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财富

“皇上,好消息啊,南诏那边的战事基本上结束了,薛洋在询问什么时候班师呢。”一大早李玄清刚刚开始准备吃早餐,徐天翔就大步走进了千秋殿的大门,笑道。

“二哥还没吃早饭吧?坐下来一起吃吧。”李玄清看着这家伙无可奈何的叹了口气,这表情让一边在教小天启吃饭的巧兮忍不住笑意,站起身来招呼徐天翔坐下,让身后的侍女加了一副碗筷。

“你呀,改天我要收伙食费了,这一个月你都有一半的时间来蹭饭了,这不叫伙食费我和巧兮都被你们这帮家伙吃穷了都。”李玄清随手拿起一个春卷,边吃边笑骂道。

徐天翔倒是丝毫不见外,坐下来直接拿起一个包子笑道:“伙食费没有,但是饭还是要吃的,谁让巧兮手巧,这吃的都和外面的不一样,这花样是一个接一个,你吃的是什么,给我也来一个。”说完直接将盘子里最后一个春卷拿了过去,啃了一口啧啧称赞,嚷嚷着改天让伏瑶过来学习学习。

李玄清没理会这二皮脸,一边吃饭一边看着身边的小天启抓着一根小木勺在那慢慢的喝汤,一不小心塞到鼻子里去了,顿时呛得直拍自己的小饭桌,嘴里面也在咿咿呀呀的叫唤。这孩子似乎天生不怕生,前两天刚刚学会叫爷爷,就被张天虎带出去两天才送回来,期间居然也不哭不闹,跟着一群大人也是乐呵呵的。

几人还没吃完,门外岑天时匆匆走了进来,还没到跟前就笑道:“皇上,喜事,大喜事啊。”这一句话把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皇上,远航船队快回来了,回报的快船已经到天津港了,这是慕容刚刚送来的远航船队的最新奏报。”岑天时坐下来将手中的奏报递给李玄清笑道:“收获颇丰啊,快船让咱们派后勤船队去找他们,说是大部分后勤运输船都装满了财物,石炭都被扔了。”

“那还等什么,后勤部所属的运输船队赶紧出发啊,不要耽误时间,没有石炭指望风帆那得走到什么时候?”李玄清一边随口吩咐一边看着奏报点了点头道:“兴夏出海一趟这思想变化很高啊,财富来自于海洋,希望也来自于海洋,看样子在日本长了不少见识。”

“大哥哥,还有别的消息吗?有没有日本现状的描述?”巧兮凑过来问道。因为李玄清和巧兮已经不记得此时日本那边真正处在什么时代了,而且这一段历史还处在幕府时代之前,所以这方面的知识很重要。

“给,你自己看吧。如今的日本还在纷乱之中,到处都在打仗,所以也分不清到底是谁在主政。不过倒是见到了他们的天皇——松仁。”李玄清一边将手中的奏报递给巧兮一边摇头道:“兴夏此行已经在日本站住脚了,有一部分还在那边买下了几个矿产,雇佣人手进行开采,所出的货物也非常受欢迎,尤其是咱们的铁器制品和铜钱。”

“大哥哥,我看不如咱们近日启程去天津看一看吧,正好可以迎接远航船队回国。”巧兮放下手中的奏报笑道:“如果铜钱有效果的话那就多卖点给他们就是。反正我知道有一个地方铜矿很多,等海军闲下来带人去开采就是。咱们现在不需要太多的铜,需要大量的金银。”

天启二年七月底,也就在总参给薛洋下达主力班师的同时,李玄清夫妇开始启程去天津准备迎接徐兴夏的远航船队,而据后来的航海日志记载也几乎就在这一天,后勤支援船队也是在这一天找到了远航船队,成功的在海上会师。得到补给的远航船队原本的自由动力轮船开始加快速度追上了那些木帆船,浩浩荡荡的船队朝着渤海湾快速而去。如今是夏季正是东南季风鼎盛之时,所有船只都满帆行驶,船速比之前要快上一倍有余。十几天后也就是天启二年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远航船队的两艘出云级军舰率先赶到天津港码头。

