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 朕有内幕消息

俺答什么时候会死,这种事你都有内幕消息?我的陛下,你这有点厉害了啊,开的什么挂?

结果朱翊钧开的是“人挂”,他笑眯眯地道:“钟金哈屯和把汉那吉两个,看起来都是忠顺之臣,俺答在大召寺的一举一动,别说他每天吃了多少东西朕一清二楚,就连他中午吃的羊肉羹几成熟,朕都能知晓……你说,他还能活多久,朕能不知道吗?”

哇,这么厉害,要不要去村口摆两桌?

高务实笑起来,道:“看来当年封贡这件事,办得是真的漂亮。”

“那是!”朱翊钧洋洋得意:“说起来,此事咱们两个也是有大功的。”

这话倒是不假,高务实的功劳明摆着不必说,而朱翊钧当时虽然还是个小太子,可是高务实能做钦差去大同,用的就是太子教令的名义,没有他的支持哪里能成?当时两个不到十岁的小家伙,居然能在俺答封贡这样的大事中出力,朱翊钧每每回想起来,都觉得颇为得意。

这可是当皇帝之后绝对体验不到的成就感。

所以高务实很是配合的哈哈大笑起来,朱翊钧也跟着哈哈大笑,一时间,君臣二人的距离又拉近了不少。

说起来,除了他高务实,谁会当着皇帝的面哈哈大笑,就不怕“君前失仪”么?

此时高务实倒是明白了朱翊钧之所以明确发现李成梁的表现不对劲,却仍然不肯动他的原因。

这原因并不单一,而是互相关联着的,总得来说就是朱翊钧觉得现在有更重要的事要办,现在动李成梁不划算,可能会因小失大。

做皇帝,尤其是隆庆教导出来的皇帝,朱翊钧不可能去做一个“眼里揉不得沙”的人,那样的人也做不好皇帝——天下臣子各有各的心思,难道有别的心思你就都不用了?

当初隆庆还教导他,即便是高先生也是有私心的,作为皇帝而言,真正必须处理好的,是权衡其中的利弊,以及始终保持局面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只要权衡好了利弊,确保了局面不失控,很多事情就可以——甚至必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否则你这个人也不用,那个人也不用,到时候无人可用,还做什么皇帝?

隆庆当年对朱翊钧的教导,早就让他领悟了一个道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当皇帝关键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而不是去纠结他有什么缺点,以及他在想些什么。

李成梁是有问题,但自己难道没有秋后算账的能力?既然有,先用用又何妨?反正现在也没有比他更适合的人可以替代他。

所谓“政治就是妥协”,这就是一种妥协。

皇帝长大了啊……

高务实其实更多的是欣慰,因为他虽然一直是“伴读”,但实际上充当了半个老师,现在看着朱翊钧一点一点成熟起来,难免也会有些感慨。

哦,不过他马上就要真的“当老师”了,因为日讲官本身也是老师。

朱翊钧这次和高务实的会面,没有明确的说要怎么用他,从语气上判断,大概是要先等俺答死了之后,看看情况再决定。

这倒也符合现在的局面,只是高务实有些想不明白的是,拿下李成梁对于现在的朝廷而言,只是一句话的问题,可是朱翊钧刚才说,高务实回来了,他就有了些想法。

这一点却有些奇怪,李成梁是个武将,他是辽东总兵,我回来不回来跟他有什么关系?我又不可能去做这个辽东总兵。

虽说辽东总兵论品衔那是比自己这个五品闲官牛逼多了,可是现在却是大明万历朝,别说区区一个辽东总兵了,就算如今大明北疆双璧——蓟辽两个总兵绑在一块儿(还有一个蓟镇总兵戚继光),在朝野中也远不如他高务实这个五品闲官值钱。

翰林清贵,天上神仙,此时的文官就是这么自信。

高务实出了文华殿,有小黄门立刻跑来参见,客客气气恭喜了一番,然后道:“高侍中,元辅有请。”

侍中,是此时对左右庶子的敬称。不过这个得解释一下,魏晋以后,侍中往往成为事实上的宰相,而唐宋该职得以沿置,元以后才废止。譬如在唐朝时,侍中是门下省的长官,与中书令、尚书令并列(尚书令因为李世民做过,后不设,以左右仆射为首),地位崇高之极,权力也大,能封驳皇帝圣旨。

甚至唐朝的圣旨格式都不是后世电视剧里经常看到的“明式风格”,唐朝圣旨开头的两个字是“门下”,意思是这道圣旨是经过门下省认可了的,具备法律效力——换言之,没有门下省认可,这圣旨就是所谓的“中旨”,在唐朝是没有法律效力的,下面的人可以抗旨不遵。

但是高务实这个左庶子为何被称为侍中呢,差得也太远了吧?

