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纠结

高务实想到的这个可能,让他霍然发现自己居然处在了一个非常危险的位置。

此时此刻,随着王锡爵提出的“拜嫡母”之法出现,郑皇贵妃如果反应过来,也可以依据这一原则想方设法让朱常洵拜皇后为嫡母。

但这件事有一个前提,即“拜嫡母”之事必须取得足够多的朝臣认可,才可能达到应有的效果。然而,朱常洵肯定不能取得心学派的支持,那么郑皇贵妃唯一可以拉拢的对象就只有实学派了。

拉拢实学派,在郑皇贵妃眼中肯定不会是去拉拢许国一系。这其中的道理还不只是高务实目前势力占优这一条,更重要的一条在于许国的年龄。

简单的说,就是许国按例致仕的时候,朱常洵甚至还没成年。

朱翊钧除了“足疾”之外,身体并没有什么大问题,不像他皇考穆宗,身子虚得是人都能看出来。而且作为朱翊钧最为得宠的妃子,她也知道皇帝整体上来说还是比较节制的——可能是吸取了穆宗的教训。

如此算来,直到许国致仕,朱常洵也成不了天子,到时候许国一退,自己母子二人在外廷还能指望谁去?

不能找许国,就只能找高务实了。郑皇贵妃虽然未曾见过高务实,但她知道高务实与皇帝同岁,据传马术甚佳,其做巡抚以前,在京师大多都不肯坐轿,而是骑马。

骑马可不比后世骑摩托,这玩意看似威风,实际上并不轻松,马术不佳者骑马,说不定比走路还累。而能常年骑马代步者,身体一定不会很差。

如此说来,高务实的仕途至少不会因为身体原因而夭折,那么一旦他愿意支持常洵,大概率可以一直照护到常洵御极。

而已高务实如今的势头,他那时十成十已经入阁了,若是这个过程够长,甚至早已做了首辅,如此一来这个优势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既然拉拢高务实成了第一选项,郑皇贵妃就只需要考虑拉拢的手段。以刘馨刚才的分析来看,郑皇贵妃第一个想要利用的人肯定是皇帝,她只要找到办法让皇帝和高务实说起这件事,或者明白无误地提出这个要求,高务实很难拒绝。

为什么之前可以拒绝,这时候就很难拒绝了呢?

因为之前没有人想到“拜嫡母”,高务实可以用坚持儒家传统的理由来拒绝,表示自己坚持要等皇后诞下嫡子。这个说法皇帝没法反对,甚至也不太可能反对,因为他对皇后同样有很深的感情。

然而现在不同了,现在是朱常洛和朱常洵都能“拜嫡母”,这时候如果问皇帝希望谁去拜,那答案还用问吗?肯定是常洵啊。

谁拜都一样,皇帝再找高务实提起,高务实显然就不好反对了。

然而麻烦在于高务实并不想这么做。朱常洛也好,朱常洵也罢,高务实对他们历史上的表现都很看不上眼。

后人说起朱常洛,也就是历史上的明光宗泰昌帝,虽然直言他沉于酒色,纵欲淫乐,以至于成了一个“一月天子”,甚至还搞出“红丸案”这种可笑可悲的故事来,但对于他短暂的治政还是给予了好评的,说他“罢除了万历朝的矿税,拨乱反正,重振纲纪。”

然而很可惜,在高务实看来,这位皇帝的表现正说明了他根本就不会做皇帝。

本来,萨尔浒之战惨败以后,朱翊钧已然意识到东北边境的麻烦不小,开始积极调动人力物力财力准备报仇,只是王皇后的突然薨逝让他的精神垮掉了,一个月之后自己也撒手人寰。

在这样的情况下,朱常洛如果是个聪明的皇帝,就应该知道他的压力其实很大,国家兴亡都在他肩上了。而且,只要能报了萨尔浒的大仇,他的权威也能树立起来。

但要成功复仇,其关键则在于手里必须有钱。有钱才能打仗,这一点在万历三大征中早已证明。如果不是因为朱翊钧砸了大把的内帑进去,原历史上的三大征说不定一场都赢不了!

