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占王宫

艾利多安果然厉害,虽然他并不清楚乌拉姆前后布置的细节,甚至此时尚且没有接到约瑟尔发过来的最新舰队战报,但是却依靠着自己直觉般的猜测迅速点出了乌拉姆此行要攻击的要害地位。不得不说有时候百战名将在战场之上仅仅依靠自己锻炼出来的犹如野兽一般的直觉就能够直接破掉对方费尽心机掩藏的战略目标。

只不过此时艾利多安在匆匆赶往陆军指挥部的时候,乌拉姆已经发起了攻击,作为大食新一代将领,冒进几乎是新人最多的毛病,但是也正是因为他这种冒进没有给大秦陆军反应的时间,准确的说没有给爱丽多安反应的时间。天启十三年四月的最后一天,不断退守不断收缩防线已经半个月之久的大食军队忽然之间像是换了人一般,疯了一般冲出自己辛辛苦苦构筑起来的各式各样的据点和掩体,将原本已经在进攻途中的大秦军队彻底搅乱。并且在战斗之中,这些大食军队几乎是一边战斗一边吸引着更多的大秦士兵分散到城中各处,尽可能的延长拉伸整个战场和后方之间的距离。为了掩护步兵火枪队的攻击势头,乌拉姆故技重施,让轻骑兵在城内发动突袭,这种短途偷袭在一开始的时候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将大秦军队前线士兵自主反击全部打乱,逼迫一线攻击部队不得不按照乌拉姆事先规划好的路线被拖到了其他地方,逐渐将对方的指挥部王宫暴露在乌拉姆的前面。

“告诉所有参战的兄弟们。真神在看着我们,现在是我们用自己的勇气和鲜血向真神证明自己的时候了。”乌拉姆狂热的一声怒吼之后,身后新增援的四万军队在各自将领的统帅之下飞速出击,趁着这难得短暂片刻突入战场。为了追求速度,乌拉姆甚至没有等待雪藏起来的炮兵准备好,就匆匆的催促步兵上阵攻击。这一举动虽然让他始终占据着先机,没有给爱丽多安一丝反击的机会。但是在己方炮兵开炮之后,甚至很多人都走散了,直接被后方那滚滚而来的炮弹炸死。

乌拉姆的提前进攻让艾利多安根本来不及说出自己的设想,甚至现实也不需要他多说了。大食人这一次准备充分,而且攻击发起的时间实在是太好了,辉煌的宫殿内,这么多陆军将领竟然在短时间内找不出一支强有力的部队来驰援中军,几乎所有的部队都被对方牵制住了,短时间内脱不了身。说起来这些天不仅仅大食人打的很苦,被对方碾压的步步后退,作为进攻一方,大秦人更加不堪重负,他们的军队很多编制已经彻底混乱,兵不知将,将不知兵。而作为高层将领,反而将这种混乱的士兵统统按照就近地域来统一划归给自己派遣上去的将领率领,为了省去麻烦,甚至直接用这种地区或者数字来代表这些军队。所以在最初的时候,作为高层将领的这些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手中到底还有多少军队能够有战力。而这种情况甚至让心急如焚的艾利多安一头栽倒在地,这群该死的陆军什么时候才能够成长起来?这种混乱岂不是要白白将拜占庭这座王城送给对方吗?这一瞬间甚至让艾利多安拂袖而去不愿意再管这群愚蠢的陆军的打算。

“各位将军立即抽调自身的护卫团组成救援兵团驰援王宫前殿。”艾利多安最终还是没能狠下心,在陆军最高将领多德尔的祈求之下,艾利多安只能无奈的发表自己的意见道:“然后在座的所有人必须立即深入前线,去将自己的军队全部带出来,对全部带出来然后赶往前殿,一定要挡住大食人。”

