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战(一)

李玄清率领亲卫营在并州腹地和李存进打的难解难分的时候,河中方向,天策军和晋军的大战也在公元889年八月底正式爆发。

李克用的的前锋五万精锐骑兵在李嗣源和李嗣勋的率领下朝着天策军大阵疯狂的冲了过去,因为骑兵冲锋的距离,李克用的军阵其实离天策军中间隔了好几里路,这样也方便骑兵加速。只不过谁也不知道,就是这中间几里路的缘故,多少沙陀骑兵葬身在一种莫名其妙的爆炸声中。

几乎就在沙陀人准备冲锋的时候,天策军最前沿的两个步兵营在李天一的指挥下早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就在对方冲出本阵对着天策军而来的时候李天一也陡然下令,前面一拍手持火把的士兵开始点燃引线,顿时间这片两军阵前的空地上忽然冒出了无数的带着火星的火线。

这些火线蔓延朝着进军而去,包括天策军士兵在内谁也不知道这到底是什么,只有后勤部派来指导的几个技术人员搓着双手,兴奋的盯着前方越来越近的敌军骑兵。

火星蔓延的速度很快,几乎就在晋军骑兵冲上来的时候这些火星也基本上燃烧完毕,但是并没有出现什么异状,事实上这些火星晋军士兵也看见了,原本还是硬着头皮冲上来的,但是见到火光熄灭没有预想中的事情发生,这些排头兵顿时放下了心,嚎叫着冲向天策军,很多人还拿起了弓箭准备放箭。

“轰隆隆”就在李天一差异的准备回头揪住那几个技术员质问到底怎么回事的时候,已经被晋军骑兵踩踏过的地方忽然间原地暴起一阵阵巨大的烟尘,伴随而来的惊天爆炸让所有人都合不拢嘴,黑红色的火球冲天而起,爆炸四周的所有人都被瞬间掀上天空,犹如飞絮一般四散而落。

而一开始的这一声爆炸之后就如同天策军刚刚出来的烟花一般,黑红色的火球犹如蘑菇一般诡异之极的种满了这片区域,一瞬间感觉这片天地都翻覆了,李嗣源等人的前锋部队瞬间被炸的荡然无存,在这种莫名的暴力武器面前,传统的骑兵根本就没有办法应对,甚至根本来不及反应。

“哈哈,果然不愧是主公发明的武器,把剩下的引线全部点着,弓箭手给我玩命的射箭,不能让弩炮部队抢了我们的风头。”这一幕让李天一哈哈大笑,在所有人都呆滞的时候下达了命令。顿时间除了后方弩炮大队不断掠过的弩箭之外,两个步兵营几千名弓箭手也迅速拿起弓箭加入了这场射击狂欢。

不过让李天一感到意外的是后续的引线虽然被点着但是效果却不怎么好,很多引线燃烧殆尽之后并没有出现预想当中的爆炸,这也是第一代“地雷”的弱点之一了。但是李天一此时却无心去管这些了,随着自己手下的弓箭手开始弯弓搭箭,一片密密麻麻的箭矢瞬间遮蔽天空,乌蓬蓬的箭雨瞬间遮住了天空上的亮光。继刚才的爆炸之后,这些尚未回过神来的晋军士兵再次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而晋军前锋的遭遇也被中军的李克用等人看在眼里,但是谁也没办法解释这一切到底是为什么。看着身边众将惨白的脸色,李克用也无心去询问什么,自己都没想明白,问了也是白问。所以只是让传令兵速速传令,命令李嗣源火速带领后续人马冲过去,现在爆炸声已经渐渐平息,虽然战场已经一片狼藉,甚至这些浓烟都遮蔽住了双方的视线,但是并不妨碍骑兵的冲锋。只要冲过去,倚靠沙陀人的骑射本事和骑兵的冲击力,区区步兵根本无法应对。

晋军中军的号角声也让前方还在安抚督促那些满地乱跑的骑兵的李嗣源和李嗣勋两人明白,必须结束这种场面,否则光凭对方的箭矢就够自己受的。二人彼此交换了一下眼神,李嗣源瞬间带着已经渐渐安静下来的剩余人马冲了上去,李嗣勋则负责继续拦截那些因为战马受惊而漫无目的满场乱转的骑兵。

