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观战团

“大帅,参谋长已经率队出发了,走的是大秦那条道,可以直达大秦王城拜占庭然后酌情是前往亚眠或者随海军出发前往亚平宁半岛。”高斯继站在疏勒城外笑道:“如果不是我们的海军无法直达地中海,我觉得乘坐海军战舰前往会更好。”

“你就在那幸灾乐祸吧,海军战舰一旦深入地中海只怕这两家也就没心思去打了。我们现在的目的是避免让大秦和大食两家觉得我大唐过于强大,以防他们两家暗地里联合起来合力对付我大唐。至少在皇上整合完国内之前不要刺激到他们。海军一去,铁甲战舰那种规模只怕会吓得大秦人立马缩回去,难不成还想着在巴格达的那种场景再来一次?”万毅白了一眼高斯继笑道:“副首相这边可是已经将铁路修到了细柳州,就剩下最后一点就可以直达海滨,通往波斯都督府,此时不能再起波澜。”

“不过我好想听说总参那边有记载,说是可以尝试从大食人目前占领的腓尼基城附近挖开一条运河,将地中海和那个红海连接起来,这样就可以直通地中海了。”刘璇一走西征军指挥部的工作基本上就落在了高斯继手上,所以才会有这句话,不过随即笑道:“这件事总参那边标注的可是绝密,想来不应该让外传。”

“这件事我知道,不过皇上那时候标注为绝密只是因为担心大食人知道这条消息之后会趁着大唐还未准备好之际自行开挖运河。不过我倒是觉得这个消息对于大食人来说意义不大,他们本身不需要这条运河就能够自由进出地中海和红海,而且他们的海军也暂时没有必要进行两边调动。当然这是大秦人在地中海区域占据着海军优势的时候,可是一旦他们在战场上有了优势地位,这两洋联动就变得非常有必要了。”万毅摇摇头道:“现如今一旦我们将铁路修到波斯都督府,那么波斯都督府就作为我们在西洋最远的一个据点,将此地的港口修好之后海军下一个目标必然就是沿着海岸线往前推进占据海外交通要道,到时候可以用别的办法拿下这一块土地。”

“那让他们自己修好了到时候我们去抢岂不是更好?”高斯继笑道:“不过就凭大食人的水平只怕是修不出什么花样来了。”

高斯继和万毅在这边每天对着地图研究泰西那边的变化,甚至开始召集了部分人手研究这条传说中的运河修通之后敌我双方的态势改变的时候,刘璇也于天启十年十月底抵达拜占庭,随行的除了部分暗卫和飞鹰旅的人护送以外,还有随行的商队一起,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现在拜占庭的时候,拜占庭那边已经早早派出了大贵族和大主教前来迎接了。

“尊敬的主教阁下,尊敬的阿瑟尔阁下。”刘璇在路途之上和通译就学会了基本的泰西礼仪,虽然这些只是场面话,听随行的商队负责人说随着大唐国势日重,泰西那边因为需要和大唐联系日渐增多,所以很多贵族甚至都开始学习大唐礼仪,大唐的食品和各式各样的服饰文化等等都开始沿着这条常年不断的商路源源不断的从遥远的东方翻山越岭抵达这片陌生的土地,给这里的人们带来来自东方文明的魅力。

“哦,尊敬的参谋长将军,请代我向贵国的皇帝陛下表示最诚挚的问候。”阿瑟尔是代表大秦皇帝来的,所以接过话茬引着刘璇走进川流不息的拜占庭城内笑道:“我国已经接到了贵国外事部发过来的公函,我国的皇帝陛下已经同意了贵国的请求,将军阁下在我都城休息几日,我会派人送你们去往前线。”

刘璇点了点头,对于阿瑟尔的安排没有什么意见,倒是对于身边没有说话的主教有点好奇,按照之前玄影卫传来的情报,大秦这边的宗教基本上都是东正教,眼前的这位红衣主教应该就是东正教的首领,但是刘璇看对方扫视自己的眼神却有些好奇,对方很显然对自己有着若有若无的敌意,甚至刘璇可以感受到,如果不是自己代表着大唐帝国而来这些人甚至有对自己动手的打算。

