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三十二章 莫衷一是

朱玉刚走到那俘虏跟前冷冷的盯了他一阵问道“你看清楚了没有他真的是龙虎堂的首脑吗?否则的话你要为自己的话负上应有的责任!”

那俘虏在朱玉刚的逼视下脸色煞白他胆怯的看了杨廷和一眼仿佛终于下定了决心说道“皇上饶命小的绝不敢说一句假话他就是我们龙虎堂的领袖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他指使的我也是逼不得已啊要是不听他的吩咐他就要杀我的全家啊!”

杨廷和突然使出全身力气挣脱锦衣卫锦衣卫因为他是当朝重臣而且又是一个半百老头所以并没有使多大劲却没想到他如此强悍。杨廷和冲到那俘虏跟前一把抓住他的衣襟道“你胡说!我根本就不认识你我和你无怨无仇你为什么要陷害我?我从来就没有听过什么龙虎堂的名字!”

朱玉刚大怒杨廷和当着他的面竟敢如此嚣张两个锦衣卫见皇帝震怒急忙上前再次将杨廷和拿下这次他们可是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再不敢让他脱身了。

那俘虏惊恐未定说道“杨大人事已至此抵赖也是无济于事还是向皇上承认了恳求他的饶恕宽大吧!”

“你你——”杨廷和气得说不出话来。

“杨廷和朕待你一向不薄你竟然做出这样的事来几次三番想要谋害朕。还成立什么龙虎堂和朝廷作对现在人证物证俱在你还有什么话说?”朱玉刚本来还心存一些疑虑可是看到刚才地情形他不得不相信杨廷和就是一切阴谋的主使……

“皇上。臣——”杨廷和还想申辩但他发现朱玉刚已经转过了身子根本就不想听他的话他无可奈何的低下了头。长叹一声放弃了申辩。

“将他们两个都带下去好好看押改日审问。另外将杨府封锁起来没有朕的允许谁都不准进来!”朱玉刚不容杨廷和狡辩。

杨廷和二人被押下去之后朱玉刚这才关切地问起武玉清事情的详细经过。武玉清神情之中略带一丝得意说道“昨日我和陈公公按照皇上所给的线索一路追踪到了京郊的那家砖窑场那伙人正在商讨要事他们完全没有料到我们回出现。因此当我们才问了几句话他们就露出了破绽惊慌失措地逃进了秘道陈公公去追逃出砖窑场的那个人我就带人跟着进了秘道。这条秘道曲折、漫长我们走了很长时间才发现了他们的踪影他们就躲在这间屋子的下面我们见了面当然是一场恶战。很不幸跟随我进来的兄弟们都战死了不过万幸的是我抓住了唯一的一个活口总算没有让这些兄弟白白牺牲。”武玉清一口气说完望着朱玉刚目光中充满了希冀。

朱玉刚不由得疼惜的抚摩了一下她的头说道“辛苦你了快回去好好休息吧。你为朕所做的是朕会记在心里地。”

当日上早朝的时候朱玉刚就把杨廷和成立秘密组织企图谋害皇帝颠覆朝廷的事向众武大臣说了奉天殿里顿时一片哗然……众人面面相觑。谁都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朱玉刚知道众人的想法于是冷笑道“你们不用顾及和他的交情。有什么意见尽管说好了!朕也看他平时忠厚老实任劳任怨不相信他会做出这样丧心病狂的事来但是现在人证、物证俱在由不得朕不信!”

朱玉刚的话等于无形中宣判了杨廷和的死刑武立刻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起来。不过热闹了半天却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话。

朱玉刚怒道“你们怎么都没意见吗?他做了这样地事该杀该放你们总得表个态吧你们太令朕失望了!王阳明你说说你的想法吧。”

朱玉刚心想王阳明总是站在他一边的只要他说了话其他的人就不敢为杨廷和求情了。王阳明犹豫了一下说道“皇上臣不知道此事的详情不过如果杨大人真的做了这样的事那就万死难辞其咎了。”

朱玉刚一愣王阳明的话是什么意思?太模棱两可了难道他还是不相信杨廷和是这样的人吗?自己应该先把事情地详细经过和他说了那就好了。他决定再问问江彬杨廷和和他的关系应该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么的简单。

“江彬你说说看杨廷和是不是这种人?”

江彬似乎早就知道朱玉刚会问他他不慌不忙的说道“皇上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一个人内心只要有了那种念头他就会在表面上尽量掩饰自己杨大人表面上看起来和蔼可亲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但是谁知道他内心是怎么想的呢?”

