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收复河西(六)

公元889年八月二十八,万毅指挥天策军西北集团军在武威城外对阵温末联军三十万,大破之,俘虏约计十万人,温末统帅亦戈被俘,逃者十不足一,从此河西走廊底定。

时间倒退到八月二十八当天,在亦戈准备撤退的时候却猛然听得自己的后军一阵大乱,一彪骑兵山呼海啸般从背后杀来,看着从远而至高高策军军旗,亦戈脸色惨白,再也顾不得前线的情况了,撕扯着沙哑的嗓子疯狂吼道:“全军各自为战,给我撤。”说完带着自己的禁卫军本部直接绕过后军传来的骚乱,径直朝凉州方向而去。

带队的天策军骑兵正是丰田的一万人党项骑兵营,在两军相持不下的时候这一万生力军的到来直接压垮了战场的最后一丝平衡,这股从后面袭来的党项骑兵营直接把亦戈的后路彻底堵住,让他再也无心和侯勇一战。温末人在河西苦心经营这么多年才积攒了这么多家底,不能让自己在这里败坏掉,为了此次战役自己直接带来了部族精锐部队的三分之一,必须想办法保存有生力量。

想到这里的亦戈直接带着禁卫军开始绕过前后夹击的天策军骑兵,准备撤退。但是这一幕却让率军厮杀的侯勇发现了,当下更不迟疑,直接率领自己的本部人马飞速追了过去,两人犹如宿命一般又开始在战阵之外捉对厮杀起来。

亦戈的命令及时传达给了身边的这些直属部队,所以在亦戈一动身的时候,这些跟随他多年的本部人马也开始了撤退的步伐。这一下让一直鏖战的天策军骑兵压力大减,毕竟天策军骑兵除了党项骑兵营,其他的汉人骑兵的素质和实力比起这些游牧民族还是稍逊一筹。不过论起追击,可不会逊色多少,尤其在装备了小型连环弩之后,这种追近了直接一箭射过去的办法很快就将这些抽身准备逃跑的温末人彻底打蒙了。在四面八方都是天策军骑兵的情况下,有一部分人开始在慌乱之余朝着自家的阵型冲了过去,这样一来亦戈的本阵也彻底打乱。

这一幕被捎骑报告给了在中军的万毅。万毅在喜不自禁之余马上抽调后方的部队进入战团,对于他来说消灭这些杂牌军十万都抵不过灭掉温末人本部一万人来的重要,很快重骑营和陌刀营甚至炮兵营都开始纷纷抽调人手出阵和钱老六的步兵营一起组成了一支两万人左右的支援军团快速从后阵穿过来到了亦戈本阵。

这一下彻底宣告了温末骑兵的覆灭,这些人的加入让战局再也没有反复的可能,而腾出手的来的骑兵开始让围剿任务交给了支援大队,其他人在丰田的带领下将亦戈彻底围住。

“亦戈,马上投降,否则我就杀光你的族人。”万毅打马上前见到亦戈还在负隅顽抗,顿时冷笑道。

亦戈手中弯刀一挥,架住了三柄砍向自己的骑兵刀,怒吼道:“万毅,你别得意,我温末纵横河西这么多年,从来不知道投降是什么,你要是有本事的话我们单挑,我倒你这几年的武艺有没有长进。”

亦戈的话让跟随万毅一起来的铁良怒不可遏,厉声喝道:“亦戈,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和我家大帅单挑?”

铁良的话还没说完就被万毅挥手挡住了,“你们带队围住他们,我去逮住这家伙。”

“大帅,不用这么麻烦吧?”铁良看了一眼被重重包围的亦戈和策马赶过来的侯勇道:“要不末将上去,一枪刺死拉倒?”

