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道长出马

前船不能走,后船又行的快、跟的紧,片刻之间,几十艘海船便挤成一团。

眼见得机会难得,杨丛义当即指挥战船向北冲杀过去。

当初督造战船建造之时,在船头使用的便是坚硬的原木,整条原木防虫瘴防冲撞,冲撞力也极强,宣威军毫无顾忌,将桅杆放下,向几十艘小船撞击过去。

等一靠近安南船只,杨丛义便命令宣威军将携带的霹雳弹点燃,直接投掷上拥挤的小船。

霹雳弹,是当初在临安特意要来的一批火器。从琼州离开时,考虑到可能存在的危机,杨丛义便调了一些火器,其中便有这种霹雳弹。

一艘小船扔上两枚霹雳弹,不多时,数十艘小船便化为一片火海,其他小船一见有船只着火,当即便四下逃窜。

宣威军其余人手,手持弓弩列阵在甲板上,向拥挤的小船几轮箭雨射下去,附近小船上还在奔跑的人就不多了。

外围小船,眼见难以抵挡,迅速掉头便跑,转眼间便已远离宣威军攻击范围。

看着十多艘小船逃窜,杨丛义并没下令战船追赶。

着火的十几艘安南小船,渐渐烧毁,不少安南军士奔逃无门,无奈之际投身入海,是不是能活,那就要看水性和天命。

宣威军军士,见那些惨叫投海的安南兵卒,转过头去,不忍直视。

杨丛义随即命令战船掉头南下,与三艘海船会合。

掉头之后,杨丛义看着甲板上的宣威军军士,高声道:“诸位兄弟,你们有不少人以前没打过仗,第一次清清楚楚、眼睁睁看着别人死去,杨某也是。也许很多人在家连一只鸡不敢杀,但大家要记住,此时,此地,你们想心存仁慈,可敌人不会给你们机会,如果我们今天在那些小船上,安南人驾的是大船,此刻那些在火力奔命的就是我们,跳进大海以求生的,也是我们。

因此,大家必须将你们心里那点同情和怜悯收起来,要知道从离开大宋,离开琼州那一刻起,我们所处的任何地方都是异域,对宣威军来说都是战场,在战场上不是你死,便是我亡,容不得你对敌人有一丝怜悯!都记住了吗?在回到大宋以前,我们所到的每一个地方,都要把它看成是战场,不然我们死无葬身之地!”

甲板上,众将士听在耳中,沉默不语,战斗便是这么残酷,撕心裂肺的哭喊声,声声入耳,捶打着他们的心房。

不忍又如何,今日对方不死,要死的便是他们,这个道理他们自然明白,只是听着惨叫,心里难过。

一番不算激烈的海战下来,戴大人虽不知发生了何事,但他也看得清楚,那小船上追击的安南人,根本就是想置他们于死地。

出使之事,怕是难以完成了,不若就此离去。戴骢十分无奈的将心中的想法告诉杨丛义。

而杨丛义却道,连番矛盾激化,此时不把事情的真相调查清楚,贸然向朝廷汇报安南之事,恐怕也是不妥。为今之计,应当继续等待刺史李全的消息。况且在河静城外,还有一百宣威军埋伏在那里,也许此时他们已经得到确切的信息。

这次能不能顺利出使,还在其次。大宋和安南两国是战,还是继续保持平稳的关系,全在他们一念之间,若不妥善处置,朝廷在南方,或许就有一场大仗要打。此时朝廷跟北方的金国刚刚议和,国家百废待兴,再在南方与安南交战,恐怕十分不妥。

几十年来一直在北方打仗,所有的主力部队,也都驻守在北方,南方无可战之军,若将北方各支大军调往南方,一是路上的开销太大,二是北方将士到南方是否能适应这里的气候,也是未知之数。因此还是应该搞清楚,这一切是刺史李全自作主张,还是升龙城里安南国王的意思。