这事儿有原委,侍中这个职务是秦朝始置,当时只是列侯以下至郎中的加官,没有定员,为丞相之史,以其往来东厢奏事,故谓之侍中。两汉时沿置,为正规官职外的加官之一。

其因侍从皇帝左右,出入宫廷,与闻朝政,这才逐渐变为亲信贵重之职。晋以后,开始相当于宰相。

而左庶子呢,原先叫“太子庶子”,古时是“天子庶子之官”,掌教导诸侯卿大夫之庶子。庶子即众子之意。有大事则帅众子为太子所用。因此秦汉以来,都以庶子为太子宫官之一。

到秦时,置中庶子。西汉也有庶子,员五人,为太子太傅、少傅的属官。东汉有太子庶子、太子中庶子,为太子少府的属官。其性质与皇帝左右的侍中相似,古籍记载也都说“职如侍中”。

由于后来侍中牛逼了,而明朝的这些俗称都是敬称,特点是往大了叫、往大了类比,因此左右庶子就被称之为“侍中”了,可不是代表高务实现在已经跟宰相一个身份,那误会可就太大了。

高务实觉得郭老师要找自己并不奇怪,但自己在宫中还没走,就派人把自己叫去内阁,这就有点不太像郭朴的作风。

虽然说充日讲官之后,经常会被内阁安排点事做做,但一来内阁安排也会先给了名义,譬如“入直文渊阁”、“知制诰”、“知制敕”等名目,二来自己这个官虽然已经得了圣旨,可是还没去自己所属衙门拜见上官,甚至没有领取关防印信、京官腰牌以及官服等等,理论上来说还不正式,以郭朴平时的风格,是不会在这种事上犯迷糊的。

那只能说,要么有大事,要么有急事。

高务实不敢怠慢,赶紧跟着小黄门走了。

内阁离文华殿不远,高务实熟门熟路得很,没多久便到了,一路上碰见在内阁当值的翰林官不少,都笑着上前跟高务实寒暄了几句,恭喜他大胜、高升,高务实一一答谢,绝不失礼。

郭朴的值房就是以前高拱那间,高务实也是再熟悉不过了,走到门口,轻轻理了理嗓子,朗声道:“下官高务实求见元辅。”

“得了,来了就进来吧。”郭朴的语气倒比以前轻松很多,不像当年那么刻板严肃了。

高务实笑吟吟地走了进去,见郭朴气色很好,虽然年纪大,头发都白了,但面容看起来却竟然并不怎么显老,心说:难道这就是懂医术的好处?可是不是有句老话叫做“自古医人难自医”么?看来老话也不能全信。

他虽然面带笑容,但还是规规矩矩行了拜礼——正经的弟子大拜之礼。

郭朴没有拦他,只是面带微笑地看他行了全礼,这才道:“起来吧,坐下说话。”

高务实行礼归行礼,让他坐下他倒也并不客气,果然就坐了。

郭朴早就知道这家伙一般不会搞什么坐半边屁股这种举动,也不奇怪,只是笑吟吟地道:“如何,这次南下,可有什么收获?”

高务实一听就知道,这“收获”不是问他干成了什么大事——那是明摆着的,根本不必问。更不可能是问他赚了多少钱,郭朴郭老师守贫一如当年高拱,为国理财倒是肯花心思,为自己赚钱却没有兴趣,这是志向不同的问题。

在有的人眼中,利益就是金钱;在有的人眼中,利益就是权力;但还有一些人,利益是自己的身后美名。

所以高务实笑着答道:“确实有一些,特别是关于大明西南边疆的一些事情,弟子现在看得更明白了,其中的一些麻烦、一些困难,也都了解得更清楚了。”

“好,很好,我就怕你在广西和安南太过于顺利,现从此小觑了天下英雄。从你之前的奏疏来看,你对缅甸很关注啊……怎么,缅甸今非昔比了?”

高务实正了正脸色,肃然道:“不瞒老师,弟子觉得,缅甸可能成为云南的大麻烦,甚至这种麻烦现在已经产生了。”

郭朴微微皱眉,问道:“这麻烦有多大?云南方面能解决吗?”

----------

感谢书友“书友161023004956149”、“楚科奇”、“寒冰大神”、“系统崩溃”的月票支持,谢谢!

