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正面交锋(上)

李旦在房间里坐了下来,他打量一下屋子笑道:“堂堂的大将军怎么住这样的房子呢!这太寒碜了吧!”

苏宏晖苦笑一声说:“殿下说笑了,卑职早已被革职,现在只是一介平民。”

“哦——这很不幸啊!”

苏宏晖再也忍不住,扑通跪了下来,含泪道:“卑职真是冤枉,请相王殿下替我做主。”

“起来!起来!坐下好好说。”李旦连忙让苏宏晖起身坐下。

这时,苏宏晖的小妾端了两杯茶进来,苏宏晖坐下,擦去眼泪道:“卑职失态,让殿下见笑了。”

小妾退了下去,房间里只剩下苏宏晖和李旦两人,李旦淡淡道:“我听说苏将军是因为王孝杰将军战死而被免职,但苏将军似乎年年喊冤,难道这里面真有什么冤情?”

苏宏晖当年确实没有按照约定的计划去配合王孝杰作战,导致王孝杰被契丹大军包围,几乎全军覆没,这个责任已经明确,但苏宏晖心里明白,并不是他不想去援救王孝杰,而是武三思不准他去援救,还特地派人来监视自己。

事后,苏宏晖去找武三思申述,但武三思根本不睬他,连门都不让他进,他年年跑来京城申述,就是希望武三思能良心发现,再给自己一个前途,他家无积蓄,晚年就会很悲惨了,但最终结果还是让他心灰意冷,武三思表示根本不认识他,命人用棍子将自己赶走。

此时苏宏晖已经豁出去了,他便将当年武三思秘密接见他,命令他要让王孝杰大败,又不准他救援的情况细细说了一遍,李旦连连点头,这果然是极为狠毒的招数,李臻居然还记得这件事,一旦这个案子被揭开,武三思真的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听完苏宏晖的述说,李旦又道:“我是有心帮助你,但凡是要有证据,光凭你的一面之辞,恐怕我很难说服圣上。”

苏宏晖犹豫了,这件事一旦掀开,他就要彻底得罪武三思了,武三思必然会杀他,他在反复权衡,自己真能得罪武三思吗?

李旦看出了苏宏晖的犹豫,他这才明白为什么李臻一定要自己亲自来说服苏宏晖,只有他亲自出马,才能抵消苏宏晖对武三思的惧怕。

李旦微微笑道:“我也给你一个承诺吧!一旦将来李唐复国,我会保举你为左卫大将军,开国郡公,这个条件如何?”

苏宏晖心中激动起来,相王极可能就是将来的皇帝,他的亲口承诺,是他这辈子最后的希望,他心中一横,决定将身家性命都压在相王身上,他砰砰磕了两个头,便从旁边小箱子里取出一只木盒,郑重地呈给了李旦。

“盒子里是当年武三思亲笔写给我的信,让我务必使王孝杰大败,当时我留了一个心眼,当着武三思的人烧掉了假信,却把真信保留下来,一直藏了五年,我愿意把它交给殿下。”

李旦大喜,有了这封信,武三思难过此关了。

……

这个春天注定是混乱之春,由于武三思即将登太子位而引发的斗争渐渐到了白热化,城门刚刚关闭没有多久,数百名千牛卫士兵便包围了庐陵王府,御史中丞吉顼大步走进王府。

李显的两个儿子,李重润和李重俊迎了上来,他们怒斥道:“吉中丞,你这是做什么,竟然敢动用军队包围我们?”

吉顼陪笑道:“两位公子请不必动怒,给吉顼一百个胆子,我也不敢来惊扰庐陵王殿下,我是奉圣上旨意,前来说几句话,我要见庐陵王殿下。”

韦王妃从大堂走了出来,冷冷道:“王爷身体不好,不能见外客,你有什么话就对我说吧!”

