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经济刺激计划

“皇上,这是工商部和交通部制定的西南经济发展计划,我看了好几天总觉得一次性投入太大有点拿不定主意,所以想让皇上提前把关如果可以的话明年的帝国会议之前需要和西南几省的布政使提前商议的。”岑天时找到李玄清的时候长安这边已经下起了大雪,今年关中地区气候比起去年下降了不少,大雪下的也比以前要大得多。

“西南经济发展计划?怎么啦?打算趁着西海郡那边的发展势头带动西南地区总体跟上?”李玄清这些天也没什么事,关中地区已经在内阁和布政使府联合下达了防寒救灾之后也就没在多问,如今的大唐已经因为自己建立了一整套完整的救灾防灾的机构和办法,一切按照程序启动应急救援机制就可以了。所以和巧兮饶有兴趣的看着慕容瀚海和吴作栋联手制定的这份计划书。

这是典型的慕容瀚海的手笔,只不过因为整个计划当中交通部占据了非常大的比重,所以被他整成两个部门的部门的联合计划了。虽然岑天时觉得投入太大,但是在李玄清看来这份计划书倒是可行性非常高,而且顺着这个计划李玄清也想起了另外一个设想,所以一时间出了神。但是巧兮在一边却边看边点头道:“先生这份计划书可以啊,我觉得没多大问题。你看啊,在入川直道的基础上兴建从关中通往四川的铁路然后往南延伸途经牂牁南诏和滇南然后连接到已经开工的岭南铁路,这样就等于整个帝国从南往北都连成一体了啊,而且从西南地区连接全国,岂不是让西南山区从此踏上了飞速发展之路?”

“我也知道这份计划书不错,但是要投入的实在是太多了,帝国如今可经不起这么大的投资啊。”岑天时苦笑不已,这都当了五年的帝国首相,这计划书好坏他还能看不出来吗?但是这其中的投入只怕也是天量的资金啊,就算是明年帝国西北的战争能够暂时停下来腾出来的军费也绝对不够这么花的?而且伴随着西洋航线的开通,海军那边必然要加大投入,这一增一减搞不好财政部还要搭进去不少钱呢。所以岑天时摆摆手示意财政部没钱去这么折腾。

“那就拆分啊。先生你看啊,汉川直道已经修好了,所以在此基础上追加一条铁路问题应该不大吧?四川那边如果有了铁路的话对于四川的发展推动速度绝对比目前仅仅依靠陆路和长江水道要快得多吧?这样一来的话,我想这条铁路的成本不出两年就能够收回来的。”巧兮掰着手指头笑道:“在修汉川铁路的同时,可以让铁道司勘探四川南部铁路修建条件,前期规划好路途路径在沿线开建好建材厂和水泥厂,这样等到铁路一修建这些地方根本就不需要再做规划一步到位全部都搞好了。至于沿途的直道可以让四川布政使府自行去修嘛,这对于四川本省来说都不算什么。”

巧兮的话让岑天时陷入了沉思,但是李玄清却已经回过神来,看了看这条从长安出发穿过汉中然后直奔成都的铁路线顿时一笑,这在后世不就是那条注明的大动脉吗?再往南延伸的话直接抵达云南,倒是很熟悉。所以笑道:“这份计划书我同意了,不过就跟巧兮所说的明年这份计划书的建设重点在四川,所以内阁那边要和四川布政使府提前商议好,进行前期规划建设,至于除了四川之后的牂牁、南诏和滇南以及广东地区,可以进行前期规划和勘测,进行必要的准备,但是在财政压力比较大的情况之下暂时不要进行实地建设,铁路可以一段一段的修,但是工商部的经济刺激计划倒是可以全面铺开。毕竟没有铁路还有直道和省道这些辅助道路,对于行商来说只要有路就可以进行下去。而且工业集团那边已经想到了好办法替他们解决这个问题。未来短途运输除了铁路和水路之外还要增加陆路,这个陆路就是单纯的直道运输。”

