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绵州之战(二)

“传令全军不要停留,让绵州守军准备好饭食,咱们边吃边走。”胡敬璋传令前锋越过绵州朝成都府急速开拔。作为先锋官的刘知俊得到传令兵传讯之后一边派人通知绵州守军准备干粮和饮水一边催促部下加快速度。这时候的刘知俊和胡敬璋两人是心头冒火,心烦意乱,派往成都的数拨信使均是石沉大海,了无音讯,这让两人心底的石头是越来越沉。

“老大,李茂贞的军队已经过了山口,距离咱们已经不足五十里路程了。”绵州城西北的一处山岭处,前出负责探查敌情的柳永和突击小队在见到胡敬璋的前锋时正要打算回去汇报,对方的探马也忽然前出朝着城中的方向而去。

“咱们换一条路马上通知大帅。”柳永不知道对方的探马是准备干什么,所以留下几个人之后果断走小路回去找薛洋。

此时的薛洋早已经将绵州拿下,原本的绵州守军被第三营突袭之后全军覆没,少部分逃出城之后也被突击小队分路击杀,现在的绵州和成都府一样早已经悄悄变了天。

“大帅,敌军前方距离咱们已经很近了,估计也就是一个多时辰的路程了。而且快马也已经朝城内而来。”柳永赶在对方探马之前找到薛洋。

“吩咐下去,打开城门,不出破绽,让那几个反正的士兵和军官出面招呼对方的信使。第三营主力立即前出埋伏。”薛洋果断开始布置,让柳永负责城内的一切,自己率军出城准备截杀对方的前锋。

“大帅,咱们人少,不如谨守城池为好啊。”柳永一看就是没有经历过战争洗礼的,所以面有难色道。

“你放心吧,打仗的事情有我在,你负责后方就好。城内我留了一队人马,到时候会配合城外主力出击的,战事不需你担心。”薛洋也来不及解释什么率军出城之后开始埋伏在城外五里处一个小树林里,这片小树林刚好被出城的驿道一分为二,两边埋伏下重兵之后薛洋也在静静的等待对方的出现。

时间在一点一点往前走,刘知俊派往绵州的探马也回报绵州已经准备好一切等待大军归来。这一切让刘知俊稍稍放心,开始催促手下人加快脚步,而众士兵听到有饭食之后脚步也陡然加快,却不知道自己一头栽进了别人种下的陷阱之中。

对方的脚步加快,薛洋的第三营负责前出跟踪敌情的士兵很快就发现了对方的踪影,而这也预示着这场埋伏战即将开始。

川中这边李茂贞被打的猝不及防,山南道那边在陈宇派李飞雪步骑扫荡鄂州和隋州之后,整个山南东道宣武军的势力被连根拔起,葛存周率领三万余残兵败将狼狈退了回去。这让朱全忠怒不可遏,直接下令将葛存周革职查办,连带着王彦章和张归厚也遭了秧。

而早就预料到这一战结局的谢瞳闻言则是直接喷出一口鲜血,倒地不起。这位才智卓绝的股肱之臣在连番打击之后终于病倒。而这个消息让朱全忠吓得再也顾不得处理葛存周丧师失地的罪责,慌不叠的抽调全城名医给谢瞳治病。

不过就在此时郑璠布置在川中的人马也得到消息飞鸽传书至汴州,接到情报的郑璠脸色大变,急急忙忙走进谢瞳的官邸。此时的谢瞳已经醒了,之前只不过是急火攻心,一口血堵住了嗓子眼,淤血吐出来反倒是好了不少。见到郑璠脸色沉重也不理会朱全忠就在身边,让大夫出去之后直接问道:“郑大人是不是出了什么事?”

“据可靠消息,天策军阴平渡险已经拿下了成都府,李茂贞也下落不明,估计已经落入天策军手中了。”郑璠一阵叹息,自己在川中布置了这么久到头来还是没办法阻挡对方这种攻击方式。

“立即将这个消息传递给王建,给他一个建议,让其趁乱占领西川南部,和东川险峻相连接,将李玄清的势力堵截在西川。”谢瞳想也不想直接绕过朱全忠给郑璠下达命令。

郑璠点了点头出门去布置,而朱全忠的脸色也变了变,在看到谢瞳惨白的脸色之后忍不住问道:“依先生之见,咱们下一步该如何?”