可是,内帑的钱是从哪来的?大头就是矿税。

矿税并不能“顾名思义”,它其实就是商税,只不过和高务实现在要搞的商税不同——高务实收商税,是要把钱收进户部,朱翊钧的矿税则是通过矿税太监收进内帑。

在原历史上,朱翊钧这矿税每年收起来的其实也不算多,但搞出的麻烦却很是不小,其中主要原因在于“征矿税”没有制度可言,矿税太监们又趁机上下其手,弄权、贪墨不一而足,所以民间反对的声浪很大。

不过,所谓民间反对声浪,实际上有一大半是大商人们搞出来的,同时大商人们的朝堂代言人们则不断攻击矿税,数十年如一日的要求朱翊钧取消矿税,只是朱翊钧始终坚持不肯罢。

整体而言,矿税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它保证了在国家“出事”的时候,皇帝能拿出银子来支撑战争,又导致民间、朝堂的尖锐反对。

作为新御极的天子,不是说不能取消矿税作为一种与百官妥协的手段,争取暂时平息皇权于文官集团之间的斗争。

问题是取消矿税也得看时机啊,这个时候辽东眼看着都要彻底糜烂了,你还把自己手里目前最靠得住的一笔财权放弃掉,这……是个什么神操作?

其睿智程度,恐怕和崇祯自废厂卫差不多。

由此可见,朱常洛的水平完全靠不住,比他老爹朱翊钧差了八条街。

朱常洛靠不住,朱常洵同样不靠谱。

国本之争中发生的烂事先不说,只说其受封福王、之国洛阳以后。这位殿下横征暴敛,侵渔小民,千方百计搜刮钱财,除了没胆子造反之外,基本坏事做绝。

当时朱翊钧与群臣冷战,无数奏疏送进皇宫都如同泥牛入海。朱翊钧对群臣上的奏章大多不理睬,唯独福王府的奏章不同,早上递交,基本上下午必有答复,对其要求则是无所不允。

有这样的便利,四方奸人亡命之徒自然纷纷趋之若鹜,聚集在朱常洵门下。而此后天启帝乃至更后来的崇祯帝即位后,因福王是帝室尊属,是血系最近的一支藩国,所以对他也很是礼敬。

然而地位如此尊崇的福王殿下有何表现呢?

这位据传重达三百十多斤的王爷一辈子醉生梦死,终日闭阁畅饮美酒,遍**娼,花天酒地。流贼猖炽之时,河南又连年旱蝗大灾,人民易子而食,但福王不闻不问,仍旧收敛赋税,连最基本的赈济样子都难得做一个。

彼时,四方征兵队伍行过洛阳,士兵纷纷怒言:“洛阳富于皇宫,神宗耗天下之财以肥福王,今上却让我们空肚子去打仗,命死贼手,何其不公!”

当时退养在家的前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多次入王府劝说福王,对他说,即使只为自己打算,也应该开府库,拿出些钱财援饷济民。然而福王的反应在史书上记录得很简单:“不听”。

“不听”的后果很严重,崇祯十四年春,正月十九,李自成率军攻陷洛阳。福王与女眷躲入郊外僻静的迎恩寺,仍想活命。其世子朱由崧脚快,缒城逃走,日后被明臣迎立为南明的“弘光皇帝”。

他倒是跑了,然而体重严重超标走路都困难的福王无法逃跑,很快就被李自成军寻迹逮捕,押回城内。

半路,正遇被执的那位前南京兵部尚书吕维祺。吕老尚书激励道:“名义甚重,王爷切毋自辱!”言毕,吕老尚书骂贼不屈,英勇就死。

可惜福王熊包一个,哪肯自杀殉国?正月二十一见了李自成,立刻叩头如捣蒜,哀乞饶命。

李自成看见堂下跪着哭喊饶命的三百斤肥球王爷,也不知道怎么,反正就越看越生气,干脆让手下人把福王绑上,剥光洗净,又从后园弄出几头鹿宰了,与福王同在一条巨锅里共煮,在洛阳西关周公庙举行宴会,与部下同食,名曰“福禄宴”。(注:此事结局众说纷纭,这是其中最戏剧性的一种。)

当然,无论朱常洵之死是不是这么“精彩”,至少他死前那番表现已经足以丢光朱翊钧的脸面了。

即便高务实心里偶尔也会劝自己,毕竟此时的朱常洛和朱常洵都还年幼,现在培养或许是可以改变很多的。但怎么说呢,就好比让他另外选个时期穿越,他也不可能去跟张献忠混一样,让他改变对朱常洛和朱常洵的成见,实在太为难了。

不过,成见难消还不是最关键的问题,高务实真的打定主意不肯在他们二人中搞二选一,而非要想方设法让王皇后自己产下嫡子的原因,还是从政治大局来考虑。

这事儿不复杂,只需要做一个假设:高务实力挺朱常洵拜皇后为嫡母,在皇帝的偏帮之下,朱常洵取得了领先优势……试问心学派能答应吗?会放弃吗?

