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钓饵战术(上)

“主公,这是从荆州飞鸽传书送来的最新战报。”由于徐天翔已经抽调总参大部人手在深州中原战役前进指挥部坐镇,留守长安的总参负责人也变成了作战处一等作战参谋刘璇负责,此时见到李玄清走进总参作战大厅,急忙将刚收到的情报递给李玄清。

“来,说说看,薛洋的计策能够凑效吗?”李玄清看了看情报,忽然发现这个刘璇在皱着眉头盯着身边的沙盘沉思,忍不住笑道。刘璇和陈凡的参谋长刘毅一样都是军事学院培养出来的参谋科的高材生,让他去前线统兵可能力有不殆,但是对于参谋情报,制定战役计划等等却是一把好手。

“启禀主公,此战关键不在薛元帅的战术能不能成功,而在于徐英将军能不能顶住张归厚。如果他能够顶住,那么荆州战事可以彻底翻盘。”刘璇老老实实回答道。

“看样子平时功课做的还不错。不过打仗可不是你们平时在沙盘上放一个标示画一个箭头那么简单。”李玄清点点头,但是对于刘璇眼中的不以为然有点不满意,天策军连战连捷之下骄傲之气溢满,自己是该找个办法打压一下了,否则这种气息如果传到了下面的野战单位那可就大事不妙了,想到这里继续道:“总参今年的基本人员非战时轮训,你被派遣到哪个部队?”

“第九军团。”刘璇听到李玄清忽然问起这个,急忙站起身来答道。

李玄清点点头,将情报放在桌上之后边往外走边道:“高思继是个能征惯战的宿将,你去给他担任参谋长能够学到很多,也能看到自己很多欠缺,希望这次轮训回来能够明白为什么总参要颁布参谋人员轮训条例。”

李玄清走了,让刘璇一个人呆呆的站在原地,有些不明白李玄清的意思,不过等到他真的从第九军团回来的时候才发现李玄清这句话给他带来了多大的意义。

而此时的荆州前线,薛洋在和徐英商议完之后找到李阳将自己的计划一五一十的告诉了他并征求他的意见。

“请大帅放心,李阳必完成任务。只是有一个请求,请大帅给我十五营一个机会,末将想带着十五营去完成大帅的军令。”李阳行军礼道。

李阳的话让薛洋眉头一展,若有所思道:“你应该明白这次钓饵任务有多重要,你确定十五营能够胜任?”

“末将愿立军令状。”李阳单膝跪地道:“末将以人头担保,请大帅给十五营一个机会,给荆州一个机会,让十五营的弟兄们能够真正融入天策军,成为主公手中的利剑。”

“那好,就让你带着十五营。你马上去整顿一下,半个时辰以后隐蔽出发,以半个月为期,具体作战计划你自己制定,反正目标只有一个,那就给我彻底捣乱中州这个宣武军后勤基地,逼迫张归厚从前线调兵回援,然后你们在半途截杀。”薛洋点点头道:“你们离队之后所有的联系全部依靠玄影卫传递,防止张归厚派人截留你们的信件。”

李阳行军礼之后迈步而出,去做出征准备了。薛洋却在原地思考腾出了第三营之后能不能做点什么。要知道依照目前第三营的实力,以一个营的力量几乎就可以压着三倍于己的对手打,加上几乎不逊色几分的徐英的山地营,所以按照薛洋的算法,自己手上的四万人几乎可以等同于对方七八万人的实力。所以只要张归厚调兵回援,那么自己就可以一对一和对方打野战,一战彻底打断谢瞳的战略部署。

所以和李阳分手之后薛洋再次回到自己的帅帐,拉着徐英开始筹划自己的想法,并且立即安排大营开始给李阳的行动作掩护,并且两人商议之后故意改变旗号,让第三营移驻第十五营的驻扎地,这样虚虚实实的行动在玄影卫随军暗卫故意透露出去只言片语之后张归厚那边很快收到这种信息。对于现在的张归厚而言,薛洋和他的直属第三营可以算得上天策军中最难以对付的敌人了,来去自如而且神龙见首不见尾,根本不是人类所能够对付的了的。

而第三营的莫名消失也让这位宣武军主帅脑神经一下子紧张起来,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将军队中所有的探子全部派了出去,连带着王彦章的亲卫队也遭了殃,里面的几个好手也被抓了壮丁。

“大帅,咱们是不是有点敏感了?”王彦章被张归厚的举动吓了一大跳,急忙过来询问到底出了什么大事。

“你还没被薛洋的这支怪物一样的军队打够啊?这可是两条腿跑得过四条腿的怪物。”张归厚苦笑道:“我宁愿去李玄清的亲卫队打仗也不想跟薛洋,跑都跑不过人家还怎么打?”

