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烧不尽

“大哥,前方山体被我们凿穿了,但是我们有两名兄弟不慎失足掉落下山谷,只怕现在性命难保了。”贺兰山的隧道施工现场,杨虎刚刚吃完早饭就听到手下赶来汇报。

“怎么又出事了?这都是多少起了?”杨虎皱了皱眉头,这已经是贺兰山施工现场第十一起事故了,再这样下去只怕自己这个建筑公司负责人算是当到头了,“不是让你们小心再小心吗?怎么还出现......等等,你说什么,你们凿穿了?”杨虎说到一半才想起来手下汇报的后半句,急忙抓着这家伙的领子问道:“是不是千秋峰山体?”

“就是千秋峰啊。我们打穿了山体,两个俘虏因为站的位置太靠前,结果就顺着缺口掉了下去。”被杨虎的动作吓了一大跳,这个手下急忙将所有的信息全部说了出来。

杨虎直接给了这家伙一个弹指,转身边走边道:“以后汇报消息要先说好的。我还以为是咱们自己的工人呢,俘虏就算了,回头让公司找他们的家属,给点抚恤就可以了。千秋峰隧道打通咱们贺兰山施工现场最难过的一关算是闯过去了。通知桥梁施工队立即准备准备最后的桥接,然后让后勤给全体施工人员加餐。咱们的好日子快来了,爷爷的,这都快大半年了,终于给你打通了。”

可以说这是杨虎这半年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了,贺兰山隧道工程是有史以来修建的最艰难的一条铁路线,光是穿越贺兰山大的隧道里长就超过七八里,而且这还不加上那几座横跨峡谷山涧的大桥,想想杨虎都觉得自己这段时间到底是怎么过来的。

不过杨虎这边的好消息也就意味着大唐经营西域的生命线如今最艰难的部分已经被攻克了,至少等到长金线真正修通,那么关内的大规模物资将从此真正源源不断进入河西然后跟随大军的步伐一路前行了。

而事实上就在杨虎这边畅想有一天自己能把铁路直接修到安西的时候,天策军出河西的第一战的后半段此时也正式开始。事实上应该说是进入高潮,因为在虎丘关那边被大火烧的正旺的时候万毅率领炮兵营也赶到现场加强了薛万里正面兵团的火力密度。

刘璇不在,薛万里的参谋长李立三手忙脚乱的指挥增援的炮兵营立即构筑阵地,火炮数量一下子翻倍之后,薛万里的阵地压力一下子小了不少,至少预备队是不用上阵地准备应对突破防线冲入步兵阵地肆虐的回鹘骑兵了。

万毅并没有插手前线的指挥,反倒是站在炮兵营阵地前面拿起了千里镜仔细观摩起了回鹘人的动作。事实上这也是天策军第一次面对成建制的回鹘骑兵。其实从史籍中可以看出回鹘人和唐王朝的关系非常复杂,当年安史之乱的时候肃宗皇帝最后也是借回鹘人的兵力才在两京战役的时候打败安禄山史思明的叛乱的,但是两京也同时被回鹘人洗掠。而在安西,安西军最后能够坚持那么就和回鹘人的一支的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不过时过境迁,如今万毅率领的部队是大唐帝国的军队,肩负的是收复西域的重任,那么任何挡在自己前方道路的人都是大唐帝国的敌人。所以万毅对于眼前呼喝着草原号子冲锋的回鹘骑兵没有半点留情。在李立三调整炮兵部署的时候他也开始正式干预前线的指挥工作,命令炮兵营立即投入燃烧弹。

这叫做一招鲜吃遍天。刚刚在虎丘关上演的大火万毅毫不介意在这千里草原上再次出手。只见火红色的炮弹再次被塞入炮膛,瞄准的方位也是回鹘骑兵最密集的区域,只听到李立三一声令下,几十枚燃烧弹迅速被打了出去,带着凄厉的嘶鸣声直接砸到了回鹘骑兵大阵之中,随即轰然炸响,肆虐的火焰伴随着炮弹的炸开而迅速燃烧,一场大火就此在战场之上迅速燃烧。

