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浔州之战

“皇上,江南指挥部转来的两份战报。”胡小四和万毅来到长庆殿,将杨天成转来的两份战报抵了上去道:“牂牁已经被薛洋平复,牂牁大祭司将随他们回转长安,递上降表,牂牁全族归顺大唐,并入大唐版图。陈宇的中路大军准备和庞巨昭在浔州城外开战,年底之前打完最后一战。”

李玄清点了点头道:“浔州一战之后庞巨昭估计是没有任何获胜的信心,但是但是我估计西南战役不会那么快结束,薛万里那边已经基本上结束战役了。让天成趁着这一战打完,调整南线部署,将南线大军除了薛洋的兵马以后削减二十万回中原归建,各部轮流休息,等待年后安排之后再行决定。”李玄清看了一眼万毅笑道:“师兄这段时间休息的怎么样?这旧伤好点了没?天翔这两天应该就会回来,到时候也能减轻点负担。”这大半年来万毅基本上都是留守长安大本营,处理总参的日常事务,顺便养伤。

万毅闻言伸了伸懒腰笑道:“多谢皇上关心,现在基本上没事了。现在总参这边各项计划都已经拟定完了就等着天翔回来核准然后报请皇上了。”

“对了皇上,徐英那边通过玄影卫传来消息,说这个牂牁大祭司好像对咱们的薛大帅有点意思,皇上到时候要不要推一把?薛洋这家伙人家倒追他倒是腼腆起来了。”胡小四忽然想起来一件事道:“他们两人联姻的话能够快速稳定住牂牁,让西南地区尽快融入大唐的主流社会。”

胡小四的话让李玄清和万毅眼前一亮,后者更是笑道:“这是好事啊,不过我听说牂牁大祭司好像不能出嫁吧?”

“这我就不知道了,不过薛洋那边的战斗任务基本结束了,估计应该会启程回长安了,到时候我找徐英问一下就好了。”胡小四一摊手笑道:“这件事如果办成了,估计今年咱们大唐天策府该有好几位应该考虑婚事了吧?”

“这个回头让巧兮去办吧。”李玄清对此也是乐见其成,转身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巧兮。巧兮自然是兴高采烈,这段时间刚好她在长安闲的没事干,有这件事自然是忙前忙后准备。

不过此时陈宇在浔州前线却没有那么轻松,显然天策军在西南的几场大战不仅仅让大唐的割据藩镇心惊胆战,西南的南诏也被惊动了。浔州城外天策军已经好几次看到南诏人的身影。玄影卫那边传来的消息也在证实南诏国内已经就要不要出兵干预出现了不同的声音。

“天成,南诏如果参战也应该就是近期,咱们在浔州的战事要不要等等?”王厚纯对于浔州没有放在眼里,反而想在浔州地区再次施展围点打援的的战术,将整个西南所有的势力全部聚集在浔州地区,然后一战而定西南。

不过杨天成显然对于王厚纯的这个设想不持乐观态度,摇摇头道:“南诏出不出兵现在还没有定论,而且就算是出兵恐怕也没有那么快,咱们现在毕竟还没有逼近南诏的地盘,只怕他们未必有这样的魄力。南诏自从之前三次被吐蕃胁迫攻击我大唐四川等地,被唐军击败之后其国力日衰,但是依旧是西南重地,周边的其他势力对于庞大的南诏国始终不敢有逾越之心。”事实上南诏这些年蛰伏西南地区原本是打算趁着大唐内乱继续从周边下手吞食大唐周边藩镇。只是没有料到天策军异军突起,以摧枯拉朽之势一路从西北打到江南,统一之势太快由不得他们浑水摸鱼。只是这一次天策军打到了家门口,兵峰之盛只怕比起当年吐蕃也不逊色,所以国内对于如何处置和大唐的关系群臣争议不断。而且有些人甚至想到了利用吐蕃势力南进对付天策军。

杨天成将自己对于南诏的分析说出口也让王厚纯点了点头,看样子自己的计划还是没办法实现啊,“天成我估计陈宇这一战打下来西南也不会这么快就能够收复。我看让陈宇年节不要回长安了,就留在这里坐镇吧。”

“你的意思是抽调其他部队回中原休整?”王厚纯的话让杨天成一阵点头,总参那边应该也考虑到了南线四十万大军征战一年,战士疲劳不堪需要休整,而且年后的帝国会议估计天策府这边的战略方向也会跟着调整,所以想了想继续道:“这样也好,抽调钱宁和薛万里兵团回中原和并州两地,南线柴嘉负责配合海军攻占崖州,西路军将天一的骑兵军团调回关中吧。另外传讯让第一营第二营两个主力营回河中府,准备接受装备处新式武器。”

