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使节登陆

杨丛义所在的战船三号行驶在前,开路导航,海船在中间,张彪所在的战船五号在后。

船队先沿海岛南下,之后转而往西,直奔安南。

关于航线和停靠之地,出发之前,杨丛义就跟戴骢商量过,此次出使安南不宜直接去安南国王所在的国都升龙,既然大宋是天朝上国,一踏上安南国土,安南国王就该亲自前来拜见、朝贺,所以船队停靠的地方不能离升龙太近,太近了显示不出国王的诚意,也不能太远,太远也耽误时间。

戴骢在朝中为官多年,对此岂有不明之理。

安南原是中原王朝的疆土,因为变故才独立成国,只要大宋不承认,在法理上安南依然是大宋的土地,安南多次进贡,大宋朝廷也没赐它国名,这便是给他敲打,告诉它独立就独立,但不要在边境惹事,表现好,赏赐一个国名,正是承认你是一个独立的国家,不会派兵征伐,但如果表现不好,随时要派兵把安南重新归入中原王朝治下。

对于这样一个地位尴尬的国家,戴骢是天朝上使,自然没有去升龙见安南国王的道理。

由于都对安南不是很了解,所有人都没来过,只是隐约知道几个地名,具体在何处,却不是很清晰。

但这个问题难不倒杨丛义,悄悄拿出地图一看,安南所有大点的城市基本都在沿海,到了安南境内,沿海北上三四百里,差不多也就到离升龙不远的地方了,那里地势平缓,应该有大城才对。

船队向北之后,逆风而行,风帆用不上了,只能用桨,航行速度降低很多,一天只能行船五十里左右,足足用了五天时间,才进入安南境内。

费了一番周折之后,才打从渔民口中听到,大城在北边百里之外,要驾船两天才能到,走陆路要三四天。

船队当然不会走陆路,便又向北继续行驶两天。

这天在船头眺望的杨丛义终于看到较大的如海口,从入海口看,河流不小,有大河附近就有城镇居民。

“大人,我们是不是要在这儿靠岸?”甲板上有军士也发现了海口和和海口附近人为修整的痕迹。

“后船减速等待,我们先去察看。”杨丛义随即下达命令。

军士立即去传令转向,甲板的旗手也准备好用旗语联系后船,等战船调头,后船看得到前船船头,旗手举起黄旗便开始打旗语“减速航行,确认安全”。

后船收到指令,一声令下,水手便将木浆一横,片刻之后,海船停在海中,离海岸不过两里远。后又掉头向后船传达相同的指令。

等三艘海船和一艘战船全部朝向海岸停船戒备,战船三号已经快要靠岸。

战船缓缓靠近海岸,最终在离海岸五十丈距离沉锚,在海港附近停止航行,而没有直接靠岸。

“升旗!”

杨丛义一声令下,一面金线织就的“宋”字大旗升上桅杆顶头,随风伸展,猎猎作响。

“肃整军容,戒备!”

宋字大旗升起,杨丛义随即再下一令。

甲板上两百宣威军一时间枪在手中,弓背身后,严望海岸,一片杀气腾腾。

静等半个时辰之后,终于有一艘小船划出港口,来到战船下。

小船上走出一人,看着有三四十岁,只听他抬头高声喊道:“你们宋人怎么跑我们这儿来了?想做什么?”

杨丛义高声训斥道:“大宋朝廷派使臣出使你国,如今已到你国境内,为何不见有人前来迎接天朝上使!”

那人却回道:“什么天朝上使,没听说过。你们赶紧离开,不要拦了港口,影响渔民进出。”

杨丛义怒道:“大胆!边荒小民,不知天高地厚,休得多言,快去城里把主事人找来!”

那人一见杨丛义发怒,抬头又见船头长枪林立,杀气颇重,当即二话不说,划着小船返回港口。

又过一个时辰,从船头上远远看见港口来了一群人,前呼后拥,不下四五十人。他们在港口逗留观察一番后,又一艘小船出来。

那艘小船刚到战船下,船上的人还有开口,便听杨丛义高声问道:“你是何人,报上名来再问话!”

船上一人仰头回道:“在下王浪,在河静府衙任书吏。不知上使所来何事?”

杨丛义道:“书吏?你家大人怎么不来?让你家大人前来回话!”