“主公,葛存周是帅才,此次失利无关军队本身,还希望主公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谢瞳给朱全忠徐徐解释道:“天策军下一步肯定是准备一统川中,咱们让王建占领西川南部就是要给他制造麻烦,同时也是让王建多一点实力和李玄清对抗,好给我们争取一点时间。主公此时应该迅速整训全军以应对随时可能发生的变化。天策军北方战线的部队基本上没有动用就是看我军下一步动向,如若持续增兵荆南,必然造成腹地空虚,对方几十万骑兵如果大举南下那就是灭顶之灾了。”

“此时我和郑大人已经找到了对方那种会爆炸的新式武器的配方了,正在抓紧时间试验,希望在将来双方大战的时候发挥作用,克制对方的骑兵大队。”此时的谢瞳已经顾不得当初和郑璠的约定了,决定告诉朱全忠。

“先生是如何得到这种配方的?”朱全忠霍然起身,又惊又喜道。

“这本来是道士炼丹的时候无意间得到的配方,李玄清如何弄到手我不得而知,但是我和郑大人确实是在休整运河的时候从一个游方道士手中取得的。”谢瞳对于自己能够得到火药的配方一笔带过,但是脸上依然有化不开的忧愁,“主公,此次山南道损失精兵十余万,丁会将军也以身殉职,可悲可叹。我宣武军的实力整体上已经落后天策军不少,还望主公能够励精图治,整军经武,不要让差距越来越大才好啊。”

谢瞳的话意有所指,朱全忠闻言也是尴尬不已,但是还是连忙点头。两人继续说了一会话之后朱全忠才从谢瞳府邸回去。不过谢瞳可能不知道的是,自己和郑璠保密了这么久的秘密会因为想要激励朱全忠而和盘托出之后会那么快被玄影卫探查到。

其实起因倒不是朱全忠嘴巴不严,而是人有的时候的好奇心作祟。在知道谢瞳已经秘密试验火药配方之后朱全忠忍不住找到郑璠说是想要去见识见识火药。郑璠见到是谢瞳告诉朱全忠的没有二话带着朱全忠来到城外的一个隐密基地,这个外表挂着军械修理局的机构居然就是火药研制基地,这让朱全忠赶到诧异。但是此时的这个基地却没什么好参观的,因为是秘密研制,所以很多原材料搜集的过程都比较慢,甚至不能明目张胆的去做实验,所以到目前为止,郑璠才刚刚将所有材料搜集齐全,还没有按照配方进行配比试验。

朱全忠大手一挥决定让自己的亲卫燕子都参与其中,并负责保卫任务。这让郑璠脸色一怔,随即浮现出复杂的神色,但是还是点头答应了。

但是燕子都是玄影卫的重点关注对象,一个破落的修理局居然动用燕子都,虽然郑璠竭尽全力动用各种计策进行伪装,却没有瞒过彪子的眼睛。说实在的双方的重点监控对象就是中高层和重点部队的动向,燕子都作为宣武军的精锐同时负责朱全忠的安危,一举一动都在玄影卫的监控范围之内。

在查到这一点之后彪子开始祭出自己的杀手锏,一面派人试图和这个修理局搭上关系,另一方面开始从很远的地方挖地洞,准备近距离监听这里面的动静。与此同时急速传书大本营,汇报宣武军的异动。

玄影卫这边在盯着宣武军的动静,而宣武军那边也在川中给天策军使绊子。东川的王建很快就收到了宣武军传递过来的消息,大惊之下的王建急召前线的王衍询问李茂贞的动向,得知胡敬璋引军撤离巴州之后,王建思之再三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往王衍同样引军撤出巴州,急速南移。

这个让王衍大跌眼镜的决定也在一瞬间粉碎了联军想要阻拦天策军正面兵团的企图。虽然不明白自己的兄长为什么做出这个看似荒唐的决定,但还是忠实的执行了他的命令,并将这个决定告诉了联军的温韬。

王衍不明白王建的意思,但是温韬却敏锐的把握住了其中的关键,在王衍撤军之后自己也率军火速往绵州撤退,准备追上胡敬璋,要将自己心中的想法告诉胡敬璋。

在他看来成都府八成是已经陷落了,此时去救援早已经来不及了。既然如此还不如趁着手中还有兵权或者南下占领川南割据一方,或者直接和天策军谈判让出西川。此时的温韬倒是没有太多的私心,有胡敬璋这尊大神在,整个李茂贞的岐军除了李茂贞就听他的,其他人充其量只能算是部将存在。