李立三见到燃烧弹打出去之后产生的大火之后更不迟疑,直接挥手将手里面剩下的一百多枚燃烧弹全部在第一时间全部发射了出去,而且按照半圆形的弹落点硬生生的在回鹘骑兵丛中画出了一个半圆形的火焰大阵。只见一时之间漫天的大火再次炙热起来,大火中心的回鹘骑兵发出凄惨的嚎叫声,无数的骑兵带着满身的火焰四下乱窜,将自己沿途之中碰到的引火之物迅速点燃,更加助长了火焰的气势。

“命令部队全军突击,重骑营加快速度包抄对手不要放跑一个。”万毅这边升起了指挥旗,开始指挥现场十万军队投入反击,同时下令炮兵营立即开始延伸炮击,打乱回鹘人的后续指挥。这样一来在漫天大火烧起来的时候无数的天策军士兵开始越出战壕朝前冲锋,漫天飞舞的子弹成了最致命的杀人武器,那些被大火烧的心慌意乱的回鹘骑兵被这随处可见举枪射击的天策军士兵打得彻底崩溃。

而此时石坚率领的支援部队也已经赶到现场,刚好碰到万毅下令反击,当下毫不迟疑直接投入战斗,这样一来回鹘人几乎所有的退路都被切断,位于中军指挥的回鹘统帅只能放开后军的限制开始不管不顾下令撤退。但是此时为时已晚,回鹘骑兵的阵型被打乱之后加之骑兵不断受到炮击的影响几乎是满场乱跑,已经投入战场的骑兵主力根本无法约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被天策军分割包围。

此时薛万里的正面的那道不断腾起巨大的烟雾和火焰的半圆形火焰大阵也没人去管了,那里已经成了地域所在,不管是天策军士兵还是被大火烧的丢盔卸甲的回鹘骑兵都纷纷绕开那里,没有人可以在这场大火面前镇定自若,就是万毅自己也做不到。

“大帅,只怕这场大火会让西北各族从此看到我天策军大旗就会胆寒啊。”前线进入反冲锋阶段,炮兵营的指挥李立三也交给了各大队的队长,让他们随机调整火炮的射距,部分火炮已经从阵地上撤出准备跟随步兵运动。只不过这个时代的火炮还无法做到后世拿破仑时代那样火炮可以伴随步兵进行随行攻击。不过在李玄清的干预之下如今天策军装备的火炮技术早已经跨过青铜时代,万毅西征集团军装备的最新是火炮已经可以在战马的拖拽之下缓缓前行了。

“不用担心这个,西北脱离我大唐已经百余年,只怕这些部族早就忘记当年我大唐军队纵横西域的威严了。所以这场大火也好,正好让所有各族都重新记住,凡目之所及皆是我大唐国土,任何人胆敢对我大唐不利,杀无赦。立三啊,不要害怕杀戮,有时候杀戮会让人懂得改变,懂得去臣服强者。”万毅显然也知道李立三心里在想什么,摇摇头道:“我大唐要重竖在西北的统治就必须要经历这些。咱们的天策军将士也必须要经历这些才能够直观的感受到百年前安西军的那些惨烈的事迹。大唐军队的军魂需要鲜血才能够复苏。龙翔九天的过程伴随着的是无穷无尽的征伐。这就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百战不悔,浴血重生,现如今自然是浴火重生。”

李立三或许是无法感受万毅的心境了,作为天策军崛起时培养出来的新兴将军在没有经历过西北边军抗击少数部族入侵时候的惨剧他无法想象此时此刻万毅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但是他如今目之所见的却是天策军在火炮火枪的加持之下反击回鹘骑兵,并且逐渐将其主力压缩在自己的包围圈之中。就在李立三的前方,那个半月形火阵的后面,新的火炮阵地也在开始集结,陆续传出炮击的声音和炮弹落地之后带起的无边的爆炸声。那里新的杀戮正在开始,也许这些回鹘骑兵本身还有这反击的力量,但是在刚才的炮弹和燃烧弹的攻击之下已经丧失了最基本的士气和胆识,西北各族无法想象的武器正在被天策军将士熟练掌握然后利用它们在报仇。

是的,就是在报仇,渐渐的几乎所有的天策军将士的呐喊声之中都开始逐渐染上一股莫名其妙的悲凉,那种跨越历史和时间的沧桑让李立三耸然而立,这就是万毅所说的大唐军魂复苏吗?