“其实大帅,咱们现在足有十五万人,要不出营野战,末将为先锋肯定能够打败对面那区区不到五万人的天策军了。”王彦章对于张归厚的布局有点不解道。

“彦章,事到如今我也跟你说实话,咱们来荆州其实并不是要来占领荆州的,而是在等待时机相机驰援牛存节的。这是谢军师临走之前跟我交代的秘密任务。”张归厚叹息道:“本来我打算将安州城打下之后就能够吸引天策军南线和西线的注意力,这样就可以秘密率军北上,结果却被薛洋打了个措手不及。现在看来当时不应该贪心去打安州的,如果我们在安州城下虚晃一枪之后就不管不顾,只怕谢军师的计划就可以实现了。”

“那既然这样,那我们更应该去主动出击了,趁着薛洋此时的兵力只有五万人,如果他的第三营去执行别的任务,咱们一举击破他的主力,这样不管他的第三营去干什么都不能改变什么。”王彦章知道谢瞳的打算之后也是沉默半晌忽然道。

张归厚点点头道:“你和我想到一块了,所以我才会想要办法去搞清楚薛洋的第三营到底去干吗了。”

“大帅是怕薛洋将第三营雪藏起来关键的时候执行战场斩首任务?”王彦章问道不过随即点点头:“这倒也是,这几乎都是天策军最喜欢干的事情了。如果大帅有这个想法的话,咱们也该准备准备了。”

“也好,战前准备的事情全部交给你,从现在起我这个大帅亲自负责情报,一定要想办法搞清楚第三营的动向。”张归厚点点头道。

不过显然两人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想方设法调查第三营的去向的时候,李阳已经率军秘密绕道前往宣武军的辖区,准备执行薛洋的计划了。相对于其他将领一般都会交代具体的任务,薛洋的计划却相当的随意,只是告诉了一个时间和目标,剩下的什么都没有说,一切都让李阳自己去决定。这种做事风格如果换成一个老实的将领那么基本上没有完成的可能。

所以李阳将行军路线等等杂务全部都扔给了副将,自己坐在马背上手持地图不断思考如何完成吸引掌柜派兵回援的计策。老实说如果换做自己的话估计是不可能理会自己的后路是什么,而是一心一意打掉对面的敌人主力,这样才会完成自己的任务。可是双方的主帅起奇怪在原地打起了转,一个不急着进攻,另一个却想着怎么去分对方的兵,死活不愿意打野战。

“打野战?”李阳嘴里面念叨了几句之后忽然有了主意,开始让副将催促部队加快脚步。第十五营在之前和第三营并肩作战的时候也学会了不少跑步的技巧,所以这一加快速度顿时也让下面的士兵觉得自己好像跑的还真像那么回事的。不过很快那些感觉敏锐的士兵就发现自己的方向好像不知不觉的变了,这好像不是出发的时候说的中州啊。这倒是直接向北了。

“将军,大帅不是说让我们去中州吗?咱们这是去哪?”第十五营的副将是李阳从前成汭军带过来的,名叫郑琦,是跟随他一同入伍的老人了,此刻却看不明白自己的主将到底要做什么。

“中州是个偏僻的城池,打下来的轰动也不大,所以我打算改变主意,直接去攻打蔡州。”李阳笑道,“蔡州可是宣武军后方的重镇,而且还是朱全忠从之前秦宗权手里夺过来的。如果咱们奇袭之下拿下蔡州,必然牵制住整个宣武军整个后方的兵力,到时候咱们天策军各个战场都会出现连锁反应。但是依照朱全忠目前的兵力使用,能够立即回援而且路程最近的,也就是张归厚了。”

“将军高明,末将听说之前秦宗权还有藏宝库呢,传的沸沸扬扬的,这次咱们也去找找,说不定还能给主公带回去一座宝藏什么的。”郑琦被李阳的想法了吓了一大跳,但是随即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笑道。