“那么你地意思是相信他就是那秘密组织地首脑了?”朱玉刚追问道……

“皇上臣只相信事实。”江彬的回答无懈可击。

“那么其他人地看法呢?”朱玉刚不愿让人认为自己是一个独断专行的皇帝。

于是众人开始争先发言朱玉刚听来听去觉得他们的观点归纳起来只有两种一是附和江彬的看法二是认同王阳明的观点。朱玉刚为难了本来他是非常信任王阳明的但是今天他却一反常态江彬的话虽然很婉转但他的意思却和他一样该同意谁的意见呢?朱玉刚犯愁了最终他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既然大家意见相左朕就下旨由王阳明和江彬二人共同审理此案务必要将一切有力证据调查到手这样天下的老百姓就不会说朕是一个昏君了!”

江彬似乎很乐意接受这样的旨意他忙谢过恩典但是朱玉刚却发现王阳明面露为难之色他非常不解今天王阳明是怎么啦?

“伯安你好象不想接受朕的旨意啊?”

“皇上臣没有那个意思只是臣还要负责比利觐见皇上递交国书的事情所以暂时脱不开身请皇上派别人吧。”王阳明吞吞吐吐的回答。

朱玉刚恍然大悟他暗暗责怪自己这一阵为了龙虎堂的事差点把这件大事给忘记了真是该死!自己亲口答应比利的事不仅没有兑现而且还把它忘到了脑后不知道比利会怎么想他会认为自己是一个言而无信的皇帝吗?

“原来如此那么朕就派容帅和江彬二人同审此案吧你就一心先把此事处理好比利应该等得着急了吧。”

“皇上此事不宜延迟了明天就是个黄道吉日不如就定在明天也好让比利先生早日回国这对皇上的长远计划也有利。”

朱玉刚一想也是自己还想让比利回去后多带一些人才过来呢一来一回肯定要耗费很多时间应该让他早点回国但是就定在明天的话会不会太仓促了呢?

王阳明看到了他的表情解释道“皇上您不用担心臣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就等您的旨意了。”

“那就定在明天上午吧。”朱玉刚沉吟片刻说道。

第二天朱玉刚起床不久正在晨练这是他刚养成的习惯自己的身体因为长久不活动已经越来越差了。忽然看到远处王阳明在陈其武的引领下匆匆的走了过来。

朱玉刚感到奇怪难道仪式这么早就要开始了吗?他还未来得及询问王阳明就抢先说道“皇上臣有要事禀报。”

“哦有事快说吧。”朱玉刚看王阳明的神色就知道必然不是小事。

“比利先生认为仪式进行的时候他要按照他们国家的礼节给皇上行礼。”

“什么意思?”

“他的意思是不给皇上行三跪九叩的大礼而仅仅是鞠躬。”

“这万万不行!”朱玉刚想都没想就一口否定不管比利此举是出于何种居心但对大明、对他本人来说就是不敬再说既然来到此地就得按照大明的规矩来办事而且此时的大明还没到哪种任人欺侮的地步。他不由得想起了清朝乾隆时期英国人到中国来也发生了这样的事虽然乾隆皇帝也勃然大怒坚决要他们下跪行礼但是毕竟国力开始衰弱最后还是折中而行不过他可不能让这种事情发生。

“你去告诉比利如果他不愿按照大明的礼节来办事的话那么国书也就不要递交了直接派人送他回葡萄牙吧。”朱玉刚的话非常坚决没有商量的余地。

“臣遵旨。”王阳明的表情很平静看不出他对此事的态度。

朱玉刚等王阳明走后也没心情再晨练下去匆匆用完早膳不一会儿就到了觐见仪式开始的时候了他换上朝服坐在高大的龙椅上等待着比利的出现他心中不时猜度比利会以何种方式来觐见他呢?