两人一边商量一边开始抽调部队回后方,很快一份新的编制表迅速被参谋修改出来,两人签字之后逐一下发各部队。事实上此时南线大军除了陈宇和钱宁所在的区域还有战事以外,其他地方基本上都已经打完了。薛万里在廉州港修建起来之后将钦州拿下之后就在等待陈宇的主力兵团,本身也没有多少战事,西路军更是就地转入休整。所以这份编制表下发之后,有些部队甚至开始就近随后勤船队回航,李天一也率骑兵军团返回关中。不过薛万里想了想并没有将全部兵马跟随船队撤回去,而是让参谋长李立三率领一个营就地驻防钦州,保护廉州海军基地,同时做好登陆崖州的准备,后来李立三的部队在崖州被拿下之后因为积累了登陆战的经验直接被并入海军组建海军陆战队。

因为陈宇这边是主力兵团,所以没有兵力并没有被替换。但是此时的浔州也进入了最后的决战时刻,在累积了这么长时间以后庞巨昭其实也看明白了天策军的打算,依靠围困浔州来吸引周边乃至南诏国的军队驰援从而再次进行围城打援。只是南诏那边没有什么消息传来,这才让天策军的如意算盘落空。但是南诏国那边没有大军,却丝毫阻止不了叶广略忽悠周边的水族侗族等少数部族兵马共同对抗天策军的打算。也还别说,叶广略还真的拉来了好几万人规模的力量囤积浔州城西,作为和城内守军相互应援的犄角之势。

“大帅,指挥部传讯,让我们择机攻占浔州,另外其他几路兵马已经开始遵照总参指令陆续回中原腹地休整,南线大军由大帅主导,执行后续的战略计划。”柴嘉将指挥部发来的命令递给陈宇之后笑道:“只怕咱们要在这浔州过年了。”

在哪过年陈宇倒是不以为意,但是南线大军一下子撤走一半倒是让他皱了皱眉头,手指头也在案几上敲了敲道:“看样子总参那边已经在着手修改战略方向了,往后咱们南线需要独立对付南诏和曲承美这两股敌人了。”

“不是还有西路军吗?”柴嘉有点不解的问道,西路军薛洋那边可是还有十万大军未动,加上这边合计二十余万足够攻打南诏了。

“只怕西路军年后也会有新的作战任务。”陈宇微微一笑,也不再继续这个话题,道:“咱们准备的怎么样了?既然总参那边调整,咱们就争取在年前拿下浔州,打掉庞巨昭和叶广略。”

柴嘉点点头道:“咱们已经准备好了,叶广略近期也拉拢了不少周边少数部族的兵马,看样子是孤注一掷,两股合力只怕兵力是咱们的一倍有余。”

“传令下去吧,明日一早咱们攻城,你带队绕过浔州城去攻打这些乱七八糟的部族联军。对于他们一定要恩威并重,给他们吓破胆才有收复的可能,也给后续地方带来安宁。”陈宇显然比起薛万里来心思想的更长远,知道这些少数部族人马战力未必有多少,但是却关系着日后地方的安定。

“你放心吧,咱们两路同时出发,必然可以让对方首尾难以相顾。”柴嘉点点头走出帅帐去安排部队准备明日的战事。陈宇则独自一人坐在里面思索总参那边战略方向调整的事情。

浔州城外的形势也因为天策军计划的调整而战火重燃,不过此时钱宁那边在昭州被拿下之后接到指挥部传讯让他收拢兵马回中原休整,等待总参新的战略调整。钱宁看完之后若有所思,看样子西北那边征战在即,不过他和薛万里一样,主力兵马撤回中原,也留下了一支兵马驻守昭州,这支兵马也在随后被徐英带走,整合成山地营的后续部队,成为后来高原作战的主力部队之一。

可以说几乎所有的南线大军的统兵将领在接到指挥部的传讯之后都在思索天策府后续战略方向的调整,大军回归腹地必然是重新调整,分赴其他地区。不过这也意味着天策军经过这几年的苦战已经初步完成了大唐的统一,下一步该是进军西北了吧?