巧兮知道李玄清说的是卡车和最新制造出来的三轮运输车,所以笑盈盈的笑道:“先生放心,过完年工业集团就会正式投产,到时候知道运输能够比现在快上一倍不止而且货运量也会随之加大。”蒸汽机小型化是工业集团一直在做的事情,李玄清要做的就是在内燃机等新式动力未能出现之前,充分利用蒸汽机的潜力来发展交通运输,而且随着这几年装备处和工业集团联手研制出来的最新式的蒸汽机和小水管锅炉量产,其实如今大唐帝国在这方面已经走到了很高的程度了,这也是巧兮最终决定开始推广新式车辆的原因所在。只不过这样一来的话势必会将骡马车辆的市场占有率给挤压下去,而且也会倒逼煤炭开采和运输储藏的产业升级和扩张,这样一来整个帝国的能源产业都会随之调整,甚至布点布局都会因此而变得更广泛。特别是南部地区,煤炭比不上北部,所以在目前这种情况之下,煤炭的长途运输还是需要依靠铁路和水路,甚至大宗物资的长途运输也只有铁路和水路才能够解决问题。不过慕容瀚海的这个计划书倒是让李玄清很看好,至少在湖南和荆州两省煤矿并不少,而且质量也不错,除了军舰所用的高质量煤炭之外其他的都没问题,这也是李玄清最终决定将这个计划实施下去的依据之一。

李玄清和巧兮的这种拆分办法倒是让岑天时很赞同,这样一来只是新增一条铁路那就算是直接修到四川南部也问题不大。虽然帝国开支非常大,但是西北那边高斯继和万毅两路大军缴获无数,大批量的黄金白银源源不断的运回大本营不仅仅缓解了帝国通货紧缩的现状,而且还为财政带来了大量的现金,而这笔钱本身就是需要给花出去才能够在市面上流通然后改善货币发行量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的窘迫现状的。

“至于工商部这边启动的经济刺激计划倒是可以全面铺开。在四川建立完善的工业基础扩大西南工业发展的规模这一点可以启动起来,让工商部依靠铁路建设建立钢铁冶炼和矿产开采为主要的基础工业,然后将四川的盐业也发展起来,皇室化工实验室这边不是已经研究出来井盐化工的一整套流程了吗?把专利卖出去就是,四川井盐虽然成本比较高,但是却可以制作精盐然后卖出去。”李玄清想起了后世的四川井盐加工尤其是自流井那一块,朝着巧兮道:“然后追加有色金属的开采冶炼,四川矿产资源丰富,铜矿和金银矿都比较丰富,让国土资源部那边加大力度,我想用一年的时间四川那边的工业规模追上北方问题不大。”有一点李玄清没说但是巧兮和岑天时都知道,在铁路往南修建之后通过铁路运输出川通道又增加了一条之后四川这个西南经济发展的中心必然可以快速摆脱出口难的问题,到时候搭乘西海郡的西洋贸易出口通道,比起北方甚至优势更加明显,这也是慕容瀚海的西南经济发展计划的初衷所在。

李玄清的话算是打开了岑天时的思路,回去之后岑天时和慕容瀚海连夜将西南几省的地图翻了出来,将国土资源部已经勘探出来的大大小小上百处矿产全部标注出来然后查找资料找出了其中四十几处已经达到开采要求的矿产然后工商部连夜制定计划,这些金银、铜铁以及煤矿、铅锌矿等等其他矿业在随后的一年内开始大规模开采然后冶炼加工,随之而来的其他各类大型工厂也快速落地,不管是国营的还是皇室或者是六大家族为首的民间资本大量进入西南地区的情况之下,以四川为首的西南地区在帝国经济发展中的比重快速加大,而且伴随着内阁和各省布政使府的发力,西南地区的投资环境也在进一步规范,很多地方甚至可以和北方各省相媲美,这一下更加推动了经济发展的速度。