吉顼慌忙行礼,“下官参见韦王妃。”

韦王妃哼了一声,“你不用假惺惺了,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吉顼干笑两声说:“王妃让微臣为难了,微臣确实是奉旨而来,因为中郎将张景雄之死涉及到了庐陵王殿下,圣上让我来告诉庐陵王,如果他肯承认,那么可以从轻发落,如果他拒不承认,证据一旦确凿,她也不会考虑母子之情,这是圣上的原话,微臣如实转述,也请王妃转告给王爷,至于搜查府邸,虽然圣上已同意,但微臣也没有这个胆子,微臣先告辞了。”

吉顼行一礼,慢慢退了下去,韦王妃表面上若无其事,但实际上她心中却很慌乱,她当然听说了张景雄被杀一案,也知道现场有血字指向庐陵王,一旦圣上真认为张景雄是庐陵王所杀,那他们一家就完了,她的所有希望和梦想都化为泡影。

韦王妃恨得直咬牙,眼看吉顼要退出大门,她急忙喊道:“吉中丞!”

“王妃还有什么事吗?”吉顼停住脚步笑问道。

韦王妃缓缓道:“我听说李臻已经回京述职,他一回来,京城就发生这么多事情,吉中丞不觉得很奇怪吗?”

韦王妃已经隐隐猜到这件事和李臻有关,是不是李臻栽赃给庐陵王她不知道,但为了保自己,她不惜将李臻供出来。

吉顼微微一怔,随即笑道:“下官明白了,多谢王妃提醒。”

他转身快步走了,韦王妃一阵咬牙切齿,“李臻,是你先不仁,那就休怪我不义。”

吉顼走出王府大门,便翻身上马,带着数百士兵向坊门而去,这时,一名随从上前低声道:“公主殿下有令,此时不准牵扯到李臻身上。”

吉顼点点头,“我心里明白,不用你提醒。”

刚到坊门,只见坊门旁走出一人,躬身行礼道:“吉中丞请留步!”

吉顼一怔,他细看了一下,认出此人,是韦王妃之侄韦播,和他有点交情,吉顼便笑道:“原来是韦公子,有什么事吗?”

“吉中丞,请借一步说话。”

吉顼翻身下马,跟他走到角落,韦播低声道:“张景雄被杀一案,确实和庐陵王无关,不过可能和长公子有关。”

“李重润?”吉顼愕然。

韦播点点头,“就是他,他常常说圣上荒淫无道,宠信二张,伦乱纲常,他总有一天会杀了二张,就算杀不了二张,也要杀李景雄等人,而李景雄被杀那天,我亲眼见他带数十人出去,直到深夜才回来。”

吉顼心中着实奇怪,这需要有多大的仇恨,才会让韦播暗中告发李重润。

……

洛阳行善坊的坊墙上贴着一张巨大布告,坊内近千人围在布告前,只听有人在大声朗读,梁王武三思恶行累累,失德于天下,何以为太子,恶行一一披露如下:上元元年,洛阳铜驼坊大火,波及三百二十七户,烧死一百五十五人,此实为武三思令人纵火所致,为谋其土地,今失火之处皆为武三思别宅。

光宅元年,梁州大饥,武三思趁机谋田,以一亩上田五升米夺田一万两千顷,名为梁王田庄,至今犹存。

……

“确有其事!”有人大喊起来,“我家梁州的二十亩永业田被人用两石米强行换走,原来是武三思所为。”

“无耻!”

众人愤怒地大喊起来,很多老辈人都回忆起当年铜驼坊大火,烧得很惨,原来是武三思派人纵火,这简直是丧尽天良,这样的人还想当太子?这时,几名衙役慌慌张张跑来,搭着梯子准备撕墙上的布告,人群被激怒,纷纷用石头砸向几名衙役,有人大喊:“武三思的走狗,滚开!”几名衙役被打得抱头鼠窜逃走。

不仅是行善坊,洛阳城内至少有三十座坊内贴了类似的布告,一时间洛阳城为之沸腾了。

……

次日天还没有亮,洛阳大街上便出现了一辆辆上朝的马车,挂着橘红色的灯笼,在黑夜中份外显眼,今天是三月初五,每月逢五,朝廷将举行大朝会,所有在京五品以上的官员都要上朝。

