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三章 进军西南

天启二年十一月底,薛万里率军挺进惠州,将刘昌鲁残余势力的最后一个据点拿下,正式宣告岭南最大的割据势力就此灰飞烟灭,其本人和大小军官文臣二百多人被天策军押送回长安等待律法院审判。天策军的势力由此也正式将整个东南纳入自己的版图。而中路的陈宇在汇合了柴嘉之后承担起了消灭粤北大小割据藩镇的任务,十几万大军攻势如潮,在强悍的战力面前,几乎沿途的所有大小势力望风而降,没有一家能够独力抗衡统一之势。在薛洋率军挺进牂牁驻地之后,李天一的骑兵军团和钱宁的大队人马开始从永州南下往西南的道州和桂州而去,开始配合薛洋兵团顺时针包抄牂牁势力,截断牂牁和粤北的大小势力的联系,切断牂牁的补给线。在随后李天一更是率领骑兵军团从桂州出发北上汇合薛洋主力人马于融州以北山区,协助其打通山区通道。

牂牁,这个西南最大的少数部族割据势力由此也被天策军正式提上日程,准备在年前消灭其有生力量。不过西南作战后勤才是关键,在庞大的战俘劳动力供应之下,杨虎带领的建筑公司第三大队开始在崇山峻岭之中开凿道路,以叙州为起点修建一条纵贯大西南的战略直道。

由于地形复杂,前线大军行进困难,一方面还要应付牂牁无孔不入的小规模袭击,西南战役打起来比起薛万里和陈宇两人的东线和中线可是说是异常艰苦,即使后勤部已经为薛洋兵团几乎全员配备了山地自行车,依旧无法大规模提升其速度。对于薛洋、徐英和李阳这样的以快速反应出名的统兵将领这是有史以来打得最憋屈的一场战役。甚至一度杨虎的后勤部修路的速度都比行军速度快,好在李天一的骑兵赶到之后这种情况才有所好转,但是即使是这样也只能将牂牁的骚扰兵力驱逐出去,远离大部队和后勤部的修路大队而已,无法真正形成大战。

这样一来和指挥部制定的年前歼灭对方主力兵马的战略目标就差距甚远,薛洋在苦思良久之后决定分兵,大部队以李天一为主帅,统兵继续朝着牂牁的核心地区麻州而去,一路上稳扎稳打,不求大功只求逼迫对方跟随自己的步伐集中兵马,另一路集中了第三营、山地营和第十五营三支主力战队脱离大部队启程往北,绕过滇北山区阻挠,准备顺着金沙江逆流而上,攻击牂牁北方重镇思州,然后南下。

薛洋兵团的攻击行动展开的时候陈宇这边却和西南剩下的一个大势力庞巨昭、叶广略接火。这两人因为地盘相邻,所以联合出兵和陈宇在义州以西地区对峙试图拦截天策军西向行动。双方二十多万大军在义州以西的山丘地带准备厮杀。

而东线的薛万里此时却接到了广州指挥部的命令,率兵南下扫荡雷州半岛地区,伺机配合海军攻占崖州岛,其实此时的崖州岛上面汉人很少,基本上都是南方的土著部族,但是架不住崖州岛的位置太过于险要。这里是海军进击针海军最好的前进基地,从崖州岛西北面的儋州出发几乎静海军海岸线的所有区域都处于海军的打击范围之内,而且崖州还是广州前往南洋最好的海军护航基地。在海军处的规划当中崖州岛未来将作为南洋舰队的母港之一,其军事地位甚至还在广州汕头之上。此时的大唐帝国海军在李玄清的熏陶之下,战略思维全部是进攻性的,本土安全以及不是海军考虑的出发点了。所以崖州作为大陆前出南洋最远的陆地岛屿将起到最合适的作用。

所以在薛万里率军前往高州的时候,海军也开始筹划在雷州半岛的西面建立一个前进港口,作为补给基地,开始打击静海军水师。不过这一切都要取决于薛万里的行动有多快了。而此时广州那边为了修建港口准备的工人、器材和原材料基本上都已经备齐,后勤船队在广州稳定之后其他物资的运输也逐步让位给了军需。民间物资通过陆上通道基本上已经满足民生需求,剩下的依靠南方商人自己的商队就可以了。大规模的运输船队满载着石炭、武器等军需物资在汕头和广州卸货等待军方的行动。

