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

“皇上,大喜事啊,海军和徐兴夏已经安全返回帝国了。”天启二年腊月初八,总参那边接到了山东烟台港的汇报,出海船队再次胜利返航。

“腊八回来了,这次时间比起之前有点短啊。”李玄清笑道:“如今的天津港已经冰冻封港,这对于咱们冬季来说真是个大麻烦。他们的船队没有一部分去其他港口吗?”

巧兮接过烟台港的汇报看了看道:“这汇报上没有多说什么,只是交代了一下到港的日期和船只数量等等,海军处的军舰好像在登州港停泊了。不过这件事也给我们提了一个醒,咱们北方的港口受到寒流影响太大,想办法再海州建立一个全新的港口吧,这样一来的话可以和上海新港遥相呼应。”

“我也想建设海州港啊。”李玄清摊了摊手苦笑道:“可是海州那边的情况并不好,如果改造成大型的新式港口的话只怕需要动用的人力和财力非常多,咱们帝国的财政支撑不了这么基础建设工作。而且咱们东面航线的目的地只有日本和三韩。所以东面的北方的港口暂时不需要那么多了。等到松江省开工建设,实际上咱们的疆土就直接抵达日本海了,所以说在财力不允许的情况下咱们也只能缩减港口建设的数量了。”

巧兮皱着眉头思索片刻继而道:“好像也只有这个办法了,咱们现在占领的地方好像都是咱们自己的国土,也不能向当年西方那样搞殖民主义,搜罗财富支撑帝国快速发展。”顿了一下皱眉道:“大哥哥,咱们发展海洋贸易只怕最终的目的地还是印度、沙特和欧洲这些文明发展比较繁华的地方,其他地方就算咱们能力达到了,还需要大量的时间才能够攫取当地的财富啊。”

“你是说咱们东边和南边那些半岛和岛屿上现在存在的文明大多数都还是农耕火种的时代吧?开展贸易只怕未必有用,实际占领然后同化必然会极大地稀释咱们帝国发展的发展动力,因为广袤的领土和资源很容易就能够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搞不好那些轻易得到财富的帝国海外先驱者会沉醉在这些财富和享受上面,从而失去了在工商业上面的发展,最后又走回到历史的老路上面去了。”

“所以说要把控好海关,还要建立起强大的海军,除了防止这些变质的海外先驱者携带大量的财富回国扰乱国内积极向上的社会风气,更重要的是打击海外分裂势力。”李玄清点了点头笑道:“现在说这些有点早了,到时候再说吧,巧兮今天是腊八,咱们皇宫有没有熬腊八粥啊?”

“不仅咱们要准备腊八粥,今天一大早内阁那边就传来了岑先生邀请大哥哥去举行腊祭呢。咱们前两年都是太忙了,现在南北平定,帝国基本上一统,所以大家都在期待咱们皇室能够出面和百姓同时举行腊祭,来祈祷神灵保佑平安,喜获丰收。”巧兮将早上内阁那边传来的消息告诉李玄清,然后问道:“大哥哥咱们什么时候去啊?”

“既然这样咱们就过去吧,相比岑先生把一切都搞好了就等着咱们出现了。你让如烟带着小天启也参加吧。如今咱们皇室可就咱们三个人,所以啊不能缺席啊。”李玄清让巧兮通知如烟带着小天启也去内阁大楼那边,自己和巧兮则提前过去了。

其实他们夫妻俩过去的时候内阁那边已经准备好一切了,岑天时和徐天翔带着军政两大机构的直属人员都已经集合了,律法院因为杜让能以及两位副院正都在南方指导律法院分立计划,所以律法院的留守人员也跟随岑天时到来了。

“皇上,皇后,你们来了,咱们都已经准备好了。”岑天时见到李玄清和巧兮联袂而至顿时笑道:“前两年太忙,很多类似于腊祭这样的活动咱们都能免就免了,但是如今帝国南北无事,还是可以参加一下这样的活动。”