“我们的护卫团?这不可能,如果失去他们的护卫,我们自己就很危险的。”多德尔试图说些什么但是直接就被艾利多安粗暴的打断了,“多德尔,如果拜占庭失守的话你以为光是依靠护卫团就能够帮助你们逃生吗?你去看看大食还有多少骑兵还在外围虎视眈眈,他们就在等着你率军逃跑,这样这些该死的骑兵能够将你们一个个全当成兔子给射死。”艾利多安毫不留情的话语让所有的陆军将领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诚如他所言,大食人从开头打到现在,除了最开始的时候,其他大部分时间骑兵都是这场巷战的旁观者,就算是刚刚那样,大食骑兵也是取得部分战果之后迅速撤退。在如何利用骑兵方面,大食人比起大秦人要高明很多。所以多德尔丝毫不怀疑艾利多安的话,一旦自己带人试图逃跑那么这些骑兵一定会仗着速度优势将自己这些人一个一个全部射成刺猬,就算是有再多的护卫团的骑士也没有作用。

艾利多安说完这些之后反倒是彻底的冷静下来了,在多德尔打发走自己手下几乎所有的将领之后,看了看周围的大殿建筑点头道:“多德尔元帅,我看我们还是应该放弃将王宫作为指挥部,而是将这里变成一个鱼饵,吸引大食军队朝这里投入最大的兵力,然后我们在从外面将他们彻底的包围。”对于战局接下来的演变,艾利多安倒是没有太大的担心在,在他看来,自己有着二十万人的兵力怎么打也能挫败大食人的这一次进攻势头,而且如果按照他的计划,这个引人注目的王宫就是最好的一个鱼饵,能够一举打败大食人的最好地方。

多德尔对于艾利多安的建议也很有兴趣,对于这种战术策划几乎所有的大秦陆军将领都不太擅长,所以当艾利多安说出自己的计划的时候多德尔很满意,有了对方的存在自己只需要发号施令就可以了。所以在他和艾利多安商量着如何调动部队的时候王宫前殿的战斗也已经进入白热化,足足四万多人加上前期布置在这一点的大食军队,乌拉姆在首次攻击的时候就投入了近五万人的兵力,而且还非常集中的放在了一个点上,几乎就在顷刻之间就直接将王宫指挥部前面大大小小数十个堑壕里反击的大秦陆军彻底淹没。五万人犹如潮水一般冲了上来,这么庞大的数量让原本只有区区一万多人的大秦中军护卫组成的防御方阵摇摇欲坠,而且对方人数众多,在一处受挫之后立即向其他方向投入兵力进行进攻。而且要命的时候几乎就在这庞大的人潮涌上前的同时,那隆隆的炮声也开始迅速响起,这些天享受惯了自己后方炮火支援的大秦陆军再次感受到这种暴力武器的那种死亡威胁。严密的方针在几枚炮弹落入爆炸之后开始紊乱,被大食军队组织起来的敢死队扔过去几个炸药包之后,这种过时的陆军战术遭到了彻底的失败。那些被打乱的方阵士兵被大食军队当成了屠杀的靶子。那种长兵器和重兵器在方寸之间根本就施展不开。而大食军队投入战斗的除了零星的火枪队之外却更多的都是轻步兵。巷战之中速度为先,步兵有了速度才能够在狭小的区域内占据优势。更何况身后不断传来的炮声和自己眼前不断被炸翻的大秦军阵也给了这些轻步兵最好的施展空间。长刀盾牌上前轻松的收割生命,其速度甚至比火枪队的刺刀和子弹要快多了。

大秦的中军护卫方阵崩溃之后就再也挡不住重逢的大食军队,前殿的外围阵地也随之被冲散。此时赶过来组成第二道防线的那些高级将领的护卫团却没有起到想象当中的作用。这些冰冷板甲包裹全身的重甲骑士确实在一开始的将大食军队的冲锋势头给挡住了。钢铁包裹的身躯不是轻步兵能够挡得住的。虽然这些具装骑兵数量并不多,但是多德尔将他们当成自己的护卫团不是没有道理。这些人基本上全部都是从各地骑士团当中选拔出来的最优秀的战士组成,配备的也是最精良的铁甲和武器,甚至就连战马也是从泰西抽调出来最好的战马,不然的话也承受不了这么重的重量。