不过就算是猜到这些刘璇却丝毫没有放在心上,多年来担任西征军的参谋长,让刘璇早就不是当年初出茅庐的那个小伙子了,言行举止之中已经有了和刘毅相媲美的那种沉稳和气度,所以只是淡淡的看了一眼身边充任护卫的飞鹰旅战士,后者马上明白,顿时间随行的飞鹰旅战士身上那一股被压抑住的死气顿时逐渐散发开来,冰寒彻骨冷酷无情,没有一丝一毫的生气让周围所有的人甚至大街至上那些准备看热闹的大秦百姓都在那一刹那被吓得手脚冰凉。

“尊敬的将军阁下,您这部署的杀气太重,需要我主降下光辉净水洗礼才能够化解。”飞鹰旅的死气让这位主教顿时开口,看得出来刚才他自己也被吓了一大跳。但是刘璇却微微一笑道:“沙场之人本就应该是杀气惊天,不需要化解。至于贵教的光辉净水我看还是免了吧。俗话说千里不同俗,我们两国风俗不同,宗教一事以后再说。”

刘璇的话让这位主教脸色一变,但是随即还是继续开口道:“贵国对于各个宗教人士严防死守,不是正道。我主虽然和其他宗教不同,但是对于贵国镇压其他各教人士我表示抗议。”

“抗议无效。”刘璇丝毫没有理会这位主教的脸色,冷冰冰的一句话直接堵死了对方的其他话语,随后朝前走了过去,竟是直接将这位主教和阿瑟尔扔在了原地。

“这件事还是暂时不要提了。咱们目前需要的是大唐的武器和粮食,如果大唐偏向那些该死的异教徒,那么在接下来我们根本就无法战胜他们。教皇那边组织起来的十字军必然也会随之崩溃。”阿瑟尔摇摇头拉着主教一边走一边道。

“别提十字军了,他们只怕短期内出不了罗马了。”红衣主教似乎知道什么但是说了一句之后就没再继续说,阿瑟尔的脸色也随之变了变,但是两人快步追上了刘璇引着他朝着拜占庭王宫的方向而去。

刘璇在拜占庭待了几天之后就跟随大秦的后续人马朝着亚眠而去。至天启十年十月初十刘璇抵达亚眠,不过在看到双方的军营布置之后刘璇的脸色却变得异常精彩。

“李队长,你安排部分人手趁着夜晚和暗卫潜伏对方的军营,去看看那什么高卢人到底在搞什么?总感觉这泰西人打仗好奇怪啊。”刘璇在匆匆见了大秦前线的主帅之后回到自己的营帐就开始暗地里安排飞鹰旅趁着夜晚去看看高卢人在做什么。对于打惯了大唐那边战场之上无所不用其极的战役之后,对于这些泰西人都已经集合了这么多军队居然还能相安无事的在等待他多少还是有些不适应。如果按照他的理解,应该是趁着双方的后续部队抵达之前,已经占据着优势地位的大秦人应该集中主力全力攻击高卢人,在争取在对方的主力部队抵达之前打掉和自己对峙的这些军队,为下一步的战役赢得先机。但是这些看起来很自负的大秦将领居然各个都不急,言谈之中除了推崇大唐的火器就是夸耀自己这一方兵力的多寡。和大食人几乎完全摒弃了重步兵方阵不同,大秦人虽然在南方利用火器将雅典和马其顿等地的重步兵方阵打得落花流水,但是他们自己的陆军其实本质上也还是重步兵方阵加上骑兵的方式,没有丝毫的新意。想到这里刘璇也是忍不住暗自叹息,天策军在最初拥有火器的时候就没有这种战略和战法之上的迷茫,除了当时天策军需要不断征战完成帝国统一之外,更重要的是大唐有着一位高瞻远瞩甚至洞察一切的皇帝,正是因为那种仿佛看透一切迷障的双眼让天策军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了自身的转化,适应了新式武器的对于战争战场的改变,也正是因为如此,不论是大秦还是大食人的战阵和战法在大唐将领眼中都无疑是处处破绽,有着一种天然的压制。

