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节 嫁妹

岳飞与刘经合兵一处,通过独松关,向东南方向去寻找赵构,追袭金兵,并沿途救济百姓,收容溃兵。路过独松关时,岳飞慨叹道:“此地险要,若是有一个指挥据守,金贼哪能如此过关。”

刘经道:“说来惭愧,王殿帅一去,大伙心都散了,殿帅对大宋如此忠诚,立下守太原,守汴梁,战寿州诸般功劳,最后的结局也是金牌召回冤杀,头颅还被送给金贼,但凡有点血性的儿郎,都不再愿意给赵官家卖命。”

岳飞道:“这都是奸臣作祟,怨不得赵官家,何况在杭州主政的还是摄政王。”

岳飞简短的替赵家辩解了几句,就不再说话,与刘经,王贵等人并马而行,心中却涌起了惊天波澜。王禀见到金牌,本不太当回事,是岳飞自己一力劝诫,担保,王禀才会去金陵呀。是自己对赵家的盲信,才导致王禀被杀的呀。

压抑住自己悲痛的情绪,岳飞问道:“殿帅可还有什么子嗣?”

“末将也没去过杭州,不清楚,只有到了杭州后,再行打探。”

王贵在一旁说道:“听说王帅的长子,在太原战死了,只留下一个孙儿来,一直在王帅身边服侍。”

“某定要寻访到这小将军,以亲弟待之。”

岳飞面露痛色,刘经、王贵等人也不便说什么,王贵转移话题说道:“摄政王撤往明州,身边可有卫士护驾?无论如何,我大宋的摄政王,万一落到金贼手中,总不是什么好事。”

“张防使随驾。”

张俊?岳飞就想到了另外一名将领:“却不知戚方戚统制可是也在摄政王身边?”

“这却是不知,戚统制被发往镇江御敌,已经许久未通消息。”

戚方此时正坐在金坛的一处民居之中。一个掳来的女子眼带泪痕伺候着他,帐下的小校向他报告:“将主,后军扈成部正待路过金坛。”

“扈成?他是西军的吧,好像老家是河北的。”戚方道,“他路过本将的防地,也不来打个招呼。”

边上的亲信问道:“扈成所部兵多,将主休要得罪于他。”

“兵多就了不起呀。”戚方往椅背上一靠,“我听说扈成部是从杭州撤出来的,卷了不少杭州的好东西,还有丁口,可不能就这么放过了他。”

扈成骑在一匹骏马上,这匹马是黑衣大食的商人在杭州贩卖的,扈成出军时搜罗军需,就把这匹马强行征用了。

“三妹,你看大哥这匹马可还威风?”

答话的是一个身披皮甲的将领,皮制的鬼面遮住了面庞,声音却是女子的:“大哥,我们过江就要到金人的辖地,还是不要惹人耳目为好。”

“我带着这么一大波家眷细软,就不惹人耳目了?到丹阳再说吧,镇江李拔桘是我们河北老乡,我们现在镇江歇歇脚,再做打算。”

“大哥,再做打算是什么意思,不是说到汴梁去投太后吗?”

“汴梁那么远,我还带着这么多老百姓,只有三千多靠得住的战兵,中间还要经过金贼的辖地,那不是赶着绵羊往虎口里送吗?镇江李拔桘刚死了夫人,大哥想与他结个亲戚,把妹妹你嫁给他,我们河北人联起手来,占住丹阳、金坛、镇江一线,再找朝廷要个封赏,封侯拜将,光宗耀祖。”

“镇江、丹阳?这种咽喉之地,朝廷怎会封给咱们,咱们家什么功名都没有,庄子二十年前就被梁山贼寇攻破了,板籍都无从查找。”

“若是朝廷不封,那大哥就找金贼去讨要。”

“大哥,怎么可以说出投金贼的话来?当日庄子破了,大哥带着小妹西去投了老种相公,就开始为大宋当差吃粮,保扶……”

扈成不耐打断扈三娘的话:“给大宋当差吃粮有什么好下场?老种相公病死,泾源军归了曲端,小种相公战死在杀熊岭,王殿帅更是被冤杀。他们都还是节度使呢,何况我们这些没根脚的。”

扈成上下打量了妹妹一眼:“这二十年来,你跟着大哥吃了不少苦,本想给你找个安稳人家,可大哥身边,只认识些上了阵就不知道能不能回来的军汉,把你也耽误了。”

“大哥,休说这些。”

“李拔桘虽说娶过亲,但他老婆死了,他年纪不到四十,眼下又占住了镇江,总算个坐地虎。妹妹你身有武艺,也不怕他暴躁性子。大哥是想通过你,向李拔桘借一个落脚之地,但这人不如狗的年月,嫁给李拔桘也算个安稳归宿了。”

“大哥的苦心,小妹知道。”扈三娘梗咽了。

扈家兄妹带着部属和跟随的流民,往镇江行进。半道上,来了一骑快马,问:“是大宋官军?往何处去?”

扈成派部将庞荣说明来意,传骑道:“我家城主久闻扈将军威名,丹阳城小,容不下贵军这几万人马,愿出银帛犒军,请将军另寻他路。”

“这人,连送上门的老婆都不要。”扈成啐了一口,他现在才三千多战兵,没实力强攻城池,他命人随传骑去取银帛,“再找李拔桘要些粮食。”

扈成看了看自己妹妹:“丹阳李璋,抢的女人倒不少,可没有正式娶亲,妹妹,你去嫁给她如何?”

“大哥的意思是?”

