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陇海线肇始

李玄清点点头有点如释重负道:“我忽然想起一句诗,你还记得前世课本里有一句话说的是长江大桥通车的时候用的那句诗吗?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咱们创造了一个奇迹。这应该就是后世的陇海线铁路了。”

“大哥哥的意思是打算将铁路继续往东修到连云港吗?”巧兮想了想笑道:“现在是不是有点早了?咱们现在没有那么材料了。而且前线都在打仗啊。”

李玄清拉着巧兮边走笑道:“现在时间自然是不对。不过咱们将长安和洛阳连接成功其实也算是连同东西了,整个中原境内的运河现在都被重新修整过,这样一来依靠铁路加上水运,东西已经连通了。而且算上运河咱们的交通运输网络也基本成型了。下一步想办法将各地港口和火车站修建好,这样才能够带动物流的发展。”

“嗯,说的也是。不过这件事交通部应该会统筹规划的,不用咱们操心了。看着这些堆积如山的物资通过火车运到洛阳然后通过船只转运到前线,我就很高兴了。”巧兮倒是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此次的长洛铁路是双线同时铺设的,运载能力比起之前的单线要强的多。而且长安就是工业集团的总部所在,巧兮准备了足足二十七个火车车头,加起来上百个车厢和几百个后世的货运车厢,而且黄河边也集中了十几艘轮渡专门给铁路服务。

“好了,咱们在河中待了这么长时间现在任务也完成了,说说看你是想去洛阳看看还是回长安呢?”李玄清笑道。

巧兮闻言拍手笑道:“当然是去洛阳看看了,我早就想去洛阳了,听说之前洛阳有好多文物建筑的,也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了,不去看看真是可惜了。不过咱们的儿子怎么办啊?都两个多月没见了,我想他了。”

“那还不简单,我让环九他们回去将他接过来就是。让如烟她们带着他坐火车来洛阳就是。”李玄清笑道:“这次正好去洛阳处理一下洛阳的皇室财产,那边后来的皇宫修的好像比长安要好。”

“那好吧,不过咱们没有天启那么好了,还可以坐火车去,走吧,玉狮子在城外呢,咱们先去。”李玄清和巧兮走出火车站之后离开滑州,带着巧兮两人一骑朝洛阳而去。环九则带着亲卫队回转长安去接人。

没有亲卫的跟随两人一路走走停停,浏览沿途的风光,看看民间疾苦,检查各项政策的落实情况也算是难得的悠闲时光了。不过两人信马由缰速度自然就慢了下来,结果抵达洛阳的时候反倒是被环九他们走到了前面。

到了洛阳巧兮开始琢磨着洛阳皇宫应该怎么处理,而李玄清则被前线陆续送来的情报给埋没了。西线的薛洋基本上已经全部拿下了钟传的所有地盘。俘虏的军队也基本上押送过江交给了荆州的国民警卫队以及新兵处进行整理,后续的建筑总公司也派人来到鄂州,等待接收新的人员。而内阁的官员也从长安等地出发开始接收钟传的领地。

这些基本上总参和内阁那边已经处理的差不多了,发给李玄清的都是汇总。李玄清在离开长安的时候就已经将处理权力移交给总参和内阁,让他们酌情处理然后发个汇总给自己就可以了。

事实上李玄清也在培养内阁和总参独立处理大事的能力,尽量将权力下放给帝国的几大部门。

李玄清浏览了一下这些之后拿起了总参发过来的关于前线的最新战情军报。薛洋在拿下钟传之后准备往西去攻打岳州的杜洪,以此作为基地打开楚地也就是长沙等地。

对于西线的部署李玄清没什么意见,传讯给总参让他们择机让囤积在四川南部的驻守军队划归西线集团军指挥,作为攻击楚地的主力部队使用。而且对于薛洋这样不拘一格的将领来说只要不犯战略性的错误就应该放权让他自由发挥。

所以对于西线李玄清没有过多的过问,反而是对于中线的金陵攻防战有点好奇。按理说胡小四、陈宇这两个胆大包天的家伙主持中线,金陵城早就应该拿下的,但是此时的中线反而成了速度最慢的一支军队了。