温韬的反应虽然快,但是他不知道的是此时的胡敬璋已经和绵州守军打了起来,准确的说是先锋刘知俊被埋伏的薛洋打了个措手不及。当源源不绝的天策军士兵从树林中杀了出来的时候,整个岐军的先锋一下子被打蒙了,刘知俊自己本人都来不及反应就被对手硬生生的围在其中。与此同时绵州城中一队人马也紧随杀出,这样一来等于自己是被对手三路合围,而且后路还没抄。

天策军的士兵从树林中扑出,后续如雨的箭矢也瞬间打乱了岐军的部署,就连刘知俊自己都被一箭射下马背,就这样前方一万多人被三下五除二收拾了。乱局之中刘知俊被亲兵扶了起来,趁着混乱逃了出去。

薛洋也顾不得刘知俊的死活,将那些没死的乱兵全部抓了起来赶入城中交给柳永,让他带着这些战俘抓紧时间整修城防,制造各项防御措施,准备面对面的和胡敬璋过过招。

但是此时的胡敬璋也已经被后军派来的快马追上了,告知了巴州发生的事情,与此同时温韬不放心胡敬璋,自己也随后赶到,将自己心头的设想告诉了胡敬璋,建议胡敬璋想办法南下割据川南。

也就在这时,刘知俊带着几十名亲卫狼狈不堪的回到胡敬璋面前,将前方被伏击的事情汇报给胡敬璋。

“大帅,对方已经拿下了绵州,留给咱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成都府八成是已经陷落了。何去何从还请大帅速速决断。”温韬立即起身道:“末将誓死拥护大帅。”

“末将也愿拥护大帅,鞍前马后在所不辞。”刘知俊看了温韬一眼,同样说出了这样的话。

胡敬璋知道两人的心思,闻言长叹一口气道:“诸位你们要想好了,如果我们南下咱们在成都府的家眷怎么办?”

“大帅有所不知,天策军讲究依法办事,大帅和刘将军又没有什么劣迹,天策军不会对两位的家眷怎么样的。了不起就是我家了,不过我温韬尚未有子嗣,连个正妻都没有,倒也没什么。”温韬见到胡敬璋已经有了决断,急忙道。

“不管南下还是北上,绵州咱们必须要拿下。绵州是我岐军的后勤基地,囤积着我们前线大军一年多的粮草器械,如果没有这些物资即使我们南下也将无家可归。川南的地形复杂短期内无法养活咱们这近十万人马。”刘知俊指着前方的绵州城道。

“那就试试吧,如果绵州能够拿下最好,如果不能咱们可以直接去泸州,只要到了泸州就开阔天空了。往西可以直接去大长和的建昌府,往东可以拿下牂牁。”温韬倒是很豁达,同时也指出了未来的前路在哪里。

“既然如此,咱们马上兵进绵州,以三日为期,如果三日未能攻克,则需要马上掉头直接南下,否则必然陷入进退失据的危险。”胡敬璋点了点头开始整军往前。

其实对于攻打绵州如果不是后勤需要他根本不愿意在此消耗兵力,自己手中的十万大军是这些人最后的本钱不应该去和天策军拼消耗。但是为今之计也是无可奈何,明智不好打也要打了。

而此时身处绵州的薛洋已经知道对方很快就会大军主力赶到,但是还是没有料到会有那么多,漫山遍野的岐军士兵让薛洋倒吸一口凉气,这该有十万人吧?如此多的军队难不成胡敬璋将前线所有的岐军全部撤了回来?想到这里的薛洋也开始紧急传讯正面兵团钱宁,让他火速占领巴州然后和自己合力击破胡敬璋。

一场大战在绵州城外就此展开。这一次胡敬璋能够如愿呢?而薛洋在以绝对劣势的兵力面对十万大军昼夜不停的攻击是否能够支撑到主力前来呢?直到战后李玄清对于川中短时间内发生的这么多变化仍然是百思不得其解,这个胡敬璋不是应该早死的嘛?怎么现在打仗打得有声有色?而且居然还打到国外去了。

