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横渠四句,假大虚空,人定胜天,民

江宁宣抚司议事大堂,满堂死寂,悄然无声。

十几名护卫浑身是血,跪在堂口地上,瑟瑟发抖,噤若寒蝉。

赵柽脸色铁青,瞧着这十几人,忽然一抬手将桌上的茶碗狠狠摔过去,正中一人额角,茶碗崩碎,鲜血飞溅。

士族首领们假装没看见,有的还低下头去,微阖双眼。

没想到贼军真的来了,这是他们判断失误,不过出去的两家死就死了,又不是他们死,大不了打消出城的念头就是。

“主家被杀,你们还跑回来干什么?”赵柽怒吼。

一名护卫哆嗦道:“王,王爷,我们得回来送信啊……”

这时王从英咳嗽一声,在旁开口道:“老夫都派了报信人跟随,你们不好好保护主家,与主家同生共死,居然临阵脱逃?”

他这一句话,立刻引起堂内士族们的共鸣,便不在沉默缄口,纷纷不顾身段,跳出来指责,一时间大反刚才的肃穆寂静,开始喧嚣起来。

赵柽猛地一拍桌子,“稀里哗啦”茶壶茶碗全蹦到地上摔得粉碎,众士族一哆嗦,堂内再度归于平静。

赵柽怒道:“来人,都推出去砍了!”

外面立刻冲进来一队刀斧手,把这十几个护卫捆起来,推推搡搡押了出去。

赵柽目光冰冷地扫过众人:“诸位,可还要出城?”

没人说话,都耷拉着脑袋左顾右盼,半天王从英才干笑道:“王爷,不出了不出了,我等本是受那许家和高家怂恿,才起了不智心思,此刻都已醒悟,愿与江宁共存亡。”

赵柽脸色稍霁,道:“既如此,诸位都回府吧,如今天色已晚,本王也有些倦了。”

众士族闻言纷纷站起告辞,待鱼贯而走时,赵柽忽然又道:“祝太公。”

祝确立刻止步,现场人里只有他姓祝,回身望向赵柽道:“王爷还有何事吩咐?”

赵柽道:“明天让五娘过来一叙,本王想见识见识歙州第一才女。”

祝确闻言不由心中苦笑,他这个女儿可没少人打主意,之前都被他想种种法子挡了回去,可如今自家祝半州的称号名存实亡,便也不能再拿捏端着,何况是秦王叫去。

可万一秦王看中了怎么办?祝确心情复杂,他可不想让自家女儿做什么侧室小妾,他祝家的女儿要做也是做主妇的,可一但去了秦王身边,此事还能由他说了算吗?

赵柽看他站在那里脸色不停变化,皱眉道:“祝太公犹豫甚么?本王不过是想看看五娘的才学罢了。”

祝确哪里肯信,他们这些士族常常彼此说话不算数,朝上的公卿也是如此,什么皇室亲王就更不要说,讲过的话回头不认,他也没什么办法。

祝确道:“老朽记得了,记得了,明早就让五娘过来王爷这里。”

赵柽点了点头不再言语,旁的士族听了都心中暗笑,你祝半州不是一直宝贝女儿吗?如今秦王想要,看伱如何?你这老货也有今日,真是爽快啊爽快。

看着士族们离开,赵柽让人重新上了茶,一个人对着空荡荡的大堂思索起来。

不能在江宁城外将这些人都杀掉,因为这些人在宣州、太平州等地都有眼线,当前方七佛的军队根本没打过来,说是有先头斥候部队劫杀了几家士族倒还说得过去,若是所有士族都死在了城外,那就是大漏洞了。

贼军主力没杀过来,那这一百多户,足有万多人都死在谁手?家财都被谁给截获去了?江宁城内的士族那可有足足一万多人,是要血流成河的,除了贼军,当下谁还有本事做出这等丧心病狂之事?怕是傻子都知道是他秦王干的!

