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二)

“大哥哥,你一大早就在忙啊。”千秋殿内,巧兮端着早饭走了进来,见到李玄清正在对着地图琢磨,顿时问道。

“我只是在想第一次产业革命的条件是什么,巧兮你还记得吗?”李玄清琢磨来琢磨去,都没想明白。

巧兮闻言歪着脑袋想了想道:“我只记得书上说的条件,要不我背给你听听。第一是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加速推行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第二就是资产阶级通过大规模地对外掠夺以及在国内实行的国债制度和消费税政策,积累了巨额财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所必须的货币资金;第三大规模的圈地运动,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和广阔的国内市场;第四是工场手工业的蓬勃发展,培养了大批富有实践经验的熟练工人,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创造了条件;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成就,特别是牛顿的力学和数学,为机器的产生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第五是蓬勃发展的工场手工业,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仍然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李玄清点点头道:“政治制度的建立、初始资金、劳动力和市场,自然科学的成就,基本上也囊括了所有的方方面面了。巧兮你说咱们现在还缺什么?”

“其实巧兮觉得什么都不缺,只是有一样东西需要改变。”巧兮见到李玄清神神叨叨的念叨着,往日里俊朗的面庞都显得有点沧桑,禁不住一阵心疼,走过来轻声道:“主要是百姓的观念没有变,甚至就连岑先生他们的观念都转不过来。如果观念变了,我想一切都能水到渠成的。我看咱们要不要先建立起一整套的家族企业,然后以皇家的身份去带动影响别人?把时间拖长一点也许会有效果,否则的话即使蒸汽机研究出来了,我相信阻力也是一样的。”

“埋下头去,需要什么就造什么,其他的不要管,反正咱们家也不需要什么资产,到最后全部捐出去也可以的。”巧兮的话也让李玄清陷入了沉思之中,其实她说的李玄清未尝想不到,只是一直以来这个都是一个难解的问题,自己拼命的新增新的制度、建立新式的学校,不就是想要掀开新的民众新的观念转变吗?但是从目前来看可能还真的做得不够,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好,那么即使倚靠自己的能力强行将重工业体系打造出来,到最后可能真的失去了用武之地了。

“那巧兮说,我们当务之急是应该怎么做?”李玄清沉吟半晌,抬起头来看着身边盯着自己的巧兮问道。

“唔,那就修路架桥吧。不管怎么样,铁路运输总是需要的,加速货物流通,促进商业繁荣本身就是推动时代进步的最大因素之一,咱们做好这件事,再加上大哥哥推广的教育,我想后面的事情也能够接的上去。再就是把那些阻力大的企业都挂在我们名下,这样可以避开很多麻烦的。”

看着巧兮歪着小脑袋的模样,李玄清轻轻松了口气,久违的露出了笑容道:“回头记得以我的名义从钱庄借款,然后扩大你的宝马厂,建立一个重工集团,提前布置,我会让后勤部开始试验铁轨,然后给钢铁厂下订单,等这些完成了,重工集团分设一个轨道制造厂,我们从自己开始做起。”

“放心吧大哥哥,这些巧兮都会做的。到时候还会拉着飞雪姐姐的。不过大哥哥想好了集团的名字没有?”巧兮见到李玄清恢复了以往的神采,顿时开心起来,把都快凉了的早饭端过来,笑道。

“就叫大唐曙光工业制造集团吧。”李玄清一愣,随即脱口而出,笑道:“这是一个时代的曙光。”想通了这些的李玄清不再惆怅,和巧兮吃完饭之后开始匆匆修改工业计划了,在随后的几天时间里,民政部的高层经过反复磋商之后将下一步的工业发展计划的实施脚步放慢下来。本来就对工业计划惴惴不安的岑天时等人见到李玄清主动提出放慢脚步顿时赞同,并且为了配合计划,将民政部原本自行制定的工商发展计划拿了出来替代李玄清的计划。这份工商发展计划只是丰州模式的扩大版,但是已经比丰州那时候实施的要精细很多了,对于各工业体之间的联系也有了心得,而且学会了对于相关产业进行集群布局,这样也会产生集群增幅效应。这一看就是慕容瀚海的手笔,也是第一次在李玄清没有指导的情况下独立制作的工商业发展计划。虽然在李玄清看来这份计划书还是不够完美,但是却没有多说什么,点点头道:“工商厅的计划可以立即实施,作为今年后续的时间工商业发展的执行方案。钱庄配备的资金也可以直接启动,符合钱庄贷款条件的,钱庄可以自行做主是否放贷,不需要事事请示。今天要和大家说的一件事就是,我和巧兮已经琢磨出来一个新的交通运输方式,准备先试验一下,交通厅到时候和后勤部规划一下,从长安到骊山修建一条实验道路。”

“如果这个办法能够实现,到时候可以将目前我们货物流转的速度提升三倍以上,而且货运量也能提升五倍以上。最主要的是还可以输送人。到时候如果碰到紧急情况,从长安出发到丰州的路程可以缩短到一天一夜。”李玄清也不理会大家吃惊的眼神,继续道:“只是这个办法可能和大家观念上的交通运输不太一样,所以我打算以我和巧兮的宝马厂为基地,成立一家重工业集团,先期从事开发,然后投入试验,最后可行的话再推广开来。”

不过李玄清的话还没有说完慕容瀚海就豁然站起身来,急促道:“主公此言当真?从丰州到长安一千多里地,一天一夜就能到达?难道真有日行千里的宝马?”