但是这种重甲骑兵上战场之后虽然战果逆天,但是遭受到冲击的大食人很显然也有自己的办法,在败退下来之后,各自部队当中的火枪队快速集结,然后端着前膛枪朝着这些人高马大的重甲骑兵集火射击,与此同时紧急召唤身后的炮兵上前攻击。在对付重甲兵方面,大食人的这种办法是将新式武器利用到了极致。前膛枪使用的米尼弹虽然穿透力不强。但是大秦重甲兵此时使用的板甲质量并不好,很多时候米尼弹还是能够钻透这些甲胄的,而且有经验的火枪兵都会在开枪的时候尽量瞄准和那些甲胄没有覆盖的区域,然后用集火射击的办法短时间内击杀重甲兵。

这样的办法虽然大食军队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但是对方的重甲兵却一个接着一个倒在地上,让他们的视线也随之一亮,这些重甲兵数量并不多,所以很快大食士兵的信心就在此高涨。部分军队继续围着这些重甲兵厮杀不朽为后面的火枪兵和炮兵争取机会,更多的士兵则是穿过这些护卫团的缝隙开始朝着王宫纵深进攻。

这样一来很快就打乱了艾利多安的部署,他没有想到的是自己想将王宫当成鱼饵来吸引大食军队主力进攻的时候对方已经打到自己的家门口了。这一下艾利多安的所有的计划全都没了用武之地,而且他们本身还将面临着被对方捣毁中枢神经的危险。

“该死的,为什么护卫团的骑士吗没有将这些异教徒杀光呢?”多德尔此时是彻底气急败坏,嘴里面也开始不停的责骂护卫团。倒是艾利多安叹息一声之后,直接代替多德尔下令,让旁边的传令兵立即去前线各部传令,不要顾及当面之敌,要全力朝着中央指挥部附近突击。艾利多安这是要和乌拉姆打一个对对胡,打算在对方突击己方指挥部的时候集中全部主力将对方的这支精锐彻底绞死在自己的面前。

“艾利多安将军,立即命令你的海军战舰掩护陆军往北撤退。”艾利多安打算拼死一搏但是多德尔显然没有这种魄力,反倒是在平静之后第一时间提出让海军掩护自己撤退。这一举动让艾利多安怒火中烧。但是还没等到两人大吵一架,外面大食人呼喝声如山的嘶吼已经越来越近。也就是说此时不管艾利多安愿不愿意,战争的天平已经不再自己这一方了。

“你们这是在拿着帝国的命运当儿戏。”艾利多安狠狠地一甩身后的披风带着自己的亲卫转身而去,再也不管这帮愚蠢而且没有丝毫魄力的陆军饭桶。也不怪艾利多安如此生气,拥有着优势兵力的大秦在己方王城之中面对劣势对手的反冲锋。从开始到现在已经快两个时辰过去了,被牵制的各部居然没有一支部队能够及时赶到王城前殿面前为中军指挥部承当守备任务。而最高统帅在敌方大兵压境之后想到的居然是让自己带着海军战舰掩护他们后撤。难道他们不知道拜占庭的地位有多重要吗?

伴随着艾利多安的离开,大秦前线最后一个有能力翻覆战局的机会也失去了。乌拉姆的这种不惜一切代价和牺牲的办法终于彻底将大秦军队冲散,在多德尔率领少量部队撤退之后,整个大阵彻底崩溃,无数的士兵开始不顾一切的朝着后方的额色雷斯地区逃亡。而适时参加追击的大食骑兵也让所有人都如坠冰窖。这场艰难的战役终于在此时让大食人看到了一丝希望。只是他们或许不知道的是,在乌拉姆率部冲过拜占庭朝后方追击的同一时间。在伊比利亚半岛那边大秦军队也开始度过海峡出现在阿非利加州的土地上。而且两国好像是商量好的一样。一个在东线开始追击,另外一个就从西线玩命的进攻。只不过这场战争在旁观者看来,不论是新败的大秦还是刚刚胜利而且还让艾利多安知难而退的大食人来说,都已经快要走到尽头了。

