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安南使者

在杨丛义带领下,九百余宣威军会合归附的降军,一起两千余人,直接大摇大摆的开到河静城下。

河静城,李全不在了,此时没有主事之人,乱成一团。

守城军士眼见大宋军队,声势壮大,当即弃守城门,城内的守军直接四散而逃。

杨丛义直接带领军队占领了河静城府衙,接管河静城防务。

府衙内的属官惊恐无状,当即跪迎天朝上使。

杨丛义当着众人道:“从此刻起,河静城重归天朝大宋管理。你等官职不变,职责不变。强调一句,此刻河静是大宋国土,若有人不服,胆敢作乱,大宋使者身负皇命,有先斩后奏的权利。希望诸位,不要试我手中之剑的锋芒。”

那些属官口称不敢,当即应承道:“愿听天朝调遣。”

一个时辰之后,河静城全在宣威军统治之下,杨丛义严令军队不得骚扰平民百姓,城内一切如旧,未有太大变动,

河静城的城门由宣威军亲自把守,归附的军队被打散编入宣威军,城里原本的军队,则由宣威军集中看管。

一切都处理的差不多了,河静城渐渐归于平静后,一艘战船出海,南下迎接戴大人返回河静城。

当晚,张彪带着一百来人押回十多名安南败军。

杨丛义一见张彪脸上的神情,顿时大喜,一是他们安全归来,二是带回来的人,看那模样在四十多岁,应该是先前那支败军的主帅无疑。

其实不需杨丛义再继续审讯,张彪已在路上完成了对他的初步审讯工作。

此人正是那支从升龙赶来的军队的主帅,当时临阵逃跑。此时因惊吓过度,精神不佳,走路也晃晃悠悠,需人搀扶。

杨丛义也懒得多问,直接把他押送下去看管起来。

张彪道:“先前盘问这支军队主帅,他们的确是升龙方面派过来的,对于大宋使节确有不轨之心。但他也只是听人指示赶到河静城来帮忙,并不知具体目的何在。”

又是不知道,不过这也在杨丛义的预料之中,既然河静刺史都不知道,一个支援军的统帅将军不知道也正常,既然想偷偷摸摸做下此等开罪大宋的事情,背后之人必然是要隐藏自己,不管事情是否败露,都要找人背黑锅。

戴骢回到河静城,对杨丛义擅作主张之事,颇为不满。突然对安南人动手,攻击安南军队,灭他们三千人,此时两国恐怕已成敌对之势。

但杨丛义对此并不在意,辩解道:“我大宋并未正式承认安南独立,安南此时仍是中原国土,只不过有些小人趁中原无暇顾及之时,拥兵自重,才将安南各据一方,如今又趁大宋使节来访之时,欲行不轨,想要羞辱大宋,这等乱臣贼子必须加以剿灭,如若不然,其他小国争相效仿,我大宋天威何存。

安南人,先是派人将大人带进城内,大人放松警惕之时,调军队将大人包围。后又派三千人从升龙方向急急赶来,欲对大宋使节行不利之事。安南人目的何在?敢对大宋使节动手,已是他们当先犯了死罪,此番拿下他们,也在情理之中。若不对这些人加以惩戒,周边小国,何以信服?天朝上国的权威,可以保存?况且,我等此行便为宣威南洋而来。然而安南人派三千人南下,想与我天朝作对。若不将他们一举成擒,宣威之事,恐怕是一场泡影。但若我们真能宣威成功,等回到临安,大人作为使节,必定风光无限。”

戴骢当然是聪明人,他所虑者,不过是我方人少,又处在异国他乡的安南、南洋,远离大宋国土,真出点事情,大宋朝廷无法支援,纵使能打一两场胜仗,恐怕难以为继。

杨丛义却道:“我大宋乃天朝上国,军威之胜,南洋诸国难以想象。莫说安南派三千人来,便是五千人、一万人又有何妨?我一千大宋男儿,以一当十,也并无不可。况且,安南原本就是大宋国土,何来远离大宋之说。大人安全问题,完全不必担心,可以安坐河静城,若有危险,可当先离开。其余诸事,自有宣威军来处理。”

