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道君皇帝的真正心思

道君皇帝未穿道袍,而是盛装。

赵柽回京之后听说一件事,林灵素被斥归故里了。

大抵是征剿王庆之时,京畿遭遇罕见大水,道君皇帝令林灵素退水,结果他上城祈祷了三天三夜,大水却丝毫未动,下城后便遭到正在抗水劳役的民夫围打。

这时一向被奉为活神仙的林灵素却连普通人都不如,以前展示的种种法术使不出半点,被那些恨他入骨的徭役民夫追得落荒而逃,京城无人不知。

接着他又干了件蠢事,与道君皇帝说这水是太子得罪上天而起,须太子上城四方叩拜,才能退去。

林灵素乃是支持赵楷的人,此话是何居心可想而知。

道君皇帝之前见他被追打却全无法术,心中已对他起了疑心,但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便让赵桓上城,谁知道赵桓只拜了一天,水竟然真的退了。

林灵素本来打算一箭双雕,赵桓倘若退不去水,那就是上天认为他有罪,不适合再当太子,正好可以给赵楷机会,反过来水若是退了,则证明他林灵素神通广大,算到了赵桓真能退水。

可谁知事与愿违,大水退去后太子一党的梁师成,与同样支持赵楷的蔡京竟然联合起来弹劾他,说是他得罪了上天,所以才出现暴水攻城,所以他如何祈祷也没退水。

他这下自己搬石头砸自己脚,百口莫辩,道君皇帝又见他使不出法术,大怒之下就给他赶走了。

赵柽心中明白,这是蔡京一党排除异己的手段,虽然蔡京和林灵素都支持赵楷,但两人其实是有仇的,蔡京正好借这个机会发难,将林灵素赶出了朝堂。

而道君皇帝在林灵素走后便有些警醒,自此少穿道袍。

赵柽看向太子赵桓,见他胖了不少,原本有些黑的皮肤也白净许多,只是脸色不大自然。

走过来时,赵桓神情复杂地瞅了一眼赵柽,显然知道了迁封秦王的事情。

参礼完毕后,众臣坐下,宦官宣谕,大抵是歌功颂德一类,功与德自然是道君皇帝的,至于赵柽只是在最后稍稍提了一句。

接着道君皇帝又说了几句话,然后起乐,大宴正式开始。

先是将酒上齐,没有外面花样繁多,但都是御酒,味醇色美,至于菜品却是一道道上,主菜最后,乃是一道羔羊鲜,小羔羊层层套叠,最里面是条黄河大鲤鱼,用百来年老汤,小火煨制而成,鲜美无比。

坐在前方的一些朝堂重臣对这些倒没感觉,但远处的府司属官,却平时难得吃到一次,毕竟这种菜在外面只有正店能做,而且哪怕在正店里也是压桌的大菜,一般请客会友,不会点这种又昂贵又费时间的东西。

赵柽三人谁也不说话,彼此不看,只是低头吃喝。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一阙清平乐歌舞唱毕,内侍下场命令所有乐工女伎退出殿外。

众官见状开始用丝帕擦拭嘴上油腻,然后抬起头,望向前面,按照以往这种大宴的例子,他们知道这是官家要宣布事情了。

宴会上官家宣布的事情,大抵不涉及军国大事,都是以私事为主,比如当年的筹建延福宫,修艮岳,设立花石纲,这些都是道君皇帝的私事,但需要国库和群臣支持,所以还是要宣告出来。

至于为何要在宴会上宣告,是因为这种事情往往会引起群议反对,毕竟要花钱,但凡花钱的事都会被反对,哪怕花钱办正事亦是如此,何况私事。

不过宴会之上众臣喝了官家的酒,吃了官家的菜,就不好再反对,毕竟吃人嘴短,拿人手短,这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

群臣这时向上看去,心中猜测官家又要出什么幺蛾子,军国大事应该不会,多半还是要钱的私事,那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算了,反正听说这次齐王从淮西带回不少银子,官家要是铁了心想花,就算他们不同意官家也能想出别的办法。

道君皇帝放下酒杯看向群臣,接着目光转到左下方三名皇子身上。

一个是嫡长子,封为太子,但半点都不像他,没甚么本领,只平日谨慎,倒是无错。

一个是嫡亲次子,封为齐王,这个怎么说呢,说也不像吧,可诗词文章做得好,这方面……应该还是像的,至于本领什么的,却是大了,简直是文武全才,就是处处喜欢算计,连老子都想算计,这点不好。

最后一个呢,封为郓王,这个简直和他一样,无论相貌还是行事,无论文采还是性子,尤其是字画,颇得他几分神韵,而且这个心里想什么他能看得出来,也没算计过他,不像那个老二,心思复杂得很。

他很早就想要换太子,可换太子却不是件容易事儿,毕竟太子无错,去年的时候老三中了状元,他在朝上试探着露出些口风,立刻就引起梁师成等人反对,引经据典,说得令人无法反驳。

但终究还是要换的,太子不类他不说,性子简直就是反着来,这怎么能成!

