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六章 偷袭天德城

两人见面,大笑着拥抱一下,韩绛又给他肩头一拳,故作不满道:“我好歹也是参知政事,陕西路经略,天子竟让我无条件服从你的调遣,为什么?”

范宁微微一笑,“以韩相公的睿智,想不到是什么原因吗?”

韩绛点点头,“当我看到朝廷送来的绝密军报时,我简直不敢相信,居然想到从北面进攻西夏,我第一个反应就是不可能,可当宋辽之间交接了东胜州,军队进驻榆林县,我才发现,这个方案竟完全能实施,直接南下灌顶进攻西夏,为什么从前想不到这个办法?”

“从前是因为被辽国阻隔了,直接进入西夏境内,又是茫茫大沙漠,不现实,所以只能从南面艰苦作战,只要我们进入河套建立根基,又有充足的后勤补给,西夏向南面建立的层层防御线就彻底没用了,兴庆城将直接暴露在我们面前。”

“说得对,所有你需要工匠、大石和石灰、糯米都准备好了,为了准备砌城石,我们拆了三座延安府的军城和绥德县,还有大量军堡备石,足以建成两座中等县城。”

范宁这次行动,最关键就是要快速,以最快速度在河套建立根基,等西夏反应过来,大举进攻时,宋军已经在河套站稳了脚跟。

一般修建一座城池大概需一年左右,其中六成以上时间都耗费准备材料上,然后一千名工匠悠悠哉哉修砌,要想缩短工期只有两个办法,一是事先准备好建筑材料,其次增加工匠人手,范宁双管齐下,他希望在二十天内完成城池修建。

范宁听说所有物资都已运到榆林,心中大喜,也顾不得休息,便立刻跟随韩绛向仓库群帐走去。

..........

广义上的河套平原又分为西套、东套、前套和后套,西套地区是指西夏国的统治核心,兴庆府、西平府、静州、定州、灵州等地。

前套平原便是黄河分岔成两条,后来又重新汇合后,形成的绳套形状的大片草原,而后套平原便是东胜州榆林一带。

东套则是前后套之间黄河两岸。

但这次宋军要夺取的,便是前套平原,也是狭义上的河套地区。

目前河套地区属于西夏的国土,由于这里冬季寒冷,而且没有敌人威胁,北面和东面是友好邻邦辽国,南面是戈壁和沙漠,所以西夏对于河套地区的经营并不是热心,到处是一望无际的草原,汉唐朝廷在这里苦心经营的遗迹要么被尘土淹没,要么成为一点点残垣断壁。

事实上,河套平原是极为富庶之地,黄河水流平缓,灌溉便利,土地十分肥沃,汉朝以来,中央朝廷便大量移民去河套开垦,到东汉时,河套的移民已达近百万,修建了临戎、沃野、广牧、成宜、宜梁、临沃、河阴等十几座县城。

可惜五胡乱华后,一切繁华和人口都消失了。

西夏将河套地区称为黑山福威军司,目前只建了两座军城,驻军两千人,最大的城池叫做天德军城,位于南北黄河之间,靠近北黄河,驻军一千人。

另外在南面河套入口,还有一座小军城,有驻军五百人,在前往兴庆府的中途,还有一座补给军城,也有驻军五百人。

一百多年来,这里没有发生过任何战争,以至于西夏士兵们戏称,他们的敌人是草原狼群。

百年没有发生过战争,宋军也无法过来,西夏军队驻守这里也仅仅是为了象征性地宣告主权,这使得西夏守军的防备极为松懈,夜里,城头上几乎都没有守军,只有两个看门的老卒睡在城门洞内。

尽管西夏朝廷通过部署在宋朝京城的探子已经得知宋辽两国达成停战协议,停战协议内容应宋朝的要求没有对外公开,仅仅从报纸上得到一些蛛丝马迹。

比如交换人质,比如宋朝从辽国撤军。

但宋辽两国交换土地的消息却被严密封锁,包括辽国,耶律洪基也不希望他的臣民知道,辽国被迫将东胜州交给了宋城。

正是这种严密封锁消息,使西夏朝廷压根就不知道西夏已经被辽国出卖,东胜州换给了宋军,他们更想不到,一支庞大的宋军船队百年来第一次驶入了河套,正向天德军城驶来。

一支万人军队埋伏在两里外,里面还有两千骑兵,由百余名宋军精锐士兵组成的飞虎队悄然抵达了天德军城城下。

天德军城是用坚固的大石砌成,石头没有经过打磨,棱角分明,看起来十分粗陋,不过城墙很高,也很结实,城墙外没有护城河,也没有吊桥,连唯一的南大门也因岁月太久,有点腐朽了。