戴大人无话可说,这些道理他自然懂,即使还要继续出使安南,他打心底已经对安南已经没了之前的好感,也不再像以前有那么积极的出使欲望。

后面的事情,戴骢不打算参与了,放手让杨丛义和宣威军去做吧。

跟三艘海船会合之后,戴骢带着三百侍卫禁军转移到海船上。随即他们进一步远离海岸,时刻戒备,以防安南人再次来袭。

杨丛义告诉戴大人,若遇安南人袭击,海船不要调头抵抗,即刻顺风南下,或着转向东边,返回琼州。

而他自己,则带领两艘战船,再次北返。

海中,孤零零的几艘小船还在烧,船上是否有人,杨丛义并不知道,其实不用看,若有人也早死了。在燃烧的几艘船,或许用不了多久也会沉没。

没过多久,大宋战船又来到河静港口之外。

这次战船没有离港口那么近,全都停在距离海岸五里之外。

从五里之外看河静港口,已经看不清楚,从港口看海面上的战船,当然也不会那么清晰。

战船在海中静静等待,等天彻底黑下来之后,两艘战船即刻北上十里。

夜,很黑。战船在之前几次停靠的老地方等待了许久。

甲板上一队队宣威军,标枪一样站在那里,等待登岸的命令。

杨丛义望着模糊的海岸,似乎在等待什么。

他身旁的张柳忽道:“杨大人,你等的人好像来了。”

话音刚落不久,海岸上随即传来一声怪异的鸟叫,随后便见一个人影,跳出海岸杂树丛,靠近战船。

定睛一看,来人正是留在河静城里打探消息的石兴。

军士将船桥放下,他几个箭步上了甲板。

一上甲板便向杨丛义汇报道:“事情已经调查清楚,确实是刺史李全派兵包围大宋使节的宅院,出海追击大宋船队,也是他的主意。追击失败之后,河静城里已经不见他的踪影,不知是离开了河静城,还是躲在隐蔽之处,城里暂时没有他的消息。”

一听这话,杨丛义当即明了,所有的一切都与李全有直接关系。但此事是不是他一手操办,他背后还有没有其他人,还是不清楚。

按说李全只是一个地方长官,根本无权,也不敢随意插手或破坏他国使节出使。他背后应当还有人,并且升龙方向的人,但是不是安南国王,还不好说。若想弄清楚具体情况,这个刺史李全必须抓在手中。

杨丛义随即交代石兴,李全的消息要继续打探,但不管有没有消息,先不要打草惊蛇,最终重要的,不要暴露自己人的身份,安心在城里潜伏下来,做好扎根安南的准备,暂时不要急着撤回船队。

随后又询问,从升龙方向赶来的安南军队现在是什么情况,目前在哪里?

石兴告诉他,那支军队恐怕后天一早就会赶到河静城。虽然他们的目的还不清楚,但根据河静城内发生的这些事来推测,他们是要赶来河静城无疑,有很大可能就是来协助李全对付大宋使团。

杨丛义交代他们在河静城里要时刻注意安全,石兴应承着,随即下船离开。

战船再次离岸,南下十五里,到达之前有两队宣威军停留之地。

一声轻啸,海岸杂草丛中出来一人,随即响起一个口号“吃好饭,打好仗”。

那个口号他们再熟悉不过,在昌国训练时,宣威军里人人都知道。

来人快步来到船边,踏上船桥上了战船。

不等杨丛义问话,便道:“监军大人,我们已在这儿潜伏了一天一夜,并没有得到什么特殊消息。宣威军是不是要回到船上?”

杨丛义当即道:“暂且不需要回来。补充一些物资之后,我们也在这儿潜伏下来,恐怕不久之后,安南会有一支大军到达河静城。”

那人无话,战船随即给他们补给了少量物资,让他们继续隐蔽等待。

身旁的张柳忽道:“我进城去看看。”六个字,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听他说起来云淡风轻,就像要进城去买东西一样。

杨丛义一听这话,就知道他想做什么,便没有拒绝。

出海将近两个月,除了每日练功教剑之外,张柳也没做过什么其他事情,白吃白喝俩月,自然想出些力,况且此时正是用人之时。

张柳的武艺,杨丛义很清楚,因此他只说了短短四字:“注意安全。”

