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大名

整支队伍的前锋是郝思文率领的五百轻骑,随后是步军和重骑兵组成的中军,王满仓的押粮队和六千名长夫跟在大队后面,宣赞率领一千人殿后。

五月十一日大军出陈桥驿,五月二十日,军队到达大名。

六千军汉外加六千募来的夫子,一时之间让大名府热闹起来。

大名府在仁宗年间升为北京,是黄河防御的重镇,高峰时大名府曾有十五万户,近百万人口。但近两年来金兵反复南下,荼毒沿路,对大名曾经两度围城,大名府现在也十分萧条。

赵构曾让河北各处兵马正月三十日以前节次到大名府会合听指挥审度前进。

当时除了早已跟随赵构的磁州宗泽,相州汪伯彦以外,又有河间黄潜善,知冀州权邦彦,知信德府梁扬祖,知深州姚鹏知,知德州滑彦龄,知棣州宗室赵正云,知博州孙振,知庆源府裴汝明,知保州葛逢积,霸州辛彦宗,知保定军,知广信军,知滨州董谊,知安肃军王澈,知恩州知沧州知漠州知永靖军知清州等各处守臣前来。

这样的结果,就是赵构身边集结了十万河北禁军和厢军,然而河北各处的守备都为止一空。这些地方,有的被金兵不战而下,有的被围困在城里朝不保夕。

赵构带着勤王军南下了,比较重要的文官,如汪伯彦、黄潜善、宗泽,以及武将如辛彦宗等人,都跟着赵构南下勤王。

在呼延庚看来,汪伯彦、黄潜善等人南下,与其是勤王,不如说是逃避自己的守土之责,如黄潜善的河间府在他离开后金兵就到了,目前由河间兵马钤辖孙立带着一千余人被金兵困在城中,而黄潜善到了汴梁,全然不提解救河间事,而是专心的帮助赵构获得政治利益。

当然,宗泽的行为证明了他是真的勤王,而不是逃避。

而那些和赵构关系不那么紧密的文官,没有随着赵构南下,他们的守地大多被金兵占领,于是这些文官都滞留在大名。

呼延庚到得大名,大名留守张益谦让大军在城外扎营,但供给酒食,同时派出使者,请呼延庚带领数人到府衙饮宴。

呼延庚带着宣赞一同赴宴,宣赞仍旧是全军中本官最高的人,但他仍旧甘心给呼延庚做一个下属,因为在徐秉哲根括,以宗女抵账的时候,宣赞的妻子也在其中,幸好呼延庚救了她。这让宣赞觉得这样的将主有担当,值得跟随。

两人带着卫士来到府衙,府衙十分的破败,呼延庚让卫士自去歇息,两人进到大堂之上,张益谦及河北各州县的官员已经先到了。

呼延庚、宣赞两人参见了张益谦,张益谦可算整个宣抚司的第四号人物,排在张叔夜、张确、张所之后。

张益谦兴致不错:“呼延将军,宣防使,本官来介绍俺们河北的俊杰。”

因为待会要饮宴,现在只是开宴前的闲谈,众人站在大堂中,十分散漫。

张益谦也不按照常例按官职介绍,依照靠拢来的顺序,给双方介绍。走过了几人,这时站到呼延庚面前的,是一个四十来岁的文官,“这是滨州知州董谊。”

“董知州,久仰了。”

“将军久仰本官什么?”

“啊?”呼延庚一愣,心想这么说话,难道这是个主角吗?他仔细回想,好似在大名,在滨州,都没发生过什么了不得的大战,看来这是个无名小辈。既然你这么没礼节,那也怪不得我。

呼延庚肃然道:“末将听宗左丞说,滨州守军,弃城而逃,所以早就想见见滨州知州是何人。”

这是当面打脸了。

张益谦,董谊以及旁边的几个文官瞠目结舌。

董谊这次叫阵,是张益谦刻意安排的。而背后的主使,至少能牵扯到尚书右丞黄潜善。

李纲、宗泽、张叔夜等人定下了恢复河北河东的州县这一战略,黄潜善对此是反对的。

不过秦桧和汪伯彦远赴东南,他一个尚书右丞独木难支,而“张益谦与黄潜善相善”,他们以及河北的文官整体都是想拥立康王,谋取富贵,没想到被李纲张叔夜坏了事。

在呼延庚来到大名之前,张益谦等人已经将呼延庚的底细打听清楚:李纲张叔夜的红人,对赵谌又拥立之功,他们决定给呼延庚一点颜色看看,打狗给主人看,杀一杀李纲等人的威风。

但呼延庚这样一个从五品武将,不值得大名留守亲自出马,于是张益谦派出了滨州知州董谊,让董谊在言辞上修理呼延庚,但文官的各种隐语怕呼延庚这个武臣听不懂,于是董谊上来就来硬的。没想到被呼延庚直接喷回来。