李玄清就知道这家伙虽然做了官但是本质上的商人特性改不掉,所以笑道:“是不是到时候不就知道了吗?试验的话基本上不需要多长时间,三个月应该就能准备妥当,只是有些机器设备不好制造。”说完笑道:“到时候咱们从长安出发去骊山一日游如何?”

“三个月,那基本上就是七月份了,正好可以去避暑,到时候我让人收拾收拾骊山行宫,大家搬过去住几天。”岑天时也对李玄清说的办法很好奇,所以笑道。

“我今天来不是说工商业的事情的。”李玄清摆摆手示意大家坐下来道:“年前咱们规划的各教育机构现在完工的有多少?投入使用的有多少?”

教育厅长元和见到李玄清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顿时站起身来答道:“目前只能说关中地区实施的最慢,丰州地区的教育基本上能够满足上次联席会议规定的目标,丰州商学院也已经投入使用,第一批非全日制的学员目前也已经进入学院学习,在九月份开学之前肄业。灵州那边的情况稍微差一点,目前县级蒙学刚刚落实,小学也参差不齐,有实施的比较好的,比如灵州和怀远城,已经全部配备齐全,其他地方小学尚有很多问题。夏州地区因为是党项人居多,所以目前采取的是先普及小学的方法,所以小学已经在各城开设了不少,但是党项人游牧较多,虽然近年来定居的也不少,但是这种生活方式却不利于学生学习,尤其是年岁较小的学童。至于关中地区,原本存在很多私塾家学,虽然经过战乱破坏,但是那些大家族的家学却很旺盛,只是在听到说读书不能够直接进行科举做官之后很多人不愿意投入,甚至还有很多怨言,说是主公此举是断了读书人的出路,迷信旁门左道,终至祸国殃民。不过主公请放心,教育厅已经采取了强硬措施,和巡捕厅一道,在已经开设小学蒙学的地区实施强制入学的举措。”

但是李玄清的脸色却沉寂了良久,早晨和巧兮的对话此刻正在跳出脑海中。这个观念还是在科举制度才刚刚实行最初的几百年内居然都会出现这种现象,如果要是去了明朝清朝,不敢想象自己会遭遇什么样的状况。

不过这些念头也只是在一瞬间就从李玄清的脑海之中消失,遇到这种难题之后李玄清整个人都开始越发的挺拔,犹如不倒的青松一般,摆摆手示意大家不要紧张,继续道:“元厅长的办法很好,既然那些大家子弟不愿意学,那就把重点放在那些平民子弟身上,教育要做的就是公平性,让社会百姓都能够有受教育的机会。至于那些读书就是为了当官的,天策府没有那么多官位给他们做,每年行政学院的名额问题一定要把关,除了党项部族暂时由他们内部选送以外,其他地方一律要参加考试以后才能够进入,等到蒙学有学生毕业,就把社会招生这一块全部堵死,不允许出现为了做官而做官的人进入我们的体系。其次各机构要加强日常的宣传,要让百姓们明白,做官只是人生的一条途径,除了做官还有更多的机会在等着他们,天策府统治的区域各行各业都需要专业人才,学好一门技术有时候比做官更有前途。”

李玄清的话让在场的人一阵沉默,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读书人出神,就算是弃商从政的慕容瀚海等人也都是从小苦读的读书人,信奉的也都是“学而优则仕”的观念,现在贸贸然将这些路变窄,他们自己都难以说服自己,所以一时之间都不知道怎么回应李玄清,唯独大唐钱庄的总办殷红林看着李玄清的身形眼神中闪烁着一丝丝的兴奋。他也是读书人,但是读的却不是经史子集,而是被这些读书人斥之为旁门左道的杂书,天文历法、算术历数,这些是他的长处。此刻见到李玄清如此太高这些科技人才的地位,顿时觉得自己一生所学能够碰到这样一位主公真的是找到知己了,所以见到大家沉默直接开口道:“主公说得好,读书当官,几百年来已经成为社会根深蒂固的基础,但是除了读书真的就一无是处了吗?以在下浅见,读书也要分很多种,学工的,就是要钻研工科的知识,做到精益求精,做到超越前人,做到自己所做的一切有益于社会,有益于百姓。天策府站在改革大潮的潮头上,自然应该做到引领百姓风俗习惯的尖兵作用。我们目前面临的所有问题其实归根到底就是认识问题。如果诸位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那么就无法领会主公一心发展经济,一心为了百姓的初衷。士农工商,千百年来就是禁锢百姓不可逾越的等级障碍,如今主公提倡人人平等,就应该从认识入手,让百姓真真切切感受到自己和其他人是平等的。就如同教育一般,既然世家大族不屑于我们的教育不能够为做官服务,那么我们就去争取广大的百姓,他们才是构筑社会的基础,毕竟这个社会百姓的数量是世家大族的十倍百倍以上,只要普通百姓支持我们,我们就有能力扭转这个世道,无往而不胜。”