不过在此时岑天时走后李玄清夫妇却开始制作西南地区发展规划图了,相比岑天时和慕容瀚海他们的计划书,夫妻俩亲自动手自然是更加精细,而且和这个时代的人不同,两人后世的眼光甚至都不需要思考直接借鉴后世的经验就能够精确的将各产业的布局划分到最佳的位置。

“大哥哥,如今军队已经全部换装了中正式步枪,对于铜矿的需求量越来越大,铜皮子弹还有各式各样的铜材需求光靠东北的那几座铜矿只怕不够啊,草原上的那几座铜矿以目前的发展速度就算我们现在指点工商部只怕也难以在短期内有所成效,这样的话还不如在四川集中精力发展铜矿开采和铜材锻造和加工。西南地区的铜矿资源可不少。”巧兮皱着眉头思考良久之后道:“这样一来的话就算南洋舰队找到了吕宋那一块,到时候直接用铁路送过来就是也不需要太大的成本。”伴随着工业计划深入的规模和程度越来越广,铜矿资源已经开始逐渐有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即使李玄清前期在东北那边已经开发了三座铜矿,但是受限于开采难度和开采规模,每年所产出的铜矿还不够军队所需的,这还是铜矿本身就属于华夏常规资源之一加上前期庞大的铜钱缴获兑换之后全部交给了后勤部,不然的话天策军还真用不起铜皮子弹。

“以铜矿为基础加大西南地区有色金属的开发和冶炼加工,我想四川的工业布局已经完成,周边各省到时候和四川对接就能够将产业链完整的串联起来了。”李玄清放下笔吸了口气笑道:“这样一来的这条南北大动脉的修建就势在必行了。”

“是啊,咱们的这条大动脉比起前世难度更大,前世好歹在东部平原修建平汉线和粤汉线,咱们这直接从西南那些崇山峻岭之中硬生生的挖出来一条数千公里的大动脉,只怕没有几年的时间根本修不通。”巧兮摇摇头也是颇感头大。

“不,巧兮,你来看,这条大动脉我们比起后世倒是有一个优势,只不过你们都没发现。”李玄清拉着巧兮指着这条西南大通道笑道:“这条铁路南北两面往中间修,但是每修一节就能够立即投入使用,你看不管是从南部南诏那边开始还是从汉中往四川开始连接的都是已经成形的铁路线,这样一来他们能够在第一时间将修好的铁路投入到运输当中去,这样的话其实财政压力并没有那么大。至于中间道路的坎坷和地形的劣势,倒也不是太大的问题,我想铁道司和铁道公司那边会有办法的。”

巧兮遥想了一下西南那连绵起伏的大山之中一条铁龙穿山而过顿时也笑了,西南铁路修起来对于经济的拉动其实比起在东部修铁路要划算一点,毕竟东部地区有运河还有海洋运输,再修铁路的话就容易造成资源浪费,而且这条铁路修通之后等于长安就和最南端的广州连成一体,西北和西南的出海通道就不需要绕道整个北方,等于缩短了数千公里的路程。

“大哥哥主张这条铁路是不是还有其他的想法啊?”巧兮忽然见到李玄清之前勾画的这条铁路好像还不止这些想了想之后忽然笑道:“莫非大哥哥对于西北那边还有想法?西南那边的铁路到了南诏咱们其实还可以往北修的,绕过藏区高原然后将那一块土地都圈起来然后连通西北萨法尔那边,那就完美了。”巧兮的话也让李玄清一笑,这条铁路如果修通的话那么自己规划中的那个前所未有的大帝国才算是真正的走到了起点。