不过这样一来,用于冲锋的骑兵人数瞬间下降了一大半,李嗣源匆匆集结的兵力只有不到两万人,在双方几十万人的庞大战场之上,两万人的骑兵实在是看不过去。原本想动用重骑营的杨天成想了想都放下了手中的令旗,转而让李天一自行应付。

“弓箭手持续射击,长枪手上前,结方阵,竖塔盾。”李天一瞬间明白了杨天成的心思,立即命令手下的两个步兵营开始布阵,弓箭手在后排迅速集结成两个弯月形的阵地,继续打击对方。而剩余的一万多人组成两个方阵,上千面塔盾竖起,将方阵围得严严实实,与此同时,长枪手已经做好准备,在刀盾手的掩护下随时突出大阵接战。

这种乌龟壳一般的方阵也是灵武军当年对付骑兵的一整套方法之一,这大半年以来,军事学院将之前的战法基本普及到了天策军所有的中高层将领,步兵打骑兵历来都是汉民族引以为傲也是无可奈何的办法之一。

李嗣源的骑兵沿途虽然时不时的被对付的箭雨射倒一大片,但是毕竟骑兵冲锋的速度已经拉了起来,就不是弓箭手能够对付的了的,所以飞速穿过两军阵前,一下子撞进了李天一的方阵之中。只见瞬间两个方阵前方的塔盾就陆续被这种蛮力硬生生的撞破,突进来的骑兵在撞到第一排塔盾之后也迅速被后方的长枪手刺穿倒地,而后备人手也迅速抬起前方伙伴身边的塔盾就地防御。刀盾手拼命举起手中的盾牌掩护长枪手在塔盾的缝隙之中突刺对方。

而此时大军后方的弩炮部队也开始调整射距,将主要精力全部集中在对方部队的中部,力图减少对方冲击的持续力度。这种调整和步兵营的弓箭手恰恰相反,李天一的弓箭手此时却拼命的朝着对方突进来的地方投射箭矢,协助步兵大队打击对手,减少防守带来的压力和伤亡。只见两个半月形阵地的弓箭手一瞬间就射出了密密麻麻的箭矢,将已经挤进来的晋军士兵射成了刺猬。

李天一此刻也已经集中了手下最精锐的四千人,开始兵分两都,从左右两翼斜插晋军的冲锋阵型,将前线的晋军彻底截成两段。

这样一来,李嗣源的骑兵威力瞬间大减,虽然天策军士兵的伤亡也随之上涨,但是却有效的阻拦住对方的冲击,骑兵一旦没有了速度,在步兵从中基本上就是一个个活靶子,根本没有灵活的步兵有战斗力。而且在方阵阻拦住对方的冲锋势头之后,长枪手和刀盾手也开始越阵而出,开始逆冲对方阵型。

而此时李嗣源也发现了自己犯的错误,在兵力没有全部集结完毕的时候就强行冲锋,没有料到对方在大阵前方布置了足足两万人的步兵大队,加上后方远距离支援的射击大队,自己的骑兵优势根本发挥不出来,总不能拿骑兵和对方步兵一比一打消耗吧。

不过在看到后方扬起的烟尘李嗣源顿时放下心来,李嗣勋已经将剩下的部队集结完毕了,这样加起来自己至少还有四万人,这第一波冲锋还是可以打一下的,至于自己突进去之后的援兵问题,李嗣源根本没有考虑,在后方有周德威的情况下,只要战局发生一丝丝改变,他一定能够觉察到。

不过李嗣勋的到来天策军这边也一早就发现了。只见前军的号旗和战鼓也在更换频率,一直在等待的铁良会心一笑,招呼自己的士兵翻身上马,开始准备冲锋。

而身处前线的李天一此时也逐渐收拢兵力,率领亲卫队亲自断后,将已经突出去的人马全部招呼回方阵,并且传令弓箭手部队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将战场交给后方部队。

李天一的撤退和李嗣勋的到来几乎就发生在一瞬间,两军的前军主将飞快的插身而过,开始完成各自的第二阶段部署。相对于李嗣源和李嗣勋喝军一处兵力士气大涨,李天一这边撤退的时候就不那么好看了,弓箭手强行挡住了对方的贴身纠缠之后所有步兵开始边打边撤,朝着大军左翼退去。无论什么时候撤退都没有办法做到干脆漂亮,不过好在步兵营的人早就知道结果,一时倒也没有太多的遗憾,只是看着中间整装待发的重骑营脸色复杂,既希望队友帮自己找回场子,又想着自己待会还能上战场结果这些该死的沙陀人。