道君皇帝眼神在三人身上不停起落,最后慢慢地落在郓王赵楷身上。

怎么换是个问题,一下子直接换掉,别说有些官员会上疏反对,就是天下也会震动,毕竟这乃是国基大事。

他目光又落到赵柽身上,这个老二说从没有惦记过皇位,也不知是真是假,他也实在看不出来。

不过既然说了从未惦记,那就让他去做出头鸟,试探下群臣的反应。

事情要一步步来,先封老二做秦王,吸引朝上民间的注意力……

秦王这个王爵很特殊,会引来许多议论,朝上朝下都不会少,会分担接下来改立太子时的一些注意力。

他如果镇压所有声音封了老二秦王,到时改立太子时的反对声音就会弱一些。

这是朝堂之争,君臣之斗。

他自然是想要改立赵楷为太子,此儿类他,当为太子!

只是他清楚,想要换太子,赵楷还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军功。

只要拥有了军功,赵楷就有了做太子的资本。

那边老二靠着军功迁封秦王,这边只要赵楷也有了军功,那就晋封太子!

一切都让老二打前阵,一步步试探,然后再给赵楷去做,算是让老二给赵楷趟路。

道君皇帝不觉得自家有什么错,既然赵楷像他,那让赵楷接替皇位理所应当。

至于赵柽在前面趟路试探,他也并未让这个儿子白白忙碌,赵柽手掌大权,权柄甚至要远重于赵楷,还有迁封秦王,位极人臣,这已经是极致的赏赐了,这些都是他给的,自太祖建国,本朝又有几个皇子有此荣光?已经是皇恩浩荡了。

至于秦王这个王号,他并未想太多,左右不过是个称号而已,本朝的制度与李唐不同,何况李世民曾经打下半座江山,手下都是骄兵悍将,这又怎是老二可比?老二只是管兵,又调不了兵。

想到这里,道君皇帝露出笑容,看向下方群臣道:“朕今日有一件事要宣布。”

下面群臣虽然坐着,但身体微微向前躬去,都一副等待聆听圣训的模样。

道君皇帝满意地点了点头,对旁边的小宦官郑福道:“宣旨吧!”

郑福请过圣旨,恭敬展开,下方群臣不由一愣,以往大宴上宣布的都是道君皇帝私事,这回怎么还有圣旨?

有圣旨就代表着事情已经涉及朝堂,而且道君皇帝已经做好了决定,不会再与他们商量,只是宣布出来让他们知道。

这样的事情极少,但一般也不会太重大,群臣屏住呼吸,听着前方宣读圣旨,但听着听着不少人脸色都起了变化。

就是那没喝酒的变得更白,喝了酒的红中泛黑。

个个都起了别样心思。

这圣旨居然是给二皇子晋封秦王的?

虽然在道君皇帝或者赵柽眼中,这是迁封,毕竟就是个名头不同,俸禄什么的都一样。

但在众臣的眼里,这却是晋封,毕竟晋王封不了,那秦王就是众王之首。

而且这秦王……场下无论谁听到秦王两字,想到不是别的,都是前朝的贞观皇帝李世民,还有玄武门之变。

大庆殿中都是饱读诗书之辈,就算武官亦是如此,大宋的武官为了能和文官争面子,也个个读书,没有不知道此事的。

一时间殿内寂静无声,针落可闻。

道君皇帝坐在上面一副老神在在,这正是他要的效果。

震惊才好,怀疑才好,站出来反对更好,镇压了这次反对,下回改立太子时就会顺畅许多。

他开口道:“齐王收复淮西大功,自当封赏慰勉,不过其已位居一品,封无可封,朕决定迁为秦王!”

封无可封,好一个封无可封!

赵柽心想,你老人家这是铁了心把我推到风口浪尖?放在烈火去烤?就算是我闹了樊楼,你老人家都不罢休?就算激了赵楷去劝,都不改变主意?

你老人家究竟想要干什么?

莫不是想要改立太子吗?

别无解释啊!赵柽心中暗想,除了把他推上去,推到前面,然后暗里操作改立太子这件事,别的都解释不通!