戴骢一听此话,便无话可说,既然他的安全无虞,剩下的事就由宣威军去办吧。

随即,河静军政大事,重新归附天朝,此地将近两千军队守卫部队,被重新整编整顿,一半归戴大人带领的禁军统领,一半归宣威军直接管理。但为安全起见,并未分发武器。

时间,一点一点过去,升龙方向,再无任何消息传来。

之前被抓到的安南军统帅,又被逼问多次,这才吐露一些消息。

从他那里才得知,此次南下,他是奉安南国王之子的命令。安南王子听说大宋使节到达河静之后,便让他带领三千人,前来河静将大宋使团拿住,送回升龙城,交给安南国王处置。

但此事是不是受安南国王指使,无人得知。

关于出使之事,是继续在河静等待,还是直接派人去升龙,又起争论。

经过一番讨论剖析之后,一致认为,主动去升龙,有损大宋天威,况且北方已不安全,还是待在河静城内,等待安南派人来接触才是。

石兴派人回城带来升龙方面的消息。据他所言,升龙方向得知援军惨败,被大宋军威所震之后,已重新派遣使者前来接洽,但具体是谁,目前尚不得知,何时到达,也不能确定。

这是一个好消息。

至少杨丛义知道,他派的探子已经潜进升龙城内,并且已经能探得消息。

杨丛义要石兴继续潜伏在安南,之前派出的人手,最好就留在升龙。他们的也钱财不多,杨丛义随即送他白银一千两,作为活动经费。潜进安南的人,都由石兴一手操控,让他们必须在安南生活下去,不管后续有事还是无事,随时通报升龙消息。

石兴领命而去。

他做这些谍报工作,已有心得。

此前他一直在临安,在殿前司任职,在那小小的一块地方十分憋屈,还因为得罪金国使节,从被恩荫的军官,降为普通军卒,在禁军中再无出头之日。

如今跟船队出来,才发现天大地大,也有机会一展抱负,最近做成的几件事,就让他很有成就感,对未来也信心满满,相信只要自己足够努力,一定可以重塑石家曾经的辉煌。

虽然杨监军派给他的人手只有区区三十人,但他们所做的事情,对整支宣威军而言,对整支回易船队,都至关重要。他们的消息保持畅通,河静的军队,河静的使团,便能提前得到消息,作出预判,不论何时何事都能立于不败之地。

石兴,离开了河静,河静城已被宣威军拿下,归附天朝,他在这儿,没有用武之地,应该去升龙,那里是安南的中心,那里才是他的天地。

六天之后,升龙方向派遣来的使者,终于赶到河静城内。

一进城,升龙来的使者便被带到大宋使节面前。

安南使者当即跪拜,口称是有心之人,自作主张,败坏安南与大宋之间的关系,使两国生战乱,好从中渔利。

戴骢当即问道:“既然你已知晓,是有人自作主张。那在你看来能调动三千安南精锐部队,从升龙前来河静的,当是何人?现在何处?是你们自己送来,还是我天朝派遣天军亲自去升龙城抓捕,你们要考虑清楚。再给你们五天时间,若此人不能送来,天朝天军必将挥师北进,直入升龙城。你小小安南,不要妄想抵挡大宋天军。

大宋在北国,与草原辽国大战百年,对方精锐骑兵不下百万,但几十年前辽国已经灭亡,后大宋又与金国大战几十年,也不知,金国换了多少皇帝,死了多少将帅,而我大宋,依然安稳无忧。大宋国都临安城,人口不下百万,你小小升龙城,有多少人口?想河静城这样的小城,我大宋不计其数。任意一个州府,

都拥兵数万人,我大宋州府,不下百座,全部人口不下四千万人。即便你以为,大宋禁军全在北方,南方无多少精锐?就南方州府任意一府厢军,也不是你小小的安南便能抵御的。

WWW●тт kǎn●C〇

如今我大宋与北方金国和平相处,翻手灭你小小安南便在举手之间。如若不信,便看看之前派来的三千安南精锐的下场。你安南有多少军队?我大宋一千男儿,便将安南三千精锐全灭,即便再派一万人来,也要让他们有来无回!现在便给你们一个机会,回升龙去,把罪魁祸首带来,交给我大宋。若得罪大宋,大宋天军南下,小小安南,灭国便在翻手之间,你安南国运怕是要就此断绝。回去吧,休得多言,本使给你五天时间,五天之内,交不出人来,等待你们的便是灭国。”

那使者道:“多谢上使,我一定会给上使一个交代。”

戴骢补充道:“本使提醒你一句,你们不要想随便找一人便能呼咙过去。本使之前已得到确切消息,幕后主使之人身份很不一般,至少是你安南国的王子。若送来比王子身份低的人,一样无法交差。本使等你五天,五天一过,安南自求多福。”