“让全军把第十五营的旗号全部收起来,咱们也狐假虎威一次,冒充大帅的第三营,做坏事可不能打自己的旗号。”李阳也是心头一动,笑道。

就这样,第十五营边行军边换装,就这么堂而皇之的打着第三营的旗号朝着蔡州极速开去。

不过这样一来就给薛洋的钓饵战术改的面目全非,整个变成了一个攻其必救围城打援的战法了。

李阳这边迅速改变不隐藏自己的行踪出现在宣武军腹地的做法自然很快就被宣武军发现,这个消息迅速朝着朱全忠的大本营汴州发了出去。等到李阳行军至距离蔡州三百里开外的时候宣武军大本营那边也收到讯息了。朱全忠在得到消息之后大吃一惊,急忙询问应对之策,蔡州虽然历经战火破坏,但是本身地理位置太过于重要,一旦蔡州沦陷必然让周围的陈州、颍州和许州等周边州郡,而且还会影响宣武军的整体布局。所以谢瞳在无奈之下也只能同意朱全忠的救援计划。不过他可是太清楚天策军此时的想法了,所以虽然同意但是却嘱咐郑璠晚三天发布命令,并且星夜派人通知张归厚,希望他设法化解。

而此时的薛洋也收到了李阳发回来的军报,相对于徐英哭笑不得薛洋倒是点了点头,暗自一琢磨开始让随行的玄影卫配合李阳开始执行新的计划。不过在汴州的彪子此时却和从淮南回来的赵四看着内线递过来的谢瞳的计划商议要不要做点文章。不过此时两人并不知道薛洋的打算,赵四是打算搅乱宣武军的后方,为自己刚刚说服出兵的杨行密创造一个条件。所以两人一合计还是决定把这件事搞大。只有搞大了才会引起宣武军内部的混乱,从而可能减弱淮南方面的压力,如果能够逼迫宣武军从淮南方向抽调兵力回援那么可能性就大了不止一星半点。

“老四,咱们万一要是将薛洋那小子的计划给搞砸怎么办?他那边不是在奇袭蔡州吗?难道真要给他公布出去?”彪子有点惊疑不定道。

“放心吧,你看吧,薛洋那小子肯定巴不得咱们给他把消息散布出去,只有这样张归厚那边才有可能撤军回援。”赵四笑道:“彪子你还不知道这小子的秉性嘛?他敢率军偷袭蔡州不就是想吸引张归厚回援嘛。只要张归厚分兵必然是被他各个击破。我敢肯定徐英这小子此刻早就磨刀霍霍了。”

“好吧,说好啊,老大到时候要找麻烦我就说是你出的鬼主意。”彪子也跟着笑道。

“那你赶紧安排吧,这汴州可是你的地盘啊,我还打算让你请我去潇洒一番呢。听说那个小嫦娥最近又出来了,咱们也去看看?”赵四笑道。

彪子也笑了,叫来自己的副手细细安排了一番之后站起身来拉着赵四出门而去。而伴随着这两位情报大员的出动,谢瞳的安排和蔡州的剧变也快速在汴州城传开并且伴随着暗卫的飞鸽传书迅速在各大军镇迅速蔓延。这种变化让郑璠措手不及之下只能急忙快速传书给张归厚让他不要耽搁迅速派兵回援。

不过在汴州这边开始暗地交锋的时候,身处蔡州城外准备偷袭的李阳可能永远不会想到,自己的举动会引起这么大的反应,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反应也在逐渐的发酵。

“郑琦,安排人手准备偷袭城门,亲卫队集中准备巷战,其他人给我准备好,只要城门突破马上给我杀进去。”李阳安排郑琦去偷袭城门之后摇了摇头,看样子这个蔡州除了地理位置和政治上的作用外,其本身好像真的不行,从远处看去还不如安州城呢,早年间秦宗权的破坏还真是短时间难以恢复。

