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殿试

殿试和朝会的时间一样,卯时三刻入殿,也就是早晨六点半。

天不亮,近六百名考生分乘百余辆朝廷的马车驶入了宣德门。

马车在一排高大宫殿前停下,士子们纷纷跳下马车,一名礼部官员喊道:“列队,跟我去沐浴更衣!”

五百九十六名士子立刻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五十名童子试考生走在前面,众人跟着礼部官员向宫殿内走去。

沐浴更衣虽然是一种礼仪上的需要,但对于科举,它还有另一种特殊的作用,那就是防止挟带作弊。

毕竟都考上了省试,再像之前那样搜身就显得对士子们无礼,所以沐浴更衣就是一种变通文雅的办法。

士子们沐浴更衣只是一个仪式,并非让他们真的洗澡,稍微冲洗一下,再去一趟茅房,把三急事情处理干净。

将近半个时辰后,穿着一身新白色朝服的士子们开始列队向大庆殿广场走去。

天还没有亮,一轮明月还挂在空中,但远方天空已经出现了一抹青色,月色中,高大雄伟的大庆殿矗立在考生们面前,黑色的身影显得更加威严。

这里是大宋的政治中心,也是皇宫的主殿,每年正月初一的大朝会就在这里举行,一些重大政治活动如太子册封、新帝登基等等也会安排在这里。

五百九十六名士子就默默站在大庆殿前,等待着入殿时间到来。

天色渐渐亮了,一抹朝霞已在远空出现,给天空抹上一层绚丽的玫瑰色。

这时,殿内传来清脆的云板声,一名官员走出大殿,在玉阶前高声大喊:“时辰已到,考生入殿!”

五百九十六名士子穿着白色朝服,排成长长的两行走沿着十八级龙首道玉阶走进了大殿。

大殿内已经准备就绪,整齐地摆放着六百张桌子,但没有椅子,这是殿试的传统,站着笔试,这就对士子们书法要求很高,几乎都要悬腕写字。

不过这也是书法的基本功,问题不大,但对士子的体力考验却比较严峻,如果体弱多病,加上内心紧张,恐怕大半天的考试就会支持不下来。

好在即使中途退场,也不会有什么太严重影响,最多评分为第五等,最后依旧是赐同进士出身,这些并不涉及品德的过失,天子对士子们还是比较宽容。

最后殿试成绩和省试成绩两者综合起来,评为五等。

第一等为‘学识优长、辞理精纯、出众特异、无以伦比。’

第二等为‘才学该通、文理周密、于群萃中堪为高等。’

第三等为‘艺业可采、文理俱通。’

第四等为‘艺业稍次,文理粗通。’

第五等为‘文理疏浅,退落无疑。’

其中考中第一等和第二等的士子,且排名前二十,就将有天子亲自面试的机会,状元、榜眼和探花就会出在其中。

状元、榜眼和探花上进士甲榜,称为进士及第。

前二十名士子即使没有能获得前三名,但也能上二甲榜,赐进士出身。

成绩若为第三等,当然就没有面试机会,上三甲榜,也是赐进士出身,只是将来同僚之间比拼起来,排名就不如二甲榜,地位稍微低一点。

成绩为第四等和第五等,则上乙榜,赐同进士出身。

人数最多的就是三甲榜和乙榜,占了士子总数的九成五以上。

卷子和考题都已经发下来,摆放在桌上,桌上笔墨都有,卷子同样要进行弥封,也就是糊名。

虽然殿试是由皇帝主持,但皇帝只是高高坐在龙榻,实际上的主持官员是几名宰相。

文彦博、宋庠、庞籍、高若讷、梁适等五名宰相分别在大殿内来回巡视,当然还有礼部左右侍郎为监考。

时间是清晨开始,到日暮结束,可以提前交卷,但必须等天子退殿后才能交卷。

范宁迅速瞥了一眼大殿深处,光线很昏暗,只见丹陛上站着几名内侍宦官,最上方隐隐坐着一人,看不清模样和服饰,估计就是天子赵祯了。

他把心思收回来,打开题卷,确实只有三道题,第一题为富民之策,第二题为安民之策,第三题为治民之策。

题目都很大,恐怕百万字都写不完,不过题目下面却有详细说明,每道题都很多个细节方向,考生可任选一两个方向进行详细阐述,要求每题不低于五百字,不超过千字。

范宁将内心平静下来,他在草纸上将每题的内容写了一个梗概,然后发挥时就不用再写草稿了,时间就比较容忍。

第一题为富民之策,下面汇总了有十几个方向,减税、劝农、兴商、贸易等等,归结起来,无非就是开源节流,让利于民,范宁在草纸上写下了自己选择的方向,以贸易富民。

.........