“环九,去看一下总参有没有转来玄影卫关于金陵城的情报。”李玄清匆匆看完陈宇的攻城部署摇了摇头,这家伙显然是对于胡小四不放心,将自己的看家本领都用上了,准备用蛮力炸开金陵城,然后进入城内。不过对于金陵这座大城而言这种方式李玄清不赞成。这座石头古城可不能让这家伙就这么毁了。

“皇上,这是刚刚从前线直接送过来的情报。”环九出去不久之后匆匆回来。

李玄清接过看了一眼点点头笑道:“去看看巧兮在哪,让她过来一下。”说完之后将情报签字之后让他找人转发总参大本营。

“大哥哥,有什么好事吗?”李玄清和巧兮来到洛阳之后也没去打扰徐宁,直接去了洛阳皇宫,由于之前皇宫是内阁代为管理,登基之后李玄清也没顾得上这一块,所以巧兮来了之后就忙着让环九派人从长安那边带人过来进行管理,并且开始筹划组建大唐皇室资产管理机构。

“巧兮你还记得裴家吗?”李玄清挥手让环九去忙之后朝着巧兮问道。

“大哥哥说的不会是隋唐的门阀裴家吧?只是那都是唐初的事情了吧?此时天下大乱百年,这些门阀士族应该也消耗的差不多了。不会裴家在江南开枝散叶重新发展了吧?”巧兮有点不确定道。

李玄清点点头,苦笑道:“如你所言,这些千年世家大族有的是办法避过这样的乱世。之前的卫家、张家不就是这样吗。安史之乱都打了这么久,中间还有黄巢起义,但是卫家不还是一样?这个裴家也差不多。之前在丰州的时候其实我还记得见过裴家的一个公子,裴世勋。这个家族或许此时在中原或者说北方的影响力已经不大了,但是在江南应该还是余威犹在。小四来消息说裴家想和咱们谈判,以金陵城作为筹码获取在政治上的地位。”

本来李玄清说的那么多让巧兮点头不已。但是最后一句话却让她吓了一大跳,急忙道:“获取在政治上的地位?什么意思?不会是想谋取咱们辛辛苦苦建立的政权吧?”

“那道也不至于这么夸张,但是估计还是想着自己的以前辉煌的事迹吧。通过交易在新政权当中取得一定的地位。从而分享新政权的权力。”李玄清越说脸色也越不好,甚至于双眼闪出一丝寒芒。

巧兮稍稍冷静下来之后摇头道:“大哥哥这件事不能这么轻易妥协,否则的话必然带来了一个坏头,让其他的大族对于政权产生觊觎,从而破坏咱们制定的政治规则,将来也必然有大患出现。搞不好他们想着几世以后再度掌控政权呢。”

李玄清自然明白巧兮说的大患是什么意思,轻轻将她搂在怀里柔声道:“放心吧,有我在必然不会让他们得逞。金陵城虽然我也很想完整的拿到手,但是和帝国的千年基业相比却也不算什么。我已经让人去召唤岑先生和天翔了,这件事要给他们提个醒。另外裴家既然这么在乎权力那就绝对不能让他们得逞。”

“大哥哥打算怎么办呢?”巧兮依偎在李玄清怀里道:“我感觉胡大哥在前线应该也是感觉到了什么所以才会发回来这份情报的。而且越过长江之后世家大族的势力其实比起中原来更加雄厚,那里的经济基础没有遭到破坏,他们有着天然的主场优势。就算是咱们的工商业发展的如火如荼,我感觉如果我们不出手光是依靠五大豪商,恐怕未必是他们的对手。他们可是千年世家,有的都不止千年了。”

李玄清知道他的意思,微一沉吟道:“你的意思是咱们派过去的接收大员要慎重选择对吗?”