“去给大帅传讯吧,蔡州城已经被拿下,五日内必然让宣武军辖区人尽皆知。”李阳看着郑琦领人突了进去,朝着身后的传令兵笑道。

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战(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归义军遣使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复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观成败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后的葬礼(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进军西南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夺食(下)第九章 兄弟团队第八十三章 疲敌之计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业革命与五年计划第八十五章 李茂贞的算计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岛谍影第六十七章 长安来使第二百零九章 钓饵战术(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鹘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战(一)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罗之战(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战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阗国灭(二)第九章 兄弟团队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四百零一章 突袭护密(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联盟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击第二百一十三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后的回鹘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袭交河城(下)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发(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战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四十九章 一战归心第一百六十八章 铁路动脉(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三百七十一章 诸教隐没(中)第三百一十七章 丰灵铁路线第三百六十五章 功败垂成第七十三章 一年赌约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云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败涂地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开始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国力(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运河(五)第一百零九章 军政联席会议第七十八章 河套阴云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业扩张(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为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咸海攻略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战(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击战第五百七十五章 图穷匕首现第七十章 奔袭原州第三章 南天门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刘士政的宝藏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启后(上)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三百一十八章 群狼战术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开元(下)第四百一十章 瓮中捉鳖(上)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对决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后的争夺(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关外的炮声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四百九十三章 时代改变体制第三百五十一章 归义军遣使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战定高昌(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战定高昌(下)第四十七章第四百六十五章 驾临安西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岛统一进程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战(一)第六章 劫后重逢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战(七)第五百一十一章 决死一战(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殇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凤凰城(中)第五十章 打出来的带路党第一百五十五章 沧州之战(五)第五百一十九章 马穆鲁克的无奈第三章 南天门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发展规划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帜(上)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开元(下)第六章 劫后重逢第六十一章 西进战略第五百八十二章 钱庄改革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后一个汉人藩镇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五百九十五章 运河条约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绵州之战(四)第二百一十三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云第四百三十八章 来自丝路的馈赠第二百八十章 兵临广州
第六百一十二章 埃及大战(上)第三百五十一章 归义军遣使第二百三十一章 中原光复第五百八十一章 坐观成败第三百七十六章 最后的葬礼(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进军西南第五百八十八章 虎口夺食(下)第九章 兄弟团队第八十三章 疲敌之计第三百八十二章 工业革命与五年计划第八十五章 李茂贞的算计第四百五十六章 半岛谍影第六十七章 长安来使第二百零九章 钓饵战术(上)第三百五十五章 高昌回鹘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战(一)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罗之战(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战第三百九十五章 于阗国灭(二)第九章 兄弟团队第二百八十五章 牂牁消亡(中)第四百零一章 突袭护密(下)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秦想要联盟第四百三十章 反戈一击第二百一十三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四百七十一章 最后的回鹘人第四百二十七章 突袭交河城(下)第五十一章 工商爆发(上)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战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四十九章 一战归心第一百六十八章 铁路动脉(下)第三百二十三章 海外殖民地第三百七十一章 诸教隐没(中)第三百一十七章 丰灵铁路线第三百六十五章 功败垂成第七十三章 一年赌约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云第二百二十三章 一败涂地第四百八十七章 新的开始第三百一十五章 整合国力(下)第一百八十二章 京杭大运河(五)第一百零九章 军政联席会议第七十八章 河套阴云第四百九十八章 工业扩张(下)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为一第五百三十一章 咸海攻略第二百九十五章 儋州海战(上)第二百六十九章 衡州反击战第五百七十五章 图穷匕首现第七十章 奔袭原州第三章 南天门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刘士政的宝藏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启后(上)第三十一章 朱玫之死第三百一十八章 群狼战术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开元(下)第四百一十章 瓮中捉鳖(上)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对决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后的争夺(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虎丘关外的炮声第四十五章 西受降城第四百九十三章 时代改变体制第三百五十一章 归义军遣使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战定高昌(下)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战定高昌(下)第四十七章第四百六十五章 驾临安西第二百二十九章 德州角逐第五百四十八章 中南半岛统一进程第五十三章 天策建府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战(一)第六章 劫后重逢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战(七)第五百一十一章 决死一战(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契丹之殇第四百二十二章 兵出凤凰城(中)第五十章 打出来的带路党第一百五十五章 沧州之战(五)第五百一十九章 马穆鲁克的无奈第三章 南天门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原发展规划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八十一章 夏州易帜(上)第五百六十二章 各自整合第二百三十六章 登基开元(下)第六章 劫后重逢第六十一章 西进战略第五百八十二章 钱庄改革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后一个汉人藩镇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四十章 取代天德第五百九十五章 运河条约第二百九十九章 逼降曲承美(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绵州之战(四)第二百一十三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三百零五章 吐蕃疑云第四百三十八章 来自丝路的馈赠第二百八十章 兵临广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