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两位大佬要做啥?

队员们隐藏的园子整天大门紧闭,没有人知道里面还有这么多人儿呆着。

园子里也没有其他的闲杂人员,日常的一切事儿都是队员们自己打理,各种物质上的供应都是非常充分。每天只有强度不太大的训练,没太多的事儿,队员们都有些不习惯,这日子过的太安逸了。

平时也只有一位主官负责日常管理及训练。年关快到了,李业诩本想让苏定芳和郑仁泰多去陪陪家人,毕竟自己还无妻儿家室,且后世也是大多时间呆在军营里,早已经习惯了单调简单的生活。

只是出乎李业诩的意料,进了城,这事儿还挺多,每天都忙碌着,竟是没有什么闲下来的时候,连郑燕都没空去找。

李业诩只得和郑仁泰透露了李世民要他暂缓完婚的事。

郑仁泰早已知道李业诩和郑燕已经订婚,并准备在年后完婚。

如今听到这消息,郑仁泰心里也有些吃惊,第一感觉也是李府要悔婚,但又觉得李业诩不会是如此一个人。待李业诩讲了大概的事情经过,稍做思考,加上这段时间对李业诩的了解,也释然。趁回府时与父母及妹妹透露这个消息的。郑府家人颇感意外,但也没有办法。

李靖听了李业诩关于火药情况的汇报后,马上派了几个人到宗圣宫,扮作道士陪伴在流云身边。

稍后,李靖也和李业诩密议了一些事,要求李业诩把上次和李世民讨论开发南方及募兵制的事儿,再好好构思一下,并写份详细的东西出来。

李业诩愕然中有些不明所以,李靖也没说明是何用处。

-----------------------------

三天后,李靖带着李业诩到房玄龄府上拜访。

在房玄龄书房,两位当朝的尚书仆射客套了几句后,屏退所有下人,并关上所有门窗。

“贤侄,当日你和皇上议论了一番大力开发南方,特别是开发江南的话题,还有关于人口的问题…后来皇上也和我们几位作了细谈,”房玄龄先开口问李业诩,直接就说到正题,“贤侄此番论调可是非常人能及,实出很多人意料之外,我等今日还想听你详讲。”

李业诩一愣,又是这个话题!

只觉得此事定不简单,眼前两位在朝堂上举足轻重的大佬都过问起此事来,又是为何?难道…李业诩心突突地跳了起来。

“房伯父高看侄儿了,那翼也就说说心中不成熟的想法,也请祖父和房伯父指正,”当下也就把这几天以来深思熟虑的一些想法都说出来。

“听闻祖父言,今年风调雨顺,全国粮食大丰收,各地粮仓都满了,百姓家里也都有充裕的存粮,斗米不过三四钱,此乃天大的好事。国之根本在于民,民犹以食为天,今天下富足,百姓安居乐业了,社会也就安定了。然而…”

李业诩看着两位盯着自己看的朝堂大佬,有些不自在,吞了口唾沫继续说道,“若明年有天灾,或者战乱,能否再有今年的收成?这是个未知数。如果收成不足,各地粮仓还能否充盈?各种物价是否还会如此便宜?百姓家里是否还有存粮.,不得而知,饿死一个人,几天时间足矣,可是种庄稼却需要几个月或者半年、一年,才可有收成。若要保持粮食的稳定增产,必须改变目前靠天吃饭的现状,改善产量低下且不稳定的种植模式…”

“要有效增加可耕种的面积,并加大水利设施的建设,改进种植方式,引进高产物种…”

李靖已经听过李业诩的这些话并没表现的很惊异,而房玄龄听着从李业诩这样一个少年人嘴里说出如此的话,已经是大为惊叹,如此少年人有这样的心思,难怪会得到皇帝的赏识。

“关中地区有效耕地面积已经没有更多扩增的余地,且这些地方土地不够肥沃,相对于南方,气候寒冷些,作物可生长时间短,雨水也不充裕,引水灌溉不太方便,许多田地是靠天吃饭,种植成本高,但产量不高…”

“而江南及比江南更南的南方,气候温暖,土地异常肥沃,且雨水充沛,河道密集,灌溉方便,非常适合大面积种植各种作物。翼听说大部分地方可以一年两熟,甚至三熟。因雨水多,适合种植产量更高的水稻。可以眼下南方种植的作物还是以粟、麦为主,生长周期长,产量低,必须推广种植生长周期短、产量高的水稻,培育优良品种,并以稻麦复种。再把中原当前成熟的种植经验在南方推广,如此粮食产量定会稳定地增长,”李业诩娓娓而道,汗,隐约记得相似的内容和李世民都讲过了。

接着李业诩把他所知道后世江南那繁盛的景象生动地描述了出来,直把房玄龄和李靖都说的一愣一愣的。

眼前的两位当朝仆射都聚精会神地听着,而房玄龄还不时地动笔记着什么。

“江南如今有一定程度的开发,更南的岭南很多地方还是蛮夷之地,交通不太方便,人口不多。若朝廷加大开发,经济必然会发展起来,人口也会快速增长,再把道路修筑起来,荒废的土地有人耕种了,自然就不是蛮夷之地,”李业诩知道南方也多山,逢山筑路倒是件难办的事儿,更细的事情就不是他去操心的,自有各部官员及地方官吏去完成的,“这些具体的事儿,翼了解不是太多,所以不能说上太多详情…”