“要找一个能够在关键时刻下得去狠手的人坐镇金陵接收整个东南。”巧兮的话让李玄清忽然很震惊,一项性子柔和温婉的巧兮能够说出这句话说明她心里对于这股曾经左右中国政坛数百年时间甚至一直绵延到后世明代都一直没有断绝的力量有多忌惮。

“我知道有一个人合适。”巧兮的话也给了李玄清一个人选,点点头道。依靠这个家伙的狠劲倒是一个不错的人手。想到这里李玄清挥毫写下一份命令让门外的亲卫火速送往江南前线之后笑道:“好了,不用担心了,我已经安排好了,他们注定应该退出历史舞台。咱们的帝国需要的是新生的力量,需要的是普世的价值观。若是还被几个家族左右帝国命运,那咱们俩也算是白来了。”

“既然大哥哥有人选了,那巧兮也就放心了。我也是不想咱们撒手人寰之后将这些都扔给小天启。他没有咱们的先知先觉,要应付这些千年世家肯定是难度极大,与其这样还不如咱们自己动手,彻底清除他们。”巧兮见到李玄清安排完这些也跟着笑起来。

两人说说笑笑打算如何肢解江南的各个家族势力的时候门外也传来了亲卫的禀报,布政使徐宁赶来了。两人对视一眼也是一阵无奈,但是还是走了出去。

徐宁是之前主管宣武军境内河运的大臣,也是天策军拿下中原之后按照玄影卫的标注请出来的在职官位最高的一位了。

“臣河南布政使徐宁拜见皇上皇后。”徐宁朝李玄清和巧兮行礼之后笑道:“皇上和皇后来洛阳怎么不提前说一声,也好让微臣稍微准备一下。是微臣失礼了。”

“好了,我又不是来吃你的大户的,要你安排干什么。再说如果有正事的话我也会去布政使衙门去找你的。”李玄清摆摆手示意徐宁不要多礼,和巧兮带着他走到含章殿外面的一处亭阁处坐了下来笑道:“徐卿也坐吧,正好我和巧兮也有事要问你。最近铁路运输和河运对接上了没有?”

徐宁也知道李玄清对于礼节没那么多讲究,所以告了罪之后坐下来回道:“启禀皇上皇后,微臣最近这段时间已经派人疏通了道路,将火车站到运河码头之间搭了一条支线,这样货运车辆就可以直接开到码头上卸货。算是基本上理顺了,下一步微臣打算依靠运河发展沿线的几个产业,多交流才能有所发展。”

“当前铁路运输基本上还是为军队后勤服务,民间的业务可能要等一等了。洛阳地理位置很好,徐爱卿之前是河运大臣,想必对于河运有自己的理解吧。有没有想过发展运河运输的事情?比如说客运?”李玄清对于洛阳的位置还是很看好的,所以点拨道:“等到今年冬天农闲之时,整个中原地区的运河还会按照幽州地区的标准进行重修,重新修过的运河其运载能力将会扩大几倍不止。而洛阳是东都所在,宫殿楼台众多,而周边各地都已经纳入帝国统治范围很长时间了,你们可以尝试着发展旅游业,稍后我会给你一份洛阳皇室资产开放名录,开放皇宫给大家参观旅游。”

“开放皇家宫殿?旅游?”徐宁有些不解,但是对于老百姓的心理还是很了解的,如果知道自己花钱就可以参观皇上居住的宫殿,估计只要口袋里有点钱的就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以旅游业为龙头,带动餐饮、轻工业、以及其他产业的发展。”李玄清继续道:“客运这一块是关键,你们可要利用好运河这个主力交通工具啊。天津造船厂已经开始扩建了,到时候我会让人给你们留几艘船,你们可以招商试验一下。”想起了后世的旅游李玄清也是暗暗好笑,自己居然在这时候跟一个没有旅游概念的人聊这个,也是醉了。

