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捡来的便宜

王正见领了圣旨之后欢天喜地地离去,留下官员也都纷纷向赵子良祝贺,赵子良打发走官吏们之后,正要设宴找到程元振,程元振笑着上前拱手道:“恭喜赵将军了!”

赵子良却道:“升官我当然高兴,只是此事让我有些不解,不知能否请程公公解惑?”

程元振喝着茶,笑道:“杂家如果知道自然会告诉将军,将军想知道什么?”

赵子良起身在内堂踱步,一边走一边说:“节度使一职是封疆大吏,我听说李林甫为了防止边镇节度使进入中枢取成为宰相取代他的位置,因而自己辞去了朔方节度使,举荐了安思顺接任朔方节度使之职,以他与我赵某人的过节,他怎么会看着我接任北庭节度使?”

李林甫身兼数职,不仅在朝中当任宰相,还遥领安西大都护、单于副大都护、朔方节度使等职,安西大都护和单于副大都护可以遥领,这两个职务已经没有什么实权,但是朔方节度使一职乃是边镇实权一把手,这个位置绝对不能长期遥领甚至空置,否则会出大问题,太子、朝中其他大臣甚至是皇帝都不会任由朔方节度使一职被李林甫遥领太久,朝廷迟早要派其他人前往灵武接掌朔方节度使一职,李林甫是宰相,当然不能亲自去灵武上任,因此李林甫自己先交出了朔方节度使一职的职位,并举荐了安思顺当任朔方节度使一职。

有资格当任朔方节度使一职的人不止一人,为何李林甫都要举荐安思顺当任朔方节度使一职?因为当朝有资格当任朔方节度使的“番将”唯独安思顺一人,正因为他是番将,李林甫才举荐他,如果是汉将,李林甫才不会举荐,也不会允许汉将当任朔方节度使一职。

自从唐朝开国以来,番将之中出现了不少有名有才的番将,如阿史那道尔、契苾何力等人忠勇有才略,都不曾当任边镇节度大将,唐朝都是以重臣领节度使以节制这些番将。在开元年间,张嘉贞、王晙、张说、萧嵩、杜暹等人皆以节度使入朝出任宰相,李林甫鉴于以前有边镇节度使入朝当任宰相的先例,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得不想办法阻止边镇节度使入朝,于是他就想到如果让那些番将当任节度使,他们就没有机会当任节度使了,因为这些番将大多不识字,且由于是异族人,朝廷是无论如何不会让这些异族人当任宰相的,所以只有重用番将,才能阻止边镇节度使入朝当任宰相,这是为什么李林甫经常建议玄宗皇帝重用番将的真正原因。

程元振听了赵子良的问话,看了看左右,赵子良知道他的意思,立即对儿子赵雷道:“赵雷,你们都下去吧!”

赵雷和周围服侍的人都退去之后,内堂只剩下赵子良和程元振了,程元振这才说道:“将军应当知道,这些年李林甫独揽大权,圣上怎么可能没有察觉?只是圣上却又离不开他,因此才放任他这么多年。最近这两年,圣上对李林甫疏远了一些,对贵妃娘娘的堂兄杨国忠颇为宠信,依杂家推断,圣上是想启用杨国忠掣肘李林甫!”

赵子良点头道:“杨国忠确实有这个条件,他是贵妃的堂兄,靠山硬得很,李林甫要对付他还真得掂量一二!可是这又与我刚才说的有什么关系?”

程元振喝了一口茶,笑道:“当然有关系,最近李林甫与杨国忠的矛盾越来越大,朝廷在北庭节度使一职由谁接任的问题上争吵得很厉害,李林甫举荐了李光弼,杨国忠与李林甫不对付,因此持反对意见,他向皇帝进言说李光弼是将军您的学生,如果让李光弼接任北庭节度使一职,岂不是让学生做主官,让老师为副?这是何道理?再说,李光弼是番将,如今安禄山兼任范阳节度使、河东节度使、卢龙节度使,安思顺当任朔方节度使、哥舒翰当任陇右节度使兼任河西节度使,鲜于仲通当任剑南节度使,我朝十大边镇节度使,番将已经占了一大半了,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而将军您又是哥舒翰、李光弼、安思顺等人的座师,只有让您当任边镇节度大将才能镇得住这些悍将!杨国忠说完之后,太子殿下也站出来说话,力荐由您当任北庭都护、行营节度使,圣上于是采纳了太子殿下和杨国忠的建议!”

赵子良听了之后点点头,心里琢磨起来,太子李亨竟然跟杨国忠联合起来了?看来李林甫这人实在坏得没朋友了,连杨国忠这样的人都会跟他反目成仇。

“以李林甫与我的过节,他是无论如何也不会让我出任边镇节度的,原来我这个北庭节度使一职还是杨国忠、太子与李林甫斗法的结果,他们两边斗得你死我活,却是让我这个旁人捡了一个现成的便宜!”