李玄清站在长安城内抬头看着已经满城飘着雪花的长安也是一瞬间长长的吸了口气,自己这一世该做的基本上都快做完了,就等着收复那块后世所有人都恋恋不舍的广袤国土了。

“大哥哥在想西北吗?”巧兮抱着小天启走了过来看着李玄清盯着西北静足不语,猜到了他的心思。

“年后就该重启那段丝绸之路了。”李玄清逗了一下小天启笑道:“咱们到时候也过去吧,去看看大唐的安西,去看看那里还有没有我汉唐的踪迹。”

小天启现在还不会说话,但是却学着李玄清的样子,伸着小手指咿咿呀呀的指着西北,仿佛也想说点什么,这一幕倒是让巧兮微微一笑,让如烟将小天启抱回千秋殿,夫妻俩则回到长庆殿开始研究西北的布局问题。

“这个黄河大桥还是得想办法建起来才行。”巧兮皱着眉头看着黄河道:“否则的话,咱们从长安修建通往灵州的铁路运输力必然是大打折扣,而且运输成本也会大大增加。西北战事说白了其实就是后勤战事,我们的后勤能够走多远,大唐的国土就有多大。”

“可是黄河大桥可没那么容易修建,也不知道水泥的生产开发有没有进步?这一年咱们都盯在东边和南边了。”李玄清也知道巧兮说的是什么,只是在大江大河上建造后世的那种桥梁,考验的可不仅仅是设计问题,更多的还是原材料问题。但是如果没有将关中和西北的交通连在一起,那么就无法打破困扰制约汉人经略西北千年以来的最根本的难题。

“明天咱们去工业集团,然后顺便去一下何大哥他们家,看看水泥还有特种钢材有没有什么大的突破,说不定他们已经突破了呢?”巧兮拉着李玄清的手笑道:“如果有进展咱们可以试着建造一座横跨黄河的大铁桥,这样就可以突破黄河天险,让关中和中原的物资和人手源源不断的进入河西,彻底解决这个难题。”

“说的也是。”李玄清被她这么一说也是微微一笑,拉着她边走边道:“咱们去内阁大楼,岑先生说内阁那边准备核算江南和东北两地缴获,说不定还有余力去修建大桥。”

“大哥哥我看悬,你忘啦,渤海湾那边的铁路还没修完呢,我之前听说还没修到燕郡城呢,这还是两头一起修的。现如今渤海湾结冰,只怕要暂时停工,等待开春以后才能继续了。”巧兮笑道:“说不定那边还在储备枕木呢,东北那边木材资源丰富,所有的枕木都是就地取材的。只是这枕木需要风干的时间太长,交通部和铁道司那边储备的应该不够了,新的木材制作的枕木估计要用到下一条铁路。”

“没关系,只要那边铁路一通,借助大运河就和内地连接在一起,这样不仅仅是东西,南北也连在一起了。”李玄清对于交通一体化有着不同以往的执念,“杭州依靠海运也可以将南方和运河连在一起,广州的货物可以直达内地,很方便了。”

李玄清的话在之前的岭南战役以及抗击台风灾难中得到了验证,来自中原和关中的物资通过运河和海路运输直接抵达汕头和广州,及时的帮助岭南百姓度过难关。而且天策军征战岭南和西南地区也是靠着海路运输才能够将海量的物资和武器辎重运输到前线,保障了前线的胜利。

陈宇在浔州前线自然是不知道长安的李玄清此刻正在勾连帝国的交通,竟然将他所在的浔州地区也算进去了,他此刻和柴嘉面对的浔州也在天策军的攻击下战火连天,柴嘉负责攻击城外的少数部族人马,他则率领天策军大部开始攻城,炮兵营的炸药包在浔州城楼上掀起无边的爆炸也迅速将陈宇的思绪拉回现实,机械弩密集如蝗的箭矢将城楼上无数的士兵定在地上,伴随着箭矢上的小型爆破筒轰然爆炸。

“这个庞巨昭和叶广略,是打算打巷战吗?”陈宇看着城楼上抵抗的程度微微沉吟之后开始提前布置,让攻城部队做好巷战的准备,弓箭手和刀盾手开始组成三人一组的小队层层叠叠的开始布置好阵型。

