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八五十八章 湖广之战结束

鳌拜忍着腿间撕裂般的剧痛,将清军主帅阿济格推上了山顶。

阿济格此时已累得不行,而由一名健壮的白甲兵背着准备下山。

不过,也正是因为阿济格一上山,便露出了他的踪迹,在离他百步外的刘希尧忙举起燧发枪朝阿济格方向连开了两枪。

一枪直接打中了阿济格臂膀,而另一枪则被阿济格一包衣奴才给挡了一枪,这包衣奴才滚下了山坡。

而阿济格则尖叫了一声,则也从这白甲兵身上滚了下来,摔下了另一边的山坡。

“王爷!”鳌拜见此忙不顾一切带着一干清军铁骑也滚了下来,忙要去抢着救阿济格。

这边,刘希尧则立即带着一干近卫军步兵追了上来,不过到了山顶时,这些跟着阿济格的清军残兵也簇拥着阿济格逃入了深深的黑幕之中。

刘希尧看了董志宁一眼:“留下一队人,在这里接应其他兄弟,其余人随我来!”

刘芳亮等近卫军骑兵也牵着马上了山顶,听闻刘希尧已经带着步兵去追后,也立即牵着马下山,一下山就骑马立即追了过去。

等到第二日天亮时分。

刘芳亮的骑兵依旧在大洪山南麓的广袤原野上搜寻追击着阿济格残余退兵。

不过,此时的阿济格等残兵已经抵达了随县,并在此补足了马匹军需,而迅速朝襄阳城而去。

随州在桐柏山与大洪山之间,但在随州西北方向则是广袤的平原,乃汉水多条支流形成的冲积平原带,因而阿济格等骑兵一骑上战马由随州奔去襄阳的速度自然是极快。

不过,刘芳亮此时也朝随州向襄阳的方向追击过来,他也知道阿济格要跑也只能往这个方向跑,若往其他方向跑只能再次进入桐柏山山区。

一到襄阳,阿济格也没有做片刻停留,而是沿着十堰方向沿着河谷往陕西商州而去,并于十日后抵达西安,再进入山西回到京城。

从去年开始到现在,阿济格出征陕西后又南下湖广,带来的三万余满汉蒙铁骑,再加上一路上收降的士兵,不下四万余人,到如今退回北京之后,就只剩下三千余铁骑。

不可谓不元气大伤。

刘芳亮于七月初三日正式收复襄阳,并因考虑前面便是秦岭的茫茫大山,而不好再追击,便也就停驻在了襄阳城。

而此时,刘希尧的步兵也奉刘芳亮之命沿着汉水沿岸南下,收复承天府。

尚可喜的炮兵与步兵以及部分汉八旗骑兵则已被黄得功部歼灭,连着尚可喜也被黄得功活捉。

李岩也开始着令灭虏军北上收复各处失地。

在七月十五日,灭虏军与黄得功部一路沿着汉水,一路则沿着随州孝感方向,与刘希尧的部队和刘芳亮的部队分别在江陵与襄阳会师。

至此,湖广之战结束。

此战以清军阿济格部的惨败告终,灭虏军总计伤亡达三万有余,如今依旧还有八万多,而黄得功部则伤亡五百余骑,近卫军伤亡有一千余骑,三十步兵。

总的来说,灭虏军伤亡最大。

不过,清军也损失了三万多军队,其中最为值得提出的是,清军伤亡了一万多满洲铁骑,这些都是清军的精华,这就意味着多尔衮不但失去了多铎这条臂膀,如今阿济格这条臂膀也被伤得不轻。

尽管阿济格依旧带回了三千铁骑,依旧可以保证多尔衮在朝野中的地位,但明显已经难以彻底镇压住济尔哈朗甚至豪格等势力。

除此之外,清廷的汉人王尚可喜也被活捉。

也就意味着,清廷拉拢的汉族军事大地主,如今也就只要吴三桂还没有被大明俘虏。

刘芳亮正式将襄阳城防转移到了灭虏军手里,而他的近卫军第三军将依旧会调回到凤阳一带,襄阳依旧是大明在湖广地界与清军作战的最前沿之地。

而襄阳以北便是秦岭,襄阳以南则是汉水冲积的平原,因而如今襄阳在大明手里,依旧意味着,大明依旧能牢牢地把控着湖广地带的防御主动权。

东起山东半岛到河南境内黄河以南,然后到湖广襄阳以南最后到云贵两省,除四川和汉中还在张献忠手里外,在如今的崇祯十八年,西历公元一六四五年的下半年,大明依旧还控制有整个南方的半壁江山,甚至还有部分中原之地,譬如山东与河南大部。