毕竟哪个皇帝都不想找不自在,立个二儿子当秦王,他征淮西也不是没有别的可封,军功十二转,勋功上柱国,不是不可以,反正大宋的勋官都是虚的,平日里根本连提都没人提。

这是他原来想的,却不料回来就要封秦王,那就只有这一个解释了。

可既然先把他推出去,那么肯定就不是要立他当太子,废赵桓,又不立他,那就只可能是立赵楷了。

可是这事儿还差点东西啊,赵楷的资本还不够啊,光有一个状元名头,可不够当太子的。

倘若文能状元,武能……

赵柽嘴角抽了抽,这不就是还差军功吗?怪不得出征淮西之前,道君皇帝说要让赵楷接着去征田虎呢,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

赵楷倘若能平了田虎,那就差不多了,加上朝中大部分官员都支持他,自己这边又提前分担了注意,改立太子的事情应该能够达成。

只是,到时候赵桓可就惨了,至于自家,一路被当枪使,如果道君皇帝一直在位还好,若是道君皇帝不在了,赵楷登极,哪怕自家再大的功绩,怕也会被这三哥儿清算啊。

赵柽心想,伱老人家这么偏心真的好吗?好像有些过分了啊!

这个时候,本来应该他站起来谢恩,毕竟圣旨也宣读了,道君皇帝也开口了,而且殿内的目光也都望了过来。

但赵柽没动,眯着眼,一副似醉未醒的模样,似乎完全没注意到外界发生了什么。

郑福急忙过去低声提醒:“王爷,该谢恩了。”

“啊?”赵柽闻言立刻打了个激灵,随后一脸呆愣地站起来看向众臣。

郑福原本伺候过赵柽,这时自然急得紧,压低声音道:“官家给王爷迁秦王了,王爷赶快谢恩啊。”

赵柽这才仿佛回过神儿来,急忙看向道君皇帝,见道君皇帝沉着脸,正在不悦地望着他。

他急忙见礼,却未等开口谢恩,就听殿内传来一个声音:“官家,臣以为给二皇子晋封秦王不妥!”

赵柽闻言一愣,那边道君皇帝也是佯装皱起眉头,他等的就是有人反对,人越多越好。

然后他力排众议,必须给老二迁封秦王,等下次改立太子时,阻力就会小上很多。

殿内众人都向声音处望去,因为之前宣读圣旨,殿内极安静,这声音又不小,所以极好找到。

众人一眼就从朝官排案的末座处发现出声之人,而这人此刻也站起了身。

大殿内的桌案座位是按照先朝官,后京官排列的。

所以哪怕这人坐在朝官桌案的末尾,但前面的道君皇帝、赵柽等人也都瞧得清楚。

只见这出声的官员年岁不大,生得倒是正气,双目有神,白生生的脸膛,鼻直口方,穿着一身绿袍。

穿绿袍的乃是七品及以下,而庆功宴又最低七品才能参加,显然这人就是七品官员。

道君皇帝这时冷着脸开口道:“秦桧,你要说什么!”