此时的天津港码头是旌旗招展,锣鼓喧天,除了天津刺史府和幽州布政使府组织的官方宣传外,天津百姓也自发的走上街头和港口,开始庆祝远航船队回归一事。由于天津港是帝国第一个综合性港口,很多当初过来培训的水手海员等等基本上都落户天津,成为天津万千外来人口当中的一员。

“大哥哥,今天好热闹啊,咱们也跟着去跳跳舞吧。”巧兮和李玄清大老远就看到天津港的热闹,兴奋的走上前去。

不过很显然巧兮的愿望是不可能实现了,几乎是刚到现场就被认出来了,顿时所有人都开始给两人行礼,如今的大唐帝国虽然已经不流行跪拜礼了,但是这些百姓却还是自发的给李玄清夫妇下跪,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声腾空而起,所有人都簇拥着两人,想看看这对帝国最高的统治者,是他们给自己带来的富足祥和的生活,让所有人脱离苦海。

“乡亲们,大家不要跪我。我们今天来是迎接我们远航船队归国的。大家跟我一起去港口,去一起迎接那些英雄的远航勇士归来。是他们在大海中开拓希望,拓展航路带回财富的。我希望以后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顺着他们的步伐走出去,去开拓进取,去给帝国和百姓带来财富和希望。”李玄清的话点燃了所有人心头的激情,多年以后他自己都没有想到,无数的帝国百姓就因为这几句简简单单的话语跟随海军的脚步远走天涯,将帝国的脚步铺满全球。

传媒集团的记者一边描述当时场面的状况一边用自己热情洋溢的情感书写下这一期报纸的头条标题:海洋财富。

“呜啷”一声悠长的汽笛开始传到岸上,远处海面上开始浮现出无数白色的帆点,当中两艘矫健的身影开始脱颖而出,快速朝着面前开来。

“大哥哥快看,那是咱们的出云级军舰。已经开始减速排水,准备靠岸了。”巧兮指着这两艘军舰笑道,顺着她的指尖,只见几艘拖船已经逐渐靠了上去,军舰也已经开始减速。而后面的船只此时也逐渐清晰,一排排白色的风帆将整片海洋都装点成白色和天上的云彩一样,接天连海。

李玄清等看着海军军舰靠岸之后剩余的船只也陆续靠岸,庞大的天津港码头几乎都被他们给占满了,就这样还有不少船只中途直接改道去了山东的登州烟台还有十几艘军舰则直接去了新建成的大连港停靠,否则的话天津港非得被他们给挤瘫痪不可。

“北洋舰队出清号沧浪,出陆号张钰向皇上报告,本次出海圆满结束,请皇上指示。”由于郭崇韬在南线指导南洋舰队在儋州建立海军基地,所以海军处除了几个参谋以外其他人都没来,沧浪和张钰直接向李玄清行军礼汇报。

“欢迎回归,传令出清号和出陆号归建。”李玄清回礼之后肃然道:“你们是海军的英雄,也是我大唐的英雄。这一路披荆斩棘,开荒凿空功在千秋,告诉本次出海的全体将士们,我代表帝国所有子民谢谢你们这一路来的辛苦。”李玄清的话让他们这几个月以来的殚精竭虑一下子化为乌有,黝黑的面庞上面激动异常。

李玄清见过他们之后朝着他们身后一个身着白色长衫的男子笑道:“兴夏兄,久违了,这一趟走的不容易啊。”

“多谢皇上和皇后娘娘挂念,兴夏一切都好。此次远航满载而归,是我大唐之幸。”徐兴夏走上前行礼笑道。

“此次出海远航的将士们,你们的这次壮举是我大唐之幸,我李玄清感谢你们。现在我命令全体下船回家休整,好好和家人团聚,来日我们再征大海,一往无前。”李玄清的话让周边所有船只上的水手和海员热泪盈眶,纷纷回应这位年轻的帝皇的声音。