数十根飞索钩住了城头,百名飞虎军士兵迅速攀上城头,城头上十分安静,看不到一个守军,着实有点出乎宋军的意料。

此时正是三更时分,城内守军睡得正香甜,为首营将一挥手,他们兵分两路,一名都头带着数十名士兵扑向城门,营将则带着其他士兵向城楼奔去。

一般城楼内都是士兵睡觉之地,但宋军奔至城楼内,才发现城楼内空空荡荡,至少铺了一寸厚的灰尘,不知多少年这里没有人呆过了。

营将愣了一下,他才意识到天德城根本就没有防御意识。

这时,都头奔上城头道:“城下就两名老卒,已经被干掉了。”

“放火箭,开启城门!”

浓浓的夜色中,苍茫的草原一连射出三支火药箭,赤亮的火光划过草原,仿佛三颗流星飞矢而至。

负责攻打天德城的主将是统制汪世权,他看见了火箭,一挥手,一万士兵立刻向两里外的天德城冲去,只片刻,便冲到天德城,只见大群战马从城内奔出。

飞虎将城门的马圈给端了,一千多匹战马都放了出来。

汪世权大喜,当即下令道:“步兵在城外包围,骑兵进城围剿!”

八千士兵埋伏在城外,将城门外团团包围,飞虎军索性在城外点了一堆火,将城门外照如白昼。

两千骑兵杀进了城内,城内一千守军措不及防,他们无心抵抗,纷纷夺路而逃,大街上到处是奔跑的士兵和骑兵无情地屠杀。

不到一刻钟,一千士兵便死伤大半,连同城内不少做生意的西夏人,也死在乱军之中。

三百多名士兵冲出城门,接应他们的是无情的箭矢,箭矢密如飞蝗,逃出的城的士兵纷纷栽倒。

统制汪世权着实有点失望,他原以为会有几千人,没想到只奔出三四百人就结束了。

骑兵统领大喊:“城内战斗已结束!”

汪世权一挥手,“大军进城!”

.........

就在一万宋军夺取天德城的同时,在百里外的河套入口,五千宋军也夺取另一座五百人的军城,五百西夏军全军覆灭。

天大亮后,宋军的庞大船队也抵达了天德城,范宁和韩绛两位相国都出现在这片渺无人烟的草原上,也足见大宋对河套地区的重视。

范宁和韩绛来到天德城,统制汪世权单膝跪下禀报,“启禀两位相公,城池已拿下,一千守军无一逃脱。”

范宁点点头笑道:“汪将军辛苦了,可有信鹰飞走?”

“没有!飞虎军事先抢占鹰塔,十只信鹰一只都没有飞走。”

这是范宁再三嘱咐的,夺取鹰塔远比夺取城门更重要,相信另一座军城的五千士兵也会坚决贯彻自己的意图。

韩绛又问道:“他们补给是什么时候?”

“卑职审问了被俘的仓库管事,他们上个月才刚刚补给,下一次补给要在九月底十月初,这期间一般不会有人过来。”

范宁对韩绛笑道:“还有两个月,应该来得及。”

他随即下令士兵搬运各种物资下船,工匠搭建大营。

范宁和韩绛骑马在四周巡查,韩绛用马鞭一指不远处几段土城的残壁笑道:“小范相公可知道哪些残壁原来是什么?”

范宁摇摇头,“请韩相公解惑!”

韩绛催马上前,望着长长残壁感叹道:“秦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在河套设九原郡,建三十四县,以五原县为郡治,我特地看过地图,五原县就在附近,如果我没有判断错误,这应该是从前五原县的城墙,没想到天德城就在五原县的遗址上建城。”

范宁向四周打量一下道:“这一带确实不错,地势较高,不会形成水洼泽地,我想索性不要拆天德城,就让天德城为内城,我们再沿着从前的五原县遗址造一座外城,有内外两座坚城。”

韩绛苦笑道:“只是这样一来,恐怕大石就不够造两座城了。”

“我的意思是说,不用再造两座城,造一座城池即可。”

韩绛仔细想了想,笑道:“若只造一座大的外城,大石会有不少剩余,不如把河套入口处的西夏军城拆了,我们再在东里数十里外造一座稍小的军城,两座城池互为呼应,范相公觉得这样如何?”