而清廷现在控制的关内之地则是北直隶以及山西、陕西以及河南黄河以北的土地,当然如果包含他控制的关外之地的话,土地面积依旧比大明大。

不过富庶之地也就只要北直隶。

而所谓的粮食产区则除了北直隶也几乎没有,如今关外的三江平原还没有开发,而河南粮食主产区又在黄河以南在大明手里,湖广粮食主产区也在襄阳以南在大明手里,然后西南粮食主产区四川和汉中则在张献忠手里。

所以,未来的满清形势可谓是不容乐观。

但大明自然不会去管满清形势如何,如今既然挫败了清军南下一统天下的战略,大明自己也要开始准备自己的北伐之事。

“堵制台,军师,不必送了,刘某险些来迟一步,差点让灭虏军的弟兄全军覆没,乃刘某之错,还请军师再次向灭虏军的各位弟兄传达一下刘某的歉意”,刘芳亮说着就策马而去。

而黄得功也走过来拍了拍堵胤锡与李岩的肩膀:“此战之后,虽不知下次大战何时开启,但湖广依旧肯定是除江南之外清军必攻之地,一切还得靠两位了。”

“国公爷请放心,陛下之嘱托,卑职等从未敢忘,清军若敢再来,便叫他有来无回。”

堵胤锡意气风发地笑着说了几句。

黄得功笑了笑也吟鞭南指,一骑绝尘往江西而去。

而堵胤锡与李岩也相视一笑,各自回去开始给大明皇帝陛下朱由检写此次湖广战事的密奏。

朱由检给予了堵胤锡与李岩两人密奏之权,其目的让他们两个互相监督。

而此时,堵胤锡则在密奏中赞扬李岩如何料敌于先,为朝廷谋大局,不惜以整个灭虏军之前途拖住阿济格部等。

而李岩也在密奏中赞扬堵胤锡作为湖广总督却不自矜为朝廷官员,而歧视流贼出身的灭虏军,可谓深明大义,虚怀如谷。

第七章 带兵闯京城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学技术领域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进京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七十四章 假币风波第十八章 阁老下跪第一百零九章 关于火炮与火药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卫军对战日本武士第二十二章 诈降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祯二十年的大明工业现状第二百零六章 让清军尝尝大明的火炮第二百四十三章 问话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辆蒸汽机车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闹户部、礼部衙门第五十五章 对钱谦益的处决第七十三章 银元开始发行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没八大晋商之临汾亢氏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腾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风送暖入香君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来的大敌会变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阵全歼清军铁骑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寿想做辽地王第一百七十章 炮击左军中军大营第四百零三章 抉择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军官生毕业典礼第一百四十二章 连杀三总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强敌众多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舆论第三百零九章 杀机四伏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枪械制造的现状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乡村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临通州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复东番岛 一 誓师金门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御战 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乡村第二百三十一章 谁才是朕信得过的盐商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鞑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个县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闻清军战败的多尔衮第十九章 凌迟叛臣第二十四章 十五万大军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战 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还京第四十六章 夜访丹徒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饶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绍宁欲废朱由检新政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虏满清王爷第一百零九章 关于火炮与火药第三百五十六章 废黜太子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与大明军械所的重要性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这棵歪脖子树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稳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学的种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进士第七十四章 假币风波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四百七十二章 锦衣卫俘虏张献忠第六百零三章 漕运被关,民怨甚大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军官生毕业典礼第二百一十章 一万清军攻定远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祯二十年的大明工业现状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门与一亿五千万债款 