张柳抱拳之后,迅速跳下战船,上岸找到先前潜伏的宣威军。

经过一番乔装打扮之后,在先入城的宣威军带领下,张柳顺利潜进河静城内。

找到刺史李全,虽然杨丛义没说,张柳知道这是目前要做的最要紧之事,石兴他们找不到人,他必须得出把力气。

李全在河静城内的住所不知有多少,石兴能掌握的也只是少数的几个,他到底是不是还在河静,居住在何处,石兴尚不知晓,必须要去他的宅院一一察看。

石兴没有那等本事,但张柳有,所以查探的差事,自然是张柳来做,这也是他主动下船登岸的目的。

查探消息,不便多人同去,张柳道明只他一人前往,有能人出马,石兴当然不会去凑热闹。

第624章 升职受命第655章 取临沂第373章 记性不好第584章 叛军北上第366章 丢脸不冤第609章 回援镇江第172章 人之将死第341章 报到第417章 问题太多第758章 石弹攻城第466章 败军中伏第393章 三个媒人第284章 清尘的烦恼第485章 问话第277章 得偿所愿第679章 闭营拒入第240章 火光四现第640章 擒拿叛逆第510章 一家人第676章 聚将议事第109章 第一课第252章 突发惨案第761章 设伏盖州城第759章 夺取平州第68章 切磋试技第626章 脑中浮图第408章 殿中议事(三)第4章 人证物证俱在第43章 埋伏第772章 粮草转移第150章 募工开营第157章 物资供应第169章 直接挑明第623章 赤阵御敌第244章 随风入海第67章 来龙去脉第240章 火光四现第312章 进军凉山第193章 再会故人第83章 失而复得第234章 通关南下第276章 紧闭营门第279章 中秋之约第519章 进驻流求第367章 画像画师第751章 罢兵回撤第332章 接管凉山第189章 喝风受冷第88章 意料之外第508章 登门拜访第534章 教子之争第689章 知州跑了第398章 骁骑军第466章 败军中伏第581章 提前南侵第81章 重生第203章 百船离港第566章 香水魔力第377章 道明原因第216章 道长出马第281章 重臣议事第772章 粮草转移第618章 三战一身第612章 请缨挑战第146章 良人新军第784章 防线坚固第100章 分锅大会(上)第710章 家事国事第751章 罢兵回撤第89章 目的达成第714章 选才第726章 赵昚疑虑第536章 陆游的困惑第700章 帝师自决第668章 密道已通第263章 道长险胜第405章 汤鷽的消息第253章 平安归来第345章 精明的掌柜第785章 大阵吃人第277章 得偿所愿第260章 邀请赴宴第519章 进驻流求第295章 天公作美第42章 成功营救第310章 先行一步第404章 雇佣下人第219章 一场胜仗第657章 献城第354章 空饷救命第467章 早有算计第96章 传讯自救第499章 纷纷离营第683章 难题第216章 道长出马第502章 西作坊副使第291章 全军合围第479章 杞人忧天第240章 火光四现第441章 共赴义乌
第624章 升职受命第655章 取临沂第373章 记性不好第584章 叛军北上第366章 丢脸不冤第609章 回援镇江第172章 人之将死第341章 报到第417章 问题太多第758章 石弹攻城第466章 败军中伏第393章 三个媒人第284章 清尘的烦恼第485章 问话第277章 得偿所愿第679章 闭营拒入第240章 火光四现第640章 擒拿叛逆第510章 一家人第676章 聚将议事第109章 第一课第252章 突发惨案第761章 设伏盖州城第759章 夺取平州第68章 切磋试技第626章 脑中浮图第408章 殿中议事(三)第4章 人证物证俱在第43章 埋伏第772章 粮草转移第150章 募工开营第157章 物资供应第169章 直接挑明第623章 赤阵御敌第244章 随风入海第67章 来龙去脉第240章 火光四现第312章 进军凉山第193章 再会故人第83章 失而复得第234章 通关南下第276章 紧闭营门第279章 中秋之约第519章 进驻流求第367章 画像画师第751章 罢兵回撤第332章 接管凉山第189章 喝风受冷第88章 意料之外第508章 登门拜访第534章 教子之争第689章 知州跑了第398章 骁骑军第466章 败军中伏第581章 提前南侵第81章 重生第203章 百船离港第566章 香水魔力第377章 道明原因第216章 道长出马第281章 重臣议事第772章 粮草转移第618章 三战一身第612章 请缨挑战第146章 良人新军第784章 防线坚固第100章 分锅大会(上)第710章 家事国事第751章 罢兵回撤第89章 目的达成第714章 选才第726章 赵昚疑虑第536章 陆游的困惑第700章 帝师自决第668章 密道已通第263章 道长险胜第405章 汤鷽的消息第253章 平安归来第345章 精明的掌柜第785章 大阵吃人第277章 得偿所愿第260章 邀请赴宴第519章 进驻流求第295章 天公作美第42章 成功营救第310章 先行一步第404章 雇佣下人第219章 一场胜仗第657章 献城第354章 空饷救命第467章 早有算计第96章 传讯自救第499章 纷纷离营第683章 难题第216章 道长出马第502章 西作坊副使第291章 全军合围第479章 杞人忧天第240章 火光四现第441章 共赴义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