“希望皇上能够尽快完成帝国内部的整合吧,那样我们大唐才有机会有一天将战旗插在这片土地上,让普天之下所有的土地和子民都沐浴在大唐的光辉之下。”刘璇看着远处亚眠城那和中原城池截然不同的城墙和城防若有所思。

飞鹰旅的行动速度非常快,下半夜的时候就已经从对面高卢人的营地悄无声息的回来了,不过带回来的消息却让刘璇索然无味,因为带着暗卫的通译,所以飞鹰旅根本不需要抓人只是偷偷潜入偷听他们主帅的谈话就大致了解了对方的心思,毕竟在大秦这边后续部队抵达之后对方如果没有其他动作就说不过去了。

“看样子这高卢人倒是没有想到要速战速决,不过他们这联军的后续援军还有变化?”刘璇问道,刚刚玄影卫带回来的消息被他在随身携带的一张地图上慢慢标记下来,稍一沉吟之后继续问道。

“末将只听到这么多,不过我听说高卢人那边已经在集结战舰,想来海军那边应该在近期会有其他动作,不过陆军我们未能打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飞鹰旅的回答让刘璇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吩咐飞鹰旅每夜都需要派遣人手暗地潜入高卢人的军营查探消息。不过刘璇并没有打算将这个消息传递给大秦人。刘璇来之前万毅就交代过,大秦这边拖延的时间越长对于大唐越是有利,所以大秦人目前在战场之上的优势如果能够被高卢人想办法抵消其实也不错,至少双方势力均衡那么战役打起来才会更加惨烈。不过刘璇虽然没有把这个消息传递给大秦,但是他也没有料到其实大秦这边也有其他的准备,就在高卢人那边的援军来往亚眠的时候,大秦的另一路盟友此时也浩浩荡荡的朝着亚眠而来,而且看他们的行进路线居然不是直线,反倒是沿着北方的海岸线而行。

不过这些暂时刘璇已经顾及不到了,在将这里的消息整理之后,刘璇开始将自己在战场之上的所见所闻一一记录下来,作为战场笔记以便于日后传回大本营给总参将来制定战略大计提供参考。而无独有偶的是外事部那边派在大秦和大食两国的外交人员也接到了来自外事部王守田的命令,要求他们在日常将两国的风土人情和地理地形全部都记录下来然后送回国内。这种大规模勘察外国地形和生活面貌的行为在这个时代自然是没有人注意,甚至大唐的外交官有些问题都是直接询问大秦和大食的官员,对方直截了当的告知在随后让大唐的外事部官员自己都感觉到诧异。

“参谋长,大秦统帅部那边传来通知,说他们准备召开战前会议,询问咱们要不要参加。”刘璇在一点一点记录的时候帐外亲卫的声音也传了进来。

“自然是要参加,正好第一时间了解了解这些人的想法。”刘璇站起身来带着通译和亲卫一边跟随前来通知的大秦兵士往前走一边自言自语道:“不过这些大秦将领到底打得什么主意?难不成让我给他出出主意?还是真的对我大唐一点防备都没有?战前会议居然让我一个外人参加。”刘璇虽然自言自语到也不怕周围有人能够听得懂,这些士兵除了自己带来的大唐人其他人根本无法明白刘璇的喃喃自语,甚至连带着前来传令的大秦士兵也是通过刘璇的通译才将通知传达过来。毕竟精通唐言的人在如今的大秦可是稀缺人才,军中自然不可能有。

“参谋长,前面的那个金帐就是他们的帅帐。”亲卫指着前方那座金碧辉煌的大帐给刘璇介绍道:“上面的那个标记就是十字架,旁边的那个是大秦的战旗,好像是什么鹰旗。”