不要忘了,心学是“道德实学”,他们在其他的事情上或许有时候可以出于暂避锋芒考虑而退让、妥协,但在这件事上,他们是退无可退的!

退,就意味着他们这一学派存在的基石都被动摇,甚至是被打碎了!

类比来说,就相当于让高务实当众承认“祖制一字不可易”一样,根本没得谈。

所以归根结底,高务实其实需要达成三个条件:既要心学派不至于暴走,搞得文官集团内部彻底割裂;又要让自己实学派一方能够取得胜利;同时还要避免皇帝从此以后消极怠工,与文官集团搞长期冷战。

唯一的解决办法,只有皇后自己诞下嫡子。

刘馨听完高务实的分析和解释,也不禁叹了口气:“这位王皇后的肚子可真是事关重大了,而且被你这么一说,连我都有些担心起来……你说今天这流言……该不会瞎猫碰上死耗子,真给说中了吧?”

刘馨所说的流言,就是陈矩和高务实提起,高务实刚才又告诉刘馨的:今日午后,京师已经有一则新的流言传出,说皇后娘娘因生产皇长女时伤了根本,今后已不能成孕了。

高务实其实心里也不是百分之百肯定皇后没事,不过还是说道:“黑顶为此费劲了心力,我又调动宫中的力量,把皇后生产皇长女时的各种表现全都整理了一番,甚至还包括在那之后皇后的饮食起居等各种细节,全部汇编成册交给濒湖先生过目……”

“你对皇后的关心程度要是被皇上知道了,我看你只怕人头不保。”刘馨带着调侃说道,然后顿了一顿,又正色道:“李时珍怎么说?”

高务实道:“濒湖先生认为皇后是心病。”

“心病?”刘馨皱眉道:“就是你之前怀疑的,皇后生怕被人说善妒好淫,德不配位,不能母仪天下?”

“除此之外,濒湖先生还提出过一种假设。”高务实叹气道:“他怀疑前次生产的不顺利,让皇后产生了某种恐惧,这种恐惧使得她不愿再受孕,于是会不自觉地找各种理由拒绝和皇帝……亲热。”

本来高务实说这些话的时候异常严肃,谁知道刘馨听了却连连点头,道:“我也觉得生孩子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尤其这时代外科医学太不靠谱了,也没个剖腹产什么的,甚至没有消炎针,生孩子完全是九死一生。”

高务实愕然片刻,一脸怀疑地道:“这该不会就是你不肯嫁人的缘由吧?”

刘馨瞪了他一眼:“是又如何,不是又如何?”

高务实大摇其头,道:“我觉得你想多了,据我了解,顺利生产的成功率和产妇的体质关系最大,以你这身体情况,我看就算生个双胞胎,都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你这叫站着说话不腰疼!”刘馨很是嫌弃地挥了挥手:“说正事,说正事,别没事就往我身上扯,我生不生孩子顶多也就两三个人关心,现在咱们讨论的是皇后生不生孩子,这事关心的人可多了去了……现在你打算怎么办?”

高务实叹道:“尽量拖……”

话说至此,外头忽然传来高陌的声音:“老爷,有急事。”

高务实知道高陌不会贸然打扰,与刘馨对视一眼,答道:“什么事?”

高陌道:“郑皇贵妃的弟弟郑国泰来访,人已经到了。”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

感谢书友“dj000214”、“九幽霜寒”、“单骑照碧心”的月票支持,谢谢!