此时雷州半岛上的大小势力原本是依附在刘昌鲁的羽翼之下,刘昌鲁被剿灭之后少部分开始向天策军投诚,地盘被顺利接收,但是其余部分则纷纷被庞巨昭和叶广略接收。只是时间太仓促,这两人虽然接收了地盘,但是基本上没有余力来经营,甚至就连军队城防都无法重新派兵过来就被陈宇抵到了家门口,所以薛万里大军抵达之后攻势猛烈,很快就拿下了高州,正式挺进半岛区域,将剩下的雷州和罗州等地和大陆之间的陆上联系彻底切断。海军南洋舰队负责人罗大海也适时率军从广州出发通过琼州海峡进入北部湾海域。这里本来是静海军的势力范围,但是上次静海军水师主力被台风摧毁,新的水师部队全部集中在交州南部的爱州和演州区域整训,所以偌大的北部湾基本看不到静海军的水师踪迹,周边的其他小势力也很少有人花钱组建昂贵的水师部队,所以在通过琼州海峡之后南洋舰队几乎就撒欢了一般绕着北部湾转了大半圈,最后在找到了廉州作为合适的地方。海军选定好地方之后见到陆上部队还没有打过来,索性自己单干,让后勤船队大队人马全部登陆,堂而皇之的就在廉州城防军的眼皮子底下大兴土木开挖港口码头。

原本廉州的城防军还打算出城驱赶,但是被就近停靠的海军军舰的火炮轰了一通,这种前所未有的武器吓坏了他们,再也不敢出城迎战,甚至就连南城门都紧闭。放下心来的工人开始加大力度施工,对于廉州湾内部的航道也开始组织爆破组对暗礁进行爆破,用蛮力摧枯拉朽一般炸掉了十几个暗礁,终于疏通了这段曲折向内延伸的航道。

航道疏通之后就一切都好办了,岸上码头栈桥等等对于有过修造汕头和广州港经验的这支最新命名为建筑公司第十大队的施工队来说轻车熟路,廉州港几乎是一天一个样。

海军自己单干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罗州前线,薛万里收到这个消息之后感觉到脸上无光,开始放弃前期劝降的举动,不管不顾下达了攻城的命令,在充足的炸药包和爆破筒的支援下,罗州只坚持半天时间就被天策军爆破手炸开,薛万里指挥大军一拥而入,半天时间清剿干净城内的顽抗势力,宣告罗州易手。罗州拿下之后薛万里分兵两路一路继续南下扫荡半岛的雷州区域,将最后一股敌人包围在雷州城内。自己亲率主力兵马继续往西抵达廉州。天策军主力兵马的到来让施工队放下了最后的心思。而薛万里在抵达廉州城下之后迅速包围廉州,直接派人入城要求对方立即无条件投降,否则天策军入城之后严惩不贷。这种近乎直白的方式没想到的是激起了城内苗人的反抗情绪,预想中的望风而降没有出现,反倒是城内防御有条不紊的进行,而且此地少数部族众多,短时间内城内的兵力骤然翻了两倍。等到薛万里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之后事态已经变得不可控制,在无奈之余只能先选择打破城防再想其他的办法。所以薛万里让天策军开始攻城。城楼上却万箭齐发阻拦天策军靠近,猝不及防之下一连三四个爆破组全军覆没在这种沾染着毒液的箭矢之下。

盛怒之下的薛万里让随行的炮兵营炮轰廉州城,炸药包在廉州城楼上掀起腥风血雨之后这些人才意识到城外的天策军这种神秘武器的杀伤力,但是此时为时已晚,痛恨阴谋诡计的薛万里根本没有停下来的意思,在抛射炸药包的同时命令爆破组再次上前,直接将廉州城的城门炸飞,一片爆炸之后天策军冲入城内展开近战厮杀,为了防止苗人的毒箭暗算,薛万里将弓箭手配合近战部队组成一支支小队进入城内。即使是这样依然有很多天策军士兵倒在了前进的道路上,这场攻城战的伤亡最后统计出来的结果居然比前面几次战役的总和还要多。受到刺激的薛万里再也按耐不住自己的杀性,将所有俘虏的苗人驱赶到北城外坑杀,并且要求手下各作战单位,凡是苗人不愿意放弃武器的直接杀,用血淋淋的人头震慑周边的所有少数部族。