万毅摇了摇头道:“听说西南方面逮住了桑熊,咱们就拿下亦戈,给主公将来恢复西域和藏北高原留下一个人头祭旗。”说完这些之后高声道:“亦戈,让你的人马上停手,我给你个机会,只要你能打败我,我放你们一条生路,否则就给我乖乖的下马投降,否则我就杀尽在场的所有人,祭奠我大唐战死安西的亡魂。”

万毅的话让正在和对方厮杀的天策军骑兵齐齐后退,将包围圈锁定了在场的亦戈等人身上。

“好啊,不愧是我认识的万毅将军,咱们一局定胜负。来啊。”亦戈见到对方后退知道万毅在玩真的,顿时举着染血的弯刀狞笑道。

万毅伸手接过身边卫士递过来的唐刀笑道:“多年未见,就让我来试试你的武艺长进了没有。”话音刚落坐下的战马猛然间加速朝着亦戈冲了过去。

“当当当”二人交马而过,闪电般对攻三招,金铁交鸣之间再次对撞上去,万毅手中长刀急速挥出,和亦戈的弯刀碰撞在了一起。

“铁良,大帅怎么突然想和亦戈决斗了?他们两人以前就认识?”侯勇见到另一边在支援大队的帮助下已经快要结束战斗的温末骑兵本阵,好奇的对着身边连铁甲都没来得及换的铁良问道。

“早些年就是这个亦戈几次带着温末人侵犯灵州,那时候大帅亲掌铁枪都,和这家伙打过的仗没有一百次也有九十次。温末人总是欺负咱们的骑兵不是他们的对手,在灵州城下耀武扬威。有一次大帅为了救被这家伙抓住的一个兄弟,亲自上前和他大战数十回合,冒着被砍中一刀的份上将那个兄弟给救了下来。两人因此认识,听说后来两人还一起喝过酒,亦戈还劝说大帅投诚他们温末,但是被大帅拒绝了,之后就一直没有见过面,一直到今天。”铁良回忆起以前灵武军时代的往事,也是唏嘘不已。

“早就听闻这个亦戈可是温末人当中难得的战将,智勇双全,你看他和大帅都打了二十几个回合了还不分胜负。”两人的话还未说完,身后冒出一个声音,不知何时之间石坚也钻了过来。

“我说石大统领,你怎么也有闲心过来了,咱们现在还在打仗好不好?”侯勇一愣,随即道。

“我已经结束了,那些杂牌军已经没死的基本上都被抓了,只有极少数跑了,我的陌刀营追击可是没办法,跑不过他们。”石坚抖手笑道:“你们看后面哪还有战事?他们现在都开始打扫战场了。”

侯勇和铁良回头一看果然满战场的天策军士兵不是压着一队队俘虏往大营的方向而去就是开始打扫战场,救死扶伤,就连铁良的重骑营都开始协助步兵看押俘虏,忍不住笑道:“你行,陌刀营这是打算一战成名咋地?怎么到处抢我重骑营的风头?”

“我哪敢啊,我的铁大将军。”石坚笑了笑指着场中尚在拼斗的两人,脸色也变得异常严肃道:“亦戈这个人早些年我也打过交道,可是温末人当中出了名的悍将,如果大帅能够抓住他,对于温末人的气势打击的可不是一点半点,非常有利于后续收复河西的战斗,而且对于战后处置温末人也给主公提供了有利条件。”

石坚的话也让这两人顿时明白万毅这么做的意义何在,只是两人却不能肯定李玄清到底打算怎么处置温末人,所以齐齐的看着石坚,后者倒是一笑道:“温末人不也是吐蕃人嘛。”

这句话一说出口其他人顿时不说话了,合着这里面的弯弯绕绕这么多?不过几人倒也没想其他的,这些战场之外的事情也不是他们考虑的范畴,说完之后几人重新把注意力放到了场中。

和对面盯着自家主帅紧张不已的温末骑兵不同,天策军这边可是安心不少,至少从目前来看万毅占据着绝对的上风,亦戈历经这么长时间的拼斗,力气早就消耗不少,根本不是万毅的对手,几十招过后,两人从马上转移到了地上,这一下万毅的优势更加明显,唐刀挥出带起的气势更加咄咄逼人,强横的力道让亦戈每一次和对方兵器相撞都虎口发麻。

激斗之中,万毅一个泰山压顶,长刀搂头劈下,强横无匹的气势加上力道一下子将亦戈震倒在地,冷笑道:“亦戈,这么多年未见,你的武艺也没长进多少嘛?”

亦戈倒在地上吐了口鲜血之后,手中的弯刀扔在了地上也不理会万毅的冷笑道:“成王败寇,我只希望你万大帅能够遵守诺言,不要伤害我的兄弟。”

万毅挥了挥手,铁良上前将亦戈提了起来,对着身后目瞪口呆的温末禁卫军冷笑道:“此时不降,更待何时?”