“贤侄放心,关于南方的情况,我等早已责成户部派人去详查,并已有详细的资料…贤侄若想过目,也可,我会带你去查阅,只是资料数量巨大,需要花费一定时日,”房玄龄笑呵呵道。

“这乃机密事项,翼不方便看,”原来如此,自己真小看了这些当代名臣们,关乎朝廷大政的事项,他们可是做足了功课。

李业诩也懒得去看那些烦人的数据,即使朝廷要开发南方,细节上的东西也不需要他来操心。

一想到这,心中一动,难道,朝廷真的要开发南方了?

徒然间又想到另一件事。

“祖父,房伯父,翼曾听人言,我们大唐之属国林邑,种植一种水稻名曰占城稻,有高产、早熟、耐旱的特点,且适应性强,不择地而生,生长期极短,自种至收仅五十余日。”

“啊…”两位当朝仆射竟然都露出吃惊的表情,他们忙于朝政,天下事莫有不知道的,但这占城稻的事儿竟然未曾听闻,李靖更是吃惊,李业诩竟然没和他讲这事。

李业诩当初在军校中写论文查资料时对这种古代种植范围极广的水稻隐隐有一些印象,好像记得是从宋朝时南方开始大范围种植。如今队中一名祖上在交州的队员,无意中也曾讲起过,偶然间灵感顿发,当下也讲了出来,具体情况如何也不是太了解。

“翼儿,你可否是信口胡言,真有此事?”李靖有些不满,李业诩竟没和他交个底。

“贤侄,你说着,我想起来,是曾听人言有此事,好像是林邑的使臣…年内曾有林邑使臣来献火珠时曾有言及,还有人曾因其表辞不顺而要求发兵讨伐。只是当日以为只是大话,没当一回事,待我派人细细详查,然,我等都是北方人,对南方的情况都不太了解,所以这些情况都忽视了,如此重要的情况,定是要查探清楚来,”房玄龄满脸是赞赏的神色,“贤侄好像还意犹未尽,继续讲…”

李业诩没有上朝堂发表演说的资格,这两位大佬正是想听听李业诩当日讲了些什么内容而得到李世民赞许,用以补充他们所提的议案,仔细斟酌后再向李世民提交,朝议时面对其他朝臣们的质询,也多一些辩驳的理由。

“还有…即人口…如何使人口快速增长,也需要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社会安定了,百姓富裕了,百姓才有安定感,民心安了,人口出生…率才会大幅提高,人口才会快速增长。前朝末多年战乱,人口锐减,虽经这些年休养生息,但如今我大唐户口不过三百多万…”

“一个千疮百孔的国家,恢复总是有一个过程的,特别是人口的恢复增长,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百姓是国家的基础,民富则国强,国强民更富,国家富裕更是军队实力的根本保证;人口增长了,兵源才能有保证;兵源有保证了,才能应付战事,保卫国家;国家安全有保障了,百姓才能安心从事农业生产,才会使粮食收成提高;粮食供应充足了,天下百姓也更心安,必定会更支持朝廷的政策,这将会是一个良性循环。”

提到人口问题,李业诩有一些不同的想法,但这些想法好像于理不太合,犹豫着不知要不要讲…

“翼儿,你有想法就说出来,”李靖看到李业诩停下了话题,却还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催促道。

“那我就直说了,一些话可能有违古训常理,请祖父和房伯父包容,”得先给两位长辈打预防针,省得一会被责骂,“我朝历次对北胡的征战,都是以少胜多,战绩辉煌,俘虏的敌方将士和人口众多,且以后,还将不断有征战。还有,几年来,众多部落南下归顺或内附,每个部落都有大量的人口…”

“翼以为,若将这些俘虏和内附的人口,以汉学、汉俗加以教化,汉化之,使其成为我华夏子民,则为补充人口最快捷方式。可分散置于我方军民监看之下,弱化其力量,可作为劳作者,也可适量补充于军中,数十年之后,受汉习同化,这些北胡部落定融入我华夏民族之内。若有不服者,当严惩…想那胡夷,每袭扰我中华,定掠我华夏子民及财物,而被掠之众,无不受其奴役,我们也可顺其道行之,可补充已方的力量,又可削弱对手,彼消吾长…”