第289章 杀人如麻,好色如命VS完美的人第566章 秦地,诏令第619章 此人好色第298章 媲美铁甲的铠甲第493章 兵不厌诈,瞒天过海第53章 一番探查第494章 城头,夹击第497章 追追追第441章 疑惑万分第317章 神龙九变陈凡第49章 里若梦,双眸如星第10章 开衙议事第113章 大争之世的序幕缓缓拉开第188章 大理来人第71章 开擂第158章 打秋风第491章 阳谋,得将第484章 凉州,奇谋第642章 黄雀在后第379章 三军将聚第98章 回鹘三公主,丽雅娜扎第585章 势如破竹第533章 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第461章 湟州风云第177章 没有一个好人!第133章 匕名鱼藏第402章 谋划将来第537章 伏击第258章 奇谋妙计第249章 大战开启(合章)第209章 大军征王庆第206章 带兵,带兵!第273章 贼军刺客第194章 军情急报第491章 阳谋,得将第126章 海岸遇袭,霸主嘤嘤第487章 疑惑,先锋第606章 进东京第108章 你张家小郎叫什么名字?第327章 黄马生变,绿柳来人第408章 师公,秘辛,自在第123章 白龙鱼服,君临七海第197章 赵柽的真正目的第532章 狼烟起,风云聚,江山北望第339章 童贯定计,方腊筹谋第569章 剑变,境界第158章 打秋风第449章 风骤起,天下烟云渐纷乱第650章 剑道大宗第157章 生裂虎豹,沥血南行第395章 归路碧迢迢第160章 背叛第257章 偷营劫寨第344章 遮面改名第150章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第279章 灯火璀璨上樊楼第477章 元极,暗夜,监牢第511章 投诚,调兵第197章 赵柽的真正目的第198章 梁山变化第498章 箭箭箭第296章 道君皇帝的真正心思第394章 半步大宗师,一念生与死第78章 此处如此善良吗?第536章 溃城第618章 情与仇,斩不断,恩与怨,理还乱第236章 血脉第633章 两难,大戏第119章 武二郎拿人第497章 追追追第369章 花开迎春园第236章 血脉第642章 黄雀在后第402章 谋划将来第473章 天赋,枪法,斗将第214章 八方连天一派云,天下绿林一家人第147章 金国文官之首第7章 不杀心中意难平第331章 祖孙来历第179章 明教,圣姑第315章 宗师,迎亲,刺客第248章 马上一招第371章 月夜进杭州第575章 天魔女舞,功艺通天第429章 宫内辩斗第114章 杀帝第298章 媲美铁甲的铠甲第204章 贞娘,你也不想锦儿听到吧第128章 燕敏郡主第673章 三生石上刻你我,永生永世在心间第355章 秀娘羞忿,圣军攻城第249章 大战开启(合章)第451章 大闹金銮殿,反出东京城第198章 梁山变化第250章 前方战局第493章 兵不厌诈,瞒天过海第89章 紫台此去天高阔第372章 再无后顾忧第232章 裙里腿
第289章 杀人如麻,好色如命VS完美的人第566章 秦地,诏令第619章 此人好色第298章 媲美铁甲的铠甲第493章 兵不厌诈,瞒天过海第53章 一番探查第494章 城头,夹击第497章 追追追第441章 疑惑万分第317章 神龙九变陈凡第49章 里若梦,双眸如星第10章 开衙议事第113章 大争之世的序幕缓缓拉开第188章 大理来人第71章 开擂第158章 打秋风第491章 阳谋,得将第484章 凉州,奇谋第642章 黄雀在后第379章 三军将聚第98章 回鹘三公主,丽雅娜扎第585章 势如破竹第533章 龙旗卷,马长嘶,剑气如霜第461章 湟州风云第177章 没有一个好人!第133章 匕名鱼藏第402章 谋划将来第537章 伏击第258章 奇谋妙计第249章 大战开启(合章)第209章 大军征王庆第206章 带兵,带兵!第273章 贼军刺客第194章 军情急报第491章 阳谋,得将第126章 海岸遇袭,霸主嘤嘤第487章 疑惑,先锋第606章 进东京第108章 你张家小郎叫什么名字?第327章 黄马生变,绿柳来人第408章 师公,秘辛,自在第123章 白龙鱼服,君临七海第197章 赵柽的真正目的第532章 狼烟起,风云聚,江山北望第339章 童贯定计,方腊筹谋第569章 剑变,境界第158章 打秋风第449章 风骤起,天下烟云渐纷乱第650章 剑道大宗第157章 生裂虎豹,沥血南行第395章 归路碧迢迢第160章 背叛第257章 偷营劫寨第344章 遮面改名第150章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第279章 灯火璀璨上樊楼第477章 元极,暗夜,监牢第511章 投诚,调兵第197章 赵柽的真正目的第198章 梁山变化第498章 箭箭箭第296章 道君皇帝的真正心思第394章 半步大宗师,一念生与死第78章 此处如此善良吗?第536章 溃城第618章 情与仇,斩不断,恩与怨,理还乱第236章 血脉第633章 两难,大戏第119章 武二郎拿人第497章 追追追第369章 花开迎春园第236章 血脉第642章 黄雀在后第402章 谋划将来第473章 天赋,枪法,斗将第214章 八方连天一派云,天下绿林一家人第147章 金国文官之首第7章 不杀心中意难平第331章 祖孙来历第179章 明教,圣姑第315章 宗师,迎亲,刺客第248章 马上一招第371章 月夜进杭州第575章 天魔女舞,功艺通天第429章 宫内辩斗第114章 杀帝第298章 媲美铁甲的铠甲第204章 贞娘,你也不想锦儿听到吧第128章 燕敏郡主第673章 三生石上刻你我,永生永世在心间第355章 秀娘羞忿,圣军攻城第249章 大战开启(合章)第451章 大闹金銮殿,反出东京城第198章 梁山变化第250章 前方战局第493章 兵不厌诈,瞒天过海第89章 紫台此去天高阔第372章 再无后顾忧第232章 裙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