这些禁卫军见到自己的主帅被人就这么提着顿时开始骚动,但是此时亦戈却开口说了通藏语,让他们安静下来,沉默半晌之后开始缓缓的放下了兵器。

有了开头剩下的都好办了,天策军的步兵和其他人马这时候也开了过来,将这些禁卫军全部羁押起来,至此,河西之战算是结束了。

万毅在安排其他人手分头去做善后事宜之后,自己回到帅帐将战役的大致过程以及战果写成战情汇总遣人飞骑传回灵州总参。

当晚,天策军十几万大军在武威城外举行劳军大会,庆祝这场战役的胜利。席间包括石坚铁良在内的天策军高级将领全部开怀畅饮,齐齐朝着东方祝酒,庆祝大唐军队时隔百年之后终于打败宿敌,挺进河西。

捷报频传,西北地区的两大战役在总参整理之后也飞速传达各地,天策府上下被这两大喜讯给彻底沸腾了,各地随即掀起了进军河西的狂潮。天策府民政部随即也开始公布计划,调集人力物力打通贺兰山通道,加速关内物资运转速度。在天策军的军锋面前,天策府治下的百姓感觉仿佛又回到了盛唐时代那个积极开拓进取的时代。

“主公,这个消息传递的还真是及时啊,大大的增强了百姓对于我天策府的信心啊。”岑天时拿着各地传来的政情汇总笑道。

“民心可用啊。”李玄清也是点点头笑道:“民政部要及时引导和宣传,让百姓从收复国土中看到切切实实的利益,这样才会将百姓捆绑在我们天策府对外扩张的战车上。”

“主公放心吧,民政部这边的积极性可是不同一般的高啊。”岑天时明白李玄清的意思,点头道:“慕容那边已经安排工商厅进行前期考察了,那些豪商现在也已经在筹备了。放心吧。”

“河西一战打掉了温末人的主力,剩下的就不足为患了,十几万大军平推过去就可以了,总参的后续计划没什么问题,一切交给万毅就可以了。”李玄清对着身边赖着不走的胡小四笑道:“去给天翔下达命令吧。”

“主公的意思打算将主力东调?”胡小四却听出了不同的意思,急忙问道。

“可以酌情处理,至少重骑营可以东调了。”李玄清笑道:“西北征战多骑兵为主,让直属营去将重骑营替换下来,陌刀营留在河西,作为主力兵团使用。”顿了一下继续道:“具体情况让总参酌情处理,不必事事汇报。”

“好了,巧兮那边的大家伙已经准备好了,咱们可以将河西作为第一节通车的地域了。这次俘虏了这么多人要好好利用一下。”李玄清笑道。

“哈哈,主公放心吧,这个可不会浪费一点点的。”岑天时哈哈一笑道,继而好奇的问道:“只是贺兰山堵住了灵州到河西的要道,主公有什么办法?”

李玄清没有回答他的问题,只是朝着胡小四点头笑道:“听说后勤部已经改良过新的火药了,我看可以将第一代火药的保密等级调低一点了,交给杨易吧,让他去想办法。”

“主公的意思是?”岑天时没反应过来,惊疑不定道。

李玄清站起身来遥望西方,仿佛看到了后世那条巨龙一路穿山越岭朝着遥远的西方而去的场景。

一旁走过来的巧兮见到李玄清的神情顿时明白了对方在想什么,微微一笑,走过来拉了拉他的袖子,笑道:“河西地区光复,大哥哥有时间,缅怀一下当年的遗迹?去看看美丽的祁连山好不好?”