李玄清点了点头笑道:“既然如此,咱们就去祭天坛吧。”李玄清和巧兮在内阁大楼门口乘上玉狮子带头朝着祭天坛而去。原本内阁准备的是皇帝的銮驾但是被李玄清给拒绝了,对于那种前呼后拥的做法很反感,所以直接放弃了,连带着小天启和如烟也没有乘坐辇车而是骑马跟在李玄清身边。

众人来到祭天坛的时候很多百姓已经自发的围在了祭天坛的外围就等着腊祭仪式的开始。长安的百姓很多都见识过以前皇帝参加腊祭的场面,但是对于新的大唐帝国很多百姓一开始以为帝国政府废除了腊祭活动,结果没想到一大早就被帝国公告给通知了,大唐帝国皇帝李玄清带领帝国全体高层出席腊祭仪式。

李玄清一行人到的时候基本上腊祭需要准备的所有东西都已经备好了,祭祀用的祭品是三牲六畜和腊八粥。李玄清带领所有高层参加完祭祀以后将所有的腊八粥派送给前来参加围观祭祀的百姓,并且将传媒集团此次的腊祭活动全文记载下来然后发往全国。

岑天时等人对于腊祭的活动本身也没有太多的要求,但是对于最后李玄清对于传媒集团的要求很感兴趣,对于新生的传媒行业他们自然没有李玄清和巧兮那样运用自如,所以在回来的路上,巧兮带着小天启提前回皇宫,之前这小家伙在祭祀仪式上也不安分,差点在众人举行祭礼的时候独自站起身来跑到祭台边上往下看,还自顾自的朝下挥手说话,差点让如烟吓得魂飞魄散,不过还好李玄清伸手给他逮了回来,按在自己和巧兮中间,这一下这小家伙倒是老实了,但是那双大眼睛依旧是四处张望,充满了好奇。

“皇上,不会打算这次徐家船队抵达港口的时候传媒集团的人也在吧?”岑天时想到一个问题来到李玄清身边问道,对于传媒集团的威力在巧兮整顿传媒集团内部实行新的管理制度和业务开展制度之后就逐渐发挥出来了,政府文告和社会上各种各样的问题的反应,实际上起到了监督各地政府的作用,这种一个地方发生的事情要不了多久就能传的全国都知道的办法让各地政府都不得不认真对待这些手持民政部特质的记者证的传媒集团员工。

两人聊着这传媒集团对于政府和民间信息传递和政府监督作用的时候已经抵达内阁大楼,徐天翔那边也已经收到了玄影卫传来的消息,海军处那边会有专人回长安汇报此次日本之行的经过,并且提到海军处准备在日本独立开辟一个港口的事情。

“这是打算开辟海外殖民地了。”李玄清一句话让徐天翔和岑天时两人都愣住了,随即反问道:“什么是海外殖民地?”

“就是在海外拥有的非帝国正式领土但是享有高于当地土著居民权益的地盘。”李玄清一时之间也解释不清楚殖民地的定义,所以随后说了一句之后继续道:“去通知海军处的人,这件事可以操作,日本那个地方良港很多的,可以找一个独立的岛屿来占领,作为未来前出日本的帝国基地,不管是军方还是民间的都可以依靠的基地。”

“那不就是帝国的疆域吗?”徐天翔听到李玄清这么说直接问道:“这贸然去占领别国的领土是不是有违我大唐的作风啊?”

“什么作风?抢到手的就是咱们自己的。大不了几百年以后再考虑还给他们就是了。但是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以后不管是海外还是内陆,凡是交通要道等重要地方抢到手的就必须想办法拿下纳入到帝国的正式同时区域去,即便地方比较远也不要放弃,这是事关帝国以后发展的大事。”李玄清打断了徐天翔的话,将他扳回到自己的思路上来道:“咱们以前不是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吗?既然是这样的话那些地方本来就是咱们大唐的,我现在只是需要占领一些重要的地方来保障帝国的权益,所以说还是很尊重当地的百姓的。”

说完这些之后李玄清正色道:“还是咱们之前说的那句话,大唐帝国第一任务是维护帝国子民的利益和帝国的利益。这是首要任务,如果有任何利益与这个相冲突都必须放弃。你明白什么意思吗?”