程元振笑道:“这也是杂家为何要恭喜将军的原因了!”

“来来来,程公公,喝茶喝茶,这北庭地处偏远之地,好茶没有,不过这里却是也有特产的,我已经叫人去弄了,待会让你尝尝!”

程元振对赵子良所说的特产颇感兴趣,问道:“不知是何特产?”

“你吃过就知道了!”

赵子良让人送来的是烤全羊,烤全羊在北方很多地方都有,但是在北庭这里却又大不相同,主要是它的味道和烤制方法,加了许多只有西域才有作料,程元振吃过之后赞不绝口。

两人一边吃羊肉一边闲谈,赵子良问道:“不久前我派人给长安送去捷报,在捷报的末尾,我建议朝廷把葱岭以西受我大唐管辖的地域称为‘泰西’,设立‘泰西都护府’专门管理这片地域,不知朝廷有何反应,程公公知道么?”

程元振摇头道:“杂家从长安来北庭之前从未听说朝中讨论过此事,许是那时将军的捷报还未送到长安吧!”

赵子良算了算时间,程元振应该是在他的捷报抵达长安之前启程前往北庭的,点头:“有可能!”

程元振吃了一口羊肉,又从怀中拿出一本官文说道:“杂家来之前,太子让杂家送来杜渐鸿的调任官文,顺道罢了,请将军过目!”

旁边的侍者接过官文递给赵子良,赵子良接过看了一遍,说道:“杜大人在北庭是一员难得的好官啊,说实话本官还真有些舍不得让他走,不过既然是朝廷调令,我当然不便阻拦!来人,去让杜渐鸿过来一趟!”

“诺!”

九月二十,杜渐鸿随程元振一道返回长安,王正见前往安西接任安西副都护、四镇节度使一职,而赵子良则接掌北庭都护、行营节度使。

这一天,赵子良也正式以北庭节度使的身份行使北庭军政大权,并更加细致深化地对北庭军事组织和机构进行改造,朝廷对边镇的政令系统已经有了明确的定制,不是轻易能改变的,但是军事方面却不同,十大节镇的军事组织、机构和军队编制都各不相同,想要进行改变只要镇得住场面就行。

由于之前赵子良已经对北庭军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整编和整训,这次只是做得更加彻底罢了,赵子良这次没有任何顾忌,因为北庭没有太监监军。北庭与安西方面有很大的不同,安西有皇帝派去的监军,而北庭却没有,这主要是因为以前北庭受安西节制,既然安西有了监军,北庭就不需要了,后来安西和北庭分割,互不统属,皇帝可能也是忘记了,一直没有给北庭派监军,但派太监监军却不是常例,都是皇帝认为有必要才会派监军,例如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由于深得玄宗的信任,玄宗就没有给他派监军。

如今已经进入十月,快要入冬了,赵子良召集军政官吏将校们议事,安排好过冬任务之后就决定准备在入冬之前彻底完善军事方面的改革,让这一套新的制度形成稳定的制度,以保持或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在稳定这一套军事制度之后,赵子良就决定在今年冬季进行一次冬季特训。在后世,无论是体育训练还是军事训练,冬季训练都是非常重要的,因冬季气温低,人体受低温影响新陈代谢降低,进行冬季特训可以加快新陈代谢,第二年春季容易出成绩,而且成绩提升得很快,还有夏训,也很重要,这也是为何练武之人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的原因。

冬训和夏训的作用远不止如此,还能提升军队对防暑抗寒的能力,如今唐朝这个时代,天气寒冷时,军队能坚持每日操练的都很少,更别说要夏练三伏冬练三九了。

十月十八,赵子良对军中一些职位进行了调整,举荐碎叶都督府都督来瑱到庭州出任北庭兵马使一职,碎叶都督府都督由楚歌当任,赵虎为副都督;大漠军使由魏猛当任;天山军使由白孝德当任,瀚海军使一职依然由赵子良自己亲自兼任,李晟和仆固怀恩二人为副;刘眺和独孤峻为首席幕僚;高适当任节度判官;岑参为录事参军,还有其他一些将校官吏的职位都略有变动。