呼延庚可以喷董谊,但董谊没法还口,一个进士和武人对骂,还要不要脸了。董谊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最后一抱拳:“失地罪臣,无颜饮宴,下官先告辞了。”

张益谦摆摆手:“董知州,你是文人,金贼势大,连太原那样的雄城,王节帅这样的名将也没守住,你一个小小的滨州,能有什么作为。”

呼延庚听张益谦这么说,心下才觉得不对:“原来是你们商量好了来让我难堪的,那我就不能硬顶了,看你们耍什么把戏。”于是他把话题引申开:“金贼入寇,河山沦陷,我等武人无不引以为耻,末将为宣抚司右军统制,就是要恢复河北右翼的疆土。”因为是向北面进攻,故以东面为右翼。

“好,说得好。整个宣抚司中,上到宣抚使,招抚使,下到本转运使,都应当以恢复河北为目标,而无分你我。”张益谦对呼延庚道,“呼延将军,不若你将滨州先攻打下来,算作第一个恢复的军州如何。”

“打滨州?”呼延庚一愣,说道:“宣抚司有令,要直取河间。”

“可是现在钱粮未续啊。”转运司管着整个河北的钱粮。让呼延庚打滨州,只是张益谦急中生智想出来的一个点子,既然你嘲笑董谊失土,但你是武臣,你去把滨州打回来吧。但在和呼延庚对话的时候,一个阴谋已经在脑子里形成:指使呼延庚一座城池一座城池的打下去,消耗他的战力,直到河间府沦陷,这样李纲和张叔夜就过不了关,黄潜善还有康王就有机可乘了。

“打滨州就有钱粮了吗?”

“董知州好歹也在滨州为官三年,让滨州的豪强大户报效些钱粮就是。”张益谦向董谊使眼色。

董谊虽没完全明白张益谦想干啥,但既然转运副使这么指示了,那就照着做呗,于是他一口应承。

张益谦又说了几句话,把呼延庚挤兑住了,你既然开口说了失土的责任,你又是武将,自然要把责任担起来。

“末将需要两个月的粮草、马料、还要攻城器械。”呼延庚开价,他也没料到张益谦的目标是在汴梁的政争上,按他所想,既然要打滨州,那就要有点好处。

董谊一番讨价还价,最终答应帮呼延庚凑齐四十天的粮草马料。

张益谦见呼延庚已经进了圈套,便故作高兴的大叫:“来来来,开宴吧,先喝上三杯,再细细商量。”他接着给呼延庚介绍别的官员

在张益谦介绍别人的时候,数十个女子穿梭如蝶,一盘盘佳肴,一坛坛美酒尽数端来。歌女、舞女、乐师,先向张益谦行了礼,退到角落,拨弦调乐,一时间,入耳丝弦靡靡,放眼粉腿玉臂。大堂上春意融融。想不到这大名府衙外面如此破败,里面却藏了这样许多女子

酒宴摆好,张益谦拉了呼延庚的手,叫他坐在自己身侧,一笑,对众人道:“各位,自请入席罢。”十几个人或作揖礼毕,各自入席。

张益谦作为主人,先站起来说了几句场面话,让大家第一杯酒祝官家万寿,随后让大家随意。

酒过三巡,一个武官来到呼延庚面前:“呼刺史,久仰了,你的年纪只有老哥哥的一半,却已经做到刺史了,真是羡煞老哥哥也。”

呼延庚一看,刚才简单打过照面,北京留守司兵马钤辖闻达。呼延庚不敢怠慢,端起酒杯来。

闻达道:“这等小杯子,湿不了舌头根儿,没的污了爽快二字,不如换了大碗。”

呼延庚忍住气,换了海碗,和闻达干了。

这时,又上来一个武将,呼延庚刚才也见过了,大名兵马都监李成,不过他有点犯迷糊,李成是到了临淄啊,怎么跑到大名来了?不过既然赵谌没被金兵掳走,那这点小变化也可以接受,或者李成先到大名再到淮北的可能也是有的。

宣赞说道:“我和李都监干了三碗吧。”他是防御使,郡马,比李成这个弓手出身的高到哪里去了,李成不敢推辞,正要饮酒,呼延庚道:“不忙,咱们先喝。”

呼延庚预计张益谦灌醉他,可能还有什么陷阱,他要试试这个陷阱是什么。至于被灌醉,呵呵,呼延庚穿越前做过一段时间销售,洋酒、白酒、红酒都是论瓶的,在王府井的金色阳光喝到一点钟接着开视频会议,写方案,第二天准点回盈科上班。宋代的这种非蒸馏酒,就算涨肚子,能和啤酒比吗?