“皇上的意思是帝国第一,帝国的百姓第一的原则是吗?”岑天时倒是明白了李玄清的意思,这种思想虽然霸道,但是之前李玄清在讨论和外部番邦外交的时候已经说过这个问题,所以也没有多说,对于手持帝国子民的户籍证明或者是民政部颁发的证明书的都是帝国子民,都是帝国需要守护的对象。

“让海军处的人回长安之后来找我,我来帮他们选一个基地,对了他们都去了两次日本了,大体的日本地图和内部的政治势力团体的划分应该搞清楚了吧?下次再去的时候可以派遣海军陆战队随同行动,以后安排部队轮番驻守基地,防止任何人破坏和威胁咱们的海外基地。”李玄清吩咐完这些之后转头朝长庆殿走去,他要去制定海外基地的条文去。顿时内阁首相办公室就剩下徐天翔和岑天时相视苦笑。李玄清的思想和他们之前接触的历朝历代对待外邦的做法大不相同,以前都是委屈自己,方便他人。到了李玄清这里则直接改变了,变成了事事以维护自己的利益为原则,这种做法肯定会有损当地势力的利益。

“看样子咱们还是需要转变思想了,皇上的想法虽然和以前不一样,但是却实实在在的是保护咱们帝国和子民的利益。我想随着海外贸易的持续进行加上安西那边的行动,外事将会成为帝国重要的组成部分,你我可要做到心中有数才行啊。”岑天时看着李玄清消失在内阁大楼道。

“其实我也知道皇上的做法才是最符合帝国利益的,但是这样会不会让那些番邦误认为咱们不是天朝上国了,以后对于咱们的印象也会改变啊?”徐天翔也知道李玄清的想法,但是他这些年坐在总参谋长的位置上,做任何事情早就习惯夹带着政治的观点了,所以有些苦恼。

“其实想想也是,天朝上国是他们朝圣的地方,可不是让他们占便宜的地方。而且什么是天朝上国?那就是咱们帝国子民出现在任何地方,只要有人敢侵犯他的利益,那就是侵犯帝国的利益。”岑天时想想也跟着道:“至于以前的做法难道就是对的?我看也不见得嘛?以后咱们的做法也将是后代子孙借鉴的经验了。”

徐天翔和岑天时在内阁大楼聊这件事的时候李玄清回到千秋殿和巧兮说了一下海军处的想法,和岑天时等人不同巧兮对于后世出现的殖民地可是一点都陌生,所以和李玄清一样第一反应就是海外殖民地。所以闻言笑道:“大哥哥这个想法很好啊,日本的景色还是很不错的。咱们到时候可以听听海军处的想法,看看他们打算在哪建立基地合适。不过我个人觉得啊,不行直接将他们一个大岛给占领下来,反正就现在日本的那些本土势力,海军陆战队估计都能统一全日本了吧?”

李玄清看了看手中的日本全图点点头笑道:“不行就直接占领四国岛吧?这里靠近他们的政治中心,咱们占领之后只要派一支部队驻守辅助一些火炮什么的就可以直接长久守卫了。”

“对了现在的日本对于北海道那个大岛的掌控能力应该不大吧。咱们到时候可以打完三韩之后从背后占领那里,将日本的势力压缩在他们的主要大岛之内。”巧兮显然是前世的怨念不浅,所以想了想指着最北端的地方娇笑道:“到时候我们出钱买下一些小岛,到时候可以建立一些度假胜地了,那样就完美了。”