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复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难干(六)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战(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压东南(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鱼岛和卧龙港第二百三十九章 长洛铁路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阳攻坚战第七十二章 平地惊雷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开元(中)第六百三十三章 环球航行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战(七)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锋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业扩张(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七十一章 孤鹰岭之战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军东征(上)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鱼岛和卧龙港第四百八十九章 诱敌之计第二百八十章 兵临广州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败垂成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观成败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极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长洛铁路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军旗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币结算圈第五百二十七章 场面压制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号计划第一百九十一章 荆南大战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长沙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业基地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杀敬翔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殇第三十章 长安之战(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业的出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二百四十八章 陇海线肇始第四百三十八章 来自丝路的馈赠第六百一十章 保卫运河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国之殇(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一百五十七章 沧州之战(六)第一百一十三章 乱世清流(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钱镠渡海(下)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击第二百四十二章 两线战略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军齐至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论泰西局势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难干(六)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国力(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军东征(中)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二十章 突击强化(二)第三百零四章 南诏分裂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开元(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发展规划第五十章 打出来的带路党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联盟(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兰城之战第四百六十五章 驾临安西第四百三十八章 来自丝路的馈赠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袭太原府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难干(六)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对决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编授衔(上)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军第十七章 灵州军营(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战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战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触即散第一章 一梦千古第一百五十一章 东西呼应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军东征(中)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难干(七)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云级的威力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开始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五)第五百章 西北工业的春天(下)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五百零一章 欢迎你们回家第一百三十章 收复河西(一)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战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鹘第五百三十一章 咸海攻略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启后(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抢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战(七)
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复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难干(六)第三百五十九章 清水河之战(二)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压东南(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鱼岛和卧龙港第二百三十九章 长洛铁路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阳攻坚战第七十二章 平地惊雷第二百三十五章 登基开元(中)第六百三十三章 环球航行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战(七)第五百一十八章 正面交锋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业扩张(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西北经济发展计划第七十一章 孤鹰岭之战第四百一十七章 海军东征(上)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鱼岛和卧龙港第四百八十九章 诱敌之计第二百八十章 兵临广州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败垂成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观成败第六百零九章 中央突破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极城第二百三十九章 长洛铁路第一百七十四章 天策军旗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币结算圈第五百二十七章 场面压制第一百三十八章 一号计划第一百九十一章 荆南大战第二百六十五章 佯攻长沙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业基地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杀敬翔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殇第三十章 长安之战(下)第五百四十四章 重工业的出路第一百六十五章 地域整合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二百四十八章 陇海线肇始第四百三十八章 来自丝路的馈赠第六百一十章 保卫运河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国之殇(上)第四百三十三章 部族清洗第三百二十一章 北部建省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一百五十七章 沧州之战(六)第一百一十三章 乱世清流(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钱镠渡海(下)第四百四十章 三路出击第二百四十二章 两线战略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一百五十九章 李克用落幕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军齐至第五百九十一章 再论泰西局势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难干(六)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国力(下)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军东征(中)第四百六十二章 摧枯拉朽第二十章 突击强化(二)第三百零四章 南诏分裂第四百一十六章 攻守易形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开元(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发展规划第五十章 打出来的带路党第三百八十一章 反唐联盟(下)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兰城之战第四百六十五章 驾临安西第四百三十八章 来自丝路的馈赠第一百四十二章 偷袭太原府第四百四十六章 瀚海难干(六)第三百三十九章 甘州对决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编授衔(上)第五百零三章 疑兵孤军第十七章 灵州军营(中)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战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战第五百八十九章 一触即散第一章 一梦千古第一百五十一章 东西呼应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一)第四百一十八章 海军东征(中)第四百四十七章 瀚海难干(七)第二百九十七章 出云级的威力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新的开始第一百二十二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五)第五百章 西北工业的春天(下)第六十八章 分裂夏州第五百零一章 欢迎你们回家第一百三十章 收复河西(一)第六百零七章 泰西大战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鹘第五百三十一章 咸海攻略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启后(上)第二百六十一章 南追北抢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战(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