这些士族在江宁城内可不是全部的人,族里的官员可都在任上呢,到时那些外面的眼线前去报信,或者这些人过来查找,可就妥妥的露馅了。

所以赵柽没打算在外面将他们全部杀死,派出的人一方面是为了把出头鸟杀了,逼得他们不敢再走,另一方面则是为了算计方七佛……

且说祝确回去家中,这时夜色已深,族内人却没有一个休息,都是收拾好了东西在房内院中等待出城,看他回来,二伯三公等等都上前询问。

祝确摇了摇头,道:“都回去吧,走不了了!”

众人见他面色不善,三公一顿鸟仗,怒道:“莫不是那秦王不肯开城?”

祝确冷笑道:“贼兵已经到了城外十里,先出的两家被杀得一个不剩,你老人家还想出去吗?”

三公立刻哑然,祝确一甩袍袖径直往客堂走去,待一半时忽然停住道:“叫五娘过来见我!”

他到了客堂坐下,有丫鬟煮了茶,片刻后一名少女进门,声音轻柔道:“爹爹,你叫女儿?”

祝确抬头看少女,只见好一副倾城颜色,望似月宫仙子,气质恬静素雅,眉宇间隐隐书卷气洋溢。

看着自家女儿,祝确不由心中叹口气,道:“五娘,秦王要见你。”

少女闻言神色不变,反而问道:“爹爹,女儿刚刚听说,方腊乱军已至城外,如今出不去城了?”

祝确点了点头,便把今晚去宣抚司商议,两家先行离开,却被方腊军队在路上劫杀的事情说了一遍。

少女听罢思索几息,随后秀眉微微颦起,这才道:“爹爹,秦王召我何事?”

祝确道:“说是久慕歙州第一才女名号,想要见上一番,为父看好像没那么简单,说不得从哪里得知五娘容貌出众,心存觊觎之心,就怕一见之下生出不好打算。”

少女闻言摇头:“秦王这个人女儿知道,恐没有这般浅薄。”

祝确疑惑道:“莫非是真想与五娘交谈文章学问,做些风雅之事?”

少女沉吟道:“这个人既然并不浅薄,又怎会在兵临城下之时,论文章学问,应该是有旁的心思。”

祝确皱眉道:“不管有什么心思,只要不打五娘的主意就好,他已开府几年,定然娶有王妃,我祝家眼下虽然折损,但也断然不会让女儿去给人做小,就算是亲王也不成!”

少女脸色微微一红,随后道:“爹爹严重了,我看这秦王应有别的意图,待女儿明天探探便知。”

祝确点头:“且回去好生休息,明日过去后万般小心,他毕竟乃掌军之人,我今日看他杀人亦是不皱眉头,未必如你听闻中那般儒雅,到时定要护好自己。”

少女顿时羞赧无比,匆匆告礼离去。

第二天一早,赵柽看了些军情,刚想去城头走走,有人来报说歙州祝家祝秀娘求见。

原来是叫秀娘?赵柽点了点头,知道便是那祝五娘,一般来说有门户家的女儿都有大号,除非特别惫懒的才会直接以排行做名。

他道:“请去书房。”

这宣抚司原本是江南东路安抚使司,是王汉之处理公事的司衙,赵柽来了后直接改做宣抚司,便住在这里。

赵元奴没有过来江宁,而是留在了扬州,毕竟一方面江南不稳,说不得随时会打仗,一方面她也想在扬州多住住,毕竟是故乡,下一次再来说不定何年何月了。

赵柽走去书房,这里却是比他东京王府的书房都要宽大阔气,里面书籍不少,中间有主客座,看似和一个小中堂差不多。

坐下后片刻,丁大蟹在外面禀告:“王爷,祝家五娘到了。”

赵柽道:“进来就是。”他是真想看看这培养出那所谓“理学大师”的才女,到底什么模样。

随着他话音落下,外面走进来一名少女,赵柽扬眉细看。

只见这少女个头不高不矮,身材不纤不腴,眉似远山含黛,目若秋水横波,肤如美玉,颜盛桃李,眉宇间一股浓浓的书卷气,周身上几许淡淡娴静息。

少女万福道:“民女祝秀娘,见过秦王殿下。”