这样一来在随后的清剿残余势力和后续挺进钦州的时候天策军遇到的阻力再次加大。而吃一堑长一智的薛万里则不管不顾直接用炸药包开路,凡是少数部族喊话不投降的,也不用近战,直接炸药包弩箭招呼,用火药武器彻底消灭对手。由此在从廉州到钦州和之后的战役中,薛万里领衔的东路大军造成的杀戮最大,沿途几乎所有的少数部族全部一扫而空,大量青壮年被炸死,剩余的也被当作战俘押送北方。这样暴力的手段带来的后果就是周边的少数部族纷纷逃往山区避祸,剩余的也在天策军眼皮子底下战战兢兢,不敢有丝毫动作,生怕惹到了这个杀神。

薛万里的这个办法虽然残暴,但是对付这些擅长下蛊和用毒的少数部族来说却意外的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所以在天启二年的最后一个月当中整个东线几乎每天都持续在隆隆的爆炸当中,使顺手的天策军将士几乎是只要遇到抵抗就直接招呼炸药包伺候,几乎是将钦州以北的所有山区全部炸了一个遍。

薛万里在南边用暴力手段清剿少数部族,而陈宇在义州和庞巨昭对峙之后叶广略也紧急从后方浔州赶到前线,两人合力亲自指挥部队和陈宇展开野战。此次战役当中叶广略再次使用战象冲击天策军防线,但是在炮兵营集火之后,遮天蔽地的爆炸彻底摧毁了他好不容易集中起来的一百多头战象。趁此机会陈宇率军发起全线攻击,十几万大军以排山倒海之势强势击垮了两人的联军,逼迫庞巨昭和叶广略缩回浔州城内据城而守。

消息传回广州指挥部之后杨天成和王厚纯两人抚掌大笑,对于陈宇活学活用之前破刘昌鲁的做法很高兴,就连一旁的杨秋听到陈宇的做法之后都哈哈大笑,这个昔日的勇将没想到还挺有智慧的。不过紧接着薛万里发过来的战报却让三人脸上有了一丝阴霾,这种血腥的镇压虽然能够起到一时之效,但是对于战后治理却埋下了巨大的隐患。那些少数部族将来必然会和帝国有了很深的隔阂。

这一点杨秋更有发言权,但是此时却不能说什么,军方这样做虽然是一时之愤,但是更深层次的考量却是在以武力压制少数部族的实力,为将来的民族融合做好准备。这个融合有主动融合自然也有这种被动的依靠屠刀来融合的。所以杨秋在思索半晌之后心头也渐渐有了主意,道:“事已至此后悔也无用,不过这样一来至少让这些少数部族元气大伤,只要咱们能够在战后快速让地方稳定,百姓富足其实还是可以化解的,只是时间稍微长了点,无法做到像四川等地那样可以让这些蛮人自己主动融入主流社会。”

杨秋的话让杨天成点点头,廉州将来作为海军的军港,也会驻扎部分主力部队以备不时之需,所以依靠武力还是能够做到一段时间的稳定的,剩下的就靠内阁的水磨工夫了。

“厚纯,将这件事写成专门的专项汇总发往长安总参和皇上吧。”杨天成朝着杨秋道:“杨大人不妨也将自己的见解早点汇总发给首相,估计年后的帝国会议这件事还是会拿出来专项讨论的。民族融合在咱们基本上统一了本土之后一定会形成一个规程制度的,这样在以后面对西北和藏北高原上面大大小小的部族才会有一个参考。”