那人回道:“请上使通融,上使说明缘由,小吏才好跟我家大人回话,还请上使谅解。”

杨丛义道:“贵国王多次派使臣向大宋皇帝朝贡,近日皇帝特派左司郎中戴骢为使,出使贵国。让你家大人前来迎接!”

那人这才道:“小吏知晓,这就回去跟我家大人禀报。”

看看战船下的小船划向港口方向,杨丛义心绪难平。

这才是国格,这才是天朝上国该有的待遇,天朝使节不管到哪儿,都应该是最尊贵的,都应该被众星捧月般迎进城里。

大宋使臣来到这样一个还没被大宋朝廷正式承认的小国,一个原本是中原王朝领土的小国,自然应该拥有超高的待遇。

派个小小的书吏来,这让杨丛义心里十分不爽。

宋字大旗迎风飘扬,港口海岸上的人不可能看不到,他们在耍什么心眼,杨丛义虽然不知道,但河静最大的官不来,他们便不会下船,也不会靠岸,就这么守在港口外,直到他们来人为止。

不多时,一艘稍大些的木船驶出港口,缓缓朝战船驶来,远远看到甲板上站有十几人。

等稍近,便将甲板上的人看得清楚。

为首之人四十来岁,身穿紫色官衣,额下有短须,一副富态的模样,看着还算庄重。

见对方的船只在十丈之外停下,没再继续前进,杨丛义当即高声喊道:“来者何人?近前回话!”

对面的船只没有立即回复,过了一会儿才有人高声回道:“河静刺史在此,上使远道而来,请上使上岸歇息。”

杨丛义高声回道:“大宋使节在此,请你家刺史上前回话,见过我大宋使节之后,再随你们上岸不迟!”

对面船上人商量一番后,有人回道:“上使在何处?请大人在前带路。”

对方如此回复,杨丛义这才松口,高声道:“随后跟上。”

随即令下军士水手掉头,朝两里外的船队驶去。

对方的船只随后,始终保持十丈以上距离。

两刻钟后,两船来到停船等候的船队前边。

杨丛义一近前,便高声禀报:“戴大人,安南河静刺史前来拜见!”说完,下令战船掉头划向一边。

“河静刺史,近前回话。”戴骢所在的使节船上,也挂上了大大的宋字旗,安南人一看便知,天朝上使在何处。

河静刺史所在的木船向前五丈,停在距离海船五丈之内,为首那人一见对面船上一人四十来岁,身着官袍,当即上前一步行礼道:“安南河静刺史李全见过上使大人!”

戴骢笑道:“李大人不必多礼。本使来的匆忙,如果惊扰到李大人,还请见谅。”

河静刺史李全回道:“不敢,上使能来河静,这是河静的荣幸,也是李某的荣幸。上使大人远道而来,着实幸苦,还请上使登岸,在河静歇息。稍后李某派人回升龙,将上使大人来访之事向我王禀报,之后再如何,要等我王的消息。上使大人觉得这么安排妥当吗?”

戴骢笑道:“李大人如此安排,十分妥当。不想此地脱离中原两百年之久,礼仪教化尚存,当真是可喜可贺。”随后转而问道:“李大人,不知你河静有多少人口?”

河静刺史李全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回道:“河静一地有人口五六万人。不知上使如此一问,是有什么深意?”

戴骢哈哈笑道:“没有什么深意,既然河静有五六万人,那便大城,本使可以放心进城。若是不毛之地,人无几口,本使就得多走几步去升龙了。”

李全回道:“上使大人多虑,河静地势平缓,良田众多,能养不少人口,自古以来人口稠密,如今更是除升龙之外,少有的几个大城。上使大人请放心,到了河静,肯定会让大人住得舒心。天色不早了,还请上使大人随下官登岸进城。”

戴骢笑道:“好,李大人在前引路,本使这便进城。”

李全的木舟掉头向港口而去。

大宋使节船队随后跟上,照例是一艘战船在前,一艘战船在后,保护三艘海船直到港口。

海船上三百禁军随戴骢登岸,张彪带三百宣威军随行。

临行前,杨丛义更张彪交代道:“进城之后,时刻注意安全,不管发生何事,可临机决断,务必保戴大人周全。若有事,以烟花为号,一响为遇袭,二响戴大人生命受到严重威胁,三响戴大人遭遇不测,务必谨记!烟花一响,我必去支援。”

“大人放心,张彪牢记在心!”