“你早点休息吧,我去找下岑先生,他今晚肯定是睡不着觉了,索性助他们一臂之力,尽早将这个西南经济刺激计划完善出来。”李玄清摸了摸巧兮的小脑袋站起身来笑道。

第五百三十一章 咸海攻略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后的争夺(上)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国(中)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击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计划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复河西(四)第五百三十一章 咸海攻略第七十五章 关中开始第二百章 要当父亲了第六百章 工业扩张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一百八十五章 扑朔迷离第三章 南天门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五)第五百三十七章 边境堡垒和贸易第四百零一章 突袭护密(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三百七十一章 诸教隐没(中)第五百五十九章 贩卖人口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诏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择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阗灭国(五)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战(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袭太原府第五百零四章 碎叶大战第五百一十章 狂飙突进(下)第二十七章 选拔出征第四百一十五章 归义军的落幕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战(中)第四十二章 丰州新政(中)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军东征(中)第七十一章 孤鹰岭之战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胜是负第三十九章 尘埃落定第二百零六章 风起洛阳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国之殇(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苏州战役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岛统一进程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观战团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区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黄沙第四章 鬼门弟子第二百七十七章 战象骑兵的盛衰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军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难干(四)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东迁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计划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鱼岛和卧龙港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击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十九章 突击强化(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战(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归义军叛变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骑施终结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垦戌边和人口迁徙计划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发(上)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会第一百五十章 趁乱打劫第二十六章 突击强化(六)第五百九十九章 极北航线第五百二十三章 极天际海第一百九十八章 绵州之战(三)第四百零九章 减灶法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军的最后(中)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鱼岛和卧龙港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战定高昌(中)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六百二十二章 东西逆转第四十三章 丰州新政(下)第七十六章 连下三城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战(六)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二章 贺兰山遇险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国公民第一百零四章 关中发展(五)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黄沙第四十一章 丰州新政(上)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义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运河(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三百章 远航船队起航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阗灭国(五)第十九章 突击强化(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抢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国主义殖民时代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贡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荣的心思
第五百三十一章 咸海攻略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后的争夺(上)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国(中)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击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计划第一百三十三章 收复河西(四)第五百三十一章 咸海攻略第七十五章 关中开始第二百章 要当父亲了第六百章 工业扩张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一百八十五章 扑朔迷离第三章 南天门下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五)第五百三十七章 边境堡垒和贸易第四百零一章 突袭护密(下)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三百七十一章 诸教隐没(中)第五百五十九章 贩卖人口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诏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择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阗灭国(五)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战(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袭太原府第五百零四章 碎叶大战第五百一十章 狂飙突进(下)第二十七章 选拔出征第四百一十五章 归义军的落幕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战(中)第四十二章 丰州新政(中)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军东征(中)第七十一章 孤鹰岭之战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胜是负第三十九章 尘埃落定第二百零六章 风起洛阳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国之殇(下)第二百四十五章 苏州战役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岛统一进程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观战团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区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黄沙第四章 鬼门弟子第二百七十七章 战象骑兵的盛衰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军第四百四十四章 瀚海难干(四)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东迁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计划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鱼岛和卧龙港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击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十九章 突击强化(一)第二百一十八章 上京之战(三)第三百五十四章 归义军叛变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骑施终结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四百四十九章 屯垦戌边和人口迁徙计划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发(上)第三十八章 篝火舞会第一百五十章 趁乱打劫第二十六章 突击强化(六)第五百九十九章 极北航线第五百二十三章 极天际海第一百九十八章 绵州之战(三)第四百零九章 减灶法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军的最后(中)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鱼岛和卧龙港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战定高昌(中)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六百二十二章 东西逆转第四十三章 丰州新政(下)第七十六章 连下三城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战(六)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二章 贺兰山遇险第二百九十一章 奉旨成婚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五百七十八章 新一代帝国公民第一百零四章 关中发展(五)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黄沙第四十一章 丰州新政(上)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义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运河(二)第四百三十七章 兵出焉耆第三百章 远航船队起航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阗灭国(五)第十九章 突击强化(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抢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国主义殖民时代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食朝贡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荣的心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