两人相视一眼纷纷点头。三天以后一份军政联合专项汇报被紧急送往长安,这也成了天启三年帝国会议上一项重大事项,影响着帝国以后的重大决策。

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区第四百八十三章 两部合一(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战定高昌(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五百三十四章 扫荡咸海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闲第一百九十六章 绵州之战(一)第一百零七章 变生疑云第二百三十九章 长洛铁路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军的最后(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战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夺食(上)第四百章 突袭护密(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东西逆转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银行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来袭第七十章 奔袭原州第五百二十五章 铁路修到疏勒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业扩张(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国之殇(中)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贸易协定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战起(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战(一)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战起(中)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国(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鱼岛和卧龙港第七十三章 一年赌约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择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复河西(六)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骑施终结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战(下)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达岭大捷(下)第三百一十章 追击胡敬璋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战[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战]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复河西(六)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凤凰城(下)第七十八章 河套阴云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战(中)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达岭大捷(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权力交接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难干(一)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发(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怂恿大食开凿运河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杀敬翔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击第五百三十九章 内部发展第一百六十六章 铁路动脉(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风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战(中)第六百一十八章 舍近求远第一百五十五章 沧州之战(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唐联盟(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军齐至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战(三)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罗之战(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业带第二百四十五章 苏州战役第二百一十章 钓饵战术(下)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黄沙第二百八十八章 浔州之战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难干(五)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战(三)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凤凰城(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龟兹霞光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国之殇(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战起(下)第十七章 灵州军营(中)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击战(中)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义第五百七十章 天启十一年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约而同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舰队起航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胶问世第三百三十七章 东西商路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业基地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设卫生部第四百零三章 护密惨案第一百六十二章 并州事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战止和第六百三十三章 环球航行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十五章 点化山贼第五章 纯阳心法第十九章 突击强化(一)第六百零一章 十万劳工开运河(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铁路修到疏勒
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区第四百八十三章 两部合一(下)第四百三十四章 一战定高昌(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河中底定第五百三十四章 扫荡咸海第六十章 浮生偷得半日闲第一百九十六章 绵州之战(一)第一百零七章 变生疑云第二百三十九章 长洛铁路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军的最后(上)第四百三十二章 分兵作战第五百八十七章 虎口夺食(上)第四百章 突袭护密(上)第六百二十二章 东西逆转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银行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来袭第七十章 奔袭原州第五百二十五章 铁路修到疏勒第四百九十七章 工业扩张(上)第三百八十八章 佛国之殇(中)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贸易协定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战起(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新式武器第三百五十八章 清水河之战(一)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一百二十七章 西北战起(中)第二百八十六章 牂牁消亡(下)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国(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梭鱼岛和卧龙港第七十三章 一年赌约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的抉择第二百五十章 千年家族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复河西(六)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四百九十一章 突骑施终结第四十八章 河套大战(下)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达岭大捷(下)第三百一十章 追击胡敬璋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战[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战]第一百三十五章 收复河西(六)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凤凰城(下)第七十八章 河套阴云第四百五十九章 各方入局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战(中)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达岭大捷(下)第五百六十七章 权力交接第四百四十一章 瀚海难干(一)第五十二章 工商爆发(下)第五百九十二章 怂恿大食开凿运河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杀敬翔第四百六十八章 分路出击第五百三十九章 内部发展第一百六十六章 铁路动脉(上)第四百九十五章 烈烈唐风第六百一十三章 埃及大战(中)第六百一十八章 舍近求远第一百五十五章 沧州之战(五)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三百七十九章 反唐联盟(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援军齐至第九十三章 城郊之战(三)第四百七十章 俱毗罗之战(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业带第二百四十五章 苏州战役第二百一十章 钓饵战术(下)第三百四十章 血染黄沙第二百八十八章 浔州之战第四百四十五章 瀚海难干(五)第三百六十章 清水河之战(三)第四百二十三章 兵出凤凰城(下)第四百五十四章 龟兹霞光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三百八十七章 佛国之殇(上)第一百二十八章 西北战起(下)第十七章 灵州军营(中)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击战(中)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下)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义第五百七十章 天启十一年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约而同第五百二十一章 西洋舰队起航第二百八十四章 牂牁消亡(上)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八十七章 橡胶问世第三百三十七章 东西商路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业基地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设卫生部第四百零三章 护密惨案第一百六十二章 并州事了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战止和第六百三十三章 环球航行第四百一十二章 一波三折第三百三十二章 雷霆雨露第十五章 点化山贼第五章 纯阳心法第十九章 突击强化(一)第六百零一章 十万劳工开运河(上)第五百二十五章 铁路修到疏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