时间一点点过去,大殿内只有一片沙沙之声,天子赵祯坐在高高的龙榻上,一边喝茶,一边打量着近六百名士子。

望着一张张年轻而充满活力的面孔,赵祯心中也颇为感概,只有年轻人才有改革的锐意,胸怀大志,或许他们中间将出现大宋改革的中坚。

这时,赵祯的目光落在最前面三排士子身上,这些都是少年士子,应该是童子试考生。

赵祯在暗处,考生们在明处,考生看不清楚他,但赵祯却能清晰地看清每一个考生。

他的目光最终落在范宁身上,赵祯笑了起来,若不是事先了解,他还真认不出这个三年前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少年了。

范宁脸上的稚气已渐渐消退,虽然还是少年,但脸庞已经依稀出现了年轻人的轮廓,尤其他脸上的淡定从容,尤其让赵祯欣赏。

“陛下,吃药的时间到了!”一名宦官在旁边小心翼翼地提醒赵祯。

赵祯已经坐了一个多时辰,确实也有点乏了,他便吩咐道:“让相国们好好招待贤才午膳,朕暂时退下。”

赵祯起身离去了,大殿内的士子都没有注意,他们都沉浸在抒发自己的胸中大志的思虑之中。

这三道题都十分容易入手,每个人都能各自的角度进行阐述,抒发心中的志向。

这也是出题者的本意,通过殿试来了解每一个士子的心胸及志向。

很快,中午时分到了,数十名宫女移步进入大殿,给每个士子一份热腾腾的饭菜,这个待遇有别于省试,大家都已经是准进士,朝廷自然也会善待他们。

而且大部分士子都已经做到尾声,这个时候作弊也没有太大的意义。

宫女是随机奉上饭菜,就算有人想给某人送纸条,纸条也未必能到目标人的桌上。

很快,宦官又送来椅子,给士子坐着吃饭和休息的机会,让很多站得腰酸背痛的士子们感激涕零。

休息了半个时辰,士子又继续悬腕奋笔疾书,下午时分,随着钟声响起,士子可以交卷了,开始有士子三三两两地交卷走出大殿,在一处指定之地喝茶休息。

又过了半个时辰,越来越多的士子交卷了,黄昏时分未到,最后一个士子也离开了大殿。

数百名士子坐在偏殿内,一边喝着茶,一边窃窃私语。

“范宁,你考得怎么样?”趁人不注意,苏亮小声问旁边的范宁。

“就这么回事呗!”

范宁喝了口热茶,淡淡道:“把自己所思所想写出来就是了,大不了第五等。”

“我也是,想通了反而发挥得不错,至少三道题都做出来了。”

苏亮看了一眼坐在前面的柳然,小声对范宁道:“那个柳然听说考了省试童子科第三名,很嚣张!”

“或许最后他会考得不错!”范宁笑了笑,他并没有把柳然放在心上。

“听说童子科只有前三名有面试机会,你可别在最后败在柳然的手中。”

“没关系,我只想拿第五等评分,混一个同进士出身就心满意足了。”