“兴夏兄咱们走,这一路上的事情还需要你多说说。”李玄清将现场交给沧浪二人和天津刺史去处理,自己和巧兮带着徐兴夏一行来到天津城北的一座庄园内笑道。

“皇上,臣此次出海沿途所见所闻都一一记录在这本航海日志上面。皇上关心的日本现状我这边也已经详细记载。简而言之,如今的日本犹如咱们以前的藩镇割据时代,各地豪强纷纷崛起,互相征战,他们的天皇大权旁落,根本起不到有效的震慑作用。而且那个所谓的征夷大将军也在逐渐取代天皇的威权。”徐兴夏解释道:“不过皇上预测的不错,日本境内确实有很多金银矿,此次出航我已经安排人手在日本奈良城附近买下了几座矿坑,正在开采。而且此次携带的中华物品,在那边非常受欢迎,那些豪强门阀士族根本就没见过这么多精美的商品,银钱就跟流水一般被咱们收上来了。此次回来除了购买了一些当地的特产,大部分船只运载的都是银子,少部分是黄金。为了报答皇上的指点之恩,我打算将此次贸易所得全部捐献给帝国政府。”

“那徐大哥这次可亏大了。徐家这一次可是花了不少精力,你这个徐家的家主可都是漂洋过海好几个月去日本了呢。”巧兮摇头笑道。

“兴夏不用这样,不过你此次远航收获这么大只怕帝国内部的各大商人肯定也会想方设法去航海,这股浪潮不能打断,但是也不能任由他们一股脑全部跑去搞航海,否则的话咱们帝国内部的经济秩序就要乱了。”李玄清微一沉吟,点头道:“首相岑先生马上就要赶来了,咱们到时候会同慕容部长商议一个完整的海外贸易协定,颁布全国,既要让帝国子民都能参与到这股浪潮之中,又要遏制住因为航海带来的其他弊端。”李玄清看了一眼徐兴夏笑道:“光顾着说正事了,你安排一下船只的事情,然后休息一下,三天以后咱们在天津刺史府召开会议。”

徐兴夏走后,巧兮走过来道:“大哥哥是怕咱们也会走前世西班牙走过的老路吗?”巧兮自然知道李玄清在想什么,拉着他的手道:“不知道大哥哥有没有什么办法制止?如果咱们不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只怕搞不好真的会变成现实啊。”

“是啊,前世大航海时代来临,西班牙和葡萄牙两国走在了世界的前沿,依靠着航海带来的红利,从全球范围内搜集财富,成了名副其实的全球帝国。但是他们却没有将这些抢来的巨额财富没有转化成社会发展的动力,反而花在了如何挥霍和培养高消费的奢侈生活上了,结果反而将巨额财富白白送给了荷兰和法国,资助了这两个国家在工业革命中快速崛起。”李玄清叹息道:“咱们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喜欢奢侈品,只怕新生的工商阶层一旦拥有巨额财富也会走向腐化,甚至还会带动咱们辛辛苦苦打造出来的心得政治阶层走向腐化。”

“只有坚决的将外来的财富转化成社会经济基础,变成发展工商业的动力和原力,我们才能够从根本上扭转这种局面。”巧兮笑道:“也不是没有办法,至少咱们有两千年的经验可以借鉴,而且还是全球范围内的经验和教训。”

巧兮的话让李玄清微微一笑道:“放心吧,我想到了一个办法,至少在短时间内能够达到效果,而且随着海关的完善,打击走私的手段增加之后只怕这种情景也会逐渐消失了。”

“大哥哥有办法了?”巧兮弯着柳叶眉笑道:“大哥哥是不是打算采取荷兰的办法?”