求月票、红票、收藏、评论

第一百二十四节 铁军第七十七节 借镇第一百七十二节 西伯第二十四节 招安第二百二十节 求外势第二十六节 突围第七十四节 忻口第三十一节 太行山东麓第三十八节 孟津第一百节 解难第一百六十六节 死战!保家!第两百一十二节 报纸第二十五节 布道第一百七十四节 前途第十五节 夜惊第一百六十四节 车间生产队第二百三十九节 祭黄帝第二十六节 夺财第一百四十三节 回汴第一百九十七节 时代的转折第十节 姻缘第八十五节 守魏第二十九节 上山第一百九十二节 耳光第四十八节 鸿胪寺第一百七十八节 折家人,折家军第二百二十五节 争权第一百零六节 意识形态第二十二节 兵来第一百三十节 春汛第十二节 宣赞第二百一十三节 新京报第五十四节 张崇第一百三十九节 邓州第十二节 战长安(四)第十三节 塘沽第三十一节 相州第八十一节 劫道第九十四节 出塞第一百七十节 河北独安第三十三节 第二层战壕第三十五节 杀阵第五十九节 低调第二百五十八节 抢位第二百五十三节 勇者第八十九节 恨嫁第八十九节 恨嫁第七十三节 小战第三十二节 新乡第七十六节 领袖第四十六节 飞票第二百四十节 道心叵测第二百二十五节 争权第二百二十八节 惑敌第五十五节 老虎第八节 突围第四十九节 任命第十六节 争嫡第三十六节 勤王第三十六节 回家第一百五十八节 受困第二百四十五节 入瓮第八十三节 伪诏第五十一节 刘光国第五十六节 兑赏第三十六节 回家第二十二节 援鲁第九十八节 改元第九十四节 出塞第二百二十七节 冒险第一百一十节 偷闲第六十二节 代州第一百八十四节 幕府第十八节 收税第六十节 雁门关第一百五十七节 八公山第二十八节 打虎上山第一百九十三节 苟和第七十节 夺权第一百三十四节 仁主第三十七节 河阳第三十五节 长冶第八十八节 新安抚第五十四节 张崇第二十三节 狭路第一百二十一节 诈城第三十六节 勤王第三十节 龙岗第八十五节 守魏第六十四节 联姻第二百四十八节 自转第八十节 单骑第四十节 赛跑第八十七节 名言第一百二十节 遇伏第九十三节 劝说第四十九节 邀击第四十六节 旋风第一百四十四节 信誉第二十三节 围歼
第一百二十四节 铁军第七十七节 借镇第一百七十二节 西伯第二十四节 招安第二百二十节 求外势第二十六节 突围第七十四节 忻口第三十一节 太行山东麓第三十八节 孟津第一百节 解难第一百六十六节 死战!保家!第两百一十二节 报纸第二十五节 布道第一百七十四节 前途第十五节 夜惊第一百六十四节 车间生产队第二百三十九节 祭黄帝第二十六节 夺财第一百四十三节 回汴第一百九十七节 时代的转折第十节 姻缘第八十五节 守魏第二十九节 上山第一百九十二节 耳光第四十八节 鸿胪寺第一百七十八节 折家人,折家军第二百二十五节 争权第一百零六节 意识形态第二十二节 兵来第一百三十节 春汛第十二节 宣赞第二百一十三节 新京报第五十四节 张崇第一百三十九节 邓州第十二节 战长安(四)第十三节 塘沽第三十一节 相州第八十一节 劫道第九十四节 出塞第一百七十节 河北独安第三十三节 第二层战壕第三十五节 杀阵第五十九节 低调第二百五十八节 抢位第二百五十三节 勇者第八十九节 恨嫁第八十九节 恨嫁第七十三节 小战第三十二节 新乡第七十六节 领袖第四十六节 飞票第二百四十节 道心叵测第二百二十五节 争权第二百二十八节 惑敌第五十五节 老虎第八节 突围第四十九节 任命第十六节 争嫡第三十六节 勤王第三十六节 回家第一百五十八节 受困第二百四十五节 入瓮第八十三节 伪诏第五十一节 刘光国第五十六节 兑赏第三十六节 回家第二十二节 援鲁第九十八节 改元第九十四节 出塞第二百二十七节 冒险第一百一十节 偷闲第六十二节 代州第一百八十四节 幕府第十八节 收税第六十节 雁门关第一百五十七节 八公山第二十八节 打虎上山第一百九十三节 苟和第七十节 夺权第一百三十四节 仁主第三十七节 河阳第三十五节 长冶第八十八节 新安抚第五十四节 张崇第二十三节 狭路第一百二十一节 诈城第三十六节 勤王第三十节 龙岗第八十五节 守魏第六十四节 联姻第二百四十八节 自转第八十节 单骑第四十节 赛跑第八十七节 名言第一百二十节 遇伏第九十三节 劝说第四十九节 邀击第四十六节 旋风第一百四十四节 信誉第二十三节 围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