中军的铁良很明白李天一的怨念,但是这家伙却潇洒之极的甩了一下自己的长披风,不理会李天一咬牙切齿的眼神,将手中的特质铁枪端平,脸色也渐渐的变得肃穆无比。而伴随着他的动作,他身后整整五万名重骑营将士排成五排,和他一般的神色。

而随着步兵营全部撤出战场,重骑营的真面目也全部暴露在对方面前。这些正在追赶李天一的晋军骑兵忽然被一种奇怪的震动惊住了,整齐而又清脆,甚至带着一种难以言明的厚重和绝望的震动从大地传来。当他们朝前望去的时候,前方忽然出现了一排排密密麻麻身着黑色衣甲的骑兵缓缓的朝着自己冲了过来。这些声音就是这些奇怪的骑兵发出的。

“该死,这是天策军的重甲骑兵,嗣源马上让德威派兵支援。咱们快快撤出对方阵地。”李嗣勋第一时间发现了重骑营的真面目急忙对着身边的李嗣源吼道。

重骑兵对于自己这种轻骑兵意味着什么李嗣源可是一点也不比李嗣勋理解的少,当下再不迟疑急速催动牛角号向后方汇报这里的异状。但是此时此刻已经来不及了,重骑营的速度虽然比起轻骑兵慢得多,但是这么长时间的加速,这种速度也逐渐快了起来,而且要命的是李嗣源和李嗣勋已经冲进了天策军的大阵之中,此刻根本无法立即撤退。

“立即撤退,能跑一个算一个。嗣勋,我来断后,你马上撤。”李嗣源甚至来不及多说什么,直接带着身边的一万多人朝着重骑营冲了过去,希望自己能够给李嗣勋争得一点时间。

“现在想跑,未必有那么容易吧。”杨天成哪还不明白李嗣源的打算,不过自从重骑营出现之后,关于这类兵种的优缺点天策军演练了几百次了,怎么可能没有后手?当下号旗再次变动,前方的军阵也跟着再次发生变化,李天一率领自己手下的步兵营再次从左翼冲出,而右翼此时也不知何时间冒出一群步兵,为首之人正是陈宇。

两部合计四万人的步兵出现在战场上一下子将进军前锋部队的撤退道路彻底堵死,而且两人合力,一部向内收缩准备和重骑营围歼对手,另一部朝外防御,准备和援兵对峙。

被杨天成雪藏到现在的重骑营一上战场就瞬间改变了敌我的战场平衡,这一切变化太快了,而李克用的错误布局也给了这场战争蒙上了一层奇怪的色彩。不过此时李嗣源的通报求援还是被对方后续人马收到了,而且天策军步兵忽然冲上战场也给了中军的周德威一个警觉,几乎就在接到求援信号的一瞬间开始调动中军大队人马准备开出战场投入决战。

而李嗣源的求援信号也被李克用知晓,对于李嗣源这么快就求援李克用实在是不理解,在他看来光凭步兵李嗣源的前锋五万骑兵基本上已经可以横扫对方了,怎么可能求援呢。

“主上,对方很可能将重骑兵派上了战场,否则嗣源不可能抵挡不住的。”见到李克用还在犹豫,周德威赶紧将自己的猜测说了出来,同时叠声道:“主上,对方雪藏重骑营目的就是想一口吃掉我前锋部队,现在嗣源他们处境不妙,还请主上马上发兵,迟则生变。”

李克用一听到重骑兵脸色也变了,对于玩了一辈子骑兵冲锋的他来说,骑兵兵种的优劣可谓是再熟悉不过了。所以急忙点头让周德威去前方调兵支援。

只是此刻重骑营已经和李嗣源接上了头,这种杀戮利器一旦开始岂是轻易就能停得下来的?