赵柽道:“抬起头来。”

祝秀娘微微抬头,目光不卑不亢,四目交接,赵柽眯了眯眼,祝秀娘重新低下了头。

赵柽笑道:“坐下说话吧。”

祝秀娘道:“尊卑有别,礼义有道,民女不能坐。”

赵柽吸了口气,道:“闻道有先后,达者为先,莫以身份论尊卑。”

祝秀娘又是一礼:“既是王爷以学为道,民女敢不从命。”

赵柽脸上微笑,心中却想,这什么毛病?读书读傻了吗?让你坐下,还得与你讲道理?

这时外面送茶,各自摆放桌上,赵柽道:“我闻秀娘才华横溢,学贯江东,特召来一见,想听些真知灼识,不知秀娘可足本王心愿?”

祝秀娘道:“王爷想要论学?”

赵柽点头:“不知秀娘学的哪一家?”

祝秀娘道:“民女自小学习横渠先生的学问。”

北宋理学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

周敦颐为理学的开山宗师,其余四个是理学祖师。

单就赵柽个人的看法,理学其实已经不是真正的儒学了,里面有许多地方与真正的儒学背道而驰。

夫子之学,至董仲舒一变,至宋明理学再一变,两次阉割,早失了真义。

尤其是理学一道,宋之理学掺和了道家思想,明之理学则又掺和了佛家思想,核心之义都与夫子的学说相去甚远了。

而夫子是个什么人呢?身高一米九,力能举城门,弓马剑矛精通的壮汉!

这些所谓的理学宗师哪个又能?

若说这是天赋异禀,那面对色诱,坐怀不乱,又如何说?

北宋五子哪个可能?就更别说后来那个诱惑尼姑做妾,扒灰儿媳怀孕的朱松家小儿子了。

理学又称道学,是以后世有时候称呼一些儒生师者为假道学,而事实上道学与夫子的儒学相差甚远。

张载……赵柽这时沉默了几息,没想到祝秀娘居然学的是张横渠,而不是二程。

他道:“为何不学明道伊川?”

程颢人称明道先生,程颐人称伊川先生。

祝秀娘见赵柽提起这些大儒并不客气,连先生二字都不说,便有一些沉默。

二程都是这一朝人,赵柽是皇家亲王,当朝一品,依他的身份地位,虽然对二人不恭也没什么,可问题是赵柽同样也是读书人,这就有些不对了。

儒家有儒家的规矩,首讲尊师重道,赵柽是读书人,那对两位大儒不恭,似乎就有些过分了。

祝秀娘心中暗想,这秦王也未免太狂妄了些,虽然诗词上堪称大家,但那毕竟是小道,所谓的文坛领袖那也只是文坛,文坛不是学道,他也未曾著书立说,没有自己的学说学派,怎么就能这般狂妄?

“二位先生之学虽然精妙高深,但与民女不契,民女与横渠先生的太虚即气相合,是以学横渠先生。”

儒家讲究因材施教,真正的儒学大师会根据各人性格不同,优劣有别,分讲不同的学问,学说也是这样,儒家学说众多,有人想要拜师学习,都会选择与自身思想相近的学问。

“太虚即气……”赵柽点了点头,这是张载将“气一元论”的思想发展总结出来的学问。

周敦颐作为理学的开山鼻祖,以“太极图说”为代表,邵雍则是“象”和“数”之说,张载发展了“气一元论”为“太虚即气”的学说,程颢、程颐则以精神性的“理”为核心学说。

“说来听听!”赵柽看着祝秀娘道。

这时祝秀娘已经完全瞧出,眼前这位秦王对几位大儒都是不敬,从语气里也能感觉,对自家视若珍宝的学说也有些不屑。

她心里不免有些抵触,更加猜疑赵柽召她此来的原因,绝不是因为听闻她貌美想要霸占,更不是想和她讨论什么学问,那他到底想要干什么?