李立三看了看身边静立不动犹如一株不倒苍松一般挺拔的万毅,第一次在心头对于这位大帅升起了一丝恐惧和敬畏。不等他再去想别的,万毅仿佛知道身边这位青年将领的心思,缓缓道:“大唐军魂复苏,安西当年孤军自立绝域几十年,靠得不是仁慈,而是一次又一次铁血战斗。如果不是河西被吐蕃切断导致其失去内地的支援,只怕郭大都护也不会惨死龟兹古城。立三啊,我希望你们这一代人能够记住这一点,将来去龟兹找到英雄的旧迹,将他们带回英雄纪念堂,供后辈子孙代代牢记。”

“立三领命。”此时此刻的李立三什么话也说不出来,只是躬身接令。

“走吧,咱们也过去看看,去看看甘州回鹘最后的落幕。”万毅带着亲卫队和李立三一起上前来到前线,此时天策军的阵形也因为不断的追击而彻底乱了,但是打顺手的天策军将士却没有丝毫因为阵形散乱而混乱,在步枪普及之后李玄清之前制定的军制正发挥出日益重要的作用,模仿后世部队编制带来的小队战术正在战场上形成一股强大的战力,各小队之间的配合也非常默契,基本上是你来我往,相互掩护,弥补前膛枪射击火力的间隔。只见被围在中心位置的回鹘骑兵已经开始犹如无头苍蝇一般被撵过来撵过去,在一次又一次的驱赶之中丢下一具具尸体。

“如今战场之上回鹘人差不多还有两三万人左右,去通知薛万里让他开始招降,咱们这次毁了虎丘关,一大堆百姓需要安置,正好缺少劳动力。”万毅吩咐李立三去找薛万里准备招降的时候,回鹘人的结局已经基本落下了,之前一步逃出包围圈的回鹘统帅特勤本来想反身杀回来救援被包围的回鹘主力兵马的,但是被铁良率领的重骑营兜头截住。两万人的重骑营骑兵冲锋起来几乎就是两波直接将庞特勤手中的三万人全部带走。身上被刺中一枪的庞特勤只带了几十个人狼狈逃走。

铁良对于冷兵器时代的重骑营冲锋还是恋恋不忘,以至于自己都将回鹘骑兵主力打落马下了还在那嘀嘀咕咕,叹息战斗不过瘾。不过铁良一转身发现包围圈中的回鹘人顿时乐得喜笑颜开也不多言带着人直接就冲了上去,准备好好享受一把越来越少的重骑营冲锋。

只不过他的这个愿望显然是实现不了了,等到重骑营踏着一往无前的步伐和气势进入包围圈之中的时候薛万里那边已经吹响了号角,周围得到信号的天策军士兵也开始纵声呐喊,“投降不杀”的口号,有不少回回鹘语的士兵还用回鹘语招降。这一下让铁良彻底垂头丧气,搞了半天他的重骑营冲了上去是替这些步兵增加砝码的。不过这样一来,回鹘人根本不敢有什么反抗乖乖的放下兵器,从战马上下来一队一队的朝着天策军的人群之中走了过去。铁良的重骑营成了名副其实的压阵骑兵了,这让他差点一头从战马上栽了下来。

不管铁良的反应是怎样,这场天策军出河西一来第一次大战算是落下了帷幕,以燃烧弹为契机,西征集团军几乎以忽略不计的代价拿下了虎丘关要塞,温末人十万骑兵全军覆没连带着前来救援的回鹘骑兵十万人也葬身于此。可以说万毅一把大火直接烧了近二十万人,从此天策军的威名和暴力响彻整片甘州地区,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往西传播,一场前所未有的危机开始笼罩在西北各族头上。