李臻也不例外,他是西京留守,从三品高官,自然也必须参加朝会。

天还没有亮,他便起来了,狄燕也早早起来,给他收拾官服,安排饮食,忙得脚不沾地。

李臻随便吃了一点东西,便换上了官府,他对妻子笑道:“不用这么麻烦,我跟随岳丈一起去就行了。”

狄燕给他整理衣服,又叹口气道:“爹爹已经先走一步了,他让你早点去,不要迟到。”

狄燕有些埋怨道:“我不明白,为什么这么早就上朝,天还没有亮,为什么就不能让大家多睡一会儿,上午再开朝会。”

“这也没办法,如果朝会拖得太晚,那大家一个上午什么事都别做了,所以只好辛苦一点,天不亮上朝,天亮后朝会结束,也就不影响正常的公务。”

李臻一边穿靴子,一边笑着解释道:“其实当皇帝更辛苦,天天上早朝,他也会受不了,怎么办?就提拔几个明白他心事的相国,然后就可以不用上早朝了,可放纵皇帝不上早朝的相国大多是奸佞,奸臣就这样出来了。”

“照你这样说,奸臣误国的根子都是因为皇帝想多睡一会儿,不想上早朝?”

“差不多是这样吧!”

李臻在狄燕脸上亲了一下,笑道:“时间不早了,我先出发了。”

狄燕红着脸将李臻送出府门,目送他坐上了马车,十几名亲卫护卫着马车,向天津桥方向急驶而去。

天还没有亮,明堂前的广场上三三两两站满了大臣,他们三五成群,按照各自的圈子聚在一起低声议论着什么,确实,这两天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张景雄被杀,坊间又传出不利于武三思的谶语,令人不得不浮想联翩。

“依我看,张景雄被杀和武三思的谶语其实是一件事,策划者手法很高明。”

“问之兄想得太多了吧!张景雄是二张的兄弟,和武三思何干?”

“你们再想一想?武三思是得到谁的支持才要问鼎太子之位,不就是二张吗?杀张景雄实际上就是警告二张,不要冒天下之大不韪,如果二张的气焰被打压,武三思失去支持,又加上谶语,你们觉得武三思登太子位还会顺利吗?”

几个人恍然大悟,都竖起大拇指,“高!问之兄的分析十分透彻,还真是这么回事。”

“可武三思的谶语是怎么回事?”

“我觉得谶语中很多都是真的,大家还记得当年李尽忠之死吗?死得非常蹊跷,不了了之,当时有人指出李尽忠死的前两天,有契丹人出入武三思的府邸,我觉得这件事一定和他有关,还有冰玉,你们记得吗?武三思曾经炫耀他有一块罕见的极北冰玉,我怀疑就是契丹人送给他。”

“问之兄,还有洛阳街坊那些布告,简直是罪大恶极,民愤太大了。”

众人纷纷点头,谶语和布告将武三思的很多老底都揭出来了,就算武三思极力否认,但圣上又岂能不顾众人的质疑,强行让他上位,一个失德的太子是会被天下人唾弃。

“武三思来了!”