殷红林的话让在场的人都赶到一丝寒意,抛弃不合作的世家大族,去全力争取社会底层民众的支持,这样做的代价是不是太大了?但是李玄清却猛然间发现,自己从丰州起兵以来所做的一切不都是为了普通大众服务的吗?既然如此为何这一次自己还要犹豫呢?想到这里李玄清微微一笑,给了殷红林一个赞许的目光,然后开始下达新的命令。

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四百一十章 瓮中捉鳖(上)第二百七十章 决战岭南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声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边境堡垒和贸易第六百一十五章 战术佯动第四百九十三章 时代改变体制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烟第二百一十三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六百三十三章 环球航行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阗国灭(二)第六百零八章 东西对进和中央突破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战起(中)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夺食(上)第七十三章 一年赌约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开始第二十七章 选拔出征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五百章 西北工业的春天(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后的争夺(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龟兹霞光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论泰西局势第五百八十章 发战争财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军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难干(六)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变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杀敬翔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舰队起航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纪念碑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对峙的雏形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败垂成第十一章 横霜剑锋第五百零五章 崩开的多米诺骨牌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极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鱼岛和卧龙港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广州第四百八十九章 诱敌之计第一百八十五章 扑朔迷离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虏比胜仗更重要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阗国灭(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币结算圈第五十章 打出来的带路党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运河(一)第三百三十章 火烧虎丘关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汉金山国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运河(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礼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四百三十九章 资本的原始积累第四百九十六章 换得胡酋慰国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汹涌第二百四十八章 陇海线肇始第十三章 三年学艺(中)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烧不尽第四百零九章 减灶法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四百零六章 请君入瓮(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战(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两岸晓烟杨柳绿第四百章 突袭护密(上)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绝和亲第四百五十一章 护密会战(上)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击战(中)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风云第五百八十二章 钱庄改革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一百八十五章 扑朔迷离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东迁第一百五十五章 沧州之战(五)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战(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战(四)第十章 自创武功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国力(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并州事了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复第二十章 突击强化(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后的葬礼(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统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启后(下)第四百零六章 请君入瓮(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绝境求生(下)第五百七十五章 图穷匕首现第八十四章 转不过来的弯第二百四十五章 苏州战役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钱第四百零九章 减灶法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云级的威力第五百二十章 持节巴格达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八章 变局开始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阗国灭(四)
第一百七十六章 民族矛盾第四百一十章 瓮中捉鳖(上)第二百七十章 决战岭南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声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五百三十七章 边境堡垒和贸易第六百一十五章 战术佯动第四百九十三章 时代改变体制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烟第二百一十三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六百三十三章 环球航行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阗国灭(二)第六百零八章 东西对进和中央突破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战起(中)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夺食(上)第七十三章 一年赌约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开始第二十七章 选拔出征第五百六十九章 首相格局第五百章 西北工业的春天(下)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后的争夺(上)第四百五十四章 龟兹霞光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论泰西局势第五百八十章 发战争财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军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难干(六)第四百七十八章 安集延生死(上)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变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杀敬翔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舰队起航第四百七十二章 安西英雄纪念碑第一百六十一章 南北对峙的雏形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败垂成第十一章 横霜剑锋第五百零五章 崩开的多米诺骨牌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极城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鱼岛和卧龙港第二百八十二章 重建广州第四百八十九章 诱敌之计第一百八十五章 扑朔迷离第五百三十五章 俘虏比胜仗更重要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阗国灭(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币结算圈第五十章 打出来的带路党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运河(一)第三百三十章 火烧虎丘关第三百五十六章 西汉金山国第一百七十九章 京杭大运河(二)第三百五十三章 分庭抗礼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四百三十九章 资本的原始积累第四百九十六章 换得胡酋慰国人第二百二十五章 暗潮汹涌第二百四十八章 陇海线肇始第十三章 三年学艺(中)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烧不尽第四百零九章 减灶法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四百零六章 请君入瓮(中)第一百四十三章 釜底抽薪(上)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战(上)第三百一十三章 两岸晓烟杨柳绿第四百章 突袭护密(上)第四百九十四章 拒绝和亲第四百五十一章 护密会战(上)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击战(中)第二百四十九章 金陵风云第五百八十二章 钱庄改革第五十四章 前世今生第一百八十五章 扑朔迷离第二百一十四章 契丹东迁第一百五十五章 沧州之战(五)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战(下)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战(四)第十章 自创武功第三百一十四章 整合国力(上)第一百六十二章 并州事了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复第二十章 突击强化(二)第三百七十五章 最后的葬礼(上)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统第二百九十三章 承前启后(下)第四百零六章 请君入瓮(中)第五百九十七章 绝境求生(下)第五百七十五章 图穷匕首现第八十四章 转不过来的弯第二百四十五章 苏州战役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钱第四百零九章 减灶法第一百四十五章 釜底抽薪(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云级的威力第五百二十章 持节巴格达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八章 变局开始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阗国灭(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