“嗯,也不算是,比他们的要稍微高明一点。至少不会出现后期那种状况。”李玄清微微一笑,将一副地图挂在墙上,边看边开始拟定自己所想的办法。巧兮在一边看着李玄清一边写一边想,不是点点头,和他一起指指点点,共同制定这份海外贸易协定。

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阗国灭(一)第二百九十章 编修唐史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关外的炮声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击战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军旗第一百九十章 组建海军(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贩卖人口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黄沙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四百八十章 一战惊天下第一百零一章 关中发展(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凤凰城(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钱庄(下)第七十七章 关中联盟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军东征(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战定高昌(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长鸣第一百九十九章 绵州之战(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沧州之战(七)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五百七十五章 图穷匕首现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烟第七十九章 乌梁素海遭遇战第三章 南天门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业的出路第一百九十九章 绵州之战(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钱庄(中)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广州第二百一十三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运河(五)第一百九十六章 绵州之战(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两线战略第五百零五章 崩开的多米诺骨牌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获巨大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发展规划第六百二十二章 东西逆转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变故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荣的心思第三百七十一章 诸教隐没(中)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礼第五百零四章 碎叶大战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九十八章 趁乱打劫(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河中大战(三)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军的最后(下)第七十三章 一年赌约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归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战(三)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业的春天(上)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后手第十九章 突击强化(一)第五百一十九章 马穆鲁克的无奈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门关之战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阗国灭(一)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龙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战起(中)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开始第五百三十九章 内部发展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帜(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战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绝和亲第五百零四章 碎叶大战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击战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五百二十七章 场面压制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鹘第一百零五章 两世缘定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复河西(五)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劳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厂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银行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并州事了第一百五十章 趁乱打劫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复河西(五)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号计划第四百八十九章 诱敌之计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八十五章 李茂贞的算计第五十章 打出来的带路党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财富第六百一十五章 战术佯动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战(中)第五百九十九章 极北航线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军东征(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离心第五百六十六章 观战团回国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胶问世第三百四十四章 凉州城外的火车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旧部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运河(三)
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阗国灭(一)第二百九十章 编修唐史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关外的炮声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击战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军旗第一百九十章 组建海军(下)第五百五十九章 贩卖人口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黄沙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四百八十章 一战惊天下第一百零一章 关中发展(二)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凤凰城(中)第一百一十二章 大唐钱庄(下)第七十七章 关中联盟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军东征(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战定高昌(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长鸣第一百九十九章 绵州之战(四)第一百五十八章 沧州之战(七)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五百七十五章 图穷匕首现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烟第七十九章 乌梁素海遭遇战第三章 南天门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业的出路第一百九十九章 绵州之战(四)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钱庄(中)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广州第二百一十三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运河(五)第一百九十六章 绵州之战(一)第二百四十二章 两线战略第五百零五章 崩开的多米诺骨牌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获巨大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发展规划第六百二十二章 东西逆转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变故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荣的心思第三百七十一章 诸教隐没(中)第四百九十二章 忙忙碌碌又一年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礼第五百零四章 碎叶大战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九十八章 趁乱打劫(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河中大战(三)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军的最后(下)第七十三章 一年赌约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归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战(三)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业的春天(上)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后手第十九章 突击强化(一)第五百一十九章 马穆鲁克的无奈第三百三十八章 玉门关之战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阗国灭(一)第五百零二章 穿越沙漠的巨龙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战起(中)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开始第五百三十九章 内部发展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帜(上)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二)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战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绝和亲第五百零四章 碎叶大战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击战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五百二十七章 场面压制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鹘第一百零五章 两世缘定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复河西(五)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劳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厂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银行第三百六十七章 收拾民心(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并州事了第一百五十章 趁乱打劫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复河西(五)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号计划第四百八十九章 诱敌之计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八十五章 李茂贞的算计第五十章 打出来的带路党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财富第六百一十五章 战术佯动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战(中)第五百九十九章 极北航线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军东征(上)第三百七十三章 上下离心第五百六十六章 观战团回国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胶问世第三百四十四章 凉州城外的火车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旧部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运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