有人低喊一声,大家都闭上了嘴。

第215章 紧急任务第175章 武氏兄弟第287章 侍卫落网第134章 多余的话第047章 思思下落第109章 鱼宅秘密第094章 阴魂不散第281章 同一立场第227章 夜探山庄第378章 酒楼会晤第108章 抛珠引玉第175章 武氏兄弟第165章 不宁之夜第398章 两免金牌第140章 财富争夺第043章 天下剑客第280章 相王遇刺第047章 思思下落第060章 险境将至第156章 入幕新宾第193章 骑射争雄(上)第269章 加入兴唐第344章 胡酋猝亡第140章 财富争夺第168章 公孙来访第341章 不速之客第019章 初尝离别第289章 使锤之人第281章 同一立场第032章 异域僧人第198章 旧皇太孙第259章 激化矛盾第258章 元嘉之王第357章 欲战无路第336章 宿仇合作第402章 胡僧秘密第054章 另谈条件第060章 险境将至第021章 石壁风起第144章 途中遇袭第146章 家添小娘第191章 武举取士第274章 狼狈为奸第028章 战争突至第197章 内卫换将第169章 上官苦衷第114章 行猎争魁第263章 兵围扬州第336章 宿仇合作第163章 割心之痛第275章 公主人情第123章 组建球队第323章 执迷不悟第358章 滦水兵败第161章 麟趾初探第143章 太平心思第023章 家庙威逼第103章 人情如山第348章 局势急变第275章 公主人情第075章 真假舍利第111章 转机再现第114章 行猎争魁第314章 揭开谜底第046章 初到长安第077章 天牢血战第127章 牵魂之术第321章 榆关初战第309章 婚姻到头第126章 新的任务第256章 夜访长史第264章 大败叛军第385章 西域来客第372章 兄妹反目第079章 河内老尼第279章 二次会晤第015章 援军到来第383章 正面交锋(下)第248章 何处买房第190章 南燕北归第404章 忠孝难全第182章 意外人证第343章 李泉求亲第177章 危机如影第054章 另谈条件第340章 又下战书第193章 骑射争雄(上)第146章 家添小娘第132章 得财望色第040章 福禄夜劫第355章 奚王人质第188章 帝王之术第067章 南市酒铺第117章 白玉镇尺第247章 酒志相亲第072章 狄燕求救第130章 嵩南小镇第151章 除夕还愿第123章 组建球队第223章 百密一疏
第215章 紧急任务第175章 武氏兄弟第287章 侍卫落网第134章 多余的话第047章 思思下落第109章 鱼宅秘密第094章 阴魂不散第281章 同一立场第227章 夜探山庄第378章 酒楼会晤第108章 抛珠引玉第175章 武氏兄弟第165章 不宁之夜第398章 两免金牌第140章 财富争夺第043章 天下剑客第280章 相王遇刺第047章 思思下落第060章 险境将至第156章 入幕新宾第193章 骑射争雄(上)第269章 加入兴唐第344章 胡酋猝亡第140章 财富争夺第168章 公孙来访第341章 不速之客第019章 初尝离别第289章 使锤之人第281章 同一立场第032章 异域僧人第198章 旧皇太孙第259章 激化矛盾第258章 元嘉之王第357章 欲战无路第336章 宿仇合作第402章 胡僧秘密第054章 另谈条件第060章 险境将至第021章 石壁风起第144章 途中遇袭第146章 家添小娘第191章 武举取士第274章 狼狈为奸第028章 战争突至第197章 内卫换将第169章 上官苦衷第114章 行猎争魁第263章 兵围扬州第336章 宿仇合作第163章 割心之痛第275章 公主人情第123章 组建球队第323章 执迷不悟第358章 滦水兵败第161章 麟趾初探第143章 太平心思第023章 家庙威逼第103章 人情如山第348章 局势急变第275章 公主人情第075章 真假舍利第111章 转机再现第114章 行猎争魁第314章 揭开谜底第046章 初到长安第077章 天牢血战第127章 牵魂之术第321章 榆关初战第309章 婚姻到头第126章 新的任务第256章 夜访长史第264章 大败叛军第385章 西域来客第372章 兄妹反目第079章 河内老尼第279章 二次会晤第015章 援军到来第383章 正面交锋(下)第248章 何处买房第190章 南燕北归第404章 忠孝难全第182章 意外人证第343章 李泉求亲第177章 危机如影第054章 另谈条件第340章 又下战书第193章 骑射争雄(上)第146章 家添小娘第132章 得财望色第040章 福禄夜劫第355章 奚王人质第188章 帝王之术第067章 南市酒铺第117章 白玉镇尺第247章 酒志相亲第072章 狄燕求救第130章 嵩南小镇第151章 除夕还愿第123章 组建球队第223章 百密一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