李玄清本来只是打算让徐宁发展运河客运,但是一边的巧兮却忽然转了个心思,盯着身边层层叠叠的宫殿眼光也变了。

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一百八十五章 扑朔迷离第十一章 横霜剑锋第二百一十三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一百零一章 关中发展(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临德州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变第四百零二章 千军万马堵沙洲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围曹仁贵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帜(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诸教隐没(中)第八章 变局开始第四百八十二章 两部合一(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扑朔迷离第六十五章 一战定西北第一百章 关中发展(一)第五百一十一章 决死一战(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丰灵铁路线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凤凰城(中)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为一第一百零五章 两世缘定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战(五)第四百零六章 请君入瓮(中)第五百五十九章 贩卖人口第四百一十章 瓮中捉鳖(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风起耶路撒冷第二章 贺兰山遇险第一百五十三章 沧州之战(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胶问世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二百九十章 编修唐史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一百零二章 关中发展(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阗国灭(一)第一百零三章 关中发展(四)第四百五十一章 护密会战(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观战团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启后(上)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战(六)第三章 南天门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进军西南第五百七十五章 图穷匕首现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编授衔(上)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五百六十七章 权力交接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五百八十六章 风起耶路撒冷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阳攻坚战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业扩张(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复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凤凰城(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换和平第四百八十二章 两部合一(中)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获巨大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阗国灭(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连环布局(上)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联盟(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长鸣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败涂地第二十三章 突击强化(五)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战(中)第十五章 点化山贼第五百三十一章 咸海攻略第二百四十八章 陇海线肇始第二百零九章 钓饵战术(上)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败垂成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战(七)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击战第四十一章 丰州新政(上)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战止和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临德州第一百三十章 收复河西(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国(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战(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刘士政的宝藏第八十八章 形势急转第三百四十二章 归义军东进第一百一十三章 乱世清流(上)第二百二十章 生死一搏第三百三十章 火烧虎丘关第五百九十七章 绝境求生(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肃州风云(中)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杀敬翔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观战团第四百二十章 技术代差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运河(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样的京汉线第六百一十五章 战术佯动第三百五十四章 归义军叛变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临德州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战(二)
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一百八十五章 扑朔迷离第十一章 横霜剑锋第二百一十三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一百零一章 关中发展(二)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临德州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变第四百零二章 千军万马堵沙洲第四百一十三章 合围曹仁贵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帜(下)第三百七十一章 诸教隐没(中)第八章 变局开始第四百八十二章 两部合一(中)第一百八十五章 扑朔迷离第六十五章 一战定西北第一百章 关中发展(一)第五百一十一章 决死一战(下)第三百一十七章 丰灵铁路线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凤凰城(中)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为一第一百零五章 两世缘定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战(五)第四百零六章 请君入瓮(中)第五百五十九章 贩卖人口第四百一十章 瓮中捉鳖(上)第五百八十六章 风起耶路撒冷第二章 贺兰山遇险第一百五十三章 沧州之战(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胶问世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二百九十章 编修唐史第四百七十九章 安集延生死(下)第一百零二章 关中发展(三)第三百九十四章 于阗国灭(一)第一百零三章 关中发展(四)第四百五十一章 护密会战(上)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观战团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启后(上)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战(六)第三章 南天门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进军西南第五百七十五章 图穷匕首现第一百一十五章 整编授衔(上)第五十九章 拓跋思恭之死第三百二十七章 西出阳关无故人第五百六十七章 权力交接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五百八十六章 风起耶路撒冷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阳攻坚战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业扩张(下)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复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凤凰城(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换和平第四百八十二章 两部合一(中)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获巨大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阗国灭(四)第一百二十四章 连环布局(上)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联盟(中)第一百二十三章 汽笛长鸣第六百三十章 大秦分裂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败涂地第二十三章 突击强化(五)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战(中)第十五章 点化山贼第五百三十一章 咸海攻略第二百四十八章 陇海线肇始第二百零九章 钓饵战术(上)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败垂成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三百六十四章 清水河之战(七)第二百一十二章 南方底定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击战第四十一章 丰州新政(上)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战止和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临德州第一百三十章 收复河西(一)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国(下)第二百九十六章 儋州海战(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刘士政的宝藏第八十八章 形势急转第三百四十二章 归义军东进第一百一十三章 乱世清流(上)第二百二十章 生死一搏第三百三十章 火烧虎丘关第五百九十七章 绝境求生(下)第三百四十七章 肃州风云(中)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杀敬翔第五百六十三章 大唐观战团第四百二十章 技术代差第一百八十章 京杭大运河(三)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一样的京汉线第六百一十五章 战术佯动第三百五十四章 归义军叛变第二百二十一章 北海大捷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临德州第一百四十七章 河中大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