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太子殿下

莫大山看了看身后的诸位大人,转过身来大声说道:“贤侄,开城门没问题,你可要保证诸位大人的安全啊。”

吴三桂大声说道:“诸位大人都是和我父亲同朝为官,再说当年我父亲作战失利,先皇要砍我父亲的人头,多亏诸位大人求情这才面的一死,我又怎么会伤害诸位大人呢。”

城头上的诸位大人一听,觉得心安了,立刻开口说道:“开城门,让吴将军进城。”

吴三桂进了城,和诸位大人寒暄几句来到了大殿之上,所幸这大殿上的龙椅和柱子都太过厚重,李自成既然着急赶路,当然不会带着这些东西。

而且李自成是穷苦人家出身的孩子,最看不得别人糟践东西,所以也没有一把火把京师烧了。当然烧宫殿这种事只有项羽这种富家四肢掌控大脑的青年才干得出来。

吴三桂进了大殿之上,感觉倒是和往日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往日文武百官都低着头,凝声屏气谁也不敢放松,如今龙椅上的那个男人已经吊死了,再也没有人压着他们,气氛自然十分活跃。

吴三桂抬起头来开口说道:“听闻皇上遇难,臣救驾来迟,实在是罪该万死!只是不知道如今太子和诸位皇子流落到了哪里,可有消息?”

就在这个时候,大殿之外传来了一声:“孤就在这里,吴将军还想取孤的人头吗?”

宫殿之中的文武大臣大惊失色,转身一看,原来是大明崇祯帝太子朱慈烺。这一下全都炸了天,这李自成退去多日,怎么不见朱慈烺的踪迹,偏偏今天吴三桂来了才现身。

这其实是牛金星的一条计策,他的本意是带走了崇祯的太子也没有什么用处,还不如留下来给卢晓航,让他自己头疼,但是这个太子绝对要见到卢晓航才能有作用,否则被其他的大臣杀了那真是一点用处都没有。

所以牛金星偷偷告诉朱慈烺,千万不要出去,只有等外面的人进到宫殿之中才可现身,那个时候才能保住性命。

朱慈烺只是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哪里懂得这些玄虚,只觉得这个牛大人每次来看自己总是一副笑脸相迎,总不会害了自己。

朱慈烺这一出现也把吴三桂吓了一跳,心说这些朝臣明明知道太子还在这里,竟然不禀报他就把自己带到了大殿之上,万一自己一时张狂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岂不是要被砍了脑袋。

想到这里不善地看着周围的文武百官,周围的大人们知道吴三桂误会了,立刻有一个文官走上前去:“太子殿下,怎么这许多天也没有见你的身影,为何今天突然出现了?”

朱慈烺撇撇嘴:“孤知道你们全都没安好心,想要杀了孤,不知道吴将军是否也有这种心思?”

吴三桂立刻跪倒在地:“臣吴三桂救驾来迟,还请太子恕罪。”电光火石之间吴三桂已经想明白了一件事,如今自己若是杀了太子,自立为王不免名不正言不顺,如今太子尚且年幼,不如做了那辅政大臣,反正军权都在自己的手里,难道还怕太子翻了天不成?

只要太子信任自己,自己便是这朝中的第一人,到时候他便是汉献帝,自己便是曹操。或者他就是徐寿辉,自己就是陈友谅,总有一天自己砍了他的脑袋取而代之,到时候谁还敢说一个不字,不仅如此,自己还能全盘接受明朝的地方钱粮,到时候南明的那个朝廷名不正言不顺还不是得乖乖称臣?

朱慈烺被吴三桂一跪给惊住了,他都是听父皇说过,关外的吴三桂十分骄横,目中无人,如今满朝文武全都站在他身边他竟然第一个跪下了,简直就是大大的忠臣,父皇若是早用吴三桂想必也不会让贼人杀进京师。

想到这里朱慈烺满含热泪上前一把扶住吴三桂:“吴将军辛苦了。”

吴三桂再抬起头来已经是满脸的泪水:“先皇不幸宾天,国不可一日无主,太子应该早登大位才是!”

朱慈烺看着他:“吴将军愿意支持孤做皇帝?”

吴三桂厉声说道:“当今天下,出了太子,还有谁有资格做这大明的皇帝?”

朱慈烺眼泪更多了:“将军不负孤,孤绝不负将军!”

事情就是这么没有预兆的定下来了,第二天,朱慈烺便在吴三桂的支持下成了大明的新皇帝,他这个大明和卢晓航那个大明可就难以区分了。

所谓的南明,不过是史书给南明朝廷的称呼,当然对手有的时候为了贬低他们也会称作南明,那个意思说的就是你们根本不是大明正统。如今卢晓航在南京城自称大明,朱慈烺又在京师自称大明,诏书一发天下立刻乱套了。

卢晓航在屋子里走来走去“本想着让吴三桂先入京师自立为王,想不到他竟然找到了朱慈烺,还册立他做了皇帝,现在麻烦大了。”

陈承安也是面色凝重:“咱们福王府旧人都好说,军队也好说,只是担心各地的官员和南京城的大人们这一下可要坐不住了。”

卢晓航看着宋献策:“宋先生,可有什么解决的办法?”

宋献策笑了笑:“皇上不必着急,此事应该是大喜。”

卢晓航看着他:“喜从何来?”

“皇上,本来南京登基便是强力为之,名不正言不顺早有说法,只不过那些人畏惧皇上的实力这才隐忍不发,藏了起来,待时而动。如今这么好的机会他们怎么可能无动于衷,一定会加紧脚步开始动手。”

卢晓航点点头:“难不成这也是好事?”

