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

范宁之所以要把教改法案揽过来,这也是他和王安石达成的妥协,他可以支持教改方案,但条件是教改方案必须由他来主导,他并不想图这个虚名,而是要给天子赵顼上一堂课,变法该怎么进行,说一千遍不如自己亲手做一遍。

次日中午《信报》、《快报》、《军报》、《东京导报》等报纸的头版头条,便是范宁实名写的一篇文章,“论强国与轻儒”。

他在文章中指出了,重儒是士人修身之本,在蒙学和学堂阶段,可以用儒学来给孩子启蒙,教育孩子为人处世。

但到了县学阶段,并不一定要人人都去走科举这座独木桥,百万举士共赴科举,蹉跎了多少人的岁月,浪费了多少人才,给朝廷和各个家庭带来多大的负担。

他主张在州县一级进行教育分流,可设医学、农学、算学、武学、工学、书画学等等学校,让很多无力参加科举竞争,但又渴望学习一门技能的学子有更多选择。

他在文章中还指出了朝廷废除匠籍后的社会发展,举出了很多例子,发明了威震敌人的铁火雷,发明了蒸汽机,发明了新型纺织机,种出了玉米、南瓜,使木绵布走进千家万户,使更多人家的餐桌上出现了猪肉,使十天就能往返吕宋,使香料不再是奢侈品,这是强国,也是富民。

在文章中,范宁旗帜宣明地提出了‘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口号。

范宁的文章俨如一石激起了千石浪,在京城引发了激烈的反响,赞成者有之,反对者也有之。

第二天,《小报》也在头版头条登出了翰林学士兼礼部侍郎范镇的实名文章,“驳强国与轻儒论”。

范镇是朝中极有名望的大儒,范镇在文章中严厉批评了范宁的轻儒思想,指出儒学为大宋的立国之本,为士子的立身之本,穷一生而学不尽,岂是区区十年就能明白大义?

大宋人口万万,儒学士子不过百万,各种技术机巧自有匠人去研究,与士子何干?士子之路也并非科举一途,就算科举不中,也应继续研究儒学,终生不倦,又岂能被苟利所诱,丢弃儒学正道,去学旁门左道?

第三天,知制诰曾布也发表了实名文章,再次反驳范镇的唯儒论。

他在文章中指出,大宋虽不是人人皆为士人,但士人却是大宋的精英,掌握着大宋兴衰,若士人学农,必强于十民学农,若士人学工,必强于百匠学工。

他同时又指出,考中科举者只是极少,绝大多数士子都是年复一年的备考中蹉跎岁月,白首回头,却一事无成,与其空耗青春,不如投身农耕、投身工技以报国。

曾布最后抓住了范镇文章的漏洞,指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农桑才是立国之本、兴邦之道,怎能鄙视为旁门左道。

范宁随即又发表文章以应和曾布的文章,他以铁火雷和蒸汽机为例,指出匠人学工和士人学工的区别,火器匠苦苦研究铁火雷数十年而不得成功,士子研究其技术根源,触类旁通,一夜成功,工匠们虽然善制蒸汽机,但发明蒸汽机者却是士子,匠人知其然,士子却知其所以然。

匠人只能改良修理蒸汽机,而士子却能创造蒸汽机。

范宁最后指出,士子擅长于头脑,学工、学农是为了创造,而匠人擅长于手艺,学工、学农是为了制造,两者并不是一回事。

建立各类学校也是为了培养更多善于创造的优秀人才,一样可以担任技术官员,一样能留名青史,一样成为大宋的栋梁,教改法绝不是仅仅为了培养匠人而进行变法。

很快沈括、苏颂也发表实名文章,支持范宁的以儒立身,以技强国的观点。

一篇篇实名文章在报纸上登载,各抒己见,唇枪舌战进行辩论,但真相却是越辩越明,支持教改的大臣越来越多,尤其是年轻官员和年轻士子都纷纷批评目前教育的狭窄偏颇。

在第十天时,《信报》、《快报》、《东京导报》等十家报纸在官员和士子中做了一次民意调查,结果八成的官员和士子都支持教改。

这天上午,范宁刚来到官房,司马光便怒气冲冲走了进来,十分不满道:“我想请范公表明态度,到底是变法的支持派,还是反对派?”