“我本意约了李拔桘合兵一处,攻取丹阳,但李拔桘不识抬举,我只好约李璋攻打镇江了,李璋还年轻些,妹妹不会不愿意吧。”

“一切凭大哥做主。”

扈成眼珠一转:“这样,我将老营留给妹妹看管,我与庞荣带着精兵,连夜赶到丹阳,见机行事,若是李璋好说话,妹妹便与他成了好事,若是他不识抬举,又防备不严,哥哥便在丹阳杀将起来,夺了城池,再让老营过去安歇。”

“这……是不是太不仗义了。都是大宋官军。”

“大哥自有分寸,三妹休要担心。”说完,扈成便命令老营就地安歇,扈成与庞荣自带精兵赶往丹阳。

“庞荣,丹阳城小,李璋手上才几百人,待我们进了城内,你不需我下令,找找机会抢住城门,让大军进城,丹阳就是我们的了。”

第六节 雨荷之盟第一百七十一节 拒绝第三十二节 襄汉失守第二百四十九节 路线第二十二节 郑伟第一百八十九节 报信第九十四节 秦桧第一百四十二节 一碗粥第二十一节 梁山第二十六节 霸州第六十五节 豪强第五十节 青眼虎第二十一节 张横第二百三十九节 祭黄帝第四十三节 风林火山第十二节 战长安(四)第八十七节 名言第四十九节 任命第一百二十九节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一百五十节 襄阳第九十二节 品字二百四十六节 围城第二十二节 郑伟第七十节 压力第二百二十二节 河东开局第六十节 刘彦宗第三十九节 金眼彪第一百八十四节 幕府第五十一节 刘光国第三十二节 襄汉失守第一百六十一节 处置第一百五十二节 演武第一百零七节 天下一家第九十五节 祖卜第八节 突围第二十三节 狭路第八节 金栗山二百四十六节 围城第四十二节 两宋之战第一百三十五节 考试第四十八节 路线第七十节 夺权第一百二十节 遇伏第五十一节 刘光国第二百四十七节 安心第二百一十五节 爱国贼第二十九节 太原还是隆德第三十六节 回家第五十九节 低调第两百一十七节 内乱第一百七十二节 西伯第二百四十四节 接触第十一节 义胜军第一百三十五节 考试第一百八十七节 斩首第六十三节 哗变第一百二十九节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六十六节 茂德第一百八十四节 幕府第七十六节 领袖第四十二节 两宋之战第一百零九节 过赵第八节 突围第二百二十四节 张浚第四十九节 邀击第七十八节 新留守第九十八节 改元第二百四十四节 接触第一百四十八节 历史名城第三十二节 新乡第二十节 惊雷第一百三十二节 杜充第十节 战长安(二)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二百零四节 祝家庄第二百二十一节 英雄第二百二十四节 张浚第二十七节 从泰山到五台山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两百零三节 行军司马第八十七节 名言第八十二节 堡垒第九十一节 归信城外第一百二十八节 阶官与军衔第五十二节 和戎论第九十五节 祖卜第二百五十七节 解释第三十二节 襄汉失守第四十七节 柏乡第七十二节 刘汲第四十二节 两宋之战第八十一节 杨惟忠第一百八十八节 梦兆第两百一十二节 报纸第二百三十五节 取舍第一百零五节 洛阳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二百零八节 谋叛第四节 体系第四十一节 船料场第一百五十六节 下蔡第十四节 富平第六节 雨荷之盟
第六节 雨荷之盟第一百七十一节 拒绝第三十二节 襄汉失守第二百四十九节 路线第二十二节 郑伟第一百八十九节 报信第九十四节 秦桧第一百四十二节 一碗粥第二十一节 梁山第二十六节 霸州第六十五节 豪强第五十节 青眼虎第二十一节 张横第二百三十九节 祭黄帝第四十三节 风林火山第十二节 战长安(四)第八十七节 名言第四十九节 任命第一百二十九节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一百五十节 襄阳第九十二节 品字二百四十六节 围城第二十二节 郑伟第七十节 压力第二百二十二节 河东开局第六十节 刘彦宗第三十九节 金眼彪第一百八十四节 幕府第五十一节 刘光国第三十二节 襄汉失守第一百六十一节 处置第一百五十二节 演武第一百零七节 天下一家第九十五节 祖卜第八节 突围第二十三节 狭路第八节 金栗山二百四十六节 围城第四十二节 两宋之战第一百三十五节 考试第四十八节 路线第七十节 夺权第一百二十节 遇伏第五十一节 刘光国第二百四十七节 安心第二百一十五节 爱国贼第二十九节 太原还是隆德第三十六节 回家第五十九节 低调第两百一十七节 内乱第一百七十二节 西伯第二百四十四节 接触第十一节 义胜军第一百三十五节 考试第一百八十七节 斩首第六十三节 哗变第一百二十九节 少年天子的一天第六十六节 茂德第一百八十四节 幕府第七十六节 领袖第四十二节 两宋之战第一百零九节 过赵第八节 突围第二百二十四节 张浚第四十九节 邀击第七十八节 新留守第九十八节 改元第二百四十四节 接触第一百四十八节 历史名城第三十二节 新乡第二十节 惊雷第一百三十二节 杜充第十节 战长安(二)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二百零四节 祝家庄第二百二十一节 英雄第二百二十四节 张浚第二十七节 从泰山到五台山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两百零三节 行军司马第八十七节 名言第八十二节 堡垒第九十一节 归信城外第一百二十八节 阶官与军衔第五十二节 和戎论第九十五节 祖卜第二百五十七节 解释第三十二节 襄汉失守第四十七节 柏乡第七十二节 刘汲第四十二节 两宋之战第八十一节 杨惟忠第一百八十八节 梦兆第两百一十二节 报纸第二百三十五节 取舍第一百零五节 洛阳建炎篇 誓扫胡尘不顾身 第二百零八节 谋叛第四节 体系第四十一节 船料场第一百五十六节 下蔡第十四节 富平第六节 雨荷之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