安南使者匆匆离开河静城。

第412章 表明心迹第530章 西洋回易第382章 感同身受第791章 攻陷燕京第380章 两次点名第456章 他们来了第450章 亮明背景第310章 先行一步第376章 重返神骑军第259章 首笔交易第495章 新建三军第571章 辽阳府第681章 交底第212章 使节登陆第575章 准备打仗第560章 争相交易第622章 江防分歧第727章 训将练兵第241章 全军杀戮第449章 分化从众第362章 凶案现场第245章 流落孤岛第631章 临战将令第513章 当有作为第231章 木墙围城第660章 随军军属第756章 使臣挑衅第284章 清尘的烦恼第358章 报案证物第320章 共守凉山第480章 雨夜心冷第134章 太学辩议(七)第123章 送别第71章 忠义盟第243章 风帆难降第48章 议政第260章 邀请赴宴第245章 流落孤岛第716章 五龙观第498章 奋武扬武第619章 详细信息第273章 交易规则第675章 歼灭金军第276章 紧闭营门第478章 流言风声第779章 将帅来历第149章 故人相见第463章 评判入山第633章 取信建王第531章 返回大宋第443章 县衙之行第661章 等待机会第600章 退敌之策第449章 分化从众第123章 送别第38章 西进第323章 谋划第606章 全速攻击第589章 请缨出战第175章 买个伙计第244章 随风入海第14章 冤屈得雪第557章 开罗第216章 道长出马第448章 道场解惑第670章 宣战北伐第484章 御史中丞第96章 传讯自救第574章 破解之道第658章 兵发淄州第424章 暗中调查第702章 商议方略第12章 漏网之鱼第292章 再设伏击第350章 龙骑军营第733章 艰难选择第224章 讨价还价第67章 来龙去脉第321章 围堵四门第446章 江口村第332章 接管凉山第644章 选将建军第446章 江口村第497章 心灰意冷第170章 都不干净第248章 离开孤岛第207章 烟花为号第278章 我成亲了第580章 争执不休第557章 开罗第688章 溃兵夺粮第342章 官员与平民第537章 回京复命第610章 托付镇江第512章 税赋之忧第676章 聚将议事第460章 集训展示第281章 重臣议事第286章 进驻县城第702章 商议方略
第412章 表明心迹第530章 西洋回易第382章 感同身受第791章 攻陷燕京第380章 两次点名第456章 他们来了第450章 亮明背景第310章 先行一步第376章 重返神骑军第259章 首笔交易第495章 新建三军第571章 辽阳府第681章 交底第212章 使节登陆第575章 准备打仗第560章 争相交易第622章 江防分歧第727章 训将练兵第241章 全军杀戮第449章 分化从众第362章 凶案现场第245章 流落孤岛第631章 临战将令第513章 当有作为第231章 木墙围城第660章 随军军属第756章 使臣挑衅第284章 清尘的烦恼第358章 报案证物第320章 共守凉山第480章 雨夜心冷第134章 太学辩议(七)第123章 送别第71章 忠义盟第243章 风帆难降第48章 议政第260章 邀请赴宴第245章 流落孤岛第716章 五龙观第498章 奋武扬武第619章 详细信息第273章 交易规则第675章 歼灭金军第276章 紧闭营门第478章 流言风声第779章 将帅来历第149章 故人相见第463章 评判入山第633章 取信建王第531章 返回大宋第443章 县衙之行第661章 等待机会第600章 退敌之策第449章 分化从众第123章 送别第38章 西进第323章 谋划第606章 全速攻击第589章 请缨出战第175章 买个伙计第244章 随风入海第14章 冤屈得雪第557章 开罗第216章 道长出马第448章 道场解惑第670章 宣战北伐第484章 御史中丞第96章 传讯自救第574章 破解之道第658章 兵发淄州第424章 暗中调查第702章 商议方略第12章 漏网之鱼第292章 再设伏击第350章 龙骑军营第733章 艰难选择第224章 讨价还价第67章 来龙去脉第321章 围堵四门第446章 江口村第332章 接管凉山第644章 选将建军第446章 江口村第497章 心灰意冷第170章 都不干净第248章 离开孤岛第207章 烟花为号第278章 我成亲了第580章 争执不休第557章 开罗第688章 溃兵夺粮第342章 官员与平民第537章 回京复命第610章 托付镇江第512章 税赋之忧第676章 聚将议事第460章 集训展示第281章 重臣议事第286章 进驻县城第702章 商议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