范宁淡淡笑道:“司马公何出此言?”

司马光忿然道:“教改法会动摇儒学的地位,会使人心混乱,不利于朝廷长治久安,这是之前大家的共识,所以教改法才三次表决没有通过,但范相公却利用自己的威望,让很多不明真相的官员和士子支持教改法,我就不明白,之前范相公也反对青苗法和保甲法,为何出海一趟就变成了改革派?让人不得不怀疑,是不是王安石许了范相公什么重利,令范相公改变立场,改变初衷?”

司马光毫无根据的指责令范宁心中十分不满,他克制住情绪,不慌不忙道:“我的态度是一贯的,我既不是改革派,也不是保守派,而是改良派,我之前坚决反对保甲法和青苗法,并不是反对王相公变法本身,而是反对他的变法方式和手段,太过于偏激。”

司马光冷冷道:“从古自今,走中间派是行不通的,希望范相公能明白这一点。”

“司马相公此言谬论!”

范宁语言犀利的反击道:“到现在为止,我只看见司马相公为反对而反对,对人不对事,只要看是王相公推出的东西,便一棍子打倒,而不看他推出的变法内容是什么,非黑即白,这不是反对变法,是在挑起朝廷的派系斗争,和牛党、李党有何区别?”

“你.....”

司马光心中恼怒之极,范宁说话太过分了,居然把自己比作祸国殃民的牛僧孺和李宗闵。

“既然苦劝不听,那我和你已经无话可说!”

司马光重重哼了一声,转身走了。

范宁也知道自己抨击得有点过份,但司马光那种非白即黑的态度确实让他反感,司马光根本就不承认自己的改良派。

次日中午,《小报》上再次发表了司马光的重磅文章,“两面派才是国祸之根”。

司马光在文章以不点名的方式严厉批评某些重臣两面三刀,自诩为改良派,却左右逢源,没有自己的立场,比变法派更加危害社稷。

司马光的文章再次引起朝野的掀然大波,谁都知道司马光是在评判范宁,这就意味着范宁和司马光在教改方案上翻脸了。

对司马光的批评,范宁却保持了沉默,两天后,户部郎中沈亮在《信报》实名发表了一面文章,‘是变法还是党争’。

文章犀利地批评某些重臣以反对变法为借口,热衷于派系斗争,他们不关心变法的内容是否利国利民,只要异己提出,便一棍子打死。

这种派系斗争只会分裂朝廷,严重影响朝廷的决策,影响民生大计,实在百害无一利。

他呼吁变法派和保守派放弃派系斗争,关注变法内容,好的东西要接受,不妥的东西要修改,不好的东西要反对,这样才是正确的改革变法之道。

这篇文章便是对司马光的公开打脸,目标直指司马光。

朝房里,司马光负手来回踱步,沈亮的文章令他异常恼火。

这时,一名吏部官员走进来,将厚厚一叠卷宗放在司马光桌上,“相公要的资料都在这里了。”

卷宗里全部都是沈亮的履历和资料,他看了一眼沈亮的籍贯,哼了一声,“果然是范宁的同党!”

他又翻看了片刻,忽然停住了。

“他祖父去年去世了?”

吏部官员点点头,“去年秋天去世。”

“那他为什么不丁忧去职?”

“他去年刚刚出任户部郎中,所以提出留职申请,吏部也同意了,所以没有丁忧。”

司马光又翻了翻,便把卷宗还给吏部官员,“去吧!我知道了。”

官员行一礼走了,司马光立刻派人把御史陈籍找来,对他道:“户部郎中沈亮祖父去年病逝,他贪恋官职,不肯丁忧回乡,实属不孝,可弹劾之!”