“机械弩掩护爆破组准备。”只见一瞬间十几支爆破组开始离开大军阵营,贴着地面迅速往前狂奔,身上背着的爆破筒成为此刻所有士兵的希望。

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诏第四百八十一章 两部合一(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苏州战役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五百八十五章 颠倒乾坤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压东南(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两部合一(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战[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战]第三章 南天门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币结算圈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后的争夺(下)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钱庄(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线布局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阗国灭(四)第五百九十二章 怂恿大食开凿运河第六百二十二章 东西逆转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烧不尽第五百章 西北工业的春天(下)第三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八十四章 转不过来的弯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归第三百七十二章 诸教隐没(下)第七十章 奔袭原州第五百八十二章 钱庄改革第五百三十七章 边境堡垒和贸易第十六章 灵州军营(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种子和希望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战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虫病防治办法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启后(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财富第五百六十章 行进中的机械化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战(二)第三百一十章 追击胡敬璋第五百九十九章 极北航线第一百八十五章 扑朔迷离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经济刺激计划第五百七十五章 图穷匕首现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后一个汉人藩镇第六十五章 一战定西北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战(一)第二十七章 选拔出征第二十六章 联军大营第五百零一章 欢迎你们回家第二百零四章 东都变故第四百零二章 千军万马堵沙洲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杀敬翔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钱庄(中)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袭(上)第四百章 突袭护密(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观战团回国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来袭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归第一百二十四章 连环布局(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丝绸铁路第二百七十四章 刘士政的宝藏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阗国灭(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荆南大战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设卫生部第四十二章 丰州新政(中)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业基地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复河西(二)第二百零九章 钓饵战术(上)第八十四章 转不过来的弯第五十六章 铁血战魂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战第六百零三章 东和西打第五百八十六章 风起耶路撒冷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烟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发疏勒第三百四十三章 龙家裂变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约而同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荣的心思第二百零九章 钓饵战术(上)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达岭大捷(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业带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战(七)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五百九十五章 运河条约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复河西(二)第十九章 突击强化(一)第六百三十三章 环球航行第一百八十五章 扑朔迷离第十七章 灵州军营(中)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启后(上)第五百一十一章 决死一战(下)第三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风云第十九章 突击强化(一)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复萨法尔第四百零三章 护密惨案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战(六)
第三百零一章 攻入南诏第四百八十一章 两部合一(上)第二百四十五章 苏州战役第五百六十八章 下一任首相第五百八十五章 颠倒乾坤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二百五十二章 力压东南(上)第四百八十三章 两部合一(下)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战[第二百一十五章 中原第一战]第三章 南天门下第三百九十三章 唐币结算圈第六百二十八章 最后的争夺(下)第一百一十章 大唐钱庄(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南线布局第三百九十七章 于阗国灭(四)第五百九十二章 怂恿大食开凿运河第六百二十二章 东西逆转第三百三十一章 野火烧不尽第五百章 西北工业的春天(下)第三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四百九十章 致命的烤全羊第八十四章 转不过来的弯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归第三百七十二章 诸教隐没(下)第七十章 奔袭原州第五百八十二章 钱庄改革第五百三十七章 边境堡垒和贸易第十六章 灵州军营(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种子和希望第二百七十八章 牂牁之战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吸虫病防治办法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启后(上)第一百六十四章 百年基石第三百一十一章 海洋财富第五百六十章 行进中的机械化第二百一十七章 上京之战(二)第三百一十章 追击胡敬璋第五百九十九章 极北航线第一百八十五章 扑朔迷离第四百六十章 水落石出 (上)第五百二十二章 西南经济刺激计划第五百七十五章 图穷匕首现第二百八十九章 西南最后一个汉人藩镇第六十五章 一战定西北第九十一章 城郊之战(一)第二十七章 选拔出征第二十六章 联军大营第五百零一章 欢迎你们回家第二百零四章 东都变故第四百零二章 千军万马堵沙洲第一百八十八章 刺杀敬翔第一百一十一章 大唐钱庄(中)第三百九十章 千里奔袭(上)第四百章 突袭护密(上)第五百六十六章 观战团回国第三百零八章 吐蕃来袭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力南归第一百二十四章 连环布局(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丝绸铁路第二百七十四章 刘士政的宝藏第三百九十六章 于阗国灭(三)第一百九十一章 荆南大战第三百二十二章 增设卫生部第四十二章 丰州新政(中)第五百三十章 西南工业基地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复河西(二)第二百零九章 钓饵战术(上)第八十四章 转不过来的弯第五十六章 铁血战魂第四百六十六章 黑水河之战第六百零三章 东和西打第五百八十六章 风起耶路撒冷第四十六章 河套狼烟第四百七十三章 兵发疏勒第三百四十三章 龙家裂变第一百八十三章 不约而同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祚荣的心思第二百零九章 钓饵战术(上)第四百七十五章 勃达岭大捷(下)第三百八十四章 北方工业带第九十七章 城郊之战(七)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五百九十五章 运河条约第一百三十一章 收复河西(二)第十九章 突击强化(一)第六百三十三章 环球航行第一百八十五章 扑朔迷离第十七章 灵州军营(中)第五十五章 安西后人第六十二章 同室操戈(上)第二百九十二章 承前启后(上)第五百一十一章 决死一战(下)第三十三章 分赃大会第五百六十一章 提前了一百年的占城稻第一百四十一章 河中风云第十九章 突击强化(一)第一百六十章 平定幽州第五百一十三章 收复萨法尔第四百零三章 护密惨案第九十六章 城郊之战(六)