第162章 划分势力范围第285章 两个女人的战争第047章 愚兄恭候多时了第032章 连降三级第048章 叛军旧事(上)第082章 上任之前(上)第106章 春游踏青(下)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092章 忽悠,又见忽悠第101章 萧如薰到了第042章 满堂影帝第047章 夜会刘显(下)第055章 雾里观花(下)第125章 重阳大会(下)第021章 照高爱卿说的办(5更,祝七夕快乐)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079章 三道汗令催谋主第070章 逐保倒张(四)第151章 枕边风(下)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123章 俺答封贡(一)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024章 政绩量化(下)第095章 徐爵背锅第049章 殷去郭来(中)第051章 议定出兵第094章 目的第201章 吹,尽情的吹!第045章 谕德上疏(下)第032章 全权钦使第259章 妖书案?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202章 西班牙并不无敌第040章 纾驿路疏(上)第110章 高夫人第123章 俺答封贡(十四)第013章 笼络陈矩(下)第082章 库里台大会(下)第047章 地方也有党争第063章 处置【为盟主单骑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123章 俺答封贡(八)第109章 公侯满堂(下)第039章 郭朴之意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033章 晚辈不会引起公愤吧?(4更破万)第257章 后续第083章 避虫汤第049章 殷去郭来(上)第087章 翰林清贵(下)第163章 台吉快走!第122章 蒙疆风云(十)第165章 父子不同范第014章 务实读书(上)第159章 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第060章 张冯靠拢(上)第078章 两道命令第066章 喜得贵子第021章 照高爱卿说的办(5更,祝七夕快乐)第062章 犹豫难决(下)第038章 你还是有点用的第114章 定功风波第043章 高陌荐才(下)第089章 吾家宝驹(上)第091章 粗中有细(下)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三)第045章 谕德上疏(上)第053章 最后一课(上)第170章 这就是大胜!第084章 西暖阁中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办(下)第292章 风声鹤唳,所谋者谁?第041章 这可如何是好(4更破万)第064章 联名信第119章 务必重视(下)第117章 意外第097章 黄孟宇意外到访第158章 去辽南抢他娘的!第152章 认贼作父第096章 冯保倒台(四)第093章 扑朔迷离(4更破万)第127章 心绪不宁的李成梁第161章 三路围清化!(4更)第261章 准备“私会”第129章 关系第034章 军制改革的第一步第103章 都是钱闹的第067章 倒高风波(三)第104章 复宁夏(下)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第110章 两个倒霉蛋第137章 我即高党第004章 捉拿讼棍(上)第141章 没辙了第023章 真“万历时代”来临第048章 多事之秋第168章 战象VS大炮第038章 盛名之下第135章 蚁穴第157章 郑松的决断(4更破万)第125章 可战方和(十一)
第162章 划分势力范围第285章 两个女人的战争第047章 愚兄恭候多时了第032章 连降三级第048章 叛军旧事(上)第082章 上任之前(上)第106章 春游踏青(下)第065章 置死而生第092章 忽悠,又见忽悠第101章 萧如薰到了第042章 满堂影帝第047章 夜会刘显(下)第055章 雾里观花(下)第125章 重阳大会(下)第021章 照高爱卿说的办(5更,祝七夕快乐)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079章 三道汗令催谋主第070章 逐保倒张(四)第151章 枕边风(下)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123章 俺答封贡(一)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024章 政绩量化(下)第095章 徐爵背锅第049章 殷去郭来(中)第051章 议定出兵第094章 目的第201章 吹,尽情的吹!第045章 谕德上疏(下)第032章 全权钦使第259章 妖书案?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202章 西班牙并不无敌第040章 纾驿路疏(上)第110章 高夫人第123章 俺答封贡(十四)第013章 笼络陈矩(下)第082章 库里台大会(下)第047章 地方也有党争第063章 处置【为盟主单骑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123章 俺答封贡(八)第109章 公侯满堂(下)第039章 郭朴之意第017章 理清思路(下)第033章 晚辈不会引起公愤吧?(4更破万)第257章 后续第083章 避虫汤第049章 殷去郭来(上)第087章 翰林清贵(下)第163章 台吉快走!第122章 蒙疆风云(十)第165章 父子不同范第014章 务实读书(上)第159章 顺之则昌,逆之则亡第060章 张冯靠拢(上)第078章 两道命令第066章 喜得贵子第021章 照高爱卿说的办(5更,祝七夕快乐)第062章 犹豫难决(下)第038章 你还是有点用的第114章 定功风波第043章 高陌荐才(下)第089章 吾家宝驹(上)第091章 粗中有细(下)第067章 决战沙城(十三)第045章 谕德上疏(上)第053章 最后一课(上)第170章 这就是大胜!第084章 西暖阁中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办(下)第292章 风声鹤唳,所谋者谁?第041章 这可如何是好(4更破万)第064章 联名信第119章 务必重视(下)第117章 意外第097章 黄孟宇意外到访第158章 去辽南抢他娘的!第152章 认贼作父第096章 冯保倒台(四)第093章 扑朔迷离(4更破万)第127章 心绪不宁的李成梁第161章 三路围清化!(4更)第261章 准备“私会”第129章 关系第034章 军制改革的第一步第103章 都是钱闹的第067章 倒高风波(三)第104章 复宁夏(下)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第110章 两个倒霉蛋第137章 我即高党第004章 捉拿讼棍(上)第141章 没辙了第023章 真“万历时代”来临第048章 多事之秋第168章 战象VS大炮第038章 盛名之下第135章 蚁穴第157章 郑松的决断(4更破万)第125章 可战方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