宋献策笑了笑:“卢九德老大人如今提督京营,南京城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他的耳目,他们不动还好,若是动了必定会被卢大人连根拔起。而且现在阮大铖正在江南督办,手中也有军队,七大家尽在掌握之中谁敢造次?皇上又对蜀王有救命之恩,川蜀之地自然也不用顾忌。”

“此次正是咱们找出隐藏在黑暗中的那些黑手的好机会,而且这对于吴三桂来说不失为一步臭棋!”

第39章 陆上来的送粮船第31章 给我打他一炮第71章 皇宫第20章 借粮食第43章 兴亡百姓苦第75章 小公子郑森第49章 清算第52章 归顺第3章 孔胤植第89章 关外的黑夜(三)大婚三第46章 把苏州这潭水搅浑第138章 争辩第11章 绝户计第215章 宴请第290章 乱起第76章 连环第42章 乱战第22章 劝降第6章 清倌人和世子妹妹第234章 大乱第315章 大婚(四)第124章第4章 重开百家第164章 总坛第63章 割袍断义第103章 攻心之计第19章 忠魂依旧保辽东第95章 召陈奇瑜回京第67章 对面有鬼兵第121章 鸡蛋不要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第1章 李自成来使第48章 妄议者格杀第31章 你怎么瘦了第96章 进京勤王第119章 长平公主第31章 你怎么瘦了第3章 战事起第40章 苏州七大家第26章 老夫不奉陪第186章 强敌第193章 商队第38章 撤退第71章 皇宫第229章 曙光第67章 分歧第31章 你怎么瘦了第36章 摇摇欲坠第79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21章 言多必失第19章 忠魂依旧保辽东第121章 鸡蛋不要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第235章 狗皇帝和黄脸贼(三)第54章 传教第20章 做山贼要有职业素质第173章 兵锋所指第292章 要银子还是要命?第204章 诸葛显灵第533章 兄弟第54章 排挤第217章 成都乱(二)第25章 一直很安静第16章 夺军整营第1章 浪子回头的少年第81章 十年之功毁于一旦第50章 你的六神第36章 三声炮响第89章 听闻太后与摄政王有染第82章 娘宫屿第137章 条件第50章 你的六神第26章 腰缠十万贯第37章 溃败第181章 月黑风高夜第232章 成都事第51章 山下有座书院第344章 隐忍第98章 吴三桂拜营第48章 比试第9章 开仓放粮第10章 结阵第66章 乱世无闲人第45章 论圈养和放养第22章 班师第28章 暗流第90章 盛京的尾声第33章 多尔衮的野望第161章 山有贼,佳人有影第13章 误会加深第14章 朕亲自来给你一个解释第31章 忍痛第131章 大明新君第445章 潼关第14章 世子布阵与福王教子第76章 激战城头第44章 烽火再燃第539章 底气要足,可见血第207章 城中事第37章 溃败第49章 河洛军魂
第39章 陆上来的送粮船第31章 给我打他一炮第71章 皇宫第20章 借粮食第43章 兴亡百姓苦第75章 小公子郑森第49章 清算第52章 归顺第3章 孔胤植第89章 关外的黑夜(三)大婚三第46章 把苏州这潭水搅浑第138章 争辩第11章 绝户计第215章 宴请第290章 乱起第76章 连环第42章 乱战第22章 劝降第6章 清倌人和世子妹妹第234章 大乱第315章 大婚(四)第124章第4章 重开百家第164章 总坛第63章 割袍断义第103章 攻心之计第19章 忠魂依旧保辽东第95章 召陈奇瑜回京第67章 对面有鬼兵第121章 鸡蛋不要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第1章 李自成来使第48章 妄议者格杀第31章 你怎么瘦了第96章 进京勤王第119章 长平公主第31章 你怎么瘦了第3章 战事起第40章 苏州七大家第26章 老夫不奉陪第186章 强敌第193章 商队第38章 撤退第71章 皇宫第229章 曙光第67章 分歧第31章 你怎么瘦了第36章 摇摇欲坠第79章 君命有所不受第21章 言多必失第19章 忠魂依旧保辽东第121章 鸡蛋不要都放在一个篮子里第235章 狗皇帝和黄脸贼(三)第54章 传教第20章 做山贼要有职业素质第173章 兵锋所指第292章 要银子还是要命?第204章 诸葛显灵第533章 兄弟第54章 排挤第217章 成都乱(二)第25章 一直很安静第16章 夺军整营第1章 浪子回头的少年第81章 十年之功毁于一旦第50章 你的六神第36章 三声炮响第89章 听闻太后与摄政王有染第82章 娘宫屿第137章 条件第50章 你的六神第26章 腰缠十万贯第37章 溃败第181章 月黑风高夜第232章 成都事第51章 山下有座书院第344章 隐忍第98章 吴三桂拜营第48章 比试第9章 开仓放粮第10章 结阵第66章 乱世无闲人第45章 论圈养和放养第22章 班师第28章 暗流第90章 盛京的尾声第33章 多尔衮的野望第161章 山有贼,佳人有影第13章 误会加深第14章 朕亲自来给你一个解释第31章 忍痛第131章 大明新君第445章 潼关第14章 世子布阵与福王教子第76章 激战城头第44章 烽火再燃第539章 底气要足,可见血第207章 城中事第37章 溃败第49章 河洛军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