第124章 道统之争(下)第139章 两位侍郎第039章 李文进的指点第140章 九边有兵几何第118章 差别竞争第057章 隆庆教子(下)第151章 要面子的安南第174章 辽河伏击战(上)第108章 隐情(中)第249章 二虎竞食?第029章 遭遇响马(下)第107章 国士香皂(上)第205章 政策第045章 三寸不烂之舌第079章 拉下帷幕?第142章 代号:捕蛇第243章 大炮,舰队,棱堡第113章 李如松式的胜利第079章 无品闲官(下)第080章 务实之请(下)第109章 公侯满堂(上)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102章 利用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216章 天赐之宝也第055章 雾里观花(下)第256章 贤妻良母学堂?第088章 切尽二子之决断第009章 安阳之行(八)第093章 口蜜腹剑(下)第209章 加衔第061章 戚继光车营第094章 贵妃相召(上)第086章 凯旋而归第104章 复宁夏(下)第013章 五伯高才(下)第135章 师徒再会[第4更]第027章 朱翊钧的“足疾”第074章 文华召对(上)第051章 参将牵马第119章 远虑,近忧第067章 决战沙城(四)第130章 立威第085章 成交第055章 碧湘楼阁(下)第135章 蚁穴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办(上)第049章 殷去郭来(下)第128章 青黄接否第153章 太顺利了!(4更破万)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029章 郭阁老的担心(4更破万字)第096章 冯保倒台(四)第122章 鹿鸣之宴(下)第125章 可战方和(十三)第063章 处置【为盟主单骑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058章 故友刘馨,敬上第139章 两位侍郎第045章 务实御下(下)第077章 说方阵第174章 辽河伏击战(上)第123章 准备回京(上)第018章 香皂厂址(上)第125章 可战方和(七)第114章 定功风波第142章 何以如此第124章 奉旨观政(十四)第050章 四方会谈(中)第214章 你即吾乡(4更破万)第059章 国戚参股第195章 谁在未雨绸缪第067章 决战沙城第162章 划分势力范围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067章 茶楼听报(上)第130章 胜利的大会(4更破万)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094章 无间道第081章 务实授徒第278章 敌疲我打第068章 隆庆托孤(五)第221章 抵京第033章 国士以待第077章 龙文鞭影(上)第043章 步丁耗费第040章 本钦差等他来参见(3更破万)第255章 公主召见第211章 大驾北返第004章 捉拿讼棍(下)第057章 隆庆教子(下)第115章 别院如堡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110章 何时可以回京第109章 要么请降,要么等死!第140章 雷霆之前第015章 新郑铁厂(下)第052章 各有算计第025章 要不你去?第009章 安阳之行(七)第061章 利益同盟
第124章 道统之争(下)第139章 两位侍郎第039章 李文进的指点第140章 九边有兵几何第118章 差别竞争第057章 隆庆教子(下)第151章 要面子的安南第174章 辽河伏击战(上)第108章 隐情(中)第249章 二虎竞食?第029章 遭遇响马(下)第107章 国士香皂(上)第205章 政策第045章 三寸不烂之舌第079章 拉下帷幕?第142章 代号:捕蛇第243章 大炮,舰队,棱堡第113章 李如松式的胜利第079章 无品闲官(下)第080章 务实之请(下)第109章 公侯满堂(上)第140章 三路平莫第102章 利用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216章 天赐之宝也第055章 雾里观花(下)第256章 贤妻良母学堂?第088章 切尽二子之决断第009章 安阳之行(八)第093章 口蜜腹剑(下)第209章 加衔第061章 戚继光车营第094章 贵妃相召(上)第086章 凯旋而归第104章 复宁夏(下)第013章 五伯高才(下)第135章 师徒再会[第4更]第027章 朱翊钧的“足疾”第074章 文华召对(上)第051章 参将牵马第119章 远虑,近忧第067章 决战沙城(四)第130章 立威第085章 成交第055章 碧湘楼阁(下)第135章 蚁穴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办(上)第049章 殷去郭来(下)第128章 青黄接否第153章 太顺利了!(4更破万)第030章 勇父悍子(上)第029章 郭阁老的担心(4更破万字)第096章 冯保倒台(四)第122章 鹿鸣之宴(下)第125章 可战方和(十三)第063章 处置【为盟主单骑照碧心加更第三章】第058章 故友刘馨,敬上第139章 两位侍郎第045章 务实御下(下)第077章 说方阵第174章 辽河伏击战(上)第123章 准备回京(上)第018章 香皂厂址(上)第125章 可战方和(七)第114章 定功风波第142章 何以如此第124章 奉旨观政(十四)第050章 四方会谈(中)第214章 你即吾乡(4更破万)第059章 国戚参股第195章 谁在未雨绸缪第067章 决战沙城第162章 划分势力范围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067章 茶楼听报(上)第130章 胜利的大会(4更破万)第177章 生擒炒花(中)第094章 无间道第081章 务实授徒第278章 敌疲我打第068章 隆庆托孤(五)第221章 抵京第033章 国士以待第077章 龙文鞭影(上)第043章 步丁耗费第040章 本钦差等他来参见(3更破万)第255章 公主召见第211章 大驾北返第004章 捉拿讼棍(下)第057章 隆庆教子(下)第115章 别院如堡第177章 生擒炒花(完)第110章 何时可以回京第109章 要么请降,要么等死!第140章 雷霆之前第015章 新郑铁厂(下)第052章 各有算计第025章 要不你去?第009章 安阳之行(七)第061章 利益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