新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国第八十四章 积极响应第六百二十一章 击溃荷兰舰队第二十章 成为皇亲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祯十八年的明廷统治区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国扩张之路第二百五十章 清军阿济格部兵临武昌府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迟新任首辅宣布之日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战榴弹炮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杀与占领九州岛全境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对第五十章 进入南京城第三百五十六章 废黜太子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卫军官兵的生活待遇第四百零八章 海军袭扰与全歼谭泰部第四百一十章 让俘虏先接受劳动改造第五百一十章 要辫子还是要命的两种选择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协同作战第六百二十一章 击溃荷兰舰队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阵全歼清军铁骑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乱时代第二百三十九章 宁负汉也不负满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郑家别威胁朕!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腾第二百四十九章 运筹帷幄之军师李岩第五百七十三章 占领科尔沁第七章 带兵闯京城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团问题解决第五十九章 东林党和阉党第六十四章 针锋相对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离丹徒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将交锋 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郑家别威胁朕!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发怒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开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来的朱由检和多尔衮
第七章 带兵闯京城第九十九章 改革科学技术领域第二百九十八章 秦良玉进京第五百八十三章 新式教育改革第七十四章 假币风波第十八章 阁老下跪第一百零九章 关于火炮与火药第六百四十一章 近卫军对战日本武士第二十二章 诈降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祯二十年的大明工业现状第二百零六章 让清军尝尝大明的火炮第二百四十三章 问话第六百二十七章 第一辆蒸汽机车第四百五十一章 大闹户部、礼部衙门第五十五章 对钱谦益的处决第七十三章 银元开始发行第五百三十四章 抄没八大晋商之临汾亢氏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腾第二百二十九章 春风送暖入香君第二百四十四章 未来的大敌会变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阵全歼清军铁骑第五百二十七章 祖大寿想做辽地王第一百七十章 炮击左军中军大营第四百零三章 抉择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军官生毕业典礼第一百四十二章 连杀三总兵第一百三十六章 强敌众多第一百三十三章 控制舆论第三百零九章 杀机四伏第三百七十一章 大明枪械制造的现状第六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乡村第五百四十三章 帝临通州第三百二十六章 收复东番岛 一 誓师金门第一百五十三章 九江防御战 四第二百五十三章 衰落的大明乡村第二百三十一章 谁才是朕信得过的盐商第一百九十九章 痛斥二鞑子第五百六十八章 大明多了一个县第四百四十六章 忽闻清军战败的多尔衮第十九章 凌迟叛臣第二十四章 十五万大军第三百一十六章 海战 一第四百七十八章 北伐前夕之帝王还京第四十六章 夜访丹徒第三十八章 史可法求饶第三百四十五章 管绍宁欲废朱由检新政第二百一十二章 俘虏满清王爷第一百零九章 关于火炮与火药第三百五十六章 废黜太子第四百一十三章 死守南京与大明军械所的重要性第五百五十章 砍了这棵歪脖子树第三百四十六章 一切求稳第二百三十四章 埋下孕育自然科学的种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新科进士第七十四章 假币风波第四百一十四章 爆炸第四百七十二章 锦衣卫俘虏张献忠第六百零三章 漕运被关,民怨甚大第四百七十九章 北伐前夕之军官生毕业典礼第二百一十章 一万清军攻定远第三百六十九章 崇祯二十年的大明工业现状第六百七十五章 收回澳门与一亿五千万债款 新第一百一十五章 朕即家国第八十四章 积极响应第六百二十一章 击溃荷兰舰队第二十章 成为皇亲第二百六十一章 崇祯十八年的明廷统治区第四百五十六章 大明工业革命时代的到来第六百七十九章 帝国扩张之路第二百五十章 清军阿济格部兵临武昌府第五百八十五章 推迟新任首辅宣布之日第六百三十章 步兵野战榴弹炮第四百四十二章 刺刀拼杀与占领九州岛全境第一百三十二章 告密第六百五十二章 莫愁湖上的君臣之对第五十章 进入南京城第三百五十六章 废黜太子第四百八十七章 大明近卫军官兵的生活待遇第四百零八章 海军袭扰与全歼谭泰部第四百一十章 让俘虏先接受劳动改造第五百一十章 要辫子还是要命的两种选择第六百三十三章 步炮协同作战第六百二十一章 击溃荷兰舰队第三百七十八章 空心阵全歼清军铁骑第四百二十七章 大明的混乱时代第二百三十九章 宁负汉也不负满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郑家别威胁朕!第一百四十六章 民怨沸腾第二百四十九章 运筹帷幄之军师李岩第五百七十三章 占领科尔沁第七章 带兵闯京城第三百三十五章 藩王集团问题解决第五十九章 东林党和阉党第六十四章 针锋相对第一百二十六章 雪夜离丹徒第四百六十四章 名将交锋 二第二百六十九章 你郑家别威胁朕!第五百八十章 帝王发怒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幕悄然拉开第二百三十七章 展望未来的朱由检和多尔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