“国外?”李玄清喃喃自语的时候浑然没发现门口徐天翔莫名其妙的眼神。

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长鸣第五百七十五章 图穷匕首现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儿井和井渠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荣的心思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业扩张(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四百零六章 请君入瓮(中)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财富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击战第二百二十章 生死一搏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胜是负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阗灭国(五)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复第五百一十一章 决死一战(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门关之战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样的京汉线第五百三十七章 边境堡垒和贸易第二百四十二章 两线战略第十八章 灵州军营(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业革命与五年计划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后的争夺(中)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战(二)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舰队起航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五百七十章 天启十一年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战(中)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计划第五百四十三章 东北国营农场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关外的炮声第五百三十七章 边境堡垒和贸易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达岭大捷(下)第一章 一梦千古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开始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军的最后(中)第五百八十五章 颠倒乾坤第五百九十二章 怂恿大食开凿运河第五百七十九章 东航探险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击战(上)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遥望玉门关第一百零四章 关中发展(五)第八十三章 疲敌之计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五百四十九章 丝绸铁路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银行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军舰队编制和布局第五百八十二章 钱庄改革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贸易协定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择第一百五十一章 东西呼应第四章 鬼门弟子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获巨大第四百零七章 请君入瓮(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广州第二百七十一章 围点打援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袭(上)第四百零六章 请君入瓮(中)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军生变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获巨大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经济刺激计划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五百三十七章 边境堡垒和贸易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纪台风第六百二十四章 异域战争第一百五十六章 沧州之战(五)第十二章 三年学艺(上)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业基地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烛第四百六十五章 驾临安西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唐联盟(上)第三百一十章 追击胡敬璋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业扩张(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五百二十章 持节巴格达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军的最后(上)第三十七章 打出来的交情第八十九章 大战前夕第五百八十章 发战争财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运河(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业扩张(下)第六十七章 长安来使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难干(六)第九十章 名将悲歌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战(五)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锅第五百六十六章 观战团回国第三百七十一章 诸教隐没(中)第一百四十章 以义之名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五百八十章 发战争财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钱庄(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编授衔(上)
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长鸣第五百七十五章 图穷匕首现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儿井和井渠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荣的心思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业扩张(上)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四百零六章 请君入瓮(中)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财富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击战第二百二十章 生死一搏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胜是负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阗灭国(五)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复第五百一十一章 决死一战(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门关之战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样的京汉线第五百三十七章 边境堡垒和贸易第二百四十二章 两线战略第十八章 灵州军营(下)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业革命与五年计划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后的争夺(中)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战(二)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舰队起航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五百七十章 天启十一年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战(中)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年计划第五百四十三章 东北国营农场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关外的炮声第五百三十七章 边境堡垒和贸易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达岭大捷(下)第一章 一梦千古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开始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军的最后(中)第五百八十五章 颠倒乾坤第五百九十二章 怂恿大食开凿运河第五百七十九章 东航探险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击战(上)第六十四章 同室操戈(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遥望玉门关第一百零四章 关中发展(五)第八十三章 疲敌之计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五百四十九章 丝绸铁路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银行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军舰队编制和布局第五百八十二章 钱庄改革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贸易协定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择第一百五十一章 东西呼应第四章 鬼门弟子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获巨大第四百零七章 请君入瓮(下)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广州第二百七十一章 围点打援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袭(上)第四百零六章 请君入瓮(中)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军生变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获巨大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经济刺激计划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五百三十七章 边境堡垒和贸易第二百七十九章 世纪台风第六百二十四章 异域战争第一百五十六章 沧州之战(五)第十二章 三年学艺(上)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业基地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烛第四百六十五章 驾临安西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唐联盟(上)第三百一十章 追击胡敬璋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业扩张(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五百二十章 持节巴格达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军的最后(上)第三十七章 打出来的交情第八十九章 大战前夕第五百八十章 发战争财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运河(二)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业扩张(下)第六十七章 长安来使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难干(六)第九十章 名将悲歌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九十五章 城郊之战(五)第四百六十一章 水落石出(下)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七十四章 新式火锅第五百六十六章 观战团回国第三百七十一章 诸教隐没(中)第一百四十章 以义之名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五百八十章 发战争财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钱庄(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编授衔(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