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十三章 阴谋(上)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八章 初遇阻难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十二章 酒肆惊变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五章 大闹何府(下)第七章 临幸媚娘第一章 宫中八虎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十四章 阴谋(中)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十七章 火者亚三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三章 情报战(下)第九章 宫廷隐私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四十三章 改革风暴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三十二章 莫衷一是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二十八章 大明军威第十章 皇后之争第十四章 古寺惊魂(二)第十四章 宫廷秘药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十三章 阴谋(上)第十章 夜半偷窥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十五章 阴谋(下)第二十二章 高山隐士第十九章 智取军权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十二章 龙争虎斗第七章 阴谋诡计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三章 幕后黑手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十五章 比利遇险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四章 真相大白第一章 宫中八虎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二十二章 阅兵仪式海瑞传第三章 除佞大计第二章 调戏宫女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四十九章 巨擘落网(中)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六章 虎胆龙威第十七章 御驾亲征第三章 除佞大计第六章 豹房传说第三十章 权监伏首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十八章 狐狸尾巴(上)第十七章 声色误国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九章 航海之说第十九章 会师安庆(上)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四十八章 巨擘落网(上)第二章 崭露头角第十七章 秦淮河畔(二)第三章 明朝奇闻第十五章 渔翁得利第四卷 宁王之乱 第三十一章 决战九江(下)第四章 姐妹之花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八章 初战告捷第二十章 宫闱秘闻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二十九章 龙虎堂(上)第四卷 宁王之乱 第三十一章 决战九江(下)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十四章 航海大计第三章 除佞大计落魄江湖载酒行第二十六章 大战鄱阳湖(下)第九章 宫廷隐私第十二章 二虎相斗第十二章 朱宁伏诛(下)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二章 群起而攻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三十七章 沧州遇险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三十八章 贪官现形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九章 航海之说第八章 春满堂中第四卷 宁王之乱 第三十二章 宁王覆灭第二十三章 阳明遇险第二十四章 天下大势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三十四章 天下赋税第十四章 宁王造反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九章 航海之说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十九章 中计(下)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八章 初战告捷第二十章 会师安庆(下)第三章 扬名立万第六章 神秘乐工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四十章 整贪风暴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十六章 攻城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三十七章 沧州遇险第二十章 途中遇险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四十章 整贪风暴第二十章 途中遇险第二十七章 神秘少女第十二章 朱宁伏诛(下)第一章 国之栋梁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九章 太原之战(上)第二十二章 伯虎归顺第十三章 黄雀在后第二章 调戏宫女第十六章 秦淮河畔(一)第十九章 会师安庆(上)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四十九章 巨擘落网(中)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五十一章 烟消云散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十三章 初露锋芒第十六章 挑拨离间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三章 情报战(下)第七章 阴谋诡计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四十五章 再起风波第十四章 鹬蚌相争第六章 神秘乐工
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十三章 阴谋(上)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八章 初遇阻难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十二章 酒肆惊变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五章 大闹何府(下)第七章 临幸媚娘第一章 宫中八虎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十四章 阴谋(中)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十七章 火者亚三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三章 情报战(下)第九章 宫廷隐私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四十三章 改革风暴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三十二章 莫衷一是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二十八章 大明军威第十章 皇后之争第十四章 古寺惊魂(二)第十四章 宫廷秘药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十三章 阴谋(上)第十章 夜半偷窥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十五章 阴谋(下)第二十二章 高山隐士第十九章 智取军权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十二章 龙争虎斗第七章 阴谋诡计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三章 幕后黑手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十五章 比利遇险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四章 真相大白第一章 宫中八虎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二十二章 阅兵仪式海瑞传第三章 除佞大计第二章 调戏宫女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四十九章 巨擘落网(中)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六章 虎胆龙威第十七章 御驾亲征第三章 除佞大计第六章 豹房传说第三十章 权监伏首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十八章 狐狸尾巴(上)第十七章 声色误国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九章 航海之说第十九章 会师安庆(上)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四十八章 巨擘落网(上)第二章 崭露头角第十七章 秦淮河畔(二)第三章 明朝奇闻第十五章 渔翁得利第四卷 宁王之乱 第三十一章 决战九江(下)第四章 姐妹之花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八章 初战告捷第二十章 宫闱秘闻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二十九章 龙虎堂(上)第四卷 宁王之乱 第三十一章 决战九江(下)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十四章 航海大计第三章 除佞大计落魄江湖载酒行第二十六章 大战鄱阳湖(下)第九章 宫廷隐私第十二章 二虎相斗第十二章 朱宁伏诛(下)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二章 群起而攻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三十七章 沧州遇险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三十八章 贪官现形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九章 航海之说第八章 春满堂中第四卷 宁王之乱 第三十二章 宁王覆灭第二十三章 阳明遇险第二十四章 天下大势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三十四章 天下赋税第十四章 宁王造反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九章 航海之说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十九章 中计(下)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八章 初战告捷第二十章 会师安庆(下)第三章 扬名立万第六章 神秘乐工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四十章 整贪风暴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十六章 攻城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三十七章 沧州遇险第二十章 途中遇险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四十章 整贪风暴第二十章 途中遇险第二十七章 神秘少女第十二章 朱宁伏诛(下)第一章 国之栋梁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九章 太原之战(上)第二十二章 伯虎归顺第十三章 黄雀在后第二章 调戏宫女第十六章 秦淮河畔(一)第十九章 会师安庆(上)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四十九章 巨擘落网(中)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五十一章 烟消云散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十三章 初露锋芒第十六章 挑拨离间第六卷 塞外风云 第三章 情报战(下)第七章 阴谋诡计第五卷 重振朝纲 第四十五章 再起风波第十四章 鹬蚌相争第六章 神秘乐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