巧兮的话也让李玄清勾起了一些久远的回忆,顺着手指悄然滑到了其他地方,手指落下的地方一连串的岛屿接连出现在视线内。

第二十三章 突击强化(五)第五百零四章 碎叶大战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阗灭国(五)第八章 变局开始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夺食(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业的春天(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联盟(中)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阗灭国(五)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劳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三十七章 打出来的交情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二百七十章 决战岭南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开始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阗国灭(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观战团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编授衔(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劳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一百七十章 南守北攻(中)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军东征(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钱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阗国灭(六)第四百八十章 一战惊天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汹涌第二百八十章 兵临广州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军东征(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归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骑施终结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战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六百零二章 十万劳工开运河(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汉化政策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发展规划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战(五)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纪公审第六章 劫后重逢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万战俘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战端第二十一章 突击强化(三)第四百八十章 一战惊天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达岭大捷(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九章 兄弟团队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黄沙浪滔滔第四百章 突袭护密(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铁路动脉(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铁路动脉(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旧部第六百一十四章 埃及大战(下)第三章 南天门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绵州之战(二)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复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胶问世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计划第二十一章 突击强化(三)第六十九章 错综复杂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险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战(二)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战(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二)第二十九章 长安之战(中)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战(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样的京汉线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战(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归第二百九十章 编修唐史第五百三十一章 咸海攻略第一百九十九章 绵州之战(四)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战[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战]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谍影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经济刺激计划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败第二百七十四章 刘士政的宝藏第三十章 长安之战(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国并立第三百六十五章 功败垂成第三百四十八章 肃州风云(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长鸣第一百零二章 关中发展(三)第十八章 灵州军营(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参战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后的回鹘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开始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阗国灭(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阗国灭(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岛统一进程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舰队起航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发(上)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凤凰城(下)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万战俘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战术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虏比胜仗更重要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
第二十三章 突击强化(五)第五百零四章 碎叶大战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阗灭国(五)第八章 变局开始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夺食(上)第四百九十九章 西北工业的春天(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联盟(中)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三百九十八章 于阗灭国(五)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劳第五百四十一章 民族大融合第三十七章 打出来的交情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第二百七十章 决战岭南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开始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阗国灭(四)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观战团第一百一十六章 整编授衔(下)第四百八十九章 以逸待劳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一百七十章 南守北攻(中)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军东征(上)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钱第三百九十九章 于阗国灭(六)第四百八十章 一战惊天下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汹涌第二百八十章 兵临广州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军东征(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归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骑施终结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战第五百一十四章 真假大食第六百零二章 十万劳工开运河(下)第三百三十四章 汉化政策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发展规划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战(五)第五百七十六章 世纪公审第六章 劫后重逢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万战俘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战端第二十一章 突击强化(三)第四百八十章 一战惊天下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达岭大捷(上)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九章 兄弟团队第四百六十七章 大漠黄沙浪滔滔第四百章 突袭护密(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铁路动脉(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铁路动脉(上)第三百三十三章 安西旧部第六百一十四章 埃及大战(下)第三章 南天门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绵州之战(二)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复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胶问世第三百五十二章 西南直道计划第二十一章 突击强化(三)第六十九章 错综复杂第五百四十二章 南洋大探险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战(二)第九十二章 城郊之战(二)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二)第二十九章 长安之战(中)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战(上)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样的京汉线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战(四)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归第二百九十章 编修唐史第五百三十一章 咸海攻略第一百九十九章 绵州之战(四)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战[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战]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漠谍影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经济刺激计划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败第二百七十四章 刘士政的宝藏第三十章 长安之战(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国并立第三百六十五章 功败垂成第三百四十八章 肃州风云(下)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长鸣第一百零二章 关中发展(三)第十八章 灵州军营(下)第二百五十九章 靺鞨参战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后的回鹘人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开始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阗国灭(一)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阗国灭(二)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岛统一进程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舰队起航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发(上)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凤凰城(下)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万战俘第二百七十二章 攻心战术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虏比胜仗更重要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