看这秦王一副居高临下模样,她有些负气,但总是娴雅淡致的性子,脸色丝毫没有表现出来,便静静地开始说起学问。

赵柽坐在那里听她讲说,也不插嘴,就是喝茶,时不时嘴角浮出一丝笑意,看在祝秀娘眼中,便是对她所讲学问十分的轻蔑。

足足大半个时辰,祝秀娘把自己理解的学说都讲了出来,中间掺杂许多自家的想法和见解,之后再道:“横渠先生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当为读书人一生之目标。”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赵柽忽然哈哈大笑起来,眼神戏谑地看向祝秀娘。

祝秀娘哪怕性子再娴静,此刻也不免有些气忿,道:“王爷为何发笑?”

赵柽瞅着她,一字一顿地道:“所谓横渠四句,不过假、大、虚、空!”

“王爷,你……”祝秀娘身子一颤,没想到赵柽居然说出这等攻讦话语。

“本王说得不对吗?”赵柽冷笑道:“这等言语,就是假大虚空罢了。”

“民女觉得不对,这乃是我等读书人之铭言,是求学路上之明灯,是读书人尽生的目标!”祝秀娘据理力争,从来没人说过这般狂妄的话语,哪怕他是亲王也不成。

“任何没有纲领的口号,都是无用的,都是只图一时痛快的,都是虚而空的!”赵柽端起茶碗喝了一口,冷冷地道。

“什么……是纲领?”祝秀娘想要反驳赵柽,却听到了一个她所不能理解的词语,愕然问道。

“纲领就是去实现口号的具体计划策略,横渠四句说的天大,可说了怎么去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了吗?”赵柽放下了茶碗:“只靠读书吗?只靠研究他张横渠的学问学说吗?只靠天天喊着这四句,坐在椅子上心情激荡,气血沸腾,就能为万世开太平吗?”

“这……”祝秀娘无言以对。

“人定胜天,民自有命,青出于蓝,当下太平!”赵柽慢慢说道,但每一句都仿佛如同巨锤般,砸在了祝秀娘的心头,完全颠覆了她十几年的所学,她心中思绪汹涌如潮,一时彻底呆住。