“祁连山?”李玄清心头一动,看着巧兮的面容顿时也笑了起来。

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币结算圈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四百零一章 突袭护密(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战第四百九十六章 换得胡酋慰国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战(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启后(上)第八十九章 大战前夕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军的最后(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扑朔迷离第三十六章 双雄决斗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万战俘第六百一十章 保卫运河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一百七十章 南守北攻(中)第八十三章 疲敌之计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战起(上)第六章 劫后重逢第五百四十三章 东北国营农场第五十章 打出来的带路党第一百四十八章 河中大战(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阳攻坚战第十八章 灵州军营(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儿井和井渠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达岭大捷(上)第十九章 突击强化(一)第八十三章 疲敌之计第四百五十二章 护密会战(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极城第二百五十五章 开州之战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击战(中)第二百七十七章 战象骑兵的盛衰第三百二十六章 河西贸易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国(中)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战(一)第五百零五章 崩开的多米诺骨牌第五百九十五章 运河条约第四百八十九章 诱敌之计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荣的心思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复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四百一十章 瓮中捉鳖(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归义军叛变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儿井和井渠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计划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军的最后(上)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国并立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战(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遥望玉门关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统第二百零六章 风起洛阳第二十六章 联军大营第二十六章 突击强化(六)第三百四十四章 凉州城外的火车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战第一百零二章 关中发展(三)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击战(中)第四章 鬼门弟子第四百八十二章 两部合一(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袭洪州第六百章 工业扩张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战[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战]第三百零七章 丰州新工业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兰城之战第五百九十七章 绝境求生(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荣的心思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国并立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帜(下)第五百零一章 欢迎你们回家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统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二百四十二章 两线战略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战定高昌(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变第八十五章 李茂贞的算计第八十八章 形势急转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变故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后的争夺(上)第五百九十章 圣城之殇第六十六章 灵州改革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三十五章 将不过李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二十二章 突击强化(四)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围追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战(中)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银行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战(一)第二十六章 联军大营第六百一十章 保卫运河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军生变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
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币结算圈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四百零一章 突袭护密(下)第四百二十八章 水源地之战第四百九十六章 换得胡酋慰国人第五百一十七章 遏制天方教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战(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启后(上)第八十九章 大战前夕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军的最后(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扑朔迷离第三十六章 双雄决斗第五百零七章 分化瓦解(下)第六百二十五章 八万战俘第六百一十章 保卫运河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一百七十章 南守北攻(中)第八十三章 疲敌之计第一百二十六章 西北战起(上)第六章 劫后重逢第五百四十三章 东北国营农场第五十章 打出来的带路党第一百四十八章 河中大战(三)第二百二十六章 洛阳攻坚战第十八章 灵州军营(下)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儿井和井渠第四百七十四章 勃达岭大捷(上)第十九章 突击强化(一)第八十三章 疲敌之计第四百五十二章 护密会战(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极城第二百五十五章 开州之战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击战(中)第二百七十七章 战象骑兵的盛衰第三百二十六章 河西贸易第五百五十一章 黠戛斯建国(中)第二百一十六章 上京之战(一)第五百零五章 崩开的多米诺骨牌第五百九十五章 运河条约第四百八十九章 诱敌之计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荣的心思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复第一百六十九章 南守北攻(上)第四百一十章 瓮中捉鳖(上)第三百五十四章 归义军叛变第四百二十九章 坎儿井和井渠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年计划第二百零一章 神策军的最后(上)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国并立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战(二)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三百三十六章 孤城遥望玉门关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统第二百零六章 风起洛阳第二十六章 联军大营第二十六章 突击强化(六)第三百四十四章 凉州城外的火车第二百四十四章 渡江作战第一百零二章 关中发展(三)第四百零四章 西北唐民第六百零五章 海上游击战(中)第四章 鬼门弟子第四百八十二章 两部合一(中)第二百四十六章 突袭洪州第六百章 工业扩张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战[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战]第三百零七章 丰州新工业第五百一十六章 俱兰城之战第五百九十七章 绝境求生(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荣的心思第六百三十一章 六国并立第八十二章 夏州易帜(下)第五百零一章 欢迎你们回家第四百八十五章 安西一统第三百七十八章 棋差一招第二百四十二章 两线战略第四百三十五章 一战定高昌(中)第三百七十四章 沙洲政变第八十五章 李茂贞的算计第八十八章 形势急转第一百八十四章 突生变故第一百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六百二十六章 最后的争夺(上)第五百九十章 圣城之殇第六十六章 灵州改革第二百五十四章 世家末世第三十五章 将不过李第五百七十四章 接任大典第二十二章 突击强化(四)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围追第一百二十九章 原州大捷第二百六十章 白山黑水第五百五十五章 思召城之战(中)第五百八十三章 大唐工商银行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战(一)第二十六章 联军大营第六百一十章 保卫运河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军生变第一百九十二章 山南落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