天启三年四月底,就在杨虎兴致勃勃的开始准备贺兰山铁路最后的桥梁施工的时候,万毅的军报也飞马从这里穿过送往长安大本营,跟随战报而来的还有燃烧弹在战场之上的所有表现的记录,这个记录在传回总参之后引起的轩然大波丝毫不亚于万毅在战场上取得的辉煌战绩。

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六百零三章 东和西打第十章 自创武功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声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胶问世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击战(上)第六百一十五章 战术佯动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变故第九章 兄弟团队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帜(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战(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围追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五)第十六章 灵州军营(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舰队起航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战前会议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计划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获巨大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阳攻坚战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运河(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东西呼应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胜是负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战第五百四十三章 东北国营农场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战(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国并立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罗之战(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统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烧不尽第四百零五章 请君入瓮(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钱镠渡海(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军政临时会议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机的落幕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战定高昌(中)第三百四十六章 肃州风云(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声第四十九章 一战归心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动作第一百九十八章 绵州之战(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银轮部队第七十三章 一年赌约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围曹仁贵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战(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开元(中)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来袭第三百四十八章 肃州风云(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厂第三百四十二章 归义军东进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战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临潮州第一百五十七章 沧州之战(六)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六十五章 一战定西北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击战(下)第一章 一梦千古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万战俘第十五章 点化山贼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湾开发第二百一十三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国主义殖民时代第三十二章 清缴叛逆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战起(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战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占王宫第五百七十章 天启十一年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战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统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败第六百一十五章 战术佯动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复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发展规划第四百八十三章 两部合一(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复河西(五)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云级的威力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五百八十五章 颠倒乾坤第五百七十二章 种子和希望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战第三十九章 尘埃落定第二十三章 突击强化(五)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后手第四十一章 丰州新政(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阗国灭(四)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钱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鱼岛和卧龙港第六百零八章 东西对进和中央突破第四百一十一章 瓮中捉鳖(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战前会议第二百五十五章 开州之战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战(一)
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六百零三章 东和西打第十章 自创武功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声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胶问世第六百零四章 海上游击战(上)第六百一十五章 战术佯动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变故第九章 兄弟团队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帜(下)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战(二)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围追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五)第十六章 灵州军营(上)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舰队起航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战前会议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计划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获巨大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阳攻坚战第一百七十八章 京杭大运河(一)第一百五十一章 东西呼应第二百四十七章 是胜是负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战第五百四十三章 东北国营农场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战(下)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国并立第四百六十九章 俱毗罗之战(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河西一统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烧不尽第四百零五章 请君入瓮(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钱镠渡海(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军政临时会议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保机的落幕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战定高昌(中)第三百四十六章 肃州风云(上)第四百七十六章 遍地楚歌声第四十九章 一战归心第六百一十七章 大唐的动作第一百九十八章 绵州之战(三)第一百九十四章 银轮部队第七十三章 一年赌约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围曹仁贵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战(下)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开元(中)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来袭第三百四十八章 肃州风云(下)第五百九十三章 波斯造船厂第三百四十二章 归义军东进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战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临潮州第一百五十七章 沧州之战(六)第二百八十七章 大祭司的心思第六十五章 一战定西北第六百零六章 海上游击战(下)第一章 一梦千古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万战俘第十五章 点化山贼第二百六十七章 渤海湾开发第二百一十三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国主义殖民时代第三十二章 清缴叛逆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战起(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一)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战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占王宫第五百七十章 天启十一年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战第五百零八章 以打促和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统第二百三十章 是非成败第六百一十五章 战术佯动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复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发展规划第四百八十三章 两部合一(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收复河西(五)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云级的威力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五百八十五章 颠倒乾坤第五百七十二章 种子和希望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五百五十六章 思召城之战第三十九章 尘埃落定第二十三章 突击强化(五)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后手第四十一章 丰州新政(上)第一百七十一章 南守北攻(下)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阗国灭(四)第五百四十五章 西北缺钱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鱼岛和卧龙港第六百零八章 东西对进和中央突破第四百一十一章 瓮中捉鳖(下)第五百六十四章 大秦的战前会议第二百五十五章 开州之战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