章 互为倚仗(上)第009章 安阳之行(八)第112章 初会戚帅(上)第022章 花厅议事(上)第122章 相府夜会(上)第123章 俺答封贡(十三)第157章 人事调整(下)第123章 俺答封贡(五)第109章 公侯满堂(下)第034章 高党大隐忧第169章 巡抚与镇守第082章 库里台大会(中)第077章 龙文鞭影(上)第013章 笼络陈矩(下)第009章 安阳之行(四)第175章 卖队友的大汗第020章 畅论盐铁(下)第060章 异变突生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021章 大阅之金玉其外第120章 己卯乡试(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125章 高务实的开平城第115章 务实回京(上)第149章 建设辽南(下)第016章 是敌是友第275章 勃固会战(下)第026章 河海并行(上)第157章 图们之军师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险第083章 三边震动第180章 请献户籍于圣使第187章 叶赫女婿第123章 俺答封贡(七)第114章 新的时代第082章 宁夏之变(中)第007章 张氏例钱(上)第053章 最后一课(下)第053章 最后一课(下)第194章 高务实最重视的对手第044章 人才不少(上)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056章 太岳烧灶(上)第229章 指点第007章 朕有内幕消息第049章 殷去郭来(下)第020章 畅论盐铁(下)第124章 拜访蓟辽总督第027章 朱翊钧的“足疾”第159章 东昌堡的现状第023章 意气高于百尺楼第022章 轻取案首(上)第021章 天下为棋第211章 大驾北返第214章 你即吾乡(4更破万)第268章 揭谜(上)第003章 新内阁,新七卿第080章 燕京欢声动第002章 张四维丁忧第202章 西班牙并不无敌第058章 互为倚仗(下)第183章 你来,还是我去?第012章 母子谈商(下)第148章 娱乐活动第112章 我愿意借第048章 收个蒙古学生(3更破万)第048章 叛军旧事(上)第109章 皇帝不担心第099章 高拱秉国(下)第077章 说方阵第067章 高渊抓周第104章 复宁夏(上)
第055章 碧湘楼阁(上)第183章 血战古勒寨(中)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一)第001章 轻车简从(上)第035章 陛见,广西巡按第086章 麻杆打狼第123章 俺答封贡(十)第040章 荆州张府第009章 戚继光的接任者第044章 巡按到,巡抚病第109章 皇帝不担心第062章 犹豫难决(上)第143章 致谢?第038章 青把都台吉第049章 殷去郭来(上)第002章 翰林清贵(下)第011章 大阅很难啊第095章 国色天香(上)第124章 拜访蓟辽总督第153章 太顺利了!(4更破万)第089章 吾家宝驹(上)第191章 副总兵人选第095章 徐爵背锅第122章 蒙疆风云(一)第079章 三道汗令催谋主第076章 豪华配置(下)第047章 未雨绸缪(上)第212章 误解第058章 互为倚仗(上)第009章 安阳之行(八)第112章 初会戚帅(上)第022章 花厅议事(上)第122章 相府夜会(上)第123章 俺答封贡(十三)第157章 人事调整(下)第123章 俺答封贡(五)第109章 公侯满堂(下)第034章 高党大隐忧第169章 巡抚与镇守第082章 库里台大会(中)第077章 龙文鞭影(上)第013章 笼络陈矩(下)第009章 安阳之行(四)第175章 卖队友的大汗第020章 畅论盐铁(下)第060章 异变突生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021章 大阅之金玉其外第120章 己卯乡试(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125章 高务实的开平城第115章 务实回京(上)第149章 建设辽南(下)第016章 是敌是友第275章 勃固会战(下)第026章 河海并行(上)第157章 图们之军师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险第083章 三边震动第180章 请献户籍于圣使第187章 叶赫女婿第123章 俺答封贡(七)第114章 新的时代第082章 宁夏之变(中)第007章 张氏例钱(上)第053章 最后一课(下)第053章 最后一课(下)第194章 高务实最重视的对手第044章 人才不少(上)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056章 太岳烧灶(上)第229章 指点第007章 朕有内幕消息第049章 殷去郭来(下)第020章 畅论盐铁(下)第124章 拜访蓟辽总督第027章 朱翊钧的“足疾”第159章 东昌堡的现状第023章 意气高于百尺楼第022章 轻取案首(上)第021章 天下为棋第211章 大驾北返第214章 你即吾乡(4更破万)第268章 揭谜(上)第003章 新内阁,新七卿第080章 燕京欢声动第002章 张四维丁忧第202章 西班牙并不无敌第058章 互为倚仗(下)第183章 你来,还是我去?第012章 母子谈商(下)第148章 娱乐活动第112章 我愿意借第048章 收个蒙古学生(3更破万)第048章 叛军旧事(上)第109章 皇帝不担心第099章 高拱秉国(下)第077章 说方阵第067章 高渊抓周第104章 复宁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