范宁欣然笑道:“如果大石足够,就这么决定了。”

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报回京第七百零九章 扬州公干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赖帐第四百零六章 买了新院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将至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六百三十章 新岛消息第四百四十三章 顾家站队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四百七十三章 杀鸡儆猴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谋退路第七十三章 条件不符第二百一十章 宽言解惑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五十一章 运气来时挡不住第六百六十七章 县学训话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举报第一百五十三章 码头偶遇第九章 给拗相公上课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议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忆鲲州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袭鲲南湾第二百一十二章 殿试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五百六十章 路闻噩耗第二百一十四章 公然欺君第三百六十一章 鲲族内奸第一百六十八章 陪美逛街(下)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养商机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来客第四百六十七章 组建变法司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标准第三十四章 刘院主的教诲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记(下)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八十章 一号大案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试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齐第五百零九章 关键人物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职(中)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九十六章 何处不相逢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级第七百五十三章 辽国灭亡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制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码长崎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灯会(上)第四十二章 老底败露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六百四十六章 绝密布防图第一百一十四章 县学增补考试第四十八章 趁虚而入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后的下注第三百七十三章 视察金田第六十七章 贵客来访第五百六十二章 摆脱迷惘第十八章 再遇小萝莉第六百七十九章 将计就计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后真相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迹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题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场考试第五十一章 运气来时挡不住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楼密会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县令审案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后的下注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乡遇旧第七百二十八章 欧阳之托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学闲职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来外援第五百九十章 紧急授命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试大幕拉开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间购岛第一百二十八章 当局者迷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赖帐第五百一十章 庄园集结第六百一十章 血战保塞(上)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七百六十三章 双赢协议第六百一十五章 占领易县第一百四十章 痴人说梦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问君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灯会(中)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网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弃
第六百一十七章 捷报回京第七百零九章 扬州公干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赖帐第四百零六章 买了新院第七百一十四章 新年将至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六百三十章 新岛消息第四百四十三章 顾家站队第一百三十章 案情重大第四百七十三章 杀鸡儆猴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谋退路第七十三章 条件不符第二百一十章 宽言解惑第四百三十一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五十一章 运气来时挡不住第六百六十七章 县学训话第四百七十五章 匿名举报第一百五十三章 码头偶遇第九章 给拗相公上课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议事第一百四十五章 一份考卷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忆鲲州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袭鲲南湾第二百一十二章 殿试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五百六十章 路闻噩耗第二百一十四章 公然欺君第三百六十一章 鲲族内奸第一百六十八章 陪美逛街(下)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养商机第二百零五章 意外来客第四百六十七章 组建变法司第三百九十四章 上朝路上第二百五十三章 制定标准第三十四章 刘院主的教诲第二百四十七章 看房记(下)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八十章 一号大案第四十五章 奇怪的考试第五百四十七章 初抵三佛齐第五百零九章 关键人物第三百二十五章 正式述职(中)第三百三十五章 家人抵京第九十六章 何处不相逢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级第七百五十三章 辽国灭亡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制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码长崎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灯会(上)第四十二章 老底败露第三百一十一章 媒人消息第二章 偏心也是病第六百四十六章 绝密布防图第一百一十四章 县学增补考试第四十八章 趁虚而入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后的下注第三百七十三章 视察金田第六十七章 贵客来访第五百六十二章 摆脱迷惘第十八章 再遇小萝莉第六百七十九章 将计就计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后真相第三十章 家有金山不知第五百八十八章 土著留迹第二百章 冷僻的考题第一百九十七章 第一场考试第五十一章 运气来时挡不住第六百六十二章 朱楼密会第三百三十三章 力所能及第六百四十九章 神秘配方第一百零六章 看高县令审案第五百六十七章 曹后的下注第四十六章 年末大考第七百五十九章 他乡遇旧第七百二十八章 欧阳之托第六百二十八章 四步行棋第二百三十七章 督学闲职第二百八十九章 盛大回京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来外援第五百九十章 紧急授命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试大幕拉开第五百六十四章 民间购岛第一百二十八章 当局者迷第二百一十八章 公然赖帐第五百一十章 庄园集结第六百一十章 血战保塞(上)第三百五十章 大喜之日(五)第七百六十三章 双赢协议第六百一十五章 占领易县第一百四十章 痴人说梦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问君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灯会(中)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网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