第17章 库山之战(上)第255章 长安风云四起(下)第43章 到底谁更狠第33章 皇帝巡视第110章 这是调查的结果第61章 紧急事件第240章 倭王拒绝臣服于大唐第1章 吐谷浑寇边第171章 攻击熊津城(上)第198章 新罗君臣的密谋第205章 朕决定:大军直击平壤第171章 心迹第40章 受到攻击?第97章 李世民的大举动第88章 安北大都护府的设立第86章 有惊喜第220章 一切都非常顺利第255章 长安风云四起(下)第202章 歼灭战开始第11章 李靖的忧虑第36章 收留第136章 松州之战(十)第11章 训练营成立第53章 惨烈的火屠第14章 出征时刻第42章 遭遇突厥骑兵第133章 火炮的威力第247章 攻占飞鸟城第80章 诸事进行中第1章 这是在哪儿?第24章 奔袭曼头山(上)第13章 枪法与兵法第52章 双河之战第63章 再访宗圣宫第七四十章 镇服第89章 吐蕃使者请婚第44章 慕容顺何意第15章 第一卫军组建第90章 抵达灵州第62章 反击薛延陀第10章 祖孙对第36章 血战赤海(四)第67章 出征第255章 长安风云四起(下)第13章 不一样的训练(下)第42章 善后事宜第61章 青海都护府大都护第45章 龙涎第76章 大婚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53章 青海道第41章 玩的过火?第137章 松州之战(十一)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62章 诸将的封赏第54章 空前的胜利第76章 千刀血第50章 吐谷浑残部的叛乱第94章 那是曼苏愿意的第26章 决定第53章 青海道第90章 抵达灵州第74章 要将兵法传于后世第48章 重创突厥人第35章 玉门关分兵第223章 高藏必须向我大军投降第119章 大唐军事学院祭酒第8章 高山流水第31章 是喜是悲?第51章 欲谷设跑了第33章 兰州遇故人第77章 洞房花烛夜第138章 松州之战(十二)第7章 较量第62章 反击薛延陀第92章 酒后乱性第34章 转移阵地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么?第260章 事情很复杂第76章 千刀血第164章 遭到弹骇第2章 战还是不战?第261章 李世民亲自来探望第74章 要将兵法传于后世第156章 老搭档又到一块了第153章 又见皇后第81章 攻击夷男牙帐第189章 关于是否进军平壤的争论第26章 捷报传长安第172章 攻击熊津城(下)第31章 重兵出击第51章 元旦朝会第206章 好消息传来第74章 要将兵法传于后世第18章 库山之战(中)第29章 训练不能受影响第191章 很嫩的新罗女王第15章 再次相遇第17章 机会第30章 接下来的安排
第17章 库山之战(上)第255章 长安风云四起(下)第43章 到底谁更狠第33章 皇帝巡视第110章 这是调查的结果第61章 紧急事件第240章 倭王拒绝臣服于大唐第1章 吐谷浑寇边第171章 攻击熊津城(上)第198章 新罗君臣的密谋第205章 朕决定:大军直击平壤第171章 心迹第40章 受到攻击?第97章 李世民的大举动第88章 安北大都护府的设立第86章 有惊喜第220章 一切都非常顺利第255章 长安风云四起(下)第202章 歼灭战开始第11章 李靖的忧虑第36章 收留第136章 松州之战(十)第11章 训练营成立第53章 惨烈的火屠第14章 出征时刻第42章 遭遇突厥骑兵第133章 火炮的威力第247章 攻占飞鸟城第80章 诸事进行中第1章 这是在哪儿?第24章 奔袭曼头山(上)第13章 枪法与兵法第52章 双河之战第63章 再访宗圣宫第七四十章 镇服第89章 吐蕃使者请婚第44章 慕容顺何意第15章 第一卫军组建第90章 抵达灵州第62章 反击薛延陀第10章 祖孙对第36章 血战赤海(四)第67章 出征第255章 长安风云四起(下)第13章 不一样的训练(下)第42章 善后事宜第61章 青海都护府大都护第45章 龙涎第76章 大婚第31章 如此大好河山第53章 青海道第41章 玩的过火?第137章 松州之战(十一)第99章 李靖的吩咐第62章 诸将的封赏第54章 空前的胜利第76章 千刀血第50章 吐谷浑残部的叛乱第94章 那是曼苏愿意的第26章 决定第53章 青海道第90章 抵达灵州第74章 要将兵法传于后世第48章 重创突厥人第35章 玉门关分兵第223章 高藏必须向我大军投降第119章 大唐军事学院祭酒第8章 高山流水第31章 是喜是悲?第51章 欲谷设跑了第33章 兰州遇故人第77章 洞房花烛夜第138章 松州之战(十二)第7章 较量第62章 反击薛延陀第92章 酒后乱性第34章 转移阵地第100章 各角色的目的是什么?第260章 事情很复杂第76章 千刀血第164章 遭到弹骇第2章 战还是不战?第261章 李世民亲自来探望第74章 要将兵法传于后世第156章 老搭档又到一块了第153章 又见皇后第81章 攻击夷男牙帐第189章 关于是否进军平壤的争论第26章 捷报传长安第172章 攻击熊津城(下)第31章 重兵出击第51章 元旦朝会第206章 好消息传来第74章 要将兵法传于后世第18章 库山之战(中)第29章 训练不能受影响第191章 很嫩的新罗女王第15章 再次相遇第17章 机会第30章 接下来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