看着浩大的使节团登岸,离开港口,杨丛义一声令下,五艘船掉头离开海岸,在两里以外抛锚驻守。

第12章 漏网之鱼第143章 造船大单第697章 三个条件第168章 请回临安第53章 议事第635章 另有说辞第87章 一场混乱第519章 进驻流求第204章 敲船水鬼第655章 取临沂第39章 虎头岩第146章 良人新军第550章 交代缘由第696章 金人求和第264章 宴会尾声第103章 初入临安第317章 弃守大南关第393章 三个媒人第525章 预演补漏第599章 初次聚首第21章 闲人第179章 商船进港第618章 三战一身第762章 赵昚的图谋第233章 双方大胜第312章 进军凉山第521章 再回淮西第170章 都不干净第353章 龙泉军营第321章 围堵四门第390章 另定契约第132章 太学辩议(五)第634章 尽在掌握第244章 随风入海第269章 固守防袭第584章 叛军北上第619章 详细信息第710章 家事国事第90章 三十二人第391章 拜访汤府第202章 正使讲话第490章 诸军命运第147章 学子参军第612章 请缨挑战第732章 三选一第7章 狱中传道(上)第770章 自投罗网第538章 回易继续第153章 招募新军第541章 交易不顺第174章 造船招募第792章 放权第305章 地道第702章 商议方略第733章 艰难选择第25章 疗伤第436章 入选将营第769章 三面埋伏第126章 别了第583章 引诱反叛第145章 组建新军第515章 故人相会第715章 对耗国力第257章 塞尔柱国第666章 兵败城下第232章 各取所需第584章 叛军北上第86章 夜半鬼叫第357章 银子买错第362章 凶案现场第231章 木墙围城第534章 教子之争第192章 正使未定第69章 以枪结缘第339章 天各一方第435章 娘子随行第508章 登门拜访第401章 陆家内情第287章 忽然醒悟第361章 画像丢失第240章 火光四现第16章 血案凶徒第537章 回京复命第138章 武学公试第464章 不得还魂第337章 封官授职第428章 最终决断第755章 驳斥腐臣第647章 谋划益都第349章 核查目标第500章 有始有终第702章 商议方略第299章 夜袭敌营第148章 应征不成第110章 武学出路第294章 修坝蓄水第714章 选才第772章 粮草转移第85章 施主道长第94章 各有心思
第12章 漏网之鱼第143章 造船大单第697章 三个条件第168章 请回临安第53章 议事第635章 另有说辞第87章 一场混乱第519章 进驻流求第204章 敲船水鬼第655章 取临沂第39章 虎头岩第146章 良人新军第550章 交代缘由第696章 金人求和第264章 宴会尾声第103章 初入临安第317章 弃守大南关第393章 三个媒人第525章 预演补漏第599章 初次聚首第21章 闲人第179章 商船进港第618章 三战一身第762章 赵昚的图谋第233章 双方大胜第312章 进军凉山第521章 再回淮西第170章 都不干净第353章 龙泉军营第321章 围堵四门第390章 另定契约第132章 太学辩议(五)第634章 尽在掌握第244章 随风入海第269章 固守防袭第584章 叛军北上第619章 详细信息第710章 家事国事第90章 三十二人第391章 拜访汤府第202章 正使讲话第490章 诸军命运第147章 学子参军第612章 请缨挑战第732章 三选一第7章 狱中传道(上)第770章 自投罗网第538章 回易继续第153章 招募新军第541章 交易不顺第174章 造船招募第792章 放权第305章 地道第702章 商议方略第733章 艰难选择第25章 疗伤第436章 入选将营第769章 三面埋伏第126章 别了第583章 引诱反叛第145章 组建新军第515章 故人相会第715章 对耗国力第257章 塞尔柱国第666章 兵败城下第232章 各取所需第584章 叛军北上第86章 夜半鬼叫第357章 银子买错第362章 凶案现场第231章 木墙围城第534章 教子之争第192章 正使未定第69章 以枪结缘第339章 天各一方第435章 娘子随行第508章 登门拜访第401章 陆家内情第287章 忽然醒悟第361章 画像丢失第240章 火光四现第16章 血案凶徒第537章 回京复命第138章 武学公试第464章 不得还魂第337章 封官授职第428章 最终决断第755章 驳斥腐臣第647章 谋划益都第349章 核查目标第500章 有始有终第702章 商议方略第299章 夜袭敌营第148章 应征不成第110章 武学出路第294章 修坝蓄水第714章 选才第772章 粮草转移第85章 施主道长第94章 各有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