第三十四章 刘院主的教诲第七百一十二章 苏氏兄弟第八十三章 买瓶记第六章 假亦真时真亦假第七十八章 家里来了贼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赏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学闲职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县第六百八十五章 视察井陉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风波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轮蒸汽船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职第六十章 林欲静而风不止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树油第二百零三章 关扑店第三十七章 乡村离婚案(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证据第二百一十二章 殿试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军营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轮蒸汽船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欢而散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买内应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八十九章 终于进帐了第九十三章 去县学读书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县令审案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战(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开出海(上)第二百四十章 金银彩帛店第三百一十五章 给祖先交代第二十六章 百两银子的余波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试雷第七百二十五章 从容部署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烦忧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劝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结难解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五十一章 运气来时挡不住第九十九章 找关系要趁早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陆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级第七十章 比赛要延期第九十五章 选教授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七十五章 四强赛(中)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来客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军优势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东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敌第四百一十章 潼关税吏第六章 假亦真时真亦假第五百零八章 危机与柔情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跷第六十五章 两强相争(上)第七百五十七章 鲸州首县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试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六百六十三章 吕宋偶遇第四百四十一章 骄横传闻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发现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鸟第五百章 翁婿解冻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军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七十九章 放长线钓鱼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四十章 大象出场第五百章 翁婿解冻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汇聚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无人可求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举发榜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见曹女第五十五章 学堂有本难念的经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五百八十四章 说服知政堂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岛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战保塞(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驾亲征第二十章 五件礼物第七百三十五章 锦州失守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买内应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气象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后真言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罗国(上)第五百零二章 危险气息
第三十四章 刘院主的教诲第七百一十二章 苏氏兄弟第八十三章 买瓶记第六章 假亦真时真亦假第七十八章 家里来了贼第二百六十七章 加倍重赏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学闲职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县第六百八十五章 视察井陉第四百二十一章 改嫁风波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轮蒸汽船第四百三十四章 重任新职第六十章 林欲静而风不止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树油第二百零三章 关扑店第三十七章 乡村离婚案(上)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证据第二百一十二章 殿试第九十章 二叔也是犟牛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军营第五百八十二章 明轮蒸汽船第一百八十五章 不欢而散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买内应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八十九章 终于进帐了第九十三章 去县学读书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县令审案第三百六十六章 平原激战(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开出海(上)第二百四十章 金银彩帛店第三百一十五章 给祖先交代第二十六章 百两银子的余波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试雷第七百二十五章 从容部署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烦忧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劝第四百六十九章 心结难解第三百零三章 接踵而至第五十一章 运气来时挡不住第九十九章 找关系要趁早第五百七十八章 再抵大陆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级第七十章 比赛要延期第九十五章 选教授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七十五章 四强赛(中)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来客第五百九十九章 水军优势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东第六百三十九章 以弱示敌第四百一十章 潼关税吏第六章 假亦真时真亦假第五百零八章 危机与柔情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跷第六十五章 两强相争(上)第七百五十七章 鲸州首县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喜之日(七)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试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六百六十三章 吕宋偶遇第四百四十一章 骄横传闻第一百六十三章 意外发现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鸟第五百章 翁婿解冻第四百一十三章 西夏擒生军第九十一章 各取所需第七十九章 放长线钓鱼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四十章 大象出场第五百章 翁婿解冻第三百章 南湖解惑第六百七十四章 百船汇聚第五百九十八章 慨然受命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无人可求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举发榜第五百七十三章 初见曹女第五十五章 学堂有本难念的经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五百八十四章 说服知政堂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岛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战保塞(下)第六百九十八章 御驾亲征第二十章 五件礼物第七百三十五章 锦州失守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买内应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气象第一百八十三章 酒后真言第二百七十四章 耽罗国(上)第五百零二章 危险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