苏亮听得直翻白眼,这厮说话是多么的言不由衷。

=====

【说明一下,是相国宋庠,读xiang,而不是宋痒,老高前面搞错了。】

第二百九十一章 杀一儆百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吕宋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鲲州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报到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游记(下)第五章 勇斗小曾布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楼密会第三章 枫桥夜泊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发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乡遇亲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劝第二百三十一章 还是回家好第五百一十八章 泉州首日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试雷第二百三十五章 寻找寿礼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举发榜第六百六十三章 吕宋偶遇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三百二十一章 临时回家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证据第四百三十五章 遗产分配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级第五百二十八章 贸易谈判第四百三十九章 详细调查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礼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陆大战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复仇第一百七十四章 发现矿脉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汉民第六百七十六章 军国议事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灯会(下)第七百零五章 圆厅议事第四百九十一章 被坑了吗?第一百二十八章 当局者迷第四十章 大象出场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罗国(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后人物第六百八十八章 关键人物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杨渡第三百一十六章 鸽信基站第七百二十三章 决战时刻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记(下)第六百三十章 新岛消息第二百六十九章 说客上门第三百三十六章 张三娘的心思第二百二十七章 宫中来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银弹攻势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报到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罗国(下)第七百一十二章 苏氏兄弟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会实践第七十八章 家里来了贼第三百四十章 催妆铺床(下)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寿(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一百六十章 寿山寻宝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鲲族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四十九章 生财寻道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剑第七十五章 四强赛(中)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袭天德城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来客第三十一章 饭堂风波第六百八十五章 视察井陉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顶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四百四十一章 骄横传闻第四十八章 趁虚而入第九十九章 找关系要趁早第一百二十四章 县衙前的血案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三百九十五章 调查立案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一百三十五章 县考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乡遇同僚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试开幕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岛新貌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鸟第五百二十三章 斩草除根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访欧阳修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十一章 神童对神童(中)第七百一十章 视察民营第七百三十五章 锦州失守诚惶诚恐,老高稍微说两句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机处理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选择第五百八十六章 横空出世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齐第五百二十六章 鲲州宣权第二百零八章 开榜报喜第四百三十九章 详细调查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况初现
第二百九十一章 杀一儆百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洋土著第五百三十九章 南下吕宋第五百二十五章 再回鲲州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报到第一百七十九章 水源游记(下)第五章 勇斗小曾布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楼密会第三章 枫桥夜泊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发第三百七十二章 他乡遇亲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劝第二百三十一章 还是回家好第五百一十八章 泉州首日第三百二十七章 火器局试雷第二百三十五章 寻找寿礼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举发榜第六百六十三章 吕宋偶遇第五百六十五章 曹家心思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六百四十四章 西夏求和第三百二十一章 临时回家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证据第四百三十五章 遗产分配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级第五百二十八章 贸易谈判第四百三十九章 详细调查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礼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陆大战第一百二十九章 邱家的复仇第一百七十四章 发现矿脉第六百八十七章 拯救汉民第六百七十六章 军国议事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灯会(下)第七百零五章 圆厅议事第四百九十一章 被坑了吗?第一百二十八章 当局者迷第四十章 大象出场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罗国(下)第一百六十五章 幕后人物第六百八十八章 关键人物第四百三十七章 通判杨渡第三百一十六章 鸽信基站第七百二十三章 决战时刻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记(下)第六百三十章 新岛消息第二百六十九章 说客上门第三百三十六章 张三娘的心思第二百二十七章 宫中来人第四百一十五章 银弹攻势第二百二十六章 吏部报到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罗国(下)第七百一十二章 苏氏兄弟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会实践第七十八章 家里来了贼第三百四十章 催妆铺床(下)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寿(一)第三百一十三章 正式求婚第一百六十章 寿山寻宝第二百八十一章 大宋鲲族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四十九章 生财寻道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剑第七十五章 四强赛(中)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袭天德城第三百九十七章 正式立案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来客第三十一章 饭堂风波第六百八十五章 视察井陉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顶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四百四十一章 骄横传闻第四十八章 趁虚而入第九十九章 找关系要趁早第一百二十四章 县衙前的血案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三百九十五章 调查立案第五百二十四章 第二把火第一百三十五章 县考第一百五十六章 他乡遇同僚第一百四十一章 解试开幕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岛新貌第一百八十七章 一石二鸟第五百二十三章 斩草除根第一百六十二章 再访欧阳修第四百九十八章 帝王手段第十一章 神童对神童(中)第七百一十章 视察民营第七百三十五章 锦州失守诚惶诚恐,老高稍微说两句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机处理第五百四十章 唯一选择第五百八十六章 横空出世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齐第五百二十六章 鲲州宣权第二百零八章 开榜报喜第四百三十九章 详细调查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况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