第161章 桃花岛上第542章 故人,好汉第172章 大宗正寺的斥责第534章 刀枪动,纵横间,谁能相抗第670章 叠翠山第652章 观沧海,东京事第173章 兵事第383章 疑云密布第268章 第十一剑第16章 前往龙虎山第221章 圣姑现第323章 秘密人人有,不漏是好手第400章 惩治,凯旋第653章 皇家学塾,谋划南征第444章 山门前的比试第667章 今日方知我是我第454章 计议第351章 劫杀第210章 一箭双雕第85章 满江红第92章 陇右自此渐风烟第568章 名号,燕北第586章 鹰扬高昌第237章 高深莫测第307章 今宵一曲与君上青天第22章 浔阳楼上话北南第378章 败走帮源第386章 英雄岛第606章 进东京第353章 四句教言,瞒天过海第416章 雕飞向南去第179章 明教,圣姑第186章 河北田虎,淮西王庆第539章 飞岭,越关第274章 一朝失权,生不如死第335章 甲事,朱府第477章 元极,暗夜,监牢第556章 风云大事要谋定第478章 设计,誓言第480章 猜测,仪式第464章 秦王川,山海指第639章 会宁来人,天人大门第361章 拳即是权,苍穹之变第408章 师公,秘辛,自在第575章 天魔女舞,功艺通天第420章 无中生有第607章 官家觉得哪个称号好?第295章 将计就计第67章 有我长枪何煌煌第589章 隐藏,布置第233章 赵柽,你要干什么?第129章 图谋完颜希尹第662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四)第609章 阵法第639章 会宁来人,天人大门第296章 道君皇帝的真正心思第337章 帮源即位,漆园誓师第572章 思过崖人行第343章 烟花三月下扬州第26章 战马去向第568章 名号,燕北第547章 授业第169章 作诗,作诗!第549章 梁山好汉第586章 鹰扬高昌第278章 秦王!第211章 王庆大摆庐州擂第542章 故人,好汉第460章 备军出兵第535章 覆灭第515章 筹谋,枪法第262章 无妄剑与麒麟膀第504章 营中血战第361章 拳即是权,苍穹之变第143章 元易林牙第612章 发动第64章 杨志献刀第592章 奇兵用,密谋成第520章 丧心病狂第72章 江山如画,英雄好汉第149章 射雕引弓,塞外奔驰第401章 父慈子孝第558章 长枪掠火一战成第62章 我,杨志,终其一生只想尽忠报国第369章 花开迎春园第602章 折家军第621章 剿杀第650章 剑道大宗第122章 烽火蓬莱路第196章 孔雀翎第113章 大争之世的序幕缓缓拉开第493章 兵不厌诈,瞒天过海第40章 借力打力第274章 一朝失权,生不如死第316章 九变,大曲,提审第196章 孔雀翎第189章 但有女儿处,皆唱长相思第290章 混账啊混账第671章 鲸吸吞海功第410章 寺内冲突
第161章 桃花岛上第542章 故人,好汉第172章 大宗正寺的斥责第534章 刀枪动,纵横间,谁能相抗第670章 叠翠山第652章 观沧海,东京事第173章 兵事第383章 疑云密布第268章 第十一剑第16章 前往龙虎山第221章 圣姑现第323章 秘密人人有,不漏是好手第400章 惩治,凯旋第653章 皇家学塾,谋划南征第444章 山门前的比试第667章 今日方知我是我第454章 计议第351章 劫杀第210章 一箭双雕第85章 满江红第92章 陇右自此渐风烟第568章 名号,燕北第586章 鹰扬高昌第237章 高深莫测第307章 今宵一曲与君上青天第22章 浔阳楼上话北南第378章 败走帮源第386章 英雄岛第606章 进东京第353章 四句教言,瞒天过海第416章 雕飞向南去第179章 明教,圣姑第186章 河北田虎,淮西王庆第539章 飞岭,越关第274章 一朝失权,生不如死第335章 甲事,朱府第477章 元极,暗夜,监牢第556章 风云大事要谋定第478章 设计,誓言第480章 猜测,仪式第464章 秦王川,山海指第639章 会宁来人,天人大门第361章 拳即是权,苍穹之变第408章 师公,秘辛,自在第575章 天魔女舞,功艺通天第420章 无中生有第607章 官家觉得哪个称号好?第295章 将计就计第67章 有我长枪何煌煌第589章 隐藏,布置第233章 赵柽,你要干什么?第129章 图谋完颜希尹第662章 凌波微步舞北冥(四)第609章 阵法第639章 会宁来人,天人大门第296章 道君皇帝的真正心思第337章 帮源即位,漆园誓师第572章 思过崖人行第343章 烟花三月下扬州第26章 战马去向第568章 名号,燕北第547章 授业第169章 作诗,作诗!第549章 梁山好汉第586章 鹰扬高昌第278章 秦王!第211章 王庆大摆庐州擂第542章 故人,好汉第460章 备军出兵第535章 覆灭第515章 筹谋,枪法第262章 无妄剑与麒麟膀第504章 营中血战第361章 拳即是权,苍穹之变第143章 元易林牙第612章 发动第64章 杨志献刀第592章 奇兵用,密谋成第520章 丧心病狂第72章 江山如画,英雄好汉第149章 射雕引弓,塞外奔驰第401章 父慈子孝第558章 长枪掠火一战成第62章 我,杨志,终其一生只想尽忠报国第369章 花开迎春园第602章 折家军第621章 剿杀第650章 剑道大宗第122章 烽火蓬莱路第196章 孔雀翎第113章 大争之世的序幕缓缓拉开第493章 兵不厌诈,瞒天过海第40章 借力打力第274章 一朝失权,生不如死第316章 九变,大曲,提审第196章 孔雀翎第189章 但有女儿处,皆唱长相思第290章 混账啊混账第671章 鲸吸吞海功第410章 寺内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