“随便,鹰旗就鹰旗吧,不过这十字架放在军中倒是很奇怪啊。”刘璇点了点头所有所思,紧接着跟随前面的大秦士兵踏入大帐。

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战(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沧州之战(三)第四百三十八章 来自丝路的馈赠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风第一百五十二章 沧州之战(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开州之战第八十五章 李茂贞的算计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战(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难干(六)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军东征(下)第一百零三章 关中发展(四)第五百章 西北工业的春天(下)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黄沙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编授衔(上)第三十五章 将不过李第三十章 长安之战(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钱庄(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东西呼应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开元(中)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国之殇(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战象骑兵的盛衰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军生变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难干(七)第七十八章 河套阴云第二百六十二章 钱镠渡海(上)第六百一十九章 瞒天过海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阗国灭(四)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变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统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军舰队编制和布局第五百八十六章 风起耶路撒冷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开始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来使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择第一百九十章 组建海军(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两部合一(中)第十九章 突击强化(一)第二百章 要当父亲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诱敌之计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四百三十八章 来自丝路的馈赠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汉化政策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谍影第二百七十四章 刘士政的宝藏第三十九章 尘埃落定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罗岛海战第一百九十一章 荆南大战第八章 变局开始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东迁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四百八十三章 两部合一(下)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袭(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铁血手腕第三章 南天门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战起(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肃州风云(下)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罗之战(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铁路动脉(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运河(五)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只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后的葬礼(上)第十四章 三年学艺(下)第二百八十章 兵临广州第一百零二章 关中发展(三)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来使第二百七十一章 围点打援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一百三十章 收复河西(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纪念碑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阗国灭(六)第二百章 要当父亲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军齐至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战(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阗国灭(四)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军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一百五十七章 沧州之战(六)第五百七十五章 图穷匕首现第四十九章 一战归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绵州之战(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零二章 关中发展(三)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八章 变局开始第三百四十一章 军心大乱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八十章 重骑营首秀第五百九十二章 怂恿大食开凿运河第一百五十二章 沧州之战(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战(七)第二百章 要当父亲了
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战(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沧州之战(三)第四百三十八章 来自丝路的馈赠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风第一百五十二章 沧州之战(一)第二百五十五章 开州之战第八十五章 李茂贞的算计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战(下)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难干(六)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军东征(下)第一百零三章 关中发展(四)第五百章 西北工业的春天(下)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黄沙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编授衔(上)第三十五章 将不过李第三十章 长安之战(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钱庄(中)第一百五十一章 东西呼应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开元(中)第三百八十九章 佛国之殇(下)第二百七十七章 战象骑兵的盛衰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军生变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难干(七)第七十八章 河套阴云第二百六十二章 钱镠渡海(上)第六百一十九章 瞒天过海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阗国灭(四)第四百五十八章 奉命叛变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统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军舰队编制和布局第五百八十六章 风起耶路撒冷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开始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来使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择第一百九十章 组建海军(下)第四百八十二章 两部合一(中)第十九章 突击强化(一)第二百章 要当父亲了第四百八十九章 诱敌之计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四百三十八章 来自丝路的馈赠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三百三十四章 汉化政策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谍影第二百七十四章 刘士政的宝藏第三十九章 尘埃落定第四百六十三章 耽罗岛海战第一百九十一章 荆南大战第八章 变局开始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东迁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四百八十三章 两部合一(下)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袭(上)第五百七十六章 铁血手腕第三章 南天门下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战起(下)第三百四十八章 肃州风云(下)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罗之战(下)第一百六十六章 铁路动脉(上)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运河(五)第六百三十二章 新式船只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后的葬礼(上)第十四章 三年学艺(下)第二百八十章 兵临广州第一百零二章 关中发展(三)第五百四十六章 大秦来使第二百七十一章 围点打援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三百六十八章 收拾民心(中)第二百一十三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一百三十章 收复河西(一)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纪念碑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阗国灭(六)第二百章 要当父亲了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三百二十章 燕然勒功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军齐至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战(三)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阗国灭(四)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军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一百五十七章 沧州之战(六)第五百七十五章 图穷匕首现第四十九章 一战归心第一百九十七章 绵州之战(二)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一百零二章 关中发展(三)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八章 变局开始第三百四十一章 军心大乱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八十章 重骑营首秀第五百九十二章 怂恿大食开凿运河第一百五十二章 沧州之战(一)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战(七)第二百章 要当父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