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国主义殖民时代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战止和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败垂成第五百四十三章 东北国营农场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战(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军东征(下)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战(四)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占王宫第五百八十五章 颠倒乾坤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币结算圈第十六章 灵州军营(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压东南(下)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战端第五百六十六章 观战团回国第三百五十四章 归义军叛变第七十六章 连下三城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战定高昌(下)第二百零九章 钓饵战术(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军生变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五百七十九章 东航探险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变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战局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极城第八十五章 李茂贞的算计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难干(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国(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战止和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沧州之战(二)第二十章 突击强化(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战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换和平第四百零九章 减灶法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后的争夺(中)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对决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对决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五百七十五章 图穷匕首现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复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为一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烛第四百八十六章 碎叶之殇第四百零二章 千军万马堵沙洲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六章 联军大营第五百六十章 行进中的机械化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战(六)第九十八章 趁乱打劫(上)第二十九章 长安之战(中)第三十九章 尘埃落定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联盟(中)第一百九十一章 荆南大战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区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战(七)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义第二十一章 突击强化(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沧州之战(七)第三百章 远航船队起航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阗国灭(四)第二百一十三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贸易协定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业布局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五百九十章 圣城之殇第十九章 突击强化(一)第六百零三章 东和西打第七十三章 一年赌约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后手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启后(上)第三百七十章 诸教隐没(上)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获巨大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二百八十八章 浔州之战第二十七章 战前整编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准备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战(五)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达岭大捷(下)第六百一十章 保卫运河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围追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沧州之战(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启后(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战第一百八十五章 扑朔迷离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军的最后(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风云
第五百五十三章 帝国主义殖民时代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战止和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六百二十九章 功败垂成第五百四十三章 东北国营农场第一百四十六章 河中大战(一)第四百一十九章 海军东征(下)第五百六十五章 硬碰硬第三百六十一章 清水河之战(四)第六百二十一章 攻占王宫第五百八十五章 颠倒乾坤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币结算圈第十六章 灵州军营(上)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二百五十三章 力压东南(下)第四百五十章 再起战端第五百六十六章 观战团回国第三百五十四章 归义军叛变第七十六章 连下三城第四百三十六章 一战定高昌(下)第二百零九章 钓饵战术(上)第五百八十四章 十字军生变第四百二十五章 高昌攻略第五百七十九章 东航探险第二百二十八章 汴州政变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一百九十五章 川中战局第八十六章 草原故事第五百五十七章 西极城第八十五章 李茂贞的算计第四百四十三章 瀚海难干(三)第三百二十八章 唐民唐寇第一百四十四章 釜底抽薪(中)第五百五十二章 黠戛斯建国(下)第三百六十六章 西北冬天第五百三十六章 以战止和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五十八章 跨州救援(上)第一百九十三章 山南落幕(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沧州之战(二)第二十章 突击强化(二)第四百一十四章 沙洲攻防战第六百二十三章 土地换和平第四百零九章 减灶法第六百二十七章 最后的争夺(中)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对决第四百二十四章 海外行省第四百五十七章 宿命对决楔子 千年的邂逅第五百七十五章 图穷匕首现第三百零六章 洱海平复第三百八十三章 合二为一第一百零八章 洞房花烛第四百八十六章 碎叶之殇第四百零二章 千军万马堵沙洲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二十六章 联军大营第五百六十章 行进中的机械化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战(六)第九十八章 趁乱打劫(上)第二十九章 长安之战(中)第三十九章 尘埃落定第三百八十章 反唐联盟(中)第一百九十一章 荆南大战第五百三十八章 拆分藏区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战(七)第二百零七章 天策大义第二十一章 突击强化(三)第一百五十八章 沧州之战(七)第三百章 远航船队起航第三百八十六章 千里不留行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阗国灭(四)第二百一十三章 牵一发而动全身第三百一十二章 海外贸易协定第一百一十七章 工业布局第六十三章 同室操戈(中)第五百九十章 圣城之殇第十九章 突击强化(一)第六百零三章 东和西打第七十三章 一年赌约第二百零五章 胡小四的后手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启后(上)第三百七十章 诸教隐没(上)第四百六十四章 收获巨大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陵城破第二百八十八章 浔州之战第二十七章 战前整编第三百零二章 西征准备第三百六十二章 清水河之战(五)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达岭大捷(下)第六百一十章 保卫运河第二百一十九章 千里围追第四百五十五章 冤家路窄第一百一十八章 新时代的工业发展(一)第一百五十六章 沧州之战(五)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启后(上)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战第一百八十五章 扑朔迷离第二百零三章 神策军的最后(下)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