第1274章 灭门惨案第355章 各有升迁第162章 陌刀无敌第902章 西亚战火起第171章 大沙暴之威第706章 亲事(1)第1303章 整风第923章 扫平南天竺第62章 不按剧本演第1147章 曼苏尔的反击第1553章 最后的海战(2)第181章 岂曰无衣第1464章 老怪物们第1538章 攻打君士坦丁堡(1)第380章 威逼第404章 突然的变故第723章 收复洛阳第978章 群臣劝谏第699章 太原解围第681章 收编降军第1027章 整顿吏治(5)第1551章 西方联军(4)第460章 警告第159章 决战之部署(3)第353章 怒斥第172章 另类的激励士气第1069章 独孤氏的犹豫第875章 造纸术被盗事件第114章 屠杀泄愤第809章 最后的决战(1)第1205章 兵围巴格达第102章 动向第943章 父子夜话第1489章 试剑第778章 意外之喜第129章 大张旗鼓第1139章 断水第290章 上榜第351章 漏网第1362章 托普拉卡莱要塞第795章 远程较量(1)第85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第623章 兵围飒秣建城第372章 千里奔袭(6)第580章 兵变(3)第1023章 整顿吏治(1)第1494章 觐见查理大帝(1)第833章 胁迫第1102章 返回西秦第1343章 口袋(1)第299章 夫人做媒第891章 新王宫竣工第693章 风吹草动第1375章 大战恶魔阿努斯第47章 斗将(1)第296章 大食使臣挑事第328章 屠杀第887章 反嫁祸(1)第275章 朝堂兴师问罪第821章 巡视(2)第794章 达扎路恭的狠毒无情第1329章 喋血皇宫(1)第444章 游击(2)第1452章 铁匠第274章 招供第1280章 惊天秘闻第262章 一剑光寒第400章 查贪入手第379章 求情、信安王死第493章 盟誓第1018章 重大决策第十章 蛮横第399章 认错人第986章 退居深宫第1525章 元气大伤第839章 真正的目的!第733章 六扇门的人第965章 獒第435章 洞悉第1278章 线索第215章 返家第20章 苦练(1)第1498章 国王的一家(2)第1124章 君士坦丁堡的谋划第1146章 政策第863章 可萨军中的重步兵第1432章 竞技场赛马第246章 上奏第134章 小胜第1105章 定谥号等级第949章 祭旗仪式第1007章 面试(2)第1257章 一千零一夜第440章 瓜分利益(2)第639章 统治方略出炉第1091章 矛盾(1)第1470章 塞迪卡要塞第633章 大刀阔斧(4)第491章 发明脱粒机第1157章 争夺高地(1)
第1274章 灭门惨案第355章 各有升迁第162章 陌刀无敌第902章 西亚战火起第171章 大沙暴之威第706章 亲事(1)第1303章 整风第923章 扫平南天竺第62章 不按剧本演第1147章 曼苏尔的反击第1553章 最后的海战(2)第181章 岂曰无衣第1464章 老怪物们第1538章 攻打君士坦丁堡(1)第380章 威逼第404章 突然的变故第723章 收复洛阳第978章 群臣劝谏第699章 太原解围第681章 收编降军第1027章 整顿吏治(5)第1551章 西方联军(4)第460章 警告第159章 决战之部署(3)第353章 怒斥第172章 另类的激励士气第1069章 独孤氏的犹豫第875章 造纸术被盗事件第114章 屠杀泄愤第809章 最后的决战(1)第1205章 兵围巴格达第102章 动向第943章 父子夜话第1489章 试剑第778章 意外之喜第129章 大张旗鼓第1139章 断水第290章 上榜第351章 漏网第1362章 托普拉卡莱要塞第795章 远程较量(1)第85章 新官上任第一把火第623章 兵围飒秣建城第372章 千里奔袭(6)第580章 兵变(3)第1023章 整顿吏治(1)第1494章 觐见查理大帝(1)第833章 胁迫第1102章 返回西秦第1343章 口袋(1)第299章 夫人做媒第891章 新王宫竣工第693章 风吹草动第1375章 大战恶魔阿努斯第47章 斗将(1)第296章 大食使臣挑事第328章 屠杀第887章 反嫁祸(1)第275章 朝堂兴师问罪第821章 巡视(2)第794章 达扎路恭的狠毒无情第1329章 喋血皇宫(1)第444章 游击(2)第1452章 铁匠第274章 招供第1280章 惊天秘闻第262章 一剑光寒第400章 查贪入手第379章 求情、信安王死第493章 盟誓第1018章 重大决策第十章 蛮横第399章 认错人第986章 退居深宫第1525章 元气大伤第839章 真正的目的!第733章 六扇门的人第965章 獒第435章 洞悉第1278章 线索第215章 返家第20章 苦练(1)第1498章 国王的一家(2)第1124章 君士坦丁堡的谋划第1146章 政策第863章 可萨军中的重步兵第1432章 竞技场赛马第246章 上奏第134章 小胜第1105章 定谥号等级第949章 祭旗仪式第1007章 面试(2)第1257章 一千零一夜第440章 瓜分利益(2)第639章 统治方略出炉第1091章 矛盾(1)第1470章 塞迪卡要塞第633章 大